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肺腑之言:為人不可太聰明,說話不能嘴太笨

2020-12-23 鄧朝芬說歷史

曾國藩是我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立下功勞無數,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

實際上,曾國藩也不是打小就擁有過人的智慧。在他年輕的時候,曾國藩也曾不斷學習,一心只為功名利祿,因此吃了不少虧。30歲之後,曾國藩就發誓,不做衣冠禽獸,要做聖人。於是才有了"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這句話。

雖然曾國藩在官場上、為人處世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曾國藩卻告誡後人:為人不可過於"聰明",易招致禍患;說話不能嘴太笨,小心討人嫌。接下來我們就來細說一下曾國藩的大智慧:

曾國藩:"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

意思是說,利益要共享而不能私吞,謀略要隱蔽而不可公之於眾;一心想獨得利益必定失敗,眾人謀劃策略必遭洩露。

很多人一見到利益,就不顧他人想自己獨吞,他們都自以為很聰明,總以為自己做的事別人看不穿。可是這世上紙包不住火,也沒有不透風的牆,總有一天事情敗露,佔得一時便宜卻失去了人心。反而那些主動讓利給合作夥伴,為自己建立口碑的人,才是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

關於說話技巧,曾國藩說:"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氣"

萬物皆是以柔克剛,想讓別人願意與你交流,就要懂得讓人心裡保持平衡。謙遜的人使人信服,自大的人被人多疑,溫順恭良的態度能平息他人怒氣。學會說話,別人才願意與你敞開心扉。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是愚蠢,貶低自己抬高別人是情商。

但是,曾國藩也同時告訴我們:"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

說話不能太過絕對,不要過度的抬高別人,也不要過度的貶低自己,說話要懂得剛柔並濟,才是最難得。

其實,越是大道,越是簡單。

曾國藩的大智慧一直被後人稱頌,而曾國藩卻跟後世人說,他這一生的智慧,全都拜一人所賜,這個人就是馮夢龍!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這本書,就是馮夢龍寫的《智囊全集》

這是一本被稱為"千古謀略第一書"的傳世佳作,聽說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讀過的名人可不少。

康熙、乾隆皇帝都稱這本書為"國之利器"名臣紀曉嵐對它也是愛不釋手,甚至能倒背如流;萬達總裁王健林也曾把《智囊》推薦給公司的高層主管百度。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智囊全集》中的道理,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共有1238個故事,故事雖多,但是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很多人寫作,用來作案例的故事,《智囊全集》裡都能看到。它的每一個故事,都取自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

難怪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從書中學到的智慧,會伴隨我們的一生,不僅適合職場,官場,更適合於普通人的生活,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6冊,只需要79元,讓你受益終生!

