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啥李白一次能喝三百杯?專家:換你也能喝

2021-01-13 騰訊網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唐·李白《將進酒》節選

我們讀唐詩宋詞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一點,那就是古代詩人也太愛喝酒了吧?動不動就「獨酌」一番,其中又以李白為翹楚。李白的詩句縹緲出塵,因此有了「詩仙」的美譽,但他同樣好酒,可以說他的詩句之所以有那種飄飄然的出塵之感,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醉酒後的狀態。李白有多能喝?日飲三百杯!

我們都學會《將進酒》,裡面就有一句「會須一飲三百杯」,而在他的另外一首《襄陽歌》中,也提到了:「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李白怎麼這麼能喝啊?三百杯酒下肚竟然還能寫詩,古代的酒到底啥樣?

首先這裡要說明兩點,第一,在古詩詞以及古文當中,「三、六、九」等數都是虛詞,是一個誇張的描寫手法,實際上肯定不會有三百杯這麼多;其次,古代的酒杯小,大概就是我們現在的那種小小的白酒杯,而不是看到的商周時期青銅禮器那種酒爵,因此哪怕是三百杯,倒在一起加起來也沒有多少。

解釋了這兩點我們再來說一說古代的酒到底是啥樣的。

中國喝酒的歷史非常早,從新石器時期就已經有酒的誕生,那個時候的酒比較簡單,都是一些果子或者糧食直接發酵,他們稱之為「有魔力的飲料」。到了夏商周時期,釀造酒開始出現,其根本原因在於出現了酒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用酒麴釀酒的國家了。

周朝的《書經·說命篇》中有這麼一句:「若作酒醴,爾惟曲櫱」,就是用來形容酒麴的。但當時酒的發展被牢牢限制,因為釀酒耗糧,而越是歷史久遠的古代,社會生產力就越低下,糧食就越珍貴,所以酒成為了上層社會的專屬。

在東漢時期其實就有了「白酒」的出現,《說文解字》中有這麼一句:「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兇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不論是儀狄發明了酒還是杜康發明了酒,但那個時候的酒都跟現在的不一樣。

我們現在喝的那種白酒基本都是蒸餾酒,而宋之前的由酒麴釀造的酒都是黃酒,之所以稱之為白酒,不過是取黃酒當中顏色比較白的那種稱之為白酒,所以說漢代開始出現的白酒並非是真正的白酒,度數非常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如今的一些糯米酒大家喝過吧?

如果不用蒸餾工藝單純靠釀造,中國古代的酒水度數連啤酒都不如。直到宋朝時期蒸餾器從西域傳入,中國才有了蒸餾酒,當時的蒸餾還是液體蒸餾,度數也不是特別高,一直到明清時期中國的白酒才算真正的成型。

