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眾點評網張濤:我這樣看待騰訊

2021-01-18 搜狐網

  文/宋宣(微信號:barensong)

  發布會結束後,巴人有幸訪與大眾點評CEO張濤聊了一個小時,地點是在飯店的一個酒吧,氣氛頗為輕鬆,大部分人點了杯白葡萄酒,還沒吃飯的張濤則嚼著三明治喝著啤酒,現場在坐的還有大眾點評副總裁姜躍平。

  去粗取精,巴人將這次訪談的核心問題及張濤的觀點羅列如下:

  Q1:大眾點評與騰訊的合作未來將基於哪幾方面?

  張濤:主要基於四個方面。

  其一,社交。大眾點評本身是非常缺乏社交基因的,曾經也有過類似嘗試,但都沒做起來。騰訊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比如,在朋友圈中,有很多人曬美食照片,這未嘗不可就是今後的一個合作項目,曬照片、發評論本身就是點評的過程。

  其二,LBS。大眾點評作為O2O公司離不開LBS體系的構建,而我們更願意和微信、手Q合作的原因是正因為「移動+社交」天然具有位置屬性。這與PC時代的邏輯完全不同,這點與大眾點評的想法和用戶群是契合的。而LBS信息也是我們所擅長的。

  基於此,未來大眾點評也將打造移動與LBS變現的最佳渠道。

  其三,支付閉環。期待能與騰訊共同打造支付閉環,而這點合作的核心在於騰訊的帳號體系。對於目前和支付寶的合作,為了防止合作生變,我們已經有了「最壞打算」,但相信馬雲不會這樣做。

  其四,天然的商戶與用戶間溝通。比如公眾平臺,就是典型的商戶與用戶間交流的平臺,而基於這一體系搭建起來的CRM系統就會更加有意義。

  Q2:如何看待騰訊這家公司?

  張濤:騰訊自從3Q大戰之後是有非常明顯的變化的,從那以後騰訊的團隊變得越來越開放,騰訊對自身的定位正在越來越精準。他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社交,做好平臺就可以了,把一些相對「重」的業務分給別的團隊。這一點從整合搜狗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

  Q3:是否會成立合作部門?

  張濤:我們會專門成立一個戰略合作的部門,負責人就是副總裁姜躍平。但不僅僅是對接微信,也會負責與多個合作夥伴溝通。這次與騰訊的合作,也為點評打開了很多合作渠道,樹立了標杆作用。前段時間我在北京談了6家公司,合作模式也都會仿照微信。

  Q4:投資是怎樣促成的?有怎樣的故事?

  張濤:之前阿里和百度都曾經與我們有過接觸,但我們一直在拖著。我的判斷基於兩點。

  第一,目前,可以做流量分發生意的網際網路公司只有三家,分別是百度、騰訊、360,而阿里並不是一個流量入口,就好比今天阿里做一個視頻公司,它一定是從零起步的。而百度的流量是算的出來的,並沒有乘法效應,不利於點評長期發展。騰訊則相對適合。

  第二,要看這家公司的動機對不對,如果上來就說要控股收購的一般就拒之門外了,舉例說,如果你入股70%那實際上創始人團隊就沒有動力了,而如果你只入股5%,又覺得關係還不夠,20%基本上是剛剛好。

  事實上,我們和騰訊的接觸始於11月份,整體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中間有一個「共同的朋友」牽線。

  Q5:在資本談判中,是否提到過騰訊自身的O2O業務?

  張濤:未來的微生活會逐漸慢慢淡化,不過我們也不怕在騰訊的平臺上競爭。

  Q6:是否會影響大眾點評的IPO計劃?

  張濤:這次資本合作和我們的IPO沒有任何關係!不會改變任何既定計劃!

  Q7:BU制劃分目前怎麼樣?

  張濤:點評內部以前一直是按職能線劃分的,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到最後都會對接到我,久而久之就使得決策變的很慢,部門之間協同也有很大問題。而公司也逐漸意識到了這一組織架構的問題,尤其到2013年一季度,到了必須要改的時候,於是從二季度到四季度,我們一直在不斷調整內部的分工並重新訂立各種機制。

  目前,我們在調整銷售團隊,預計二季度可以完成。可以說13年我們推翻了自己,是個「炸樓」的過程。13年四季度末重新做地基,14年一季度則到了地上一層半。員工數也會從5000增長值6000人。

  如何看待阿里收購高德?

  張濤:O2O的本質是交易,淘寶是商品交易,而O2O則更加突出線下服務,但它缺乏變現流量,所以就必須通過收購的方式拼裝。事實上,高德對於阿里的幫助遠遠大於阿里對於高德的幫助。而淘點點的合作除了調用地圖,也很難有太多空間。做商品的公司去做線下將非常有難度。

  這裡可以引申出一個道理,O2O內的跨界很難做,更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包攬所有。

  對於百度的O2O業務您怎麼看?

  張濤:其一,本身百度收的就不是優良資產,而且創始人也走了。其二,百度本身是一家技術公司,並不具備O2O基因。現在越發覺得,基因在行業中的作用真的太重要了。

  此前有聽說百度地圖盜用大眾點評數據您怎麼看?

  張濤:已經封掉了,這就相當於遊戲的外掛嘛,遊戲公司肯定不高興。只要看出來,我們就會封。百度這樣的行為還不如黃牛..黃牛倒票最後的體驗還是落到我們這兒,而百度這個根本與我們沒關係了。

  2014的大眾點評有怎樣的計劃?

