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與不見》的作者來寧 稱寫作是給自己開藥方

2021-01-18 中國江蘇網

  交匯點訊 26日下午兩點半,南京突如其來的大雨使路上的行人埋在雨傘裡只顧加速腳步前行,而在先鋒書店內,擴音器裡的悠悠歌聲使遊客們慢下腳步,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談笑婧)最後一場讀者見面會現場的席位已座無虛席,圍在講席周圍站著聽的人也越來越多。

  稱《見與不見》是撿來的詩

  多多在這次見面會上帶來了她的三本書,《雖然不相見》以及再版的《當你途徑我的盛放》和《喃喃》。大眾一般認為多多「火起來」是因她的那首《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也叫《見與不見》)出現在電影《非誠勿擾2》中。多多說:「如果不是那部電影的加持,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主動尋求出版」。

  該電影放映時,多多還在印度學習,當她回到國內,發現她的詩出現在天涯論壇和《讀者》雜誌,且被誤傳為是倉央嘉措所作時,她起初沒有想過要通過法律方式維權,因為她覺得這首詩是被她「撿來的」。

  她很平淡地描述了觸發她寫作《見與不見》時的情景——「那是一個百無聊賴的早晨,我偶然拿起一本書,讀到書中的一句話『我會護佑信仰我的人,或者不信我的人,我的孩子,不管你看不看得見我,你將永遠永遠受到我慈悲心的護衛』,合上書之後,就用淡淡的心情把它用自己的話複述了一遍」,多多說,「我骨子裡面覺得這首詩是被撿來的,因為這首詩的境界和感覺是我達不到的,所以沒有強烈的被侵權的感受」一開始,這首「撿來的」詩,被人們認為是一首情詩,因此多多會在一些公共場合對此做解釋。而後來,她不再解釋,因為她覺得這首詩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扎西拉姆多多認為,對這首詩的解釋權應該交給讀者。

  寫下來的東西是給自己開的藥方

  「我不是一個專業的作家,也不是一個作者,我是一個生活家」,這是多多在見面會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她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而更像是一個誠實面對自己的記錄者。開始寫作時,多多把寫下來的東西當作是「自己的病歷表」和「給自己開藥方的記錄」。在給見面會提問者饋贈的小布袋上,印了這樣一句話:這是我用盡最後一份力氣,分裂出的另外一個自己,給自己的擁抱。

  後來,當她做《我們》雜誌社主編,邀約「少數派」的自由職業者書寫他們的故事時,她發現,越是個人化的文字越有共鳴的力量。多多認為,在「少數派」自由職業者個人化的/自我的文字裡,讀者能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她稱自己出國遊學也是為了讓自己相信生命有更多可能性。

  在山間小房裡生活,熊和野豬的嚎叫聲圍繞四周,多多笑稱這樣的生活環境就像是「在播放24小時環回立體大電影」。扎西拉姆多多選擇回歸自我的/自由的生活狀態。她的寫作狀態和她的生活狀態一樣,不刻意去追求什麼,比如,寫作的時候,她的文字往往是有感而發,在多多的筆記本裡夾著一些帶字的餐巾紙,那些餐巾紙上的文字是她靈感湧現後的即興發揮。

  不會為了創作而創作

  扎西拉姆多多不會「為了創作而創作」,這種寫作狀態引發的是親人對她生存的擔憂。

  活動現場一位觀眾問她:「有沒有一首詩是你寫著寫著就哭出來的詩?」多多點點頭說:有,肯定有。她拿起書,找到書中那首《我輪迴中的愛人》,說,那是寫給她媽媽的詩。在多多失業的那幾年裡,母親給了她很多壓力,用多多的原話說:「她怕我活活餓死」,她理解母親的擔憂,但是不直接進行溝通,於是默默地為媽媽寫下那首詩。

  現場一位來自揚州的女士評價她的詩是「語言的寺廟」,很多在場的觀眾都表示曾經被多多的詩治癒,也有人在微博留言告訴她說,從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力量。雖然多多的寫作的初衷是為了「給自己開藥方」,而當她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流露出來的時候,觸碰到很多人的神經,因此出現共鳴,或許這正像多多說的那句話:「有緣的人會看到,懂的人會懂」。