這麼低的度數再加上小酒杯,再加上虛數的酒量,李白日飲三百杯也就不出奇了。

相關焦點

  • 會須一飲三百杯,「古代思聰」酒錢何處來?
    李白一生喝了多少酒?他自己在《襄陽歌》中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這雖是誇張之詞,但也看出「詩仙」的酒量,一天喝半斤八兩,恐怕不在話下。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像他這樣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到哪裡去弄買酒錢?
  • 趣談中國古代酒歷史,李白為何會講「會須一飲三百杯」這種豪言?
    唐代大詩人李白既是詩仙也是酒仙,他特別喜歡喝酒,還曾經講出「會須一飲三百杯。」這種豪言壯語,三百杯,仔細想想,好像李白的酒量還真是不淺呢,李白真的這麼能喝嗎?這是要從中國古代酒歷史講起,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酒」字,是一個酒罈子的形狀。其實早在甲骨文出現以前,中國就已經有了酒,傳說夏朝時候的杜康第一個發明出酒的人。小編在《說文解字》中也看到了這個說法。
  • 【讀李白詩 喝李白「喝過」的酒】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髮?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勳,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
  • 酒壯詩人膽,如果沒有酒,李白哪能寫出這麼狂的詩!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世人皆知李白好酒,《將進酒》就是李白在酒中所做。李白在那時候是一個自身的驢友,遍遊祖國各地,再加上好酒重友,在各地朋友也多。這首詩就是應元丹丘之約到他嵩山附近的潁陽山居為客,其間又結識了友人岑勳(岑夫子)。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
  • 在李白的詩中有16%提到酒,那麼他愛喝是什麼樣的酒呢?
    眾所周知,李白喜歡喝酒。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寫道:李白一百首詩,長安睡在城裡的一家餐館裡,但皇帝不想上船,聲稱他是個酒仙。據統計,他的詩中有16%提到酒。能喝這麼多酒,是他酒耐量超高,還是唐代酒太低?即使看起來不好喝,但從唐代開始,他在歷代都很有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這首詩描述了這種酒。當時,許多文學作品都用綠色來形容酒。還是因為釀造工藝的問題,曲的質量難以保證,經常與其他微生物混合,在釀造過程中酒變綠。這個「白酒」,也稱為「綠蟻酒」,有一個更大眾化的名稱,即「濁酒」,杜甫有雲「潦倒新停濁酒杯」。
  • 古人喝一壇才微醺,現代人一杯就倒,古代的酒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度
    "小二,來一壇好酒!"這恐怕是很多古代影視劇中都可聽到的臺詞了吧?人們每每聽到這裡是不是有一種恍惚感:一壇酒?一個人喝得完嗎?難道不會醉嗎?還真的很難喝完,而且也不會醉,為什麼?因為古人的酒比起現在的白酒,度數是相差極大的。
  • 李白最喜歡喝哪種酒,你知道嗎?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們來聊一位古代有才青年李白。
  • 李白都喝的是什麼酒?
    當然,我們可以認為李白所喝之酒都只能算作低度酒,酒精度大約能達到15度,但僅以水量來說也不算很少了。而如果沒有蒸餾酒的技術的話,李白詩中多次出現的「白酒」到底是什麼?這裡就不得不提中國傳統的釀造技術,也就是利用酒麴反覆釀造,來提高酒中酒精濃度的方法,通過一遍遍蒸酒、加酒麴的反覆操作,以得到清澈醇香的高度數上等美酒。所以,白酒與清酒,實際上是「白醪酒」,是對這種經過反覆釀造的高等級美酒的稱呼。
  • 古代的酒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為何古人都是連喝幾大碗?
    在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人喝酒和今天一點也不同,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小酒杯,並且也基本上不是一口就幹,但是古人卻是用的大碗喝酒,連喝幾大碗都不醉,古代的酒是因為度數低嗎?那麼古代的酒又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呢?
  • 會須一飲三百杯與不過三斤老白乾的區別,李白真不是在吹牛
    特別是武松吃酒,一碗大缸,毫不猶豫」噸噸噸「就往下灌,這種飲酒方式曾入迪尼斯世界紀錄,原因是他在吃完這一大缸酒後,為讓血液儘快吸收酒精,去酒舍的後山上找老虎玩耍,結果一不小心打死了老虎,被動物保護協會一路追緝到梁山。
  • 當「會須一飲三百杯」的古人遇上蒸餾酒,結局如何?
    文/壇主酒出現很早,早在甲骨文的記載中就出現了酒。商代重神,酒令人陷入迷醉時頗有種與神相通的感覺,因此商人尤其好飲酒,青銅器中的酒具更是種類繁多。不過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是否注意到了,在記載中古人的酒量似乎尤其大,這是為什麼呢?當「會須一飲三百杯」的古人遇上蒸餾酒會怎樣?
  • 《將近酒》中李白提到的"岑夫子"是誰呢?/《將近酒》及譯文
    能和詩仙一起玩耍的人不多,但都非等閒之輩。       詩仙說"別說什麼錢不多啊,快叫孩子們把你那五花馬,千金裘拿去換錢買酒來,咱喝它個一醉方休!″這麼不客氣,把人家的寶貝當自己的呢,也不怕把人家喝破產。可見,岑夫子和詩仙關係有多親密,他們是可以敞開心隨便說話的。       人生有如此好友,夫復何求!
  • 高度酒真相——一個忽悠了中國人幾十年的騙局!
    今天小酒童帶你開撕低度酒,讓你了解那些忽悠了我們幾十年的低度酒真相。1253年前,有一位叫「李白」的公知,那麼,從這位大咖的朋友圈看,他每天應該都是醉生夢死滴:「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像李白這樣炫酒量「三百杯」的,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啊,就連詩聖杜甫也甘拜下風忍不住點評:「李白鬥酒詩百篇」
  •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據記載,李白五歲就能讀唐朝的小學課本,七歲能寫詩,十歲就精通琴棋書畫了。傳說有一天,有個客人來家裡做客,李白的父親不在,客人喝杯茶後要走。李白上去讓人家留個姓名。恰好這位客人也愛玩文字遊戲,就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然後說:「『有人偷』的『偷』字去掉單人旁就是『俞』;『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您叫俞島!」旅遊是需要錢的。
  • 低度酒真相——一個忽悠了中國人幾十年的騙局
    你還在驚嘆電視裡古人豪飲的姿態嗎?你以為「加漿」是個多麼高大上的東西?低度酒真的對健康有益嗎?如果你還是這樣以為,那你就out啦!今天小酒童帶你開撕低度酒,讓你了解那些忽悠了我們幾十年的低度酒真相。來源:酒業文摘
  • 李白鬥酒詩百篇……你給老子喝的是假酒吧?——酒文化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果您還是覺得白酒的叫法太坑爹,而綠蟻酒的名字太生僻,那麼 這種酒另有一個更加大眾化的名字,叫「濁酒」。「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壺 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49]「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 恃。」
  • 29.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這一生雖然不曾做得半個官職,但是他真的還從來沒有缺錢。因為在盛唐的時代,人們愛才惜才也用才。像李白這樣的著名詩人,他的詩篇深得大家的喜愛,大家追攛這樣的天才,熱愛他們的創作,也甘願為他們的創作而買單。所以凡是李白所到之處都是他的朋友,都是他的超級粉絲。「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喝紅酒時,為啥要先醒酒,醒酒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讓你更懂酒
    喝紅酒時,為啥要先醒酒,醒酒到底是什麼意思?看完讓你更懂酒!咱們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悠久,很多人都喜歡喝酒,而且酒的品種也很多,比如,白酒、黃酒、啤酒、紅酒等等。別的酒都是開瓶後都直接喝,而唯獨紅酒不一樣。在喝紅酒前,經常需要先醒酒,一般要醒20分鐘到2個小時左右。
  • 古墓出土千年「酒杯」,怎么喝都喝不空,X光掃描後專家恍然大悟
    從杜康造酒之時起,酒就成為了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歷史上因為飲酒而出名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千古流芳者非酒聖杜甫和酒仙李白莫屬。酒仙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人生在世不稱意」之時,也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有酒就不提到盛酒器具,酒缸、酒桶、酒壺、酒杯,當裝入了瓊漿玉液時,便成為了一醉解千愁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