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APP:引領潮流電商平臺保護健康球鞋文化 消滅炒鞋泡沫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一個業內普遍的共識是,中國未來的球鞋市場規模在一段時間內都將呈現出持續擴張的趨勢。如何杜絕炒鞋泡沫、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球鞋文化,是每一個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說,球鞋文化和球鞋經濟的崛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物質的追求也不同於以往,具體表現在年輕人愈發注重個人穿搭,另一方面則是在物質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之後,人們對精神世界、興趣滿足的追求,球鞋及品牌背後的文化內涵已經成為年輕人重要的精神寄託,且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

因此,有學者在分析中提到,隨著時尚、科技、潮流、符號等元素的不斷嵌入和融合,球鞋逐漸從實用性、工具性的商品變成文化性、符號性的追求,吸引眾多年輕人的追捧和購買。球鞋的成功"出圈",引發了全社會與國內外的"炒鞋"現象。

必須提出的是,"炒鞋"行為不可取,但在供需均不斷放大的背景下,不能因噎廢食,拒絕一切球鞋交易。球鞋市場的存在是必然的,對於球鞋交易的管理和炒鞋行為的打擊亦是需要持續進行的。例如球鞋潮牌轉賣平臺——nice就新增設了不少風控措施,包括通過系統實時監控球鞋價格,價格波動異常的商品,系統後臺將進行風險提示,工作人員會密切關注異常商品,嚴防炒鞋,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公平的市場環境。對投機者、炒鞋者進行持續、嚴厲的打擊,對自建小號、自買自賣、製造炒作言論、帶節奏炒作的用戶一經發現直接封號。

niceAPP還聯合球鞋自媒體推出了"鞋圈黑名單",共同抵制假貨販子。這些對於構建公平、透明的球鞋轉賣市場是良性的推動。在nice平臺內,一切交易行為都是公開、透明,平臺上所有商品的交易記錄都在APP內公開、可查,消費者下單前可以進行參考、比價,避免成為"韭菜",也不讓球鞋被賦予越來越多的金融屬性而脫離球鞋文化本質,讓真正喜愛球鞋的年輕人望而卻步。

文化的刺激讓球鞋的受眾從青年擴展到全民,中間不可避免的摻雜了藉機牟利的資本。但是以nice為代表的潮流電商平臺為球鞋交易提供了一個相對正規的場所,對消費者來說,在滿足年輕人消費需求的同時,通過更為正規的管理規範了這個新興市場,對商家來說,平臺的存在也提供了更為可靠和多元的銷貨渠道,對當下階段提振消費和助力經濟增長也是有著正面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抵制炒鞋,球鞋電商平臺nice引領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抵制炒鞋,球鞋電商平臺nice引領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2020年10月22日 14: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從誕生起,球鞋的歷史不過短短百年,卻有著一個極快的發展
  • nice平臺抵制炒鞋 推動球鞋文化的傳播與保護
    來源:時刻頭條為什麼說潮流文化對於潮流電商至關重要?因為潮流文化是潮流交易閉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文化影響圈層,圈層帶動消費,消費刺激文化的進一步延展。在球鞋領域更是如此,一雙鞋所代表的品牌理念、文化價值,是推動交易產生的最重要因素。
  • 與niceApp共同抵制炒鞋,分享潮流時尚穿搭