 現場等待籤名的書友們

  交匯點記者 付巖巖 實習生 木葉沙

相關焦點

  • 冷香丸治眾生「貪嗔痴欲」的藥方
    寶釵就一一說了這個比《哈利·波特》魔法還要詭異刁鑽百倍的藥方。藥方材料如下:「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 聽起來並不難,把這一年春夏秋冬四樣花蕊採集全了,要在次年的「春分」這一天曬乾,和在藥末一處,一起研好。
  • 扎西拉姆·多多|見與不見
    文|扎西拉姆·多多 • 圖|網絡 • 編輯|烈馬青蔥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來我的懷裡
  • 故事:皇帝開藥方
    王太醫躬身一揖,順勢撿起了地上的醫書,翻到一頁後說,「皇帝聽說國公爺生病了,食欲不振,便說自己正在服用的金液丹可以開胃,派太醫為國公爺診治,太醫哪敢不遵旨?這金液丹是這本大宋朝編制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的一個藥方,由硫黃精製而成,有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補勞傷虛損的功效。你看這書裡寫得明明白白。此藥皇帝都在吃,給國公爺服用又有何妨?」
  • 二十六年結髮夫妻鬧離婚 法庭對症開藥方
    二十六年結髮夫妻鬧離婚 法庭對症開藥方 2020-07-2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文歌曲】見與不見(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
    見與不見(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自《非誠勿擾2》上映後,片中李香山女兒深情演繹的這首詩在網站被瘋狂轉載,網友甚至仿照其句式,展開新一輪的造句熱。很多人認為,這首《見與不見》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實際上,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謬誤。這首詩歌,應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為扎西拉姆·多多,該詩出自其2007年創作的作品集《疑似風月》。
  • 《劍來》「大澈」不能「大悟」,陳平安開錯了藥方,活該被砸酒碗
    如果雙方關係保持下去,付出方就能維持住自我認同,就會感覺幸福快樂,等到兩人分手,對方瀟灑的離開了,原來的關係撕裂開來,那個處在熱戀中的「你」死掉了,或者說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沒有了,這當然會痛苦,這是對自己的否定,原本感情多深,這個否定就有多大,所以,很多失戀的人痛不欲生,這不是誇張,因為那個「你」是真的死了。
  • 針對「禮崩樂壞」,儒家與法家分別開出了什麼樣的藥方?
    顯然,這是儒家對「禮崩樂壞」,開出的藥方,可以說在戰國諸子百家的學說本質上都是針對這個問題而發生的探討與思考,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法家、儒家與道家。這裡我們主要討論儒家與法家。01儒家與法家藥方的作用不同儒家與法家最大的區別在於:儒家追求的是和諧,法家則追求的是富強。和諧能不能富強,儒家不管;富強之後,能不能和諧也不管。今天我們很多人會覺得這兩個目標本身就是一體的,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古代這兩個概念,經常可以形成反義詞。
  • 《紅樓夢》中最珍貴的藥方「暖香丸」新探
    而其中所提到的人參養榮湯、八珍益母丸、左歸丸、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藥方,都見於醫書,且主治的病症亦可與黛玉相應([2],卷9,頁16—17;[3],卷29,頁8,卷53,頁34,卷61,頁52;[4])。此外,曹雪芹更於小說第十回中透過名醫張友士為秦可卿把脈後的長篇診斷文以及所開的藥方,彰顯了他自己在醫藥方面的豐富知識。
  •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2020-01-29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醬缸與藥方: 由柏楊說到魯迅
    他知道這點頭就是敵人的武器,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許多戰士都在此滅亡,正如炮彈一般,使猛士無所用其力。」「醬缸」在魯迅筆下,也有作為中國現實和文化隱喻之意,《夜頌》一文中說:「現在的光天化日,熙來攘往,就是這黑暗的裝飾,是人肉醬缸上的金蓋,是鬼臉上的雪花膏。只有夜還算是誠實的。」
  • 皇帝開藥方|吃死大臣,嚇死太醫,誰的禍?
    王太醫躬身一揖,順勢撿起了地上的醫書,翻到一頁後說,「皇帝聽說國公爺生病了,食欲不振,便說自己正在服用的金液丹可以開胃,派太醫為國公爺診治,太醫哪敢不遵旨?這金液丹是這本大宋朝編制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裡的一個藥方,由硫黃精製而成,有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補勞傷虛損的功效。你看這書裡寫得明明白白。此藥皇帝都在吃,給國公爺服用又有何妨?」
