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眼數據與血淚——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狀況
日本設立朝鮮總督府作為統治該地區的殖民統治機構,而這段時間朝鮮半島的經濟也呈現出典型的殖民地經濟特徵,且根據時間的不同也呈現不同的特點。客觀上的發展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確實取得了發展。農田的開墾使得耕地面積稍微有所增長,1912年在半島各地還設立了規劃和實施農業新技術的機構,在殖民時期半島的農業實現了現代化。
-
日本殖民統治韓國35年,韓國為什麼沒有被同化?因為有這項國策
(日治時期的漢城)同樣經歷過「日治時期」,受到「皇民化運動」的影響,琉球被同化的最徹底,而韓國現在幾乎看不到日治時代的痕跡。韓國在1895年以後,實際上已經變成日本的勢力範圍了。1910年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大韓帝國,是為日本殖民統治的正式開始。
-
臺灣有些人為什麼對日本殖民統治不反感,日本在臺灣留下了什麼?
1949年國民黨遷臺時,大多數來自內地的人,無法理解不少臺灣人甘於日本統治的心態,以致於1949年遷臺的「外省人」和1949年以前就居住在臺灣的
-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4)自願的慰安婦們?……
>
-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上)
如今的臺灣社會皇民當道,以效忠日本、歧視中華血統、打壓中華文化為政治正確,經濟萎靡,薪資連續16年下滑,綠色文革,社會怪像叢生。很多人會疑惑:雖然臺灣被日本殖民50年,但是後來兩蔣帶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在臺灣執政40年,戒嚴統治下撥亂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灣社會遵循三民主義、彰顯華夏文化,也不至於搞得如今臺灣皇民遍地吧?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10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
2018年國際日特輯:100年前英國殖民時期的的印度老照片A shoe box full of 178 photographs capturing how life was in British ruled India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archives of Scotland’s national collections in October
-
日本殖民臺灣對回歸後的香港的啟示
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長達50年,這一段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
美韓關係緊張,美駐韓大使鬍子造型像日本殖民時期統治者,挨批
美國韓國關係緊繃,美駐韓大使鬍子造型像日本殖民時期統治者挨批美國韓國關係緊繃,日裔美國人、美國駐韓大使哈裡斯鬍子造型挨批美國和韓國近來關係緊張,日裔美國人、美國駐韓國大使哈裡斯(HarryHarris)遭受韓國社交群媒體酸言諷刺,蓄意保留的鬍子造型被批評像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統治者。
-
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刺殺日本親王的臺灣義士 被包圍後捨生取義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戰敗後的清政府被迫於1895年4月17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進入到了黑暗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儘管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但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抗爭從未停息。
-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3)從黑幫到皇軍……
本篇承接前兩部分——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全世界殖民歷史中最成功的同化改造案例(1)
-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下)
日本殖民當局在培養臺灣人從小抵制中國貨的同時,還教育臺灣人儘量只買日本貨(包括日本以及臺灣、朝鮮、滿洲等日本殖民地產品),對英、美、法、荷等國家的商品也是各種黑, 1931年退出國聯後,則是公開用行政手段對其他列強的商品進行各種限制,鼓吹日本貨也是對臺灣文化改造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皇民奉公運動中,不買日本貨就是不愛國的表現。
-
這支臺灣球隊在殖民統治下,一路衝進了日本人的決賽
這是日本人在臺灣的中國史,而不是日本人在臺灣的日本史。」 這很像上屆柏林電影節頒獎現場,評委會主席朱麗葉·比諾什對因「技術問題」退賽的張藝謀電影《一秒鐘》所做的評語——「我們需要藝術家幫我們理解歷史與情感,電影藝術可以轉變思想和生活。」
-
臺灣終於有人看透:沒日本殖民就不能進步?怎麼不說大陸!
1896年日本佔領臺灣的第2年,一些大眾畫家發行了臺灣佔領地的手繪本,這張繪本描繪了日本人嘲笑臺灣人的情景。臺灣人卑下無知,臺灣女人卑微服侍著日本婦女。這種嘲笑臺灣人的繪本,反映了殖民當局看待臺灣人的目光,貫穿了半世紀。毫無疑問,八田與一是日本帝國忠實的公務員,然而,水利工程需要龐大資本和人力,不是個人主觀選擇,而是日本帝國擴張的一環。
-
【新宇說】殖民法史研究的力作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評介
Kuhn )等學者廣泛認可,成為海外漢學研究清代法制的必備書目。追溯《春帆樓下晚濤急》一書的淵源,先生年輕時曾投筆從戎,參加抗日戰爭,並於一九四五年二戰後寶島回歸故土之際,由大陸抵臺參加接收工作,對臺灣殖民時期的歷史產生濃厚興趣。其間遍訪時人,更有數度赴日,收集資料之舉,其碩士論文,即以《日據時期之臺灣殖民地法制及殖民統治》為題(該文構成本書之雛形)。
-
從三星會長去世到日韓貿易戰:日本殖民遺產如何影響韓國經濟
這本1992年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圖書獎受賞作品的主要焦點是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資本主義發展史。Eckert的攻擊對象是在當時韓國學界作為主流的所謂「萌芽派」。這些學者認為半島的資本主義早在17和18世紀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萌芽」)。比如,開城等地的人參商人很早就擁有了遍布東亞的銷售路徑。
-
80%韓國人:日本殖民殘餘在韓國仍未清除
來源:參考消息網來源:日本共同社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26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逾八成韓國人認為日本統治時期的殖民殘餘仍未清除。結果顯示,80.1%受訪者回答殖民殘餘仍未清除,回答完全清除的佔比僅為15.5%。至於認為殘餘仍未清除的理由,48.3%受訪者回答「政壇人士、高官和財閥中仍有很多親日派後裔」。對於日本的好感度,69.4%受訪者回答「沒有好感」,回答「有好感」的比例為19%。
-
日本人討厭韓國人嗎?為什麼?看完後明白了!
日本人從本質上來說,或者說還有點歡迎,在歷史上,中國明代萬曆年間日本曾經入侵過朝鮮,這帶給了朝鮮人悲慘的回憶,再加上近代以來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我們可以說,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是很低的,特別是日本拒不承認二戰中給一部分朝鮮婦女帶來的人身傷害,更加加深了韓國人的厭惡。
-
為何古代日本總是打朝鮮,朝鮮卻總打不贏,原來都是因為中國
歷史上日本曾多次入侵朝鮮,而朝鮮基本上沒有侵略過日本。同時,日本入侵朝鮮的時候,每次朝鮮都顯得不堪一擊,最終都是在大陸中原國家的幫助下,朝鮮才把日本打敗,把日本趕出朝鮮半島,解除危機。這樣的情況,歷史上有三個時期最典型。
-
日本新首相外交輔佐官走馬上任 四年前促成川普上任後首選與安倍...
結親日本政治世家,與安倍是親戚據《中央日報》報導,阿達雅志於2014年首次當選日本國會議員,現在是第二屆。今年9月,阿達雅志被任命為負責經濟和外交的首相輔佐官。現在日本首相輔佐官一共有4人,其中的2人是之前安倍晉三內閣的首相輔佐官。新任命的輔佐官是阿達雅志和負責政策評論的柿崎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