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生薑的價格持續上漲,受到了種植戶和消費者的共同關注。幾年前曾經十分流行的網絡熱詞,姜你軍再次被人提及,成為2020年歲末最火熱的詞語之一。與生薑同樣屬於生活調味品的大蔥,目前也有一波非常不錯的行情。「向錢蔥」的說法被人反覆提起。去年大蔥只要3到5毛錢一斤,今年卻要4到5塊,上漲了好幾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為什麼大蔥價格上漲?
第一,去年大蔥價格低,影響到蔥農的種植積極性
眾所周知,農產品價格走勢一直有一個漲跌的周期性波動規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跟大家說過,大體上是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導致種植戶增加產量,產量增多導致供大於求,價格下跌。價格下跌,種植戶減少種植,進而再次進入到供小於求的局面,導致價格上漲,進入到下一個輪迴。去年的大蒜蔥正處於產量很高,但是價格卻是低谷的階段。農民種植大蔥,價格只有3~5毛錢一斤,一畝地下來不但掙不到錢,還要虧一兩千塊。所以今年不少種植戶就改種其他的農產品,而放棄了大蔥的種植。種植規模縮減,從而影響到了大蔥的價格。
第二,天氣複雜多變,大蔥產量受災害影響部分減產
今年天氣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總體複雜多變。尤其是進入夏季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長時間的降雨,從而導致洪水爆發,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在山東壽光等大蔥的主要產區,因為洪澇災害的原因,使得一部分農民種植大蔥的田地被衝毀,從而造成大蔥減產。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今年大蔥較去年相比,至少減產15%,這也是今年大蒜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進入冬季以後,道路交通運輸成本增加
我們都知道,大蔥主產區在山東河南一帶。其它地區雖然有種植,但是主要還是從主產區向當地調運。由於進入冬天之後天氣多變,雨雪增多導致道路易滑,增加了運輸難度。再加上冬季是大蔥消費的旺季,各項成本增多之後,直接刺激大蔥價格上漲。按照正常情況來算,在扣除了種植和人工成本之後,每一斤大蔥的總體成本價格在0.6~0.7元左右。而進入冬季之後成本又有所上漲,達到了0.8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價格。
跟其他很多農產品相似,大蔥價格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很大。在最近三年,大蔥的行情就像過山車,一會兒高,一會兒低,蔥農深受其害。2018年大蒜蔥價格基本上保持在1.3元到1.5元之間,蔥農在扣除成本之後略有收益。而進入到19年之後,大蔥價格陡然降到了0.3~0.6元,蔥農種植大蒜每畝要虧1000~2000元。而進入到今年以來,大蔥價格持續上漲,現在質量好一點的大蔥價格已經達到了4元以上,哪怕是質量一般的也要三塊多錢。對農民來講,一畝大蔥可以掙到1萬多元。
今年大蔥行情如此之好,讓不少種植戶後悔沒有多種一點。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農民種植農產品的過程中,並沒有真正掙到錢的原因所在。市場價格和信息永遠處於不對稱狀態。當農民意識到大蔥價格上漲能夠掙錢的時候,正是他們因為上一波價格下跌而正逐漸減產的時候。換句話說,他們總是趕不上趟踩不上點。所以事實上大蔥價格漲得這麼高,真正掙錢的農民很少。
你對大蔥價格上漲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大蔥價格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