許軍琦:在石川河畔讀《離騷》

2020-12-22 渭南文藝

在石川河畔讀巜離騷》是我喜歡的事情。

清晨或傍晚,在酣暢淋漓的長跑之後,漫步在風光旖旎的石川河之濱,置身於如詩如畫的優美環境裡,我的思緒如水波蕩漾,便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誦讀起他的長詩《離騷》來。

在石川河畔讀《離騷》堅定了我的文化自信,涵養了我的浩然之氣!詩的開篇,屈原即自豪地講到,自己是楚王同姓之臣,是高陽帝的後代。高陽帝名叫顓頊(zhuān xu)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之孫,華夏正宗,炎黃血脈。因此,屈原的骨子裡有著與生俱來的民族自信和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堅如磐石的忠君愛國之心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思想。屈原的這份情懷,這滿腔熱忱,也是今天中國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植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每一位中國人無論身處何地,炎黃的基因都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將薪火相傳,源遠流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在石川河畔讀巜離騷》使我心懷感恩,心靈美好,身心和諧而吉祥!中國人都出生在吉祥的日子裡,當我們呱呱落地,父母給我們取下寓意美好的名字,對我們悉心培養,教我們勤勞善良,正直勇敢,希望我們成長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開始懂事了,體會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我們努力學習,心懷感恩,以圖將來報效祖國,不辜負父母的一片心血。「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在石川河畔讀《離騷》屈原積極的浪漫主義情懷和頑強奮鬥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詩中屈原為了追求美人(美政),苦心孤詣,八方尋覓,上下求索,他爬涉過萬水千山,看過了柳暗花明,遭遇了挫折打擊。他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時而縱馬奔馳,時而牽馬徐行,時而飲馬於鹹池,他的馬化而為龍,龍馬精神,載著他騰雲駕霧翱翔於九天。鳳鳥在前開路,雷神在後面護衛,天上的彩雲如彩旗飄飄歡迎他來到天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鸞皇為餘先戒兮,雷師告餘以未具。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在石川河畔讀《離騷》屈原「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國士精神令我無限敬佩!屈原在《離騷》裡首創出「美人香草」的意象,詩中寫到的香草有十幾種之多。如:江離、芷、秋蘭、申椒、菌桂、荃、蕙、留夷、揭車、杜衡、秋菊、薜荔、芰荷、宿莽等……屈原在挫折災厄中對「美人香草」情有獨鍾,他以香草自喻,以美人來比喻賢明的君王,屈原希望遇到賢明君王來實現美政。可事與願違,他遭遇奸佞之徒的迫害,但他始終不會象那些「惡草蕭薆」之輩妥協。他「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志。」甘願在鋒利的刀刃下死去,也不能失去堅貞的節操。「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忽馳騖以追逐兮,非餘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在石川河畔讀《離騷》我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屈原有初心和使命,他的初心和使命是實現理想中的美政,即祖國強大、繁榮昌盛,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他的理想沒有實現,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於祖國,在被讒言陷害,被自己的國君放逐後,誓死追隨先賢,以死警示祖國,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一個好人,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位不屈的戰士,他的死重於泰山,他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

每次在石川河畔讀完《離騷》,我都思緒翻滾,久久難以平靜。馬司遷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因而《離騷》之「志」是披香戴芳的高潔之志,是勇於抗爭的堅韌之志,是以死殉國的不悔之志。屈原在創作完成《離騷》後,憂憤難平,抱石自沉汨羅江,唯有江水知其意。他給人民留下了無限的追思懷念,人民通過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來表達對屈原的追思!

今天,封建專制君主制的統治早已成為了歷史,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也走進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屈原的英靈應該得到告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即將到來!