  • 名家說紅樓 | 黃一農:《紅樓夢》中最珍貴的藥方「暖香丸」新探
    而其中所提到的人參養榮湯、八珍益母丸、左歸丸、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藥方,都見於醫書,且主治的病症亦可與黛玉相應。此外,曹雪芹更於小說第十回中透過名醫張友士為秦可卿把脈後的長篇診斷文以及所開的藥方,彰顯了他自己在醫藥方面的豐富知識。
  • 《見與不見》的真正主人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很早以前就接觸到了這首詩,當時被這首優美的詩歌深深的折服。經常寫在情書上面,表明自己堅固不易的深情。而《見與不見》這首詩的實際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她的真正主人是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談笑靖,漢族,廣東人,是一名牽扯到佛教徒。這首詩以《見與不見》的名稱初登於《讀者》2008年20期。《讀者》已為此事致歉。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解,是《見與不見》這首詩,無論從風格上,還是感情上,意境上都與倉央嘉措的詩歌很相似。
  • 第126期 見或不見扎西那姆•多多
    創作背景:《見與不見》因風格與倉央嘉措的作品極為相似,一直被認為是其作品。更有讀者因此走進書店尋找倉央嘉措的詩集。不過,這首詩真是倉央嘉措寫的嗎?在百度貼吧裡,有網友發帖說:「《見與不見》原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班扎古魯白瑪,音譯,意思為蓮花生大師),作者是一名平靜的當代女詩人扎西拉姆·多多。」  扎西拉姆·多多是個廣州女孩。她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本人特別愛寫詩。
  • 《紅樓夢》4個藥方各具千秋,非杜撰且有實用性,值得收藏細品
    今天就從《紅樓夢》醫藥這方面的內容來解讀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到的4個藥方。其中前兩個藥方,適合小眾,後兩個藥方則具有普羅大眾的意味,很有普世性,值得收藏細品。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瘋瘋癲癲,說了這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身體不好表現與外,有3大表現:1、弱不禁風,2、淚光點點,3、嬌喘微微。
  • 見或不見?
    >編曲:伍卓賢|監製:伍卓賢/廖志華▼點擊播放今天凌晨,張敬軒新歌《見或不見》MV在YouTube上線,這首首秀於盛樂演唱會的歌曲終於以這種形式先同歌迷碰面。於年底回顧2020,好像用這首歌來概括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亦頗為合適:當彼此的會面之間真的有重重阻隔,聚散離合都變得身不由己,見或不見也許不是問題的關鍵。「見或不見 亦很掛念」,如果真的無法碰面,或許在心中牽掛著對方已然是最好的聯繫。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同朋友愛人再會一面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甄嬛傳》寧貴人產女,孩子父親隻字不提,稱女兒是自己的「藥」
    《甄嬛傳》中的寧貴人,同是新疆姑娘的熱依扎,12月4日突然在微博上發了自己與女兒的一張合影。熱依扎配文稱「我是你的翅膀,你是我的藥,我永遠不倒,你努力成長」。
  • 談資《聊齋志異》裡的寧採臣可能是蘭溪靈洞人
    此文腦洞大開,提醒謹慎閱讀!!!人物檔案:寧採臣,蒲松齡小說集《聊齋志異》中《聶小倩》一篇的男主人公。某日,他借宿浙江金華北郊的一座古寺,先後結識陝西劍客燕赤霞和女鬼聶小倩。聶小倩被夜叉妖怪驅使害人,但本性善良,不願助紂為虐。妖怪欲殺害寧採臣,幸在聶小倩和燕赤霞幫助下躲過一劫。寧採臣也助聶小倩逃離魔掌,並收留她侍奉母親和久病的妻子。寧妻病逝後,寧採臣娶聶小倩作鬼妻。
  • 開對「藥方」,拔掉「窮根」(中國道路中國夢)
    開對了「藥方」,才能拔掉「窮根」。針對全市貧困群眾中「老弱病殘」群體佔到70%以上的實際情況,我們聚焦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作者為山東省濟南市委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0日05版)
  • 記敘文寫作:又見梔子花綻放時
    例文:又見梔子花綻放時——我眼中的校園一景萬古新聲徹九州,疾亂煙雨降江樓,病瘧桀桀危亡難,吾心灼灼護國安——題記季節在歲月的流逝中一遍一遍地交替,在不經意間瞥向窗口的那一剎那,才發現那校園一景——潔白的梔子花又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