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 根據身體不同狀況做出選擇

2020-11-29 華醫生健康指南

中醫認為,藥物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熱、溫、涼,「五味」即辛、甘、酸、苦、鹹。藥食本同源,《黃帝內經太素》有云:「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常見的像茯苓、大棗、丁香、八角等物,早已被我國衛生部定義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所以,食物也有「四性五味」之說,吃好了有益身心,吃不好有害健康。平時我們都知道一些食物烹飪、搭配方面的禁忌,只有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攝取食物,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飲食宜與氣候相適,隨氣溫變換,寒涼季節少吃寒涼食物,炎熱季節少吃溫熱食物。寒性和涼性的食物,如綠豆、芹菜、柿子、冬瓜、絲瓜、西瓜、鴨肉等,具有清熱、生津、解暑、止渴等功效,對內火偏重、陽氣旺盛的人非常適宜。溫性和熱性的食物,如羊肉、辣椒、生薑、茴香等,具有溫中、散寒、補陽、暖胃等功效,對陽虛胃寒的人有所幫助。

食物除了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和澀味,常把淡味附於甘味,澀味附於鹹味。

辛味能行氣,通血脈。腸胃不適、腹痛等患者,可以吃些茴香、桂皮等,有行氣、散寒、止痛的作用。外感風寒可以吃些有辛辣味的生薑、蔥白等物。風寒溼痺患者可以適量飲用有滋補功效的藥酒,以辛散風寒、溫通血脈。

甘味有補益強壯、補虛氣血的作用,常見的甘味食物有山藥、紅棗、葡萄、香蕉、甘蔗等,陰陽兩虛、氣血兩虧及五臟羸弱的人比較適宜,甘味還能消除肌肉疲勞疼痛和解毒,但甜食不宜過多攝入。

酸味可促進食慾,健脾開胃,增強肝臟功能,提高鈣、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常見的酸味食物有山楂、檸檬、西紅柿、橙等,適宜久洩、久痢、久咳、久喘、多汗、虛汗、尿頻等遺洩患者食用。但過量食用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苦味有清瀉、燥溼的功效,適宜熱證、溼證患者,比如苦瓜味苦性寒,可以清熱、明目、解毒、瀉火。適宜熱病煩渴、中暑、目赤等病症,茶葉苦甘性涼,能清利頭目、除煩止渴、消食化痰。

鹹味可軟堅散結、潤下,適宜治療便秘、結核等。鹹味食品多為肉類和海產品,比如海蜇味鹹,可清熱、化痰、潤腸、消積,對 痰熱咳嗽、小兒積滯、大便燥結最為適宜,海帶味鹹,有軟堅化痰的作用。

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後,我們要根據身體不同時期陰陽偏盛偏衰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補,以調整臟腑平衡。

