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書店是城市的心臟,隱藏在城市的內部不為人知,卻不斷的散發著活力,為城市注入新鮮的血液。
初春的老門東一派繁華,連東風也羨煞不已,換酒書店安靜的藍色牌坊顯得有些孤高,踏入小店,只覺外面奔忙的行人,像是一個個遙遠而不真實的影子。在書架上,很多原版老書散發著年代的古樸色澤,與現代氣氛竟毫無違和感。
木質長桌旁已坐了些人,正如那四字「晴耕雨讀」,我突然發覺人在讀書時所展現的狀態是最和諧美麗的。
走上二樓,樓梯呈螺旋式,而且十分陡峭,我隱隱有些興奮,這簡直像極了外國名著中的各種暗格小道。登上臺階,二樓沒有讓我失望,面積不大,堆滿藏書,不禁讓我想起在風雨中飄搖千年的天一閣。想起範欽這位藏書的有志之士,想起了莫高窟的藏經洞,想起了遺臭萬年的王圓篆和斯坦因。書籍的變遷與波折太多,也留給我們的太多。似乎是上天垂憐,我覺得南京城這座石頭城包圍著這狹小的空間,像是綠樹掩映紅花,這書店像是鏡中花水中月,像一代人心中嚮往的朦朧執念。
五本舊書換一罐好酒,剛交出書的手中被放上了一罐酒,它有個很悅耳的名字,風花雪月酒,我想起了雲南之巔的曠世美景,想到了攀附清風,攜來酒香的幾縷墨梅,突然就想到那句話,「我有酒。你有故事嗎?」風花雪月觸及,指尖溫潤,誰與話清涼?我看到了年歲不小的老書,觸摸到了抗戰的痕跡,中華文明睏倦多年,無餘歲可偷,道阻且長,唯有逆流而上,我扼住心中的愁緒。
手中有酒,於古人而言,不是思鄉,便是相思,我認為換酒書店不是這樣一個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地方,沒有李白五花馬,千金襲,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豪邁,也沒有柳三變忍把浮名換作淺斟低唱的瀟灑。只是目送歸鴻,手揮五弦的淡然,萬古千空,一朝風月,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我心淡然,揮筆在卡片上寫下:2月16日,又是美好的下午,下午好,everyone。左手攥緊著風花雪月酒。
我看著瑪絲洛娃的人性復活,欣賞著艾米麗那個簡陋的呼嘯山莊,目睹王國維先生為文學捐軀,世界之大,古往今來,竟都濃縮在了這溫馨精緻的換酒書店中。陸遊說細雨騎驢入劍門。劍門,乃古時雄關要道,最終化解它的,終是細雨,終是清風,終是酒痕。唯有城市中有此一店,現代中有此一樸,書籍中有此一酒,我的心才隨這景,這情,靜了下來。
入店,鏡裡芙蓉。離店,湖光柳色,內心淡然。
晴耕雨讀,書能換酒。中國的才子佳人少不得書,少不得酒,更少不得那份從容淡定。
回憶起那些在書店中認真讀書的可愛臉龐,不由心下一暖,就像這樣,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書,不求騰達富貴,只求淡然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