平時看看《智囊全集》,感覺哪怕是閒暇時的翻閱,也變得很有意義。

願大家在恣情賞鑑之餘,都有所斬獲,攜得幾件寶貝歸來。想看的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笨,是一種人品,更是一種智慧
    愚笨的人最聰明,聰明的人最愚笨。笨,是一種人品。小偷左等右等他還是沒睡,等小偷睡醒一覺,看見曾國藩還在朗誦同一篇文章。小偷忍不住說:這麼笨的腦子,還讀什麼書?聽你讀了幾遍我都背下來了。說完背了一遍揚長而去。曾國藩不聰明,甚至可以說很笨,但是他偏偏要一條道走到黑,背不過這一段就不開始下一段,看不完這本書就不拿起另一本。
  • 曾國藩比較色,還沒有小偷腦子好使,最後怎麼成為千古第一完人呢
    #曾國藩大家並不陌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的心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等,還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而且你想不到他竟然挺好色的,還比小偷還笨,讓我們來解一下,不一樣的曾國藩。曾國藩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被後世稱「曾文正」,曾國藩小的時候非常笨,可以說天賦並不高。一天晚上,曾國藩在家裡讀書,可是有一篇文章他讀了很多遍,也背了好久,就是背不下來,一遍一遍地讀,一遍一遍的背,夜已經很晚了,還是沒有背下來,這可急壞了另一個人。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他是晚清兩大名臣之一,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為師為將為相,他的一生戰功彪炳赫赫;立功立德立言,他從天下第一笨人逆襲成為千古完人。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頁為率。 五、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七、養氣:氣藏丹田。養吾浩然之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奇在哪裡呢?他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不說不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人的運氣不會太差。曾國藩常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如果身邊有人張口閉口就說這3句話,則不可深交!
  • 識人術: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人品很差,不可深交!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的說話方式,曾國藩常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如果身邊人有這樣的三種說話方式,則不可深交,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不說直話說話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一門藝術,話說得好是錦上添花,話說得的不好是火上澆油。
  • 所謂「千古完人」的曾國藩,他是如何戒色的?值得普通人學習
    千古完人「完人」一詞常出現於中國古典名著,多指德行完美之人。關於曾國藩是否是「千古完人」,從曾國藩初次為朝廷效力開始,到他死後的上百年時間裡,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狀態。「千古完人」的分量不輕於聖人,某種程度上還高過聖人。
  • 「千古完人」曾國藩的交友之道:交友要雅量,做人要氣度
    1811年出生於普通耕讀人家的曾國藩,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和戰略家。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的時候就上了私塾讀書,8歲熟讀四書五經,14歲就開始讀《史記》等文學著作。他在道光十八年中了進士,官拜翰林院。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曾國藩不僅在政事上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在為人處事上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
  • 「打卡4」曾國藩學習「三字訣」,丹尼爾的反覆練習,笨但高效
    不可否認的是,學習一定程度上要拼天賦。但,當你天賦並不出眾,如何才能達到高效學習,成為晚清名稱曾國藩、知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厄姆這樣的佼佼者呢? 我為什麼在這裡將曾國藩和丹尼爾作為標杆呢?因為二人在學習方面的天賦同大多數普通人處於同一水平,甚至低於普通人。
  • 聰明的做人之道,就是讓人對你放心!
    讓跟你交往的人覺得放心,舒服,這才是最有智慧的做人之道。 讓人對你放心,是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這意味著這個人厚道,靠譜。 曾國藩出身農家,最終卻成為「千古第一完人」。
  • 笨,是一種高級的情商(深度好文)
    片尾曲:三寸天堂蘇軾在《東坡續集·洗兒》中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世人皆喜愛聰明之人,殊不知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相反,適當的笨,才是最高境界。正如人們所說:「愚笨之人最為聰明,聰明之人最是愚笨。」【微信公號:國學生活】笨,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老話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人生在世,需要一點笨的智慧,只憑藉小聰明的人往往是走不長遠的。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有書君說 曾國藩,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後世稱「曾文正」。 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 曾國藩為了「戒色」,想出兩個「笨辦法」,管用!值得年輕人借鑑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控制不住的欲望,尤其是碰到吸引自己的美好事物或者人。但是如果一個男人如果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最重要的就是戒掉女色,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就毀掉了自己現有的成就。當然有很多人會抵制不住誘惑,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就有機會成功過。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曾經也陷入「沉迷女色」的困擾,但是最後他想出了兩種辦法,長期堅持下來他成功地戒掉了女色。
  • 曾國藩:一個人說話處世,要牢記這3條「鐵律」,否則成不了大事
    曾國藩絕對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舉,年輕時還非常激進暴躁,什麼人都敢罵。最終卻一躍成為了「晚晴中興第一名臣」,實現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一個人能大事,除了生來的天分,那就是後來的能力,很明顯曾國藩是後者。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很多人都說,「做人要學曾國藩,行商要看胡雪巖。」那曾國藩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才能使得後世的人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平時嚴以律己,善於識人,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他身居高位數十載,能夠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為官與做人的智慧,能夠在恰當的左右逢源,重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拿捏好分寸,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曾國藩在為人處世上是個非常通透的人,曾國藩就曾在家書中告誡家人說: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越是不說,越能積德積福。
  • 曾國藩:話不可說太滿,事不可做太絕
    曾國藩說:「話不說盡有餘地,事不做盡有餘路,情不散盡有餘韻。」一個人若說話過滿,做事太絕,當結果最終不如意時,只會讓自己處境尷尬,無路可走。這提醒我們,無論是說話、做事,亦或是處世,都要學會給自己留有餘地。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愛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由一介布衣變成晚清「千古第一完人」,從官十年載,展現出剛柔並濟、言方行圓的處世之道做人哲學,這都是曾國藩自我追求和磨礪的結果。曾國藩的一生,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曾國藩一生節約樸素,在官場也是如此。他的修身齊家之道被眾多的名人奉為真理,終生推崇。常言道: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但好像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那麼為什麼曾國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這跟他說話的方式有極大的關係。曾國藩說過:「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曾國藩告訴你為什麼
    曾國藩曾說:「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做事先做人。做人第一,做官就是做事的一種,做官其次。古人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古人說,「處眾以和」,在處事方面要含蓄且委婉,靈活變通,分清場合與人。社會終究是人與人的社會,這是充滿著利益的博弈與權衡,這就需要退讓和妥協,容不得一個人有太多的稜角。曾國藩早年對官場的迎合、腐敗和諂媚十分厭惡,為此所到之處,皆是與人發生矛盾,受到排擠,常常是輿論諷喻的中心。
  • 曾國藩的忠告:人品差的人,大都有這3點特徵,建議趁早遠離!
    雖說吃點虧沒什麼,但最怕的還是遇到人品不好的小人,跟這種人打交道,我們不僅會吃大虧,可能還會一直黴運連連。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的他,看慣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深諳人性的善惡。他認為,人品不好的人,雖然難以從外表上看出來,但他們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一旦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要趁早遠離。一、說話虛情假意在曾國藩看來,當我們想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時,可以仔細觀察對方的眼神。
  • 在海澱媽媽面前,曾國藩能勝出嗎?
    越己說海澱媽媽是很多媽媽羨慕的對象、效仿的標杆;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千古第一完人」。當曾國藩遇到海澱媽媽,他的教育方法能夠勝出嗎?忙碌而焦慮的海澱媽媽下午5點,海澱媽媽們又開始了一天忙碌的雞娃生活。點外賣、找車輛、忙晚餐、陪孩子,一點兒都閒不下來。
  • 曾國藩識人術: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助你平步青雲
    小時候曾國藩在家念書,一篇短短的文章,小曾翻來覆去的朗誦,可就是背不下來,當夜,正好有個小偷蹲在他家屋梁上,這小偷原本是要趁他讀完書上床睡覺,好偷點東西,可左等右等,小曾就是背不下來。這位小偷忍無可忍,跳下來大罵:「這種笨腦殼,還讀什麼書!」罵完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背誦一遍,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