站在風光秀麗,風景如畫的石川河畔,看著滿目的綠水青山,我情不自禁的再次吟誦起《離騷》來:「帝高陽之苗裔兮……」

【作者簡介】許軍琦,陝西省富平縣人。愛好寫作,現供職於富平農機監理所。

相關焦點

  • 李慶明•詩文雜碎|五古•雜詩(河畔有槁木)
    簡註:⑴「河畔有槁木,斷根連枯枝。徙鳥失歸巢,啾啾唳聲悲」:「槁木」:乾枯之樹木,語出《莊子·齊物》。「啾啾」:鳥獸蟲鳴的悽切聲。⑵「經世如行旅,道長多逶迤。望遠戀所生,脈脈起鄉思」:「經世」:閱歷世事。「行旅」,人遠行。「逶迤」,道路蜿蜒曲折貌。
  • 讀了《離騷》才發現,它還是一本菜譜和藥方
    你們要的離騷植物解讀終於來了!上次講植物取名,有位朋友留言求扒離騷裡的植物,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 大盜愛人:石川五右衛門
    大盜愛人:石川五右衛門文|於晨 在歌川國芳的名作《烹殺》之中,可以看到一個滿臉虯髯的大漢在沸騰的鍋中舉著一個白衣孩子。小孩驚慌失措,大漢則面目猙獰地盯著鍋外的人們。這名大漢就是桃山時代赫赫有名的義賊石川五右衛門。《烹殺》,歌川國芳繪。
  • 沐蘭留香:《離騷》香草圖集之四
    《離騷全圖》裡有一個香草集,羅列了《離騷》裡出現的所有香草。 細數共十六種:江離、芷、秋蘭、蕙、蘭、留夷、揭車、杜衡、菊、荃、蘼蕪、杜若、薠、三秀、薇、薺。(其中江離和蘼蕪歸一,芷與秋蘭歸一,其它各為一篇,共寫十四篇)昨日讀到蕙和蘭,自然就想到蘭心蕙質,蕙質蘭心。心地如「蕙心」一樣純潔,品質如「蘭花」一樣高雅。這樣的女子溫婉可人,人見人愛。
  • 屈原為何寫下《離騷》?《離騷》又為什麼成為經典?
    說道屈原,不得不提起他的長篇浪漫主義抒情詩《離騷》。《離騷》幾近敘述了屈原的生平,從中可以窺見屈原的思想和情感,因而評價屈原的時候,是離不開《離騷》這篇長詩的。《離騷》到底是什麼意思?《離騷》兼有「遭遇憂愁」和「離愁別緒」之意,也有「牢騷」之意。
  • 「離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屈原寫的詩篇稱為《離騷》?
    《離騷》是屈原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屈原反覆傾訴自己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 「離騷」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關於《離騷》的爭論太多了
    《離騷》在創作之後就飽受爭議,從其「含義」到「體裁」,再到創作背景,很多方面都存在爭議。下面從分別對其「含義」、「體裁」、「創作背景」進行分析。第一、「離騷」的含義至今尚未確認,很多學者對其進行探討「離騷」是什麼意思,主要有三種說法。
  • 離騷
    琴曲《離騷》是晚唐琴人陳康士以屈原著名詩篇《離騷》為題而創作的一部琴樂作品。據《崇文書目》所載,陳康士「依《離騷》以次聲」來看,該曲最初可能是依詩吟唱,以後逐漸發展為器樂化的獨立琴曲。     陳康士是晚唐僖宗時人,曾向東嶽道士梅復元學琴。但他對傳統琴曲的學習,有著個人深入的體會。他在琴學上的造詣,如他自己所說,是「因師啟聲,後乃自悟」。
  • 石川啄木,在用生命寫詩
    人生第一次在死去的藝術家身上體驗到為TA「心疼」的感覺無疑是梵谷,正是少年時,讀完梵谷的生平抓心撓肝的為這個人心疼,之後這個「心疼名單」開始增加,加上了宮澤賢治,海子,芥川龍之介,金子美鈴,中島敦等等,去年這個名單上還加上個石川啄木。把只不過得到一個人的事,作為大願,這是少年時候的錯誤。
  • 編舞家張曉雄與《春之祭·離騷》
    臺灣編舞家張曉雄想排《離騷》這齣舞,想了十年了。十年裡,要麼舞者不對,要麼錢不夠,年年計劃,卻年年錯過。十年後,藉著「新視野藝術節」的機會,他直接將這舞帶來香港了。等十年,在他看來,是好事。「若是十年前做,一定會比現在多很多動作,一定會更激烈。」他說:「現在年紀大了,慢慢沉澱下來,總想少點,再少點。」
  • 石川啄木詩歌分享會實錄(上)
