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分手,口中說著再見,以為只是暫時別離;有些岔路,輕飄飄地轉身,以為總會聚首;有些約定,隨意的推脫掉,以為只是一次無意爽約。誰能想到,許多分手、轉身、爽約,最終一生再也難以重逢,只有記憶能回味呢?
古代交通遲緩,信息不發達,所以古人相見難,別離難。就像江淹所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太子丹荊軻易水相送,泣淚訣別;妻子送丈夫徵戍,從此遼水黃沙,深閨長夜;柳永與戀人相別,曉風殘月,萬般風情也是枉然。
今日離別總是輕描淡寫,但我們在讀古人的離別詩時,卻覺得百轉千回,銜涕傷神,因為相見太難了。正因為如此,杜甫在無意間與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時,驚喜無以復加,並寫出一首動情的千古名篇《贈衛八處士》。
公元759年的春天,47歲的杜甫因為為求情,肅宗不喜,將其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考課等事。杜甫心中非常失落的去華州赴任。
途中,杜甫竟然遇到了一個二十多年沒有見的老朋友,這位朋友姓衛,排行大概是第八,所以杜甫稱之為衛八處士,「處士」指隱居不做官的人。
此詩首句便是千古名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商都是天上的星辰,商星居於東方卯位,即在清晨五點至七點,參星則居於西方酉位,出現在下午五點到七點,二星不在同一時間出現,所以彼此無法相見。
杜甫將二星比作與好友的二十多年的分別,實在貼切。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感情深厚的朋友、親人、同學,因為一個不經意的轉身,從此便再也難以相見,有時候彼此相隔並不遠,可因為種種原因,只能默默思念。
杜甫與衛八處士相隔20年才見,前半段時間是因為杜甫為了事業四處奔波,困頓長安,後半段時間則是因為安史之亂,使唐朝的時局動蕩不安,杜甫帶著家人四處逃避戰火,衛八處士的處境定然也是差不多。
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少年時期的朋友,所以此刻與衛八相逢,心中驚喜,不禁感嘆,今天是什麼日子,能夠讓我們在燭光下,共訴生平啊。人生短暫,能有多少青春時光,現在相逢,你我都是鬢髮蒼蒼。
二人聊天敘舊的同時,發現很多相識的故友都已經逝去,杜甫與衛八心中感慨萬千,不禁驚呼唏噓,心中難受,同時又為能夠見到對方而慶幸。杜甫怎麼也想到二十年之後,還能重新到衛八家裡做客。
離別的時候,衛八還沒有結婚,再次相見,已經兒女成行。二人年少相識,衛八的家人對杜甫也是十分客氣,其子女恭敬的和父親的好友杜甫對話,同時又好奇詢問杜甫從哪裡來的。
互相寒暄還沒結束,衛八笑罵著,催促兒女們去擺好桌椅、準備飯菜,緊接著,杜甫入席就座,多麼幸福的氛圍。菜是他們連夜冒著春雨割來的韭菜,春韭肥嫩可口;飯則是新煮的黃米飯。
衛八在席間連連感嘆相見不易,似乎是想彌補二十多年的分別,也似乎是慶祝這難得的相逢,二人一連喝了十多杯,我想,連續喝酒更多的原因,是想按捺心中的激動吧,畢竟兩位中年男子,流淚相擁太過失態,他們只能用烈酒掩蓋自己的眼紅鼻酸。
十多卻沒有絲毫醉意,杜甫心中覺得,老友這麼多年沒相見,對他依舊這麼熱情,友誼這麼真摯濃厚,讓他極為感動,所以寫到「感君故意長」。只是二人再也不能像少年那般灑脫無顧忌,杜甫短暫停留之後,又要踏入俗世,明日離去,山高水長,何況這世事茫茫,下次相見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此詩從相逢的驚喜,相處的溫馨,到最後的不舍,將老友重逢的畫面寫得如在眼前。衛八吩咐兒女張羅酒菜、二人連喝十幾杯的這些細節,又讓我們似曾相識,不禁想起了自己多年未見的老友。
平易真切的言語,質樸濃厚的友誼,在杜甫與衛八重逢的喜悅間,讀者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