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 1:14) 。
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
2021年的開始,我們一直分享太初有道。我們認識的這位主耶穌基督,祂是從太初就存在的,祂與父上帝一同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並將生命賜予人類,同時祂來到人間,與人同住。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太初有道,訴說這位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的耶穌,祂是怎樣的一位道,祂的到來能給我們個人和世界帶來什麼?我們一起來看恩典的道。
1、恩典因神愛而來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新約聖經從本段經文開始記載了恩典這個詞,也就是有了道成肉身的基督,才真正地開啟了恩典的大門,正如康熙所言「天門久為初人閉,福路全憑神子通。」那麼恩典是什麼?「恩典」這個詞的字義是魅力,引人,令人喜愛的。說明恩典的本身是人所喜愛和嚮往的,恩典本身帶著特殊的魅力。在路加福音提到眾人稱讚耶穌,並希奇他口中的「恩言」(路加4:22),在歌羅西書保羅用在一個人的言語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歌羅西書4:6),這裡都和恩典這個詞義相同,說明恩典是給人帶來愉悅的。在此也說明了道成肉身的主,他的言語帶著恩典,恩典的言語能使傷心的人得著醫治,恩典的言語帶著能力能給人帶來喜樂與平安。恩典也是指著施予他人的善意、恩惠、好處,幫助。聖經中是指著神給予人的恩典。尤其指著神的寬宏大量,給予人恩惠。恩典從神而來,也唯有神才有真正的恩典。人的一切所謂的恩典,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有條件的。唯有神能賜予人恩典,所以恩典真正的來源是源於神的愛。約翰福音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3:16)。「愛」珍愛,喜歡,愛上;以---為樂。上帝因為對人的喜歡就差遣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並且是帶著豐盛的恩典而來,他是「充充滿滿」地有恩典,「充充滿滿」:意為滿的,裝的滿滿的;完全的,全備的(不缺什麼的)。上帝有足夠的恩典,足夠的誠意。足夠的能力來賜福給我們。上帝為什麼要如此愛我們,除了因為人類是祂造的,沒有別的理由。確實,愛是不需要理由的,上帝就是那麼的莫名其妙,上帝就是那麼的神秘莫測。無論我們曾經有多麼的自以為義,無論我們曾經有多麼的悖逆,無論我們曾經有多麼的詭詐,祂的愛依然如此。道成肉身,帶著恩典向我們走來,帶著恩典要住在我們中間。今天祂為全世界的人們預備了恩典,無論你要還是不要,道成肉身之主的恩典都已為你存留。
2、恩典藉人信而得
恩典是因神的愛,差遣他兒子耶穌基督帶著豐盛的恩典而來,那我們如何能以得著和享受祂的恩典呢?聖經中的答案很明確也很簡單,那就是人需要「信」上帝確實藉著基督給我們帶來了恩典。約翰說:「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這裡的「信」指著相信,信靠,信賴,把自己完全的交給祂。所以信就是得著神恩典的唯一途徑。「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約翰福音1:12)。「接待」拿,拿住,拿在手裡;接受;領受(為真);領悟,成為己有;接受,得到。「信」相信,信靠,將一件事交託某人。保羅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 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 神的榮耀」 (羅馬書 5:1-2 )。這裡的「信」指著我們對真理的堅信和相信;表明神與人之間牢固的關係,並且因著相信產生因信仰而來的神聖火熱,並且努力地投入到現實事奉的行列中。這個信也可以指著對神的忠貞與誠實。「得」指著擁有,緊握,佩戴之意。因著信我們才能以進入神的恩典之中,所以「信」是我們得享神恩的關鍵,是我們承受上帝祝福與所有恩典的管道,是我們所望之事的實底與盼望。「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希伯來書 11:6 )。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花盡了她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她。她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穌說:「摸我的是誰?」眾人都不承認。