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賞之本,在乎助善而懲罰——《貞觀政要·刑法》
01
腰斬是我國古代處罰罪人的一種刑法,自商周時期就已經形成。顧名思義,腰斬就是將犯人從腰部斬斷成兩截,要是這一刀下去馬上就沒命還好,倘若這斬的位置不適,行刑之後上半截還是會有生命體徵,異常恐怖、殘忍和痛苦。
一般犯了什麼大惡大罪才會處以腰斬,而古代遭受過這種極刑的人也不乏高官大臣,比如李斯、晁錯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處以此刑的大臣。
即便這種刑法頗為殘忍,但還是在封建王朝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間,才被下令廢除,原因還要從一個主持科舉考試的廉潔大臣最後被處以腰斬極刑含冤而死說起。
02
這個大臣叫做俞鴻圖,他在考取進士之後就在河南為官,一直都是一個兢兢業業、謹小慎微的人,在工作事務上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一點差池,但即便他再怎麼細緻認真,還是防不勝防,在一次主持科舉考試中出了差錯,因為事關科舉考試朝廷選拔人才的大事,最終難逃刑法的處置。
具體經過是這樣的,俞鴻圖於1732在河南主持科舉考試,在舉行之前一直都對手下和負責監考以及相關的人員千叮嚀萬囑咐,自己也親自反覆監督巡查,就是防止出現漏洞,出現作弊的情況。雖然自己已經嚴格把關,但是沒想到卻被自己的手下和小妾出賣了,他們受賄了大量的財物,因此串通起來幫助那些想鑽空子的科舉考生獲取了考題,就這樣,有很多水生紛紛都被錄取了,但是大批老老實實遵守紀律又有能力的考生卻落榜了。後來經查實這確實是一場不公正的考試,事關全國考生的命運前途,因此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03
最終俞鴻圖的手下和他的小妾串通竊取題庫的事情被坐實,雖然俞鴻圖並沒有參與其中,但畢竟他是主要負責人,再怎麼清白也擺脫不了監督不力,工作失誤的罪證,況且有關科舉考試徇私舞弊的事件實在太嚴重,因此俞鴻圖最終還是受到了直接的牽連,被處以腰斬的極刑。
在行刑的那天俞鴻圖並沒有提前打點好劊子手,因此被腰斬之後並沒有立刻死去,而是用僅有的生命體徵在地下寫了7個「慘」字,事後雍正聽說此事大為震驚和感慨,也覺得這種刑法實在太過殘酷,於是自俞鴻圖事件之後,腰斬就被下令廢止了。
04
雖然正史中並沒有俞鴻圖這個事件的確切記載,但不管具體是怎樣的,腰斬這種殘忍的刑法被廢止了就是一件好事。
05
當貝殼充當貨幣時,人們為何不多撿點貝殼發財?原因很簡單
古人說:「上善若水」到底啥意思?看完佩服古人高深智慧
全球最早開始新一天的國家,全民以胖為美,前任國王重達420斤
七旬女老師被捕村民聯名要求放人,罪行公布後,村民:處死她
在古代,為何男子都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這其中另有隱情?
參考資料《清史稿》《史記》
文章題目:歷史上最後一位被腰斬的人,刑後寫下7個慘字,皇帝看後將其廢除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Rookie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