    本文轉自【《經理人》】;原標題:與niceApp共同抵制炒鞋,分享潮流時尚穿搭如果手機裡只有一個購物APP,那肯定不能稱之為「潮人」。去各個購物平臺掃貨,才是打開潮人生活的正確方式。比如買球鞋,首選就是niceAPP。
  • 潮流電商niceApp,解鎖潮品交易新模式,抵制炒鞋打擊假貨
    想買鞋但是苦於沒有購買渠道?想賣鞋買更多的鞋但是困於沒有快速流轉機制?別擔心,球鞋轉賣就上nice APP,幫你解決一切後顧之憂。眾所周知,潮流電商平臺nice採用C2B2C的轉賣模式,即賣家(C)將商品上架銷售,買家購買後,賣家發貨到平臺(B)進行查驗、鑑定,鑑定為正品後,平臺再發給買家(C)。高效、健康的平臺機制,為nice吸引了一大波忠實用戶。
  • nice APP:抵制炒鞋,引領Z世代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想要了解球鞋文化,必然離不開潮流社區,潮流社區聚集了最多、最全的興趣人群。為什麼是潮流社區,與Z世代不無關係。   隨著Z世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網主力,垂直社區也迎來了爆發。   以潮流社區nice為例,喜愛球鞋的年輕人在nice上瘋狂分享自己的收藏,熬夜刷新蹲一雙限量款的球鞋,或者僅僅為了看看其他夥伴在穿什麼,也要在無聊的時候打開nice漫無目的的刷一刷聊一聊,他們願意為了喜愛的事物付出時間和精力。喜愛球鞋的人也不斷加入nice,讓社區氛圍更加多元。
  • 用niceApp速達下單球鞋潮牌,駕馭最新潮流風向
    疫情期間不便逛街,去哪裡解鎖潮流新趨勢,當然是nice app。nice是在潮人圈知名度頗高的潮流電商平臺。買球鞋?nice有。看評測?nice也可。買美妝買玩具,當然更要先看看nice。在nice,聚集著大量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年輕人,已成為當下最具風格的潮流風向標。
  • 潮流社區nice:引領Z世代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想要了解球鞋文化,必然離不開潮流社區,潮流社區聚集了最多、最全的興趣人群。為什麼是潮流社區,與Z世代不無關係。隨著Z世代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上網主力,垂直社區也迎來了爆發。以潮流社區nice為例,喜愛球鞋的年輕人在nice上瘋狂分享自己的收藏,熬夜刷新蹲一雙限量款的球鞋,或者僅僅為了看看其他夥伴在穿什麼,也要在無聊的時候打開nice漫無目的的刷一刷聊一聊,他們願意為了喜愛的事物付出時間和精力。喜愛球鞋的人也不斷加入nice,讓社區氛圍更加多元。
  • nice平臺引領球鞋文化多元發展
    從誕生起,球鞋的歷史不過短短百年,卻有著一個極快的發展,已經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流行文化之一。球鞋文化的最核心關鍵詞就是籃球。甚至可以說,球鞋文化也就是籃球鞋文化。籃球鞋講述傳奇的籃球故事,以其巨大的影響力而發展出一種流行文化。在國內主流的球鞋潮牌社區nice,你可以了解年輕人對球鞋的態度,也可以跟隨球鞋達人的腳步,了解最全面的球鞋文化。
  • 球鞋潮牌轉賣平臺nice興起 折射消費升級趨勢
    網際網路消費領域早在球鞋市場方興未艾時期就已經瞄準了球鞋市場,各種專門針對球鞋交易的線上平臺開始湧現,再次點燃了年輕人對於球鞋的熱情,同時,消費者們對於球鞋的熱衷也讓投機分子嗅到了可乘之機,在球鞋已經被賦予文化和收藏雙重屬性的背景下,「炒鞋」之風開始盛行,球鞋市場出現大量投機者。
  • 第一財經數據盛典落幕 球鞋轉賣平臺nice榮膺「年度增長力」獎項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後疫情時代新業態、新模式所引領的「新消費」,較之以往釋放出更為強勁的發展潛力。 轉型球鞋潮牌轉賣平臺以來,nice致力於平臺創新與球鞋文化的推廣,為年輕消費者打造全新的消費體驗。
  • 毒APP改名後,「炒鞋」還能像2019年那麼火嗎?
