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成了「人類公敵」,信口雌黃病毒由武漢人為傳出。
這些糾纏,也遷出背後的因素。
我們講的是道德。他們是信用第一。
所以說蓬佩奧在那裡信口雌黃——病毒是武漢P4病毒所傳出來的。但,他們的情報總監,還有疾控中心主任等等,根本不跟風(這可是他們的國家利益啊!)。
他們堅持按照「自己的」邏輯,以「信用」作回應:沒有這回事兒。
這就是我們跟他的差別:我們是國家至上,道德立國。你不跟國家說法一致,那還……
而他們簡單:信用第一。沒人能動搖他們的「信用底線」。
正在看到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他會從最底層、從根本性東西,來琢磨中國人性。
在論述中國歷史的演變,把國家治理歸結到「終點」——所謂社會主義,所謂資本主義,所有「主義」,都殊途同歸,其實,最後都是:商業競爭。
簡要說,最後還是必須走上「資本運作」軌跡。
國家治理,最終歸結於——貨幣管制。
黃仁宇認為:中國由內斂、圓潤的農業文明,過度到現代「競爭型」社會,時至今日了,仍然難免碰手碰腳,仍然並不是那麼施展有度。
而西方、歐美國家:天生的「商業基因」,最終構造了當下,「競爭性」的世界主流文化。而競爭力的核心呢?就是——信用。
(當然,還有圍繞信用衍生的:契約精神,法律基礎,國家制度等等東西。)
我慢慢地,非常認同他這一點。抽絲剝繭,鞭辟入裡,國家到個人的安身立命,最後的落點就是——錢!
預算,外貿,軍費,外援,GDP ,救援……
家庭呢?更須臾而不可離。
所謂「資本主義」,落地就是「貨幣主義」。
而做好這一切,必須——信用第一。
我們運行圖,基本上是——曲線行駛。
依次為:道德至上,理想第一。「初衷」為先,服務為榮。
然後:演化國家至上,社會平等與共榮。
最後也不談錢。
他們的邏輯,則反向運作。把錢的事情搞清楚了,最後再談道德理想,再談精神安慰和人文關懷。
按說,美國的情報總監、國家防疫中心主任等等,作為關鍵人,與「國家利益」大唱反調,簡直類同於賣國了!他們不怕?
中國方方,比起他們,相差何其之遠了!
他們的契約精神,還有信用法則。衍生一個最大價值,那就是——社會的普遍接受他們的說法,並給予最大的人格尊重。
另外的衍生——最大的真實性。
你懷疑過美國人的數據嗎?世界懷疑過他們所說的事實嗎?
信用立國的價值,在這裡凸顯出來。
我一點也不懷疑中國的所做所為,甚至也不懷疑我們所有數據。
但是,我們平常更多講的是:道德、理想、初衷等等精神領域的東西。
做的倒是更「資本主義」,貨幣第一的事情,二者基本上分離運行。
這,怎麼跟世界說得清楚呢?
又怎麼讓別人相信你呢。
這應該是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