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圈驟現性別差,是影視工業的必然還是偶然?

2021-01-20 Vlinkage

春節檔電影市場廝殺之後,吳京、沈騰、黃渤三位百億明星新鮮出爐,清一色的男演員。票房前三甲《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也都是男演員佔C位。相比之下,電視劇多是女主演挑大梁。從人氣來看,2018年女演員的最高新媒體指數高於男演員,趙麗穎、楊冪和迪麗熱巴三位女演員佔據了綜合排名前三。由此可見,中國電影與電視劇演員主咖的性別差異越來越明顯,大有兩極分化的趨勢。



演員也有「性別差」,大小螢屏各自搶灘C位


從電影方面看,2019年春節檔呼聲最高的「四大金剛」電影,唯一一部以女演員為主咖的《新喜劇之王》雖有周星馳導演「守護」,依然無法在硝煙中取勝,票房和口碑都遠不及前三者。從演員選擇上來說,除了女主鄂靜雯咖位不高,外形不夠靚麗等原因外,是否電影市場對女演員有「偏見」?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2018年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除了《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外,其他八部電影演員陣容,無論從數量還是重要性來說,男演員佔據絕對優勢。女性多在電影中扮演主角的「助手」和情感助推者,相當於陪襯紅花的綠葉。


與電影市場女演員的劣勢地位相反,電視劇市場則依舊是大女主戲霸屏,2018年年度藝人排行榜TOP10中,女演員佔7位,男演員僅4位(周迅、霍建華並列第十)。楊冪憑藉《扶搖》《翻譯官》穩居播放量首位,江疏影、吳謹言、秦嵐、迪麗熱巴、周迅都榜上有名,男演員鄧倫因《香蜜沉沉燼如霜》《龍門飛甲》排名第二,另外,聶遠、靳東、霍建華三位進入了TOP10。但總體來說,播放量頭部的劇集明顯女演員佔據主要位置。



電影和電視劇演員主咖的性別差異並不是天然的,而是因兩種文化產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市場定位和類型趨勢不同,決定了目前的演員性別差明顯增大的現狀。


大銀幕男性硬核片興起,小熒幕大女主風生水起


十年前,《畫皮》等電影上映,聚焦人物間的情感糾葛,男女主演分庭抗禮。十年間,中國電影工業化及商業化發展進程迅猛,年票房量由2008年的43億+到2018年已超過600億,增長了約13倍。中國電影的體量和類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故事流暢、特效加持的動作的燃向商業大片成為市場的吸金主體。


類型片先後出現《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狼1、2》這樣的主旋律商業大片實現突破,雄性荷爾蒙氣質突出,激起全國民的熱血觀影風潮。春節檔的《流浪地球》更代表了中國科幻類型的崛起,這些電影紛紛以男性視角和人物為主,女演員成為陪襯,我們姑且稱之為中國新興的男性硬核商業大片。



喜劇片作為中國電影比較成熟的商業類型。從馮小剛賀歲片開始,一直是男性喜劇咖的陣地,由徐崢的囧系列重新煥發青春,到《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甚至《唐人街探案》新型雜糅多元素的喜劇類型,無不是男性演員為主。開心麻花系列的首部《夏洛特煩惱》無疑是個驚喜,馬麗和沈騰兩位男女喜劇咖共同主演,爆笑了當年的暑期檔。但到了《西虹市首富》,馬麗已經從片中消失,沈騰今年更是和黃渤等男演員組成男男CP,瘋狂地飛馳喜劇人生。



張藝謀、周星馳等電影名導喜歡選用新人女演員,從鞏俐、章子怡、張雨綺到周冬雨、林允,培養了謀女郎、星女郎等多位電影女咖,現在這種現象越來越少。


在青春片、愛情片裡,電影男女演員還有同樣的重要性。但是這類電影一般體量較小,成本不高,所以影響力沒那麼大,但是就性價比來說,依舊是電影市場的優秀的類型,觀眾亦喜聞樂見。但《情聖》《西雅圖》系列又因演員醜聞,不知後續如何。


而電視劇市場女性觀眾佔主導,女頻當道成為必然。跟電影市場的陽剛之氣日盛不同,電視劇類型多以女性為主角,展現其成長曆程,在宮廷或家宅裡升級打怪。2018年亦是大女主當道,《延禧攻略》、《如懿傳》,到《知否》,無不是書寫大女主的人物傳奇。而男性角色則成為女人堆裡的綠葉,陪襯女主的成長。



兩者市場和類型的變化,也讓更多電影女性咖回到電視,甚或網劇中來,積累觀眾緣。


周迅無疑是較早拍攝電視劇大製作的電影女演員之一,她主演的《紅高粱》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和好評,獲得當年國劇盛典大獎。去年的《如懿傳》曾因年齡跨度過大引起廣泛的關注,後來用演技徵服了觀眾。



除了《如懿傳》,「謀女郎」周冬雨主演的《幕後之王》也隨後播出。而當老搭檔沈騰榮升百億票房電影大咖時,《逆流而上的你》在小螢屏熱播,馬麗在劇中擔綱主演,發揮喜劇才能。另一個電影咖許晴則從《邪不壓正》裡走出來,主演《老中醫》。