相關焦點

  • 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冬季來臨吃什麼您知道嗎?不要進補錯了
    導語:很多朋友都知道,可以通過飲食輔助調節身體健康,有些食物還可以當作藥物。像咳酥可以吃梨潤肺,失眠可以吃酸棗仁助眠,貧血喝點雞湯滋補等。這也就是中醫上所講的『』藥食同源"。了解食物的四性,根據食物四性去對應身體情況進補,才能有正面效果。再比如說,剛剛提到的梨可以潤肺止咳,梨是寒性,如果是由風寒引起的感冒咳嗽,就不適合吃梨了。食物的四性分別指,寒、涼、溫、熱。其實可以分為五性,因為會有一類食物被劃分到平性,它們沒有明顯的寒涼性或溫熱性。
  • 水果蔬菜的「四性五味」,你知道多少
    對於我們平常吃的水果蔬菜,可能最多我們知道的就是他們會給我們補充一些維生素或者其他一些營養的物質,但對於水果蔬菜的性並不了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果蔬的「四性五味」。首先,什麼是「四性」呢?四性指的就是「寒、涼、溫、熱」四種屬性,當然介於這四者之間的就是平性。中醫將食物分為四性,指人體吃完食物後的身體反應。如吃完之後身體有發熱的感覺即為溫熱性;吃完之後有清涼的感覺則為寒涼性。
  • 不知道食物中的四性五味,談健康談養生,一切都是空談
    「 藥食同源」說的食物和藥物之間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其實藥物和食物一樣來自大自然,很多食物也具有四氣五味的特性,因而也能醫病。食物有食性,也有藥性,我們中國的先人常把一味食物當做一個藥方來對待。食物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既寒性、涼性、溫性和熱性,連同不寒不熱的平性(平性不是絕對的不寒不熱,而是一種微涼或微溫的程度),有人也稱五性。〔1〕能夠治熱症的藥物(食物),大多屬於寒性或涼性。
  • 掌握食療養生要了解四氣五味
    □秦竹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氣、五味等),是中醫食療養生的基礎。按照中醫藥理論,應根據不同的病、證對食物進行選擇,因此掌握好食物的性味極為重要,這樣才能熟練地駕馭食療養生,做到有的放矢。
  • 食療養生要掌握四氣五味
    研究食物的性味(四氣、五味等),是中醫食療養生的基礎。
  • 食物的四氣五味和功效
    【食物的四氣】食物的四氣是指食物,具有寒溫涼四種性質。也稱四性,寒和涼溫和熱。僅是程度上的不同,涼次於寒,溫次於熱。一般而言。寒涼性質的食物,具有清熱瀉火。涼性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的作用。【食物的五味】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酸(澀)、苦、甘(淡)、辛、鹹五味。根據五行理論,五味與五臟的關係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 每種食物所具有的味可以是一種,也可以兼有幾種。不同味的食物,其功效各異。
  • 腸道決定身體狀況?了解腸道作用,保護腸道健康
    影響腸道健康主要與腸道當中存在著的菌群有關,在腸道當中存在著上億的菌群,根據每種菌群的情況不同,所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而身體能一直處於健康的狀態,主要是腸道裡的有益菌群佔據著主導地位。但這種對身體有利的情況並不是可以一直持續的,當身體出現一些狀況的時候,會導致不利菌群數量增加,有利菌群的數量就不再處於優勢,這個時候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而要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應該先有效了解腸道,並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什麼腸道健康對身體這麼重要?
  • 四氣五味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這是最早對中藥性味進行概括的文字敘述,大致意思就是每味中藥都有自身獨特的四氣五味和不同的治療作用。| 全文約1600字,閱讀約需3.5分鐘| 中藥的性能是古代中醫以人體為觀察對象,根據用藥後的機體反應歸納出來的,這也是中藥在本質上不同與西藥的地方,西藥的作用是以化學成分作為基礎,而中藥則是以四氣五味為基礎,以藥物的偏性糾正疾病所表現的陰陽偏盛或偏衰等。所以,在使用藥材之前我們肯定要先了解藥材的性味!
  •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
    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臟,這些食物吃對可防癌!人體五臟與大自然的五色有著密切的關聯,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自然環境之中,是整個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自然界五顏六色的動物和植物,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生長,為萬物之靈的人提供了食物來源。不同顏色的食物,性味歸經不同,養生保健的功效自然不盡相同。因此,日常要平衡膳食,粗茶淡飯可以防癌抗癌。
  • 食物的四氣五味與健康
    如同氣候有寒熱溫涼之分,大自然中存在的食物亦有這種「四氣」之分,同時,食物還有酸、甜、苦、辣、鹹之別,合稱為「四氣五味」。   人們在選擇食物時,如果四氣五味搭配不當,則對健康有害而無益。
  • 中醫藥食裡,什麼是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
    中醫認為,決定食物功效的因素主要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等。一、四氣食物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性質,中醫稱之為四性,也叫四氣。它反映了食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是說明食物作用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寒與涼、溫與熱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涼次於寒"「溫次於熱」。
  • 不同的舌象代表了什麼問題?身體狀況一看便知
    每次身體有不適的時候去看大夫,一般都會讓伸出舌頭看一看,通過觀察舌頭可以看出很多的健康問題,這個就是舌診,那大夫是怎麼看的呢?通過不同的舌頭,可以看出哪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後期可以自己多多觀察。
  • 中藥四氣五味的認定依據
    一、 四氣的認定依據四氣,又稱四性,就是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狹義的)。主要反映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影響,是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藥物性能的四氣,是古人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後所發生的不同反反映而概括出來的。它與所治療疾病的寒溫性質是相對而言的,《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強調「入腹則知其性」。深刻揭示了中藥寒、熱、溫、涼四氣的真諦。大凡能減輕或消除熱性證候的藥物,其藥性一般屬於寒性或涼性;凡能減輕或消除寒性證候的藥物,其藥性一般屬於溫熱。
  • 生活中常見食物的營養學分類,以及不同食物的蛋白質含量
    想了解食物的營養素含量,最好的辦法是把食物分成類別。在營養學的教學中,有一部分內容,就是食物的分類和食物營養,先把食物分成類,再按照不同的類別講解不同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這樣方便記憶。高蛋白食物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植物性高蛋白植物食用最普遍的是大豆製品。
  • 考生根據身體狀況填報志願
    考生根據身體狀況填報志願2020-07-23 14 : 17 來源:雲南省招生考試院       考生的身體狀況是填報志願的重要依據,也是高校錄取新生要審核的重要環節之一根據普通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學校可以不予錄取1.嚴重心臟病(先於性心臟病經手術治癒,或房室間隔損分流量小,動脈導管未閉返流血量少,經二級以上醫院專科檢查確定無需手術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壓病。2.重症支氣管擴張、哮喘,惡性腫瘤、慢性腎炎、尿毒症。
  • 此五味,口所含。」有感
    此五味,口所含。」—出自《三字經》、王應麟原本解釋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鹹,這五種味道。一個人對於五味的看法、他喜歡什麼味道、不喜歡什麼味道、他過往出生地、家庭習慣、現在的環境等等因素。我們通過分析這些是可以了解到一個人的性格如何的,甚至於通過他對喜歡的口味的看法,再看他對別人的態度,是可以猜出這個人為人如何的,以及他未來遇到什麼情況會做出什麼事來。
  • 「五味」指的是哪五味?它們從何而來?
    關於「五味」我們經常聽到一種流行甚廣的說法,它跟舌頭有關。這種說法大致將舌頭分為五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可以感知或者品嘗出一種特定的味道。然而,流傳得廣不代表它就是對的,事實上,舌頭上的味覺分布圖早已經「過時了」,或者說,它是錯的。
  • 根據長痘部位,能判斷內臟健康狀況?
    其實在我們的臉上都會有一些長青春痘的這樣的現象,那麼如果有了青春痘這樣的疾病的話,也是可能會因為我們的身體當中有了非常多的疾病,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內臟出現了健康的狀況,那麼平時的時候我們經常長痘的話,應該如何才是最好的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命的安全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可以根據白髮生長,了解到身體變化,不同部位長白髮有不同含義
    頭上長白髮除了是受到壓力影響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當中缺乏微量元素。就比如說身體當中如果缺乏鐵或銅這樣的微量元素,就會導致身體的造血功能變差,體內黑色素細胞生長速度也會不斷的消退,這樣也有可能會讓頭髮變白。從白髮生長部位可以看出哪裡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