    止庵:謝謝各位,最早讀石川啄木的詩是因為周作人,它是周作人翻譯的。實際上周作人對日本的現代文學有好多界限,他對某一些很感興趣,對有些完全不感興趣。比如跟他年齡差十來歲的川端康成,他從來沒有提過這個人。他其實對日本的興趣就到大正和昭和這個時候,大概1912年左右,正好石川啄木是在這之前死的,以後到昭和文學他就興趣就不大了。
  • 死之默想:從石川啄木到周作人
    石川啄木的三行詩格式讀起來別有韻味,總有點留白和餘味。但文如其人,石川詩歌的基調和他的為人一樣,不是我個人所喜歡的。他是那種在現實中沒太大能力,空有才華的不得志者。這和太宰治差不多,像太宰說的那樣: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糖都會受傷。
  • 《天文:問天》比離騷還騷
    讀了離騷,讀了閨怨詩詞,卻也還是無法真切地體會到他們那濃濃的慕君之情。對於這種沒有經歷過的強烈情緒,我只能視之為矯情。然而這個電影把它像愛情一樣呈現出來,甜甜的,甜到膩歪,卻讓我仿佛切身體會一般地清楚知道了慕君是什麼樣子。我想也許不僅是我看過的電影,也許這個世上的電影,都只有這一部是講這個的吧!在21世紀復現一種幾百年以前的少數特定人群才有的一類感情的這一操作,簡直比離騷還騷啊。
  • 許軍琦:麥苗青 麥穗黃
    作者簡介:許軍琦,陝西省富平縣人。愛好寫作,現供職於富平農機監理所。
  • 出自《離騷》中的男孩名字,文雅且大氣
    離騷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詩句,這些詩句中又不乏一些好名字。使用離騷來取名已經成為了一種起名的主流辦法。一個唯美的名字也會讓男生看起來更加的文雅,給人文質彬彬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以下一起欣賞吧!【羽昂】羽是一個離騷中常見的字,羽在古代還是五音之一,使用五音之一的羽作為男孩名字就給人一種最唯美的感覺。羽讀上去非常的好聽,是一個不錯的男孩取名用字。羽與昂搭配在一起也非常的好聽好記。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千年秒圖騰,幽幽魂歸處 。01《史記》是中國的史學巨著,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的歷史,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02讀《史記》,首先應該關注一下作者一一司馬遷。「西漢兩司馬,南陽兩臥龍」,其中一司馬就是司馬遷。他的知名度就不用腦子衡量了。
  • 讀《離騷》憶古思今!
    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最有名的就是《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第97句我就記住了這一句,你記住了哪幾句呢?
  • 石川啄木
    很久之前就想分享石川啄木,怎麼形容他?說是悲哀也可以說吧。
  • 石川啄木寫詩矯情? 可能是你不了解他的悲劇人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最近,已故詩人石川啄木的詩集在網上受到關注,有人覺得他詩風細膩,也有讀者「嫌棄」他的作品有點兒「矯情」,很有些無病呻吟的意味。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詩風如此,是因為石川啄木擁有一段頗為悲慘的人生經歷。早年出版的《石川啄木詩歌集》至今評分仍舊很高。圖片來源:豆瓣截圖石川啄木何許人也?
  • 《離騷》究竟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楚辭》,在之前的幾天我們將《楚辭-九歌》裡的內容都大致瀏覽了一遍,今天是「王庶文講壇」關於《楚辭》內容的最後一篇,這一篇我覺得很有必要將內容留給《楚辭》最重量級的作品-《離騷》。《離騷》是什麼意思?《楚辭》最早的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後人研究《楚辭》也大多是從這個版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