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說:「夫子,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你。(有古卷加:你還問摸我的是誰嗎?)」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那女人知道不能隱藏,就戰戰兢兢地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路加福音 8:43-48)!在馬可福音記載,這個女人看了好些醫生,受了許多的苦,花盡了她所有的,還是不見好,病情反倒更加嚴重了(馬可福音5:26)。當他遇見耶穌的時候,她心裡說,我只要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事情果然如女人心中所想,耶穌的能力使他得著了醫治。同時耶穌對女人能得著耶穌醫治的恩典是因為她的信心,「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這正是出於耶穌的愛,對一個處於絕望中的,在人間沒有了任何希望之人的愛,這個女人是幸運的,因為遇見了耶穌。所以,恩典是因神的愛,神將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只要我們來到耶穌的面前,用心接受耶穌基督為主,確信他要賜福與我們,他的祝福與平安必將臨到我們。
二、恩典之本質——救贖
1、靈魂與身體的拯救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是要彰顯上帝的愛,彰顯上帝的榮耀。他要通過恩典來使我們認識耶穌和差他來到世界的天父上帝。那麼耶穌恩典的本質是什麼,耶穌基督給我們所有的恩典,離不開兩個字--救贖。正如保羅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摩太前書 1:15-16 )。保羅在此提到耶穌基督拯救他,使他從罪魁成為蒙恩者,也就是從首犯,從最嚴重的違背上帝的罪人,成為一個罪蒙赦免的人,使他得著了永生,並為所有得永生的人作了榜樣。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與身體的拯救,這正是耶穌基督的拯救所帶來的本質,拯救我們的靈魂不至滅亡,拯救我們的身體不再被罪惡轄制。正如約翰說的,我們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20:31)。上帝使我們的身份不再是罪人,乃是神的兒女,「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12)。這裡的「賜」(表示慷慨)饋贈,捐獻;給出,給予;給,神賜下,賦予。「權柄」選擇的自由,權利;能力,力量;權威,絕對的權力。「作」與萬物是藉著他造的,「造」是同一個詞意,即(自然)生成;被製作,被創造;發生,成為;變成(改變進入新的狀況);遷移;結果是(成為某種狀態或擁有某些特質);出席,到場;屬於;實行,完成;變成為,被做成;是,有,擁有。意即基督裡的恩典的救贖,使我們脫胎換骨哦,生命進入一個全新的創造。「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翰福音1:13)。「血氣」:血,表示生命之所在。「情慾」:肉體,身體,人的本性,外在的生命。「人意」:人的希望,意向,意願。說明基督裡的救贖是完全屬神的一個新生命,一個新造的人。將「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滅亡」指著毀滅;錯失;遺失,失去。「得著」指著擁有;有(關係親近);緊握;佩戴;能夠;有(某種經驗)。時態:現在;語態:主動。「永生」很久以前;永恆的;沒有終止的。從神而得的生命。以上都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生命不是肉體的,乃是靈魂的生命得著永生上帝的拯救,因著內在生命的拯救,身體也隨之得著救贖,正是保羅說的:「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嘆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羅馬書 8:23)。這個身體的救贖,一方面指著今生我們活出與內在生命相稱的生活,活出上帝的愛、公義,聖潔、喜樂、忍耐等美好的品行,「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馬書6:4)。保羅更是指向我們將來身體的得贖,如同萬物在等候得贖的那天,就是基督再來給我們的榮耀,使我們這必朽壞的身體將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變成不死的(哥林多前書15:53-54)。
2、生活與工作的拯救
