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求賢才,寫下一首感人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

2021-01-17 騰訊網

演義是一種小說體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義聞名於世,影響再大,也不能將其看作是正史。因為它本就不是正史,《辭海》有云: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可見演義是指根據史傳、融合野史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的一種通俗長篇小說,也就是說,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據史實假設出來的事件。

世人通過演義對曹操的印象便都是奸詐、多疑、狠毒、陰險,可以說是負面印象。但其實,曹操就真的是這樣?不說別的評價,就說魯迅先生對曹操的評價就能看出一二。魯迅先生是這樣說的: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先生又有稱讚:改造文章的祖師。可見,一向以批判為主的魯迅對曹操是很讚賞的,不論從文從武都是一種欣賞狀態。事實上,曹操也擔得起先生的稱讚,在政治、軍事上,他十分傑出。天下大亂之際,曹操穩定北方地區,一系列政策促進中原經濟生產和社會穩定。文學上也頗有所得,他喜歡用詩歌、散文抒發之際的抱負。

今天不談曹操在政治上的所為,來說說他的文學,為求得賢才,曹操曾寫下過一首詩。這首詩現在雖說不上人人能都背得全文,但也是家喻戶曉之作,大部分人都能脫口而出一段。它便是——《短歌行二首》。因著全詩太長,故此以圖片顯示,這裡只放部分。首先是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那穿著青領的學子,你們令我朝思暮想,因為你們,我沉痛吟誦至今。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其一的主題非常明確,開頭便說自己愁,愁什麼呢?不是愁美酒佳人,是愁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跟他合作,建功立業。彼時的曹操已經是位高權重,卻還在為求賢而發愁,如何不讓天下的賢才為之動容。

同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是在提醒那些賢才,人生並不長,應該趕緊抓住機會施展抱負。接著又引用詩經中的一句思念之語,頗有些纏綿的表達了自己對賢才的視線。全文來看,他求才之心切,用心卻也十分周到。政治性與文藝性的結合在他這首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的確具有感人力量。

其一完全可以說是一曲《求賢歌》,全文簡單總結就是四個字——唯才是舉。曹操以詩歌來響應自己發布的《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等,又有著豐富的抒情部分,效果很不錯。在那個時代,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樣的創作經驗顯然值得後人借鑑,也得到了歷史的肯定。

通過短歌行其實便能看出,曹操的文學功底絕對不弱,而他跟曹丕、曹植也形成了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也留下了光輝的一筆,能文能武,曹操的個人能力是十分強的。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倘若只揪住一點,只看中他的劣處,顯然有失偏頗。

相關焦點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表明心志的詩,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在很多時候,人們對於自己的看法,以及他人對於自己的看法,是有著很多不同的,比如說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絕大多數人在想到曹操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而在很多的京劇等文藝作品中,他更是成為了「奸」的代表人物。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在開元末幾年,在藍田居住,曾在遊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時,寫下過一首即景之作,這便是他著名的詩《渭川田家》。這首詩,為我們描寫了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的時候,詩人看到的一幅田家晚歸圖,詩人的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並寫在了詩中。王維的這首詩,被選入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而且開篇頭兩句,便是一個著名的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看: 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詩人筆下的悲歡離合總是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詩句,當再一次讀起時,是否還有著情感的波動呢?詩人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為官多年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不盲目順從他人,他才華橫溢,內心寬廣,精神高遠,他也遭受過別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
  • 47歲的杜甫與老友久別重逢,寫下一首感人的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正因為如此,杜甫在無意間與二十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時,驚喜無以復加,並寫出一首動情的千古名篇《贈衛八處士》。公元759年的春天,47歲的杜甫因為為求情,肅宗不喜,將其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考課等事。杜甫心中非常失落的去華州赴任。
  •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提起曹操,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權謀善變和陰險毒辣,挾天子以令諸侯說明他的政治眼光獨到和高度敏銳性;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說明他身為梟雄陰狠毒辣的一面。然而剖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光環後,他還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著名的詩人,其詩歌膾炙人口、縱橫捭闔充滿豪氣,接下來請與我一同欣賞曹操詩歌的胸襟和氣度。曹操一生寫詩頗豐,後編入《魏武詩篇》中,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明朝末年,詩集便已經失傳,後人重新編錄,注名《曹操集》一直流傳至今。
  • 劉長卿一首寫雪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句!
    唐詩作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學價值,在唐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在那有限的篇幅裡,儘可能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也正是這一份情感的融入,使得每一首詩,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接下來就是為官了,但是蘇軾的為官之路卻是充滿了坎坷,飽含辛酸。1079年,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誰想到做湖州長官僅兩個月,天降橫禍。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妙語,連韓愈讀後也讚嘆不已!
    在「詩鬼」李賀的詩中,想必有一首詩我們是再熟悉不過了——《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手法難學、意境更難學,這也許就是李賀創作詩歌的絕招,也是他能為後人所銘記的一點。首聯開篇毫無隱晦,將戰場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描寫了出來,可謂妙絕古今。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題西林壁》,便是蘇軾此類詩作的一首典範。
  • 上最經典的一首悼亡唐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感動
    李商隱死後,他的好朋友崔珏在得知消息,悲痛萬分,寫下詩歌懷念他,表達對李商隱之死的遺憾。崔珏,字夢之,祁州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小房,晚唐詩人。崔珏有一段時間寄居於荊州,他雖然沒有李商隱那麼有名,卻在當時比李商隱更加幸運。大中年間,崔珏進士及第,不久趕赴淇縣當縣令,深受當地的百姓喜歡,後來官至侍御。
  • 很適合孤獨時讀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後豁然開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便是一首表現孤獨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組詩作品《月下獨酌四首》中的第一首。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當年語文課本上的必背詩。那麼李白這首詩傳達出來的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呢?這就要從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
    孟郊的一首詩,雖然只有4句,卻派生出兩個成語,成為千古名句孟郊,唐朝著名的詩人。湖州武康人,也就是現今的浙江德清人。他父親是一個小縣尉,沒有多大收入,因此家境比較貧寒。孟郊從小性格孤僻,怕和人來往,用現在的話說,有點自閉症。他在青年時期,父母為了鍛鍊他,把他送到了河南嵩山。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這首詩名為《春宵》,開篇句為「春宵一刻值千金」,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
  • 詩佛王維最美一首詩,全篇都是千古名句,驚豔千年,成就千古名篇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最能代表相思的意象,恐怕非紅豆莫屬了。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唐代最「笨」的詩人,兩次「車禍」,因禍得福寫下兩個千古名句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充」是唐代詩人賈島的名句。琢磨了三年,寫出了兩句詩,一讀出來的時候,眼流就禁不住地流了下來。賈島寫詩,字斟句酌,寫詩就如同他的生命。因為這兩句詩,賈島被網友戲稱為「唐代最『笨』的詩人」。少有人知的是,這位最「笨」的詩人賈島,出過兩次車禍,卻「因禍得福」寫下兩句千古名句,一時傳為佳話。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年少時,以為汪倫是對李白用情最深之人,長大後讀了很多書才曉得非也,是杜甫。「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白詩也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我們熟悉的這些詩句,全是杜甫寫給李白的。
  • 蘇軾與朋友在遊船上喝酒賞月,於是突然有所悟,寫下一首感人的詞
    蘇軾是天才,也是一位全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他的散文更是一絕,同時他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另外他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是可圈可點,他與當時的黃庭堅還一起被稱為「蘇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