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關於愛的故事》是1997年上映的一部關於腦癱殘疾人的影片,片中講了兩個殘疾人奉獻愛心的故事,情節簡單唯美,他們的執著與奉獻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時時刻刻鞭策著我們,在我們的社會,正是因為有人甘願默默付出,勇於奉獻,才讓愛灑滿人間。
《關於愛的故事》主要講了腦癱模範青年馬大力與李雲的故事,通過他們在勵志的主題下對人性進行探討,馬大力在手術失敗後找到女朋友,最後愛情被現實打敗;李雲逼迫陳剛去救人,結果被人打傷,那麼多的人圍觀卻無人問津,是李雲把他一管到底。這些特殊群體的行為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認識與思索。
一、腦癱青年馬大力自強不息,為愛苦苦奮鬥著。
01、幫助和自己一樣的殘疾人,為他們奉獻愛心。
馬大力是一位患重度腦癱的殘疾人,靠輪椅走路,但他卻自強不息,在精神上幫助了不少殘疾人朋友。靠撐不直的雙手坐在輪椅裡到處拉贊助,為和自己一樣的殘疾人奉獻愛心,被評為模範青年。
為了擺脫坐輪椅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他在醫生和媽媽的鼓勵下滿懷希望走上了手術臺,在進手術室的門外,他大聲對媽媽喊道:等我治好腿,找份工作替咱家還債。媽媽為有這麼懂事的兒子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想想現實中身體健全的我們,有著穩定的工作,卻還時時抱怨,怨天尤人,對工作態度不認真,馬馬虎虎,一遇到困難就想去逃避,這和馬大力一比,也真是自慚形穢了。
但事情往往不像我們希冀的那樣,馬大力在遭受了手術肉體痛苦的同時,心靈也遭受了重創,他的手術沒能成功,白白遭了罪花了錢,母親一看他那顫抖而不直力的雙腿,當場捂臉痛哭,最終他還是坐著輪椅由媽媽推回了家。
馬大力對自己的結果並沒怎麼去報怨,他只輕描淡寫地說:早知這樣就不去治了,我一定要告訴如我那樣的殘疾朋友,別再去受罪了,可見他心地是多麼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自來到這個世上,一開始皆純本善良,只不過有人在世俗中迷失了自我,變得自私自利,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讓健全之身產生了瑕疵。
為了幫助其他殘疾人,他打算建立一個殘疾人康復中心,為此他不辭勞苦地四處拉贊助找廠地,在他的辛苦勞作下殘疾人康復中心終於對外開放,那麼多的殘疾人朋友集聚一堂,健身逗樂子,談笑風生,是馬大力讓這群朋友找到了心靈棲息的港灣。
02、現實打敗了愛情,但並沒有打敗腦癱青年的夢。
馬大力在去醫院動手術時得到了護士劉小蓉的照顧,在每天的朝夕相處中產生了感情,當時劉小蓉正失戀了,她的男朋友和別人結婚了,她精神有點恍惚,導致工作上出了差錯,本就是臨時工,遭到了醫院的開除。
在馬大力自暴自棄的時候是劉小蓉鼓勵了他,她說:那些有健全雙腿的人也不見得就比你強!在馬大力出院時,馬母見小蓉無處可去就約她住自己家裡去,剛開始小蓉沒答應,最後在半路上遇到了,她和馬母一起推著大力回了家。
小蓉無微不至地照顧大力,扶他吃藥,幫他擦身,協助他上廁所,馬母和奶奶對小蓉也特別好,一家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在一次小蓉幫大力擦身時,兩人不能自已發生了關係,讓兩人的關係更進了一步。
後來馬母發現小蓉懷孕了,大力告訴母親是自己的種,馬母喜極而泣,一家人對小蓉更好了,哪知在一次吃飯時小蓉卻說把孩子打掉了,可能怕孩子遺傳大力的病,隨即也離開了大力,離開了這個家。
小蓉的離開讓大力痛不欲生,他瘋狂地砸爛了家裡的一切東西,母親和奶奶都攔不住,馬母說讓他砸吧,反正家裡也沒值錢的東西,讓他發洩出出氣,出完氣就好了。
小蓉的離去讓大力更加正確的認清了自己的處境,他把全部的身心都傾注在康復中心上,並沒有因此而頹廢。他淡然地對母親說:「該來的終究會來,不屬於你的遲早也要離開」,他努力地四處拉贊助,對小蓉有錢男朋友的贊助,母親說:不要,咱丟不起那個人!而大力卻說:要,咋不要呢,多一分是一分,只要是為殘疾人的贊助,都要。不死要面子,寧願丟自己的臉面,心裡始終以殘疾朋友的利益為第一位,做到大丈夫能屈能伸風範。
馬大力始終站在為殘疾人著想的角度上去看問題,他心胸博大寬廣,儘管他身體殘疾,但他的靈魂是高尚的,是善良的,他的行為也是令我們這些健全的人自慚形穢的。