耶穌基督給我們所帶來的拯救的恩典,不僅僅是局限於靈魂的拯救與身體的得贖,他的拯救無處不在,大到對整個人類歷史的引領,小到對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看顧、保守與拯救。耶穌每每看到那些困苦流離的人們如同羊群沒有牧人一般,就心生憐憫,不但給他們天國話語的教訓和安慰,也給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幫助和困境中的拯救。正如詩篇中那位詩人的祈禱:「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受了極大的困苦。我曾急促地說:人都是說謊的!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篇 116:8-13)。這正是一個蒙恩之人信仰裡程的寫照,他經歷了上帝的拯救,訴說著上帝的恩典,並立志要過一個報恩的人生。他的性命得著了拯救說明他遭遇了一個極大的患難,生命存亡面前上帝給了他拯救,使他的生命轉危為安。他的眼睛免了流淚,說明上帝的愛和拯救,是他脫離了生活的艱辛,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和痛苦,再堅強的人也會在生活的苦境中流淚,而今他上帝的拯救是他從苦境轉回,人生不再流淚,上帝要給人歡笑與平安,人類的苦難不是上帝所賜予的,上帝希望人類快樂蒙福。當人的生命得以保全,當人的生活有了喜樂,人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所以他說「救了我的腳免了跌倒」,說明上帝的拯救賜予他生活的勇氣和力量,人的老化從邁不動雙腿開始,腿能行動是力量的象徵,而上帝的拯救使他對人生充滿了希望。所以當他得著上帝這一切的救恩後,他立志說「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頌耶和華的名」。在此我們看到人生得著恩典後,當學會感恩和報恩。
在人生的歲月中,我們都會經歷生活的艱辛,即使愛主的基督徒也會如此。但我們需要在患難中學會倚靠上帝,因為除了他「天下人間別無拯救」。有人說死也要死在上帝的恩典中,這句話也是不無道理。但我們相信,對基督徒而言即使死在也是的恩典中,本身就是恩典。當年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在人看來,他們是明擺著要赴死,因為當時巴比倫的君王尼布甲尼撒要求國民俯伏敬拜金像。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窯中。而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不懼淫威,依然敬拜耶和華上帝,在面對將被扔進烈火的窯中之危險的時候,他們對王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 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最後的結局是這三個人,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他差遣使者救護倚靠他的僕人.」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但以理書 3:9-30 )。神是又真又活的,他要在信靠他的人中間施行拯救,「因為 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提多書 2:11 ),當將我們自己交託給上帝,他不但拯救我們的生命和身體,也要拯救我們脫離生活和工作中的艱難,他是施行拯救的主!
三、恩典之祝福——一生
1、及時的恩典
道成肉身的基督,滿帶著恩典來到人間,所以基督本身就是豐盛的恩典,他的到來給人類帶來及時的恩典。正如保羅說:「及至時候滿足, 神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 (加拉太書 4:4),對整個社會來說,這個「時候」可指:①當時的社會在羅馬的統治下,建設了世界性的交通網(道路網),可謂條條大道通羅馬;②因當時的羅馬用希臘語為統一的語言,為福音的傳播準備了有利的條件;③由於當時百姓墮落,極度的道德墮落和混亂,導致屬靈饑渴的漫延。所以這正是人類的需要救恩之時,從道成肉身的時間來說,正是上帝施行救恩的大好時機,因為保羅說:「.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哥林多後書 6:2)。正如聖經說:「王的臉光使人有生命;王的恩典好像春雲時雨」(箴言 16:15)。正是說明上帝恩典的美好與及時,尤其對缺乏水源的猶太地來說,春雲時雨意味著在上帝的恩典中土地的豐收和人們生活的幸福。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上帝的恩典同樣需要時刻與我們同在,「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 65:11),正是說明在每年的開始,在每一個年年歲歲中,上帝的恩典如同冠冕一樣戴在我們的日子上,也就是每天每一個時間都在神的恩典中度過,這裡的年歲是包含著整個人生。