    01從球鞋鑑定到垂直電商回看「得物」等電商平臺的興起,全部得益於一個全球範圍內不大不小的圈子——Sneaker文化。而Sneaker文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對真鞋訴求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毒APP這類平臺在內的電商平臺以鑑定為主要業務興起,應運而生。2017年, 隨著《中國有嘻哈》等一系列網綜熱潮下,國內的年輕群體已經有著一定的潮流意識。吳亦凡在節目中上腳「AJ1黑腳趾」後,該鞋款的市價直接翻倍。
  • niceAPP獲CBNData2020中國消費商業力量「年度增長力」獎
    其中,球鞋交易平臺nice獲得「年度增長力「獎。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後疫情時代新業態、新模式所引領的「新消費」,較之以往釋放出更為強勁的發展潛力。轉型球鞋潮牌轉賣平臺以來,nice致力於平臺創新與球鞋文化的推廣,為年輕消費者打造全新的消費體驗。特別是2020年,疫情形勢變化莫測,球鞋交易比以往被賦予了更多期待,賣家和消費者都寄望於平臺能進一步盤活市場,帶來新的增量。
  • 「毒App」被棄用 變臉「得物」能否化解「炒鞋」風險?
    2020年1月1日,潮流電商平臺「毒App」於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得物App」。今年10月,炒鞋曾被央行通報亮「紅燈」,那麼「毒APP」有「毒」嗎?此舉能否讓它有效化解其中風險?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進入20年代,消費升級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題之一,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世代正在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年輕用戶在滿足了衣食住行這樣的基礎生存需求之後,對附有文化價值消費品的需求是必然選擇,潮流文化和時尚消費是年輕用戶消費升級的重要選項。
  • 「315報告」二手潮鞋交易「紅與黑」:得物(毒)APP nice 有貨「上榜」
    近年來,球鞋轉賣生意逐漸火爆,隨著「毒APP」、「nice」、「get」、「識貨」、有貨(YOHO)旗下「UFO」等一大批潮鞋鑑定交易平臺的湧現,掀起了一股「炒鞋」熱潮,隨之也帶來大量的消費投訴與質疑……3月31日,依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2019年度受理的全國980家電商平臺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
  • 賣鞋的「毒APP」改名了,拼音拆開讀即可
    根據該平臺官方說法,換名字是為了更清晰地體現平臺功能指向性,能讓人一眼就看出是做什麼業務。它同時表示,此番調整不會改變業務定位、服務流程等,會繼續保持潮流電商和潮流生活社區兩大核心業務,未來也將持續引入更多品牌入駐。毒APP 2015年從虎撲網中孵化而出,運營主體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社區當道 nice平臺成95後球鞋愛好者首選聚集地
    他們熱愛在nice分享與交流日常穿搭、鑑定經驗,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花樣互動。在進行購買決策時,他們受其他外界因素影響較少,願意接受朋友、KOL推薦,更願意獨立思考。  另外調研數據顯示,從國內消費者消費渠道來看,線上消費渠道對線下具有絕對優勢。在線上消費中,消費者偏愛在nice等這類專門售賣潮流單品的平臺進行消費,佔比45.81%。
  • 社區當道 niceAPP成95後球鞋愛好者首選聚集地
    誰是球鞋文化的忠實粉絲,毫無疑問Z世代。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通過球鞋文化,嘗試走進Z世代,了解他們的消費觀、價值觀,了解這群可愛的人與球鞋的故事。Z世代(GEN Z),通常指生於1995年至2009年的一代人,是當今中國社會最有活力、最有前景的群體。這群人雖然年輕,但並不盲從。
  • 95後最愛買鞋,得物App發布數據報告引領潮流網購新風向
    (原標題:95後最愛買鞋,得物App發布數據報告引領潮流網購新風向)
  • 競品分析:得物APP、nice APP、識貨APP
    行業分析1.1 發展歷程早期的線上購物主要在淘寶網,球鞋文化只存在於各個籃球論壇之間。2013年nice網出現,定位為潮流分享平臺,2014年虎撲上線旗下導購產品「識物」,2015年虎撲裝備區分離出產品「毒」,提供球鞋鑑定服務。隨著球鞋文化的滲入,各個平臺在往後三年內全部完成潮流分享社交,球鞋交易服務。
  • 球鞋電商:野蠻生長,亂象叢生​
    市場膨脹過快,平臺增長過快,大家對這些球鞋電商既充滿了好奇,又雲裡霧裡,一知半解。從上遊到下遊,球鞋電商切了誰的蛋糕?是否削弱了鞋販子的定價權?球鞋電商是否觸碰了莊家的利益?球鞋電商如何改變消費市場?這個行業是否有我們看到的那樣火?行業亂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