如咖位為一線的章子怡、湯唯等多位電影女演員也開始接拍電視劇處女作。章子怡主演的《江山故人》,湯唯領銜《大明皇妃孫若微傳》,不久後都將與觀眾見面。闊別熒幕十年的李冰冰最近也回歸電視劇了,接拍由小說《大唐明月》改編的電視劇《琉璃傳》。



電視劇中,女性大咖除了佔主咖位置,同樣,在數量上也佔據大多數,男演員們,多數「淹沒」在女人堆裡,當然主咖也會收穫滿滿的好感,比如《延禧攻略》的聶遠,《知否》裡顧二叔的扮演者馮紹峰。


類型嬗變是常態,性別差何時能消弭


男女演員在大小熒幕合理流動,利於行業進步,但長時間的性別差異過大,也會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所以,類型更替,男女演員「風水輪流轉」也是一種必然。


近年好萊塢女性做主咖的電影數量也在增多,卡神最新的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即是以女性為主角,《神奇女俠》亦收穫了較好的口碑和票房。隨著中國電影工業及商業化的成熟,類型的多樣化發展,大片以女演員為主咖也將為可能。也期待電影市場上多開發一些女性題材為主的電影故事,為女演員展示演技提供舞臺。中國電影除了陽剛之風日盛,女性的柔美、堅韌亦需要釋放空間。



電視劇方面,大女主戲過多,也會引起審美疲勞。如於正的《皓鑭傳》就未能延續《延禧攻略》的勢頭。再加之政策的限制,多類型的發展成為必然。近兩年,現實主義題材劇和年代劇明顯增多,如《大江大河》就是王凱、楊爍、董子健三位男主演擔綱,觀眾許久未見的陳寶國也在《老中醫》裡重新展示傳統醫學的魅力。



而網劇市場的多類型嘗試更加活躍,促進了電視劇市場的類型嬗變,衝擊著大女主獨步天下的局面,讓男演員有了更多展現演技的空間。如近年《法醫秦明》《白日追兇》《餘罪》《無罪之證》等罪案劇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類型多樣化的趨勢,網劇《鎮魂》則火了「鎮魂男孩」朱一龍、白宇等。


科幻電影、動作片在電影市場的初步成功,相信也會帶動科幻、動作片在電視劇領域的的製作嘗試。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領域,多類型的開發、生長、成熟都將給男女演員們帶來更多的機會。男女演員比例趨向平衡,大小螢屏兩開花,將不是夢想。



