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清官,都是人們所稱讚的對象,但編者今天所要介紹的這位,卻是清朝清官中最慘的一位,這位清官便是清朝河南道學政俞鴻圖。據清史資料記載,俞鴻圖表字麟一,家族世代定居於浙江海鹽。俞鴻圖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刻苦攻讀經史子集十年後,俞鴻圖於康熙五十一年考中進士。隨後俞便被吏部委派到地方上去做官。因俞在地方上做官時清正廉明,注重民生實業的發展且愛民如子,所以在雍正執政的第十年,他便被雍正欽選為庶吉士,負責為雍正帝草擬詔書。
替雍正起草詔書,自然就有了與皇帝親近的機會,相伴時間久了,雍正帝深感俞鴻圖其人十分正直,隨之雍正帝便又把他外放為河南道學政。這一官職可是替朝廷選士的重要官職,由此便可知雍正信任俞鴻圖的人品並對他委以重任。成為河南道學政的俞鴻圖也是十分感激雍正帝對自己的信任。所以他在到任河南後,便開始兢兢業業的推動河南地區的教育事業,為朝廷選拔飽學之士。對於科舉監考,俞鴻圖更是表現得格外嚴格,毫不徇私。
俞鴻圖成為河南道學政以後,當地富豪子弟紛紛登門,想要對他送禮行賄。但俞鴻圖深感雍正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他在把收到的禮物扔出自家府邸的同時,還驅離了登門的富豪子弟。隨後他還表示,自己在河南道做官期間府邸將永久閉門謝客。科舉考試開始的時候,俞鴻圖更是叮囑兵丁要嚴格搜查給自己送禮的那些富豪子弟。俞鴻圖的所作所為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在河南眾多寒門學子的眼中,他就是一位無比正直的大清官。雖然俞鴻圖本人做事很嚴謹,但他還是被一些有心人鑽了空子。
那些想通過走捷徑來考取功名的富家子弟,眼看從俞鴻圖這裡行不通,便開始打起俞鴻圖枕邊人的主意。他們想到了賄賂俞鴻圖最寵愛的小妾林氏。富家子弟們私下裡送給林氏萬兩白銀,希望對方能提前洩露考題。林氏出生在清朝一戶普通人家,只因其長得貌美才被俞納為了小妾。從未見過大世面的林氏,見到萬兩白銀,便自作主張替自家老爺做主,收了富家子弟的賄賂。收取完萬兩白銀後,林氏又聯合了府內一名識文斷字且頗有心機的僕人,從丈夫的書房中偷抄出了考題,送到了富家子弟的手上。
對於林氏的所作所為,俞鴻圖毫不知情,他依然擺著一副鐵面無私的面孔對待每一位考生。然而世上又哪有不透風的牆,隨著眾多富家子弟科舉考中,科舉試題提前洩露一事很快被人們所發現,並鬧得河南當地婦孺皆知。遠在京城的雍正帝知曉此事後,大發雷霆,雍正帝覺得俞鴻圖辜負了自己的信任。隨後雍正帝派出官員前往河南徹查此事。最後官員經徹查發現,洩露考題的正是俞鴻圖的小妾林氏與其家中的僕人。這二人在面對徹查官員的審問時,對自己的所為也是供認不諱,而另一邊的俞鴻圖雖然對小妾的所作所為毫不知情,但他也逃脫不了失職,治家不嚴之罪。
雍正帝為了讓朝中宵小引以為戒,便判處俞鴻圖及其僕人、小妾林氏三人為死罪,等到秋後將三人腰斬於菜市口。可憐俞鴻圖一生正直,更是清朝少有的清官,最後卻被身邊的小妾害慘。腰斬時,尚未氣絕身亡的俞鴻圖蘸著自己的鮮血,用手在菜市口留下了7個慘字。可以說俞鴻圖是古代清官中最慘的一位,讓他身敗名裂遭受極刑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治家不嚴。
提起俞鴻圖的案情,就不得不提起清朝另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員:王士俊。王士俊出身官宦之家,康熙年間科舉不中的他,回到父親治下成為了一名官吏。後雍正繼位廣開言路,二次科舉中了舉人的王士俊,憑藉一番策論被雍正帝賞識。隨後王士俊被雍正帝先後委派到廣州、河南、湖北等地出任知府。
檢舉俞鴻圖洩露考題的人正是王士俊。王士俊在地方任職期間,清廉正直,深受百姓推崇和雍正帝的信賴。乾隆繼位的第一年,王士俊升為四川巡撫。王士俊到任四川後,曾將自己的俸祿捐獻給成都災民和寒門讀書子弟。隨後為了給成都災民籌款,王士俊向清廷虛報田了畝數量。得知此事後的乾隆帝,降旨徹查嚴辦王士俊,隨即王士俊便被貶為了庶民。公元1750年,王士俊病故於家中。可以說王士俊是清朝難得一見的務實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