二、李雲目睹陳剛被壞人打傷,拖著殘疾的腿為陳剛籌錢,被評為見義勇為模範。
01、李雲偶遇陳剛,規勸其救人,結果陳剛遭壞人打傷。
李雲在農貿市場偶遇曾經的朋友陳剛,見一男的正欺負一女的,正在對那女的拳打腳踢,而圍觀看熱鬧的人無一人去管也無一人報警,李雲讓陳剛去管,自己去找人,等她返回時陳剛已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圍觀的人只看著無一人敢上前去管,李雲趕緊叫救護車,護送陳剛去醫院。
而醫院有明文規定,得先交押金才能治病,李雲把自己的錢全搭上也不夠,她又一瘸一拐地跑回家去籌錢,把自己這些年所有的攢的錢都拿出來,還偷偷把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攢的錢都取了出來,用在給陳剛治病上。
陳剛的病不只是外傷,經過醫生確診,還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需要換瓣膜,這需要很昂貴的費用,她拖著一條病腿開始了艱難的籌款歷程,她的執著與堅韌感動了許多人,醫院裡的醫生們自發籌款,公安幹警也一齊為她捐款,人多力量大,最後在她的努力下終於湊齊了救治陳剛的手術款,她流下了喜極而泣的淚水。
為了救治陳剛,她拼了命的籌款,拼了命的找兇手,甚至得不到母親的理解。給我最感動的是她從家裡撬開櫥子偷偷拿出母親為她每年存的款項,這也是因為她本身殘疾,父母為她將來生計給她存的錢,她來到銀行,因不知密碼,試了三次,當工作人員問她的時候,她還撒了謊,這善意的謊言令人感動。
當她取出所有的存款,她高興的笑了,一點都不疼惜這些錢,拖著殘疾的雙腿來到醫院把它全部的交了陳剛的手術費。當母親得知她偷了錢都被氣哭了,母親很不理解的質問她:她是你的親人嗎?是呀,她心裡明明知道陳剛不是她的親人,但她善良的本性就是要拼盡全力的去救他,為了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她寧願付出自己的一切,這就是人間的大愛,一種見義勇為超出常人想像的意念在支撐著她,不為錢,不為名,沒有利益,僅為了自己那顆善良的心。
在為陳剛奔走呼號的日子裡,她拖著兩條病腿,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不知看了多少臉色,吃了多少閉門羹,有一次都累暈在醫院的門口,一個本身具有殘疾的人,終於讓自己的行動感動了社會上無數階層的人,終於在大家的幫助下籌集夠了陳剛的手術費,充分體現了「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02、她被評為見義勇為模範,她的事跡感動著無數人。
李雲作為一名殘疾人卻有著金子一般的心,她心甘情願地遵循著自己的內心,做著常人都不能做出的事情,她用自己的行動感動著你我他,她在救助陳剛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義不容辭的擔當與責任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在救治陳剛的過程中她不惜一切代價去找證人,找醫生,籌集款項,一分一分的攢,她甚至為了多籌集一些款項把陳剛的自行車也賣掉,而看管自行車的老大爺聽了陳剛的事跡後把身上所有錢都掏出來送給李雲,錢雖少但那是一顆濃濃的愛心。相反開著豪車的房地產開發商不僅拖欠著陳剛的工資,在李雲找上門去要時卻態度蠻橫,一點同情心都沒有,還剋扣了陳剛的工資。
看自行車的老頭與房地產開發商一窮一富、一反一正的對比正反映出了人性的美與醜,善與惡。殘疾人原本就是一個弱勢群體,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他們身體的殘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正常人高好幾倍,但他們卻用完美的靈魂做著正常人都做不出的事情,感動著生活中的你我他。
人這一輩子究竟能夠得到多少,索取多少一點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天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是否可以摸著自己的良心問自己: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曾經幫助過多少人?我曾經溫暖過多少人?我為我生存過的社會又奉獻了什麼?當良心的拷問撞擊自己的心靈深處,人類心靈深處的良知與善良就會被喚醒,我們就會自覺的為他人為社會奉獻愛心,讓人間處處充滿愛的溫馨與力量,讓我們的社會和諧進步與發展。