「冠冕」意為圍住,加冕。這更是說明了神的恩典要圍住每一個日子,而且是充滿了安全和榮耀。正是上帝所臨到我們的每一天,人生的每一個日子,神的恩典都要陪伴我們。正如大衛所言:「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 30:5)。大衛深有體會,上帝的恩典在一生中都是及時的,在他還是牧童在放羊的時候,有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開戰,當以色列人面對高大的敵人而束手無策的時候,上帝藉著牧童大衛卻擊殺非利士陣營中的巨人歌利亞(撒母耳記上17章),從而給整個以色列民族帶來了轉機,使他們在軍事上反敗為勝,這是上帝藉著大衛的手,對整個以色列帶來了及時的恩典。對大衛個人而言,從此他一舉成名,為他今後走上以色列的王位,治理上帝的百姓,開啟了上帝的恩門。人生總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也許是順利的,也許是不利的,但只要我們肯來到神面前求告他,在上帝的祝福中,這一切都將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恩典。
2、夠用的恩典
「充充滿滿地有恩典」說明上帝恩典的足夠和多樣性。當耶穌基督來到人群中的時候,確實帶著滿滿的恩典向眾人彰顯神的慈愛,馬太記載:「有許多人到他那裡,帶著瘸子、瞎子、啞巴、有殘疾的,和好些別的病人,都放在他腳前;他就治好了他們。甚至眾人都希奇;因為看見啞巴說話,殘疾的痊癒,瘸子行走,瞎子看見,他們就歸榮耀給以色列的 神」(馬太福音 15:31)。正是保羅所言:「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哥林多後書 12:9)。「夠」意為足夠,充分,合宜。滿足或滿足於某件事。這個詞的時態是現在,語態是主動。說明神的恩典是足夠並且在具體是事件中是能滿足的,這個恩典是神主動地賜予並且是現在進行時。這裡提到神的能力就是指著上帝的權勢,能力和力量,也是上帝賜給我們恩典的媒介,保羅的經歷特別指出,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這裡的軟弱是指著疾病,缺乏經驗和能力,缺乏自信和不足而又的軟弱。也就是當人看到自己確實無法面對困境,而轉向神的時候,神要以能力來施行他的恩典。這也告訴我們,人需要盡上本分,努力生活和工作,但在盡本分的同時,也是學會凡事倚靠上帝。有人誤會恩典夠用,以為只要等著什麼都不用做,上帝就賜福給我們,其實在正常的生活中,上帝已經給我們健康的身體和聰明智慧,這本身就是恩典,我們得著這些恩典就需要認真地去面對生活和工作。當我們遭遇特別的困境時,需要神夠用的恩典特別地臨到我們。夠用的恩典是基督帶來的祝福,也是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經歷到的祝福,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
保羅在講恩典夠用是在哥林多前書12章,而他在此之前的哥林多前書11章,卻是訴說著所遭遇的許許多多艱難,面對哥林多教會中有人排斥保羅,懷疑保羅使徒的身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保羅介紹了為傳福音所遭遇的苦難,他說「.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那永遠可稱頌之主耶穌的父 神知道我不說謊。在大馬士革的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士革城,要捉拿我, 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裡,從城牆上被人縋下去,脫離了他的手」(哥林多後書 11:22-33 )。在此我們看見一位神忠心的僕人所遭遇的苦境,當保羅經歷了這一切之後,他不是用這些來邀功,乃是更加看見自己的軟弱,因為他要藉著自己的軟弱去經歷上帝的剛強,「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覆庇」意為支帳篷,居住。意為當我們軟弱、害怕、無所適從的時候,上帝要為我們支搭帳篷。好像一個在狂風暴雨中孤獨無助的孩子,上帝為他搭了帳篷,並與他一起居住陪伴。
道成肉身的基督,正是把恩典的帳篷搭在了人間,他與人類同居。滿帶著天上的恩典與我們同在。他是恩典的源頭,人世間唯有認識基督,來到神的面前,才能享受真正的來自天上的,來自主耶穌基督的救贖,人生需要有盼望,人生需要有身體與靈魂的救贖,今天這位慈愛的主已經道成肉身,已經向我們顯現,我們需要來到他的面前,享受他猜不透的恩典。他的恩典要如草上的甘露(箴言 19:12),時刻滋潤我們的人生,引領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