相關焦點

  • 網劇、網綜的走紅,是偶然還是必然?
    最近老王有這麼一種感覺:如果沒有看過一個流行的網劇、網綜,沒有pick一兩個小鮮肉或者新生代演員,就會覺得自己的內心不再年輕
  • 用歡笑寫就不安,悲喜交加,《泰囧》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用歡笑寫就不安,悲喜交加,《泰囧》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用歡笑寫就不安,悲喜交加,《泰囧》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用歡笑寫就不安,悲喜交加,《泰囧》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用歡笑寫就不安,悲喜交加,《泰囧》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佛說: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把一切看淡,讓一切隨緣!
  • 跨性別演員得獎了,該拿最佳女主角還是最佳男主角?
    事實上,影視獎項以男、女性別來分野是否合宜,早在1970年代就是一個議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曾在他執導的地下電影《Trash》(1970)中起用一名跨性別演員,名叫霍利·伍德勞恩(Holly Woodlawn)。回顧奧斯卡漫長的歷史,數十年來跨性別者極少有機會獲得提名或登臺。
  • 《囧媽》模式:一次"偶然"事件,還是"必然"趨勢?
    原標題:《囧媽》 模式 一次「偶然」事件, 還是「必然」趨勢?隨機翻出打中評的觀眾評論,包括「很平庸,很無趣」「系列最差」「強行煽情」等。但無論作品本身質量如何,《囧媽》作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客廳春節檔大電影」都將註定被載入史冊。甚至有業內聲音認為,《囧媽》此舉將開創中國電影的「奈飛模式」——以此為節點,中國電影將從線下走往線上。
  • 2020年汽車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是偶然還是必然?
    但對於不同的事件,每家的處理態度和方式也不同、對於企業而言,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實內部都蘊藏著必然的原因,下面筆者就為大家回顧一下今年發生的幾件備受熱議的事件。豐田機油門在國內市場,豐田品牌的車型被冠以「開不壞」的稱號,很多消費者選擇豐田,就是為了圖個踏實。
  • 從主播到歌手,小鄧紫棋馮提莫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
    那麼,問題來了,從主播到歌手,馮提莫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筆者認為,馮提莫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是偶然,是因為網際網路的大環境,成為主播的她,在運氣的成分下收穫了大量志同道合的粉絲,這些粉絲帶給馮提莫持續不斷地流量,讓馮提莫能在這個流量時代站穩跟腳。
  • 這場逆襲是偶然還是必然?
    成員車學沇的這兩個動圖也引起了「飯圈地震」,各方迷妹紛紛表示我真不明白我一個路人為啥盯著看了100遍畢竟真正有價值有藝術性的東西才會被人發現並欣賞。韓娛圈裡像這樣因為偶然的契機獲得巨大關注從而走上「花路」的例子不在少數。EXID-HaNi就是因為一段「傳奇飯拍」而人氣劇增,從而帶領組合成功崛起成長為現在的一線女團。
  • 一首歌爆紅全國,刀郎的成功,究竟是偶然還是必然?
    其實從刀郎出道以後,就始終未曾獲得過京圈歌手的認可,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刀郎火得太過突然,讓人不知該說是運氣還是實力。雖然不差,但卻大大跌出預期。再之後,歌壇中漸漸也沒了刀郎的消息,他的存在,仿佛只有那張《2002年的第一場雪》。提起刀郎,總是有很多人認為他是網絡歌手,將他的歌劃為口水歌的範圍。
  • 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必然還是偶然,怎樣在進化變數中脫穎而出?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變化都有必然性和偶然性,看似偶然的事物其中蘊含著必然,而看似必然的事物也存在著偶然。這個問題如何來理解呢?我們就從人類的進化過程,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今金星和火星這些孕育生命的良好條件早就已經過去了,金星成為一個地獄,火星還是不毛之地。因此,地球孕育了這個細胞就是偶然。2、最早的原始生命,比如原核細胞進化到真核細胞,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這個過程經歷了幾十億年。這實際上是多樣化生命的蟄伏階段。
  • 《八佰》的火爆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八佰》的火爆是必然的 大多數國人除了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等事件,並不太清楚「四行戰役」的始末,影片新穎的題材和血淋淋的場面刻畫,是會再次觸動國人的愛國熱情和民族大義這根已經輕鬆了三十年的神經,和平年代太久,以至於國人似乎已經習慣開始慢慢淡忘了那年、那歲月、那段屈辱的歷史。
  • 意外死亡是偶然還是必然 死前會有預兆嗎
    意外死亡是偶然還是必然?死前會有預兆嗎?
  • 《麥路人》成功是偶然的,但其原因是必然的
    除了楊千嬅、萬梓良 ,其它演員都演得有痕跡,不夠自然。看完這部戲,從阿博的經歷裡感悟到,成功是偶然的,但其原因是必然的。幫人會令你走向成功,但幫人不是為了走向成功。
  • 龍族:論繪梨衣隕落是偶然還是必然?江南老賊,還我繪梨衣!
    而且,她還是蛇岐八家當中上杉家的家主,可謂是具有頂級實力和權利的存在。然而,她也還只是個小姑娘,一個渴望著被愛的小天使。小怪獸繪梨衣,她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遇到路明非,但是最不幸的事情也是遇到了路明非。路明非是她生命當中的一束光,唯一的一束光。然而,這一束光還沒有完全照亮她的世界,她的世界就完全陷入了永恆的黑暗之中。路明非不愛繪梨衣,但是,繪梨衣是愛著路明非的。
  • 《牧馬人》等影視經典「翻紅」 是巧合還是必然?
    當老電影《牧馬人》在今天憑藉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被推上熱搜——  影視經典「翻紅」,是巧合還是必然?  何天平  抗疫期間,響應「少出門、多宅家」的防護號召,一段「特殊」的家庭生活催生出空前的影視文化需求。
  • 影視經典「翻紅」,是巧合還是必然?
    處在轉型期的社會,結構性地再現出這樣的社會文化心理特點,也為其提供了整體性的現實依據:「回憶濾鏡」的浩大聲勢並非無根之水,恰是深植於社會文化變遷脈絡中的一種必然結果。而在可被大多數人所共享的集體記憶中,影視文化的痕跡又是最為濃墨重彩的——還有什麼能比我們看過的電影、劇集、節目更足以來充分闡述印跡在一代人身上具有普遍性的文化認同和精神世界?
  • 江浙出現新婚姻模式:偶然還是必然?
    原標題:江浙興起兩頭婚 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xxxholic丨這個世界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
    侑子說,「這個世界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仿佛宣揚著一種唯心主義的宿命論:這個世界的劇本早已寫好了,無論你如何掙扎,註定發生的,依舊必然會發生。但xxxholic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命題,那就是「選擇」。
  • 偶然抑或是必然
    他本以為自己能從容面對這不算偶然的笑聲,沒想到失敗了。帶著黑框眼鏡的老師站在講臺上,沒有阻止同學們脫韁野馬一般的嘲笑,自己卻沒有笑,一個人看著全班,看著笑得東倒西歪的同學們,看著不安的他。等到同學們都笑得差不多了,老師便平靜地說道:「好的,你坐下吧。」 他坐下了,從包裡拿出書,放在桌上,接著便傻盯著書看。下一個同學站起來了。
  • 川普成為美國總統,是美國歷史必然事件,還是偶然事件
    美國人選川普做美國總統,這是美國歷史的必然選擇,在川普出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國已經債臺高築,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美國的全球霸權也開始進入衰落的歷史通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