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多方採訪揭開「中國恐怖有聲讀物第一人」張震的神秘面紗
此張震非電影明星,而是「中國恐怖有聲讀物第一人」。詭異的音響效果、離奇的恐怖故事情節、繪聲繪色的講述……目前,一套名為《張震講故事》的恐怖有聲讀物在網上悄然風行,眾多網友特別是高校學生對這套音頻裡的鬼故事趨之若鶩。然而對於眾多粉絲來說,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張震和他所講述的鬼故事一樣,始終隱藏在神秘面紗之後。連日來,記者多方採訪,揭開了張震其人其事的神秘面紗。
聽鬼事他的聲音紅透網絡
《跳動的頭顱》、《還我錢來》、《零點尖叫》……一個個離奇詭異的故事近期在網絡上以音頻的形式火速走紅,講述者為一年輕男性,在各種恐怖音響的襯託下,他不緊不慢地將一個個鬼故事娓娓道來。記者在網絡上搜索《張震講故事》,出來的相關網頁多達354,000篇。而在張震的百度貼吧裡,粉絲們更是熱烈地討論著他所講的故事。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張震講故事》在高校學生中擁有眾多聽眾。四川大學外語系的一位女同學告訴記者,她們宿舍的女生幾乎每晚都聚在一起聽《張震講故事》。
說鬼事他用10年打造「恐怖」品牌
鬼故事走紅後,粉絲們對講述者張震也產生了強烈好奇。記者多方採訪後獲悉,張震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瀋陽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1997年起在遼寧電臺娛樂臺推出《張震講故事》節目,這檔節目當年曾在東北地區創下收聽率的最高點。記者昨日致電遼寧電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震確實曾在該電臺主持過鬼故事節目,「但他離開電臺很多年了,聽說現在在北京單幹」。
據悉,早在1998年末,《張震講故事》首張專輯就已在遼寧地區發行,首發當天,僅瀋陽便售出盒帶11,000盤。而真正讓《張震講故事》正式踏入音像界是在2001年,《張震講故事》第二輯面向全國發行,張震正式以恐怖有聲品牌的創作人身份亮相。《張震講故事》第二輯完全是自籌資金生產和出版的,工作人員只有兩個,一個是負責創作的張震,一個是負責外界事務的他的經紀人。太神秘他的收入不輸大歌星
走紅後,曾有眾多媒體想報導這位鬼故事專家,但他很少在雜誌或電視上亮相。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低調的人,他更希望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製作故事上。」音頻的內容和模式成熟後,張震又將重點投入到手機增值服務。最近,他又將目光投入到了手機短片上,一部根據鬼故事改編的手機電影正在拍攝中,而他的首部懸疑驚悚長篇小說目前已創作完成並將於近期出版。對於外界對他個人財富的猜測,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張震的純收入可能比很多國內大牌歌星賺得都多,因為歌星的收入要被所屬的公司分成,而張震是自己運作不假手他人。
太爭議他要給恐怖文學正名
隨著《張震講故事》的走紅,鬼故事所代表的恐怖文化也引起外界爭議。反對者認為,以《張震講故事》為代表的恐怖文學帶給受眾的是一種心理刺激,滿足的是大家的獵奇心理,特別是青少年長期沉浸其間,對心理健康十分有害。但一些從事恐怖文學創作且有影響力的作家和評論家,也在不同場合表示,恐怖文學不是地攤文學,要嚴肅創作態度,為其賦予更多的文學價值和閱讀價值。
對於外界的爭議,張震有自己的理解。「恐怖文學不等於嚇人文學。恐怖文學理應是文學的一支,它現在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良好的發展,我只想通過我的作品告訴大家,生活本身無盡美好的,但美好是雜糅了太多東西的綜合體。不要無視恐懼的存在,更不要害怕它的到來,如果要為《張震講故事》確立一個主題的話,不妨叫做把恐懼還給你。」 記者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