三、《關於愛的故事》延伸,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們知道殘疾人本身就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弱勢群體,而《關於愛的故事》就通過兩個殘疾人的事跡,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無私奉獻發生的溫情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他們身體的殘缺,但他們仍像正常人甚至超過正常人一樣去面對生活,從不氣餒抱怨。
他們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肯定會遇到一些我們常人無法體會的困難,但他們仍一如既往地去面對,勇敢堅強、樂觀的去面對自己愛情、親情、友情,他們深深的感動了觀眾,打動了觀眾,同時傳遞了一種特殊的愛的力量。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當我們對生活悲觀失望的時候,我們去多想想他們,想想他們拖著殘疾之軀為他人為社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去奉獻,處處為他人著想,當他們站在天安門城樓合影留念的時候,他們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我們也為他們而自豪,無形之中一股榜樣的力量油然而生。
當下蔓延全世界的疫情來襲,我們率先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我們靠的是什麼?就是愛,一種博大的無私的愛與奉獻,醫護人員,公安戰士全國各階層人民都投入了這場無硝煙的戰鬥,從83歲的神南山院士到嗷嗷待哺的嬰幼孩,各個年齡階段的醫護人員奔赴武漢,她們推遲了婚期,剪掉了秀髮,深入到一線,日日夜夜風雨兼程,終於武漢解封,脫離了病瘣的掌控,英雄歸來,武漢終成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充滿溫馨與愛的城市。
我們每一個普通民眾宅家抗疫,堅決響應上級領導號召,我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默默奉獻,我們用愛衝破了層層陰霾,終於迎來了黎明的曙光。但時至今日,陰霾終沒斷淨,我們仍需繼續努力,我們用愛感化愛,用愛延續愛,譜寫出生命的讚歌。我們終於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一個充滿愛與奉獻的民族就是一座不倒的豐碑。
結語:
馬大力與李雲同為殘疾人,做事卻處處為他人著想,以他人為先,先人後己,無私奉獻,他們並沒有失去做人的尊嚴,是值得我們這些健全人學習的榜樣與楷模。
作家史鐵生說過:
「很多人都是殘疾的,只不過有人的殘疾在身體,有人是在心理。身體的殘缺不代表靈魂的缺陷,我們本該是一樣的人,萬物皆有裂隙,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而他們雖有著身體的殘缺卻有著高尚的靈魂,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一種無私的敢於付出的愛,這種愛發自內心,根植於靈魂,是世間最美的一種愛,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愛,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人性的美好,感覺到社會的溫暖。讓我們一起維護愛,傳遞愛,撒播愛,讓情滿人間,讓愛灑遍華夏。
電影的最後,在天安門城樓,在1949年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地方,用鏡頭定格了馬大力與李雲的合影,定格了他倆燦爛的笑容,同時也定格了他們的未來,兩個殘疾人終成眷屬,關於愛的故事,終會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