  張濤:我們在繼續調整團隊,並從3月份開始陸續推出與微信的合作動態。同時,會開始於萬達及星巴克的線下合作,不過這些還都在談。總之,2014年會是將是大眾點評脫胎換骨的一年...

  (會場中有傳言,今年大眾點評必將IPO.....)

http://it.sohu.com/20140220/n395333166.shtml it.sohu.com true 搜狐IT 宋宣 http://it.sohu.com/20140220/n395333166.shtml report 2984 文/宋宣(微信號:barensong)發布會結束後,巴人有幸訪與大眾點評CEO張濤聊了一個小時,地點是在飯店的一個酒吧,氣氛頗為輕鬆,大部分人點了杯白葡萄酒,還

");}

相關焦點

  • 騰訊投大眾點評網:互利合作還是同床異夢?
    宣布合作當天下午,大眾點評就迫不及待入駐了微信的「我的銀行卡」,而這個位置原本應該是屬於微生活的;同時,在手機QQ中,大眾點評也幾乎獨自霸佔了生活優惠菜單,並第一時間接入了手機QQ的行動支付,只給微生活留下了優惠券等零星位置。
  • 微信有了美食:騰訊正式入股大眾點評
    東方早報2014年2月20日報導 昨天,微信「我的銀行卡」菜單下多了項新業務「今日美食」——這是大眾點評在微信平臺獲得的移動端重要入口
  • 大眾點評為何高調講起「酒店與結婚」的故事?
    1、大眾點評重組BU核心是「營收」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大眾點評的目前的事業部情況,張濤對媒體表示大眾點評從9月份開始的BU化,拆分的事業部包括預訂事業部、團購事業部、結婚事業部和酒店事業部四個業務,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李璟表示,拆分事業部實際上是看中了這四個事業部的未來的價值潛力。
  • 大眾點評網推開放平臺試水商業化 婉拒多項競爭性服務入駐
    1月21日晚間,大眾點評網宣布,開放本地商戶信息、點評、優惠、團購等內容,這是國內首個O2O開發者平臺,高德、印象筆記、盛大、通用汽車等公司已經加入到該平臺參與測試。未來,大眾點評網還將開放商戶預訂、電子會員卡等服務,與開發者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大眾點評網作出這一決定並不讓業界意外。
  • 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的O2O決戰:平臺PK自營
    隨著大眾點評投資餓了麼、並把團購業務也深入到美團核心的三四線城市市場,今年以來,雙方全國各地地推人員之間也不斷爆發出「武鬥」衝突事件。  不過,總的來說,大眾點評和美團在垂直領域的布局還是顯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思路。
  • 一篇看完大眾點評發展的前世今生
    他考慮是否可以做一個針對餐廳的用戶UGC評價的平臺,想清楚後自學網站做了第一版的大眾點評網。然後往裡面填充餐廳信息,在當時沒有太多餐廳的公開信息,於是天天泡在圖書館裡找媒體刊登過的上海餐廳收集起來錄到大眾點評網,上線時就已經有了1600多家餐廳的信息。
  • 大眾點評與美團今年迎來O2O大決戰
  • 凡客、大眾點評、人人網、開心網、拉手最致命的戰略失誤(一步錯,步步錯)
    大眾點評、開心、人人、拉手、凡客最致命的戰略失誤(一步錯,步步錯)來源:插坐學院|微信號:chazuomba大眾點評:憑經驗錯認為二三線城市沒市場,錯失團購良機大眾點評的成立很偶然——它的創始人張濤熱愛美食,便搭建了這樣一個網站來尋找上海的好餐廳。
  • 大眾點評牽手美團:消費者擔心優惠減少 商戶擔心"店大欺客"
    原標題:大眾點評牽手美團:消費者擔心優惠減少 商戶擔心"店大欺客" 分析稱合併後市場份額和地位或將低於兩家數據簡單相加 昨日,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聯合發布聲明,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將實施聯席CEO制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
  • 網際網路行業:張濤淡出有利於新美大集中運營管理
    大眾點評  創始人張濤宣布淡出一線管理而轉向公司長期戰略規劃。新公司實際運營及管理將由美團掌控,此舉有利於新美大公司集中運營管理。新美大將致力於幫助商家探索深度營銷及服務閉環、O2O生態圈及平臺創新方面的建設。新美大推出的點菜功能將提升商家運營效率,加強對商家後端的掌控。
  • 傳大眾點評再獲8億美元融資, O2O行業進入「燒錢時代」
    大眾點評針對此消息未做回復和點評。這個消息聽起來亦真亦假:此消息在美團宣布7億美金之後,且融資額比對方多了1億美金,有雙方進行公關戰的嫌疑。另一方面,對於年初接受了騰訊投資的大眾點評來說,這一年動作頻頻,除了投資外賣平臺餓了麼、訂餐網站大嘴巴外,還接連投資了4家餐飲ERP廠商及商業Wi-Fi網絡架構和運營服務提供商邁外迪,需要資金進行支持。
  • 戰略高地:大眾點評網的LBS平臺
    百度、盛大、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因此相繼湧入,人人、街旁、嘀咕等新興者也順勢而起。移動網際網路的每個參與者,都希望跟上Social(社交)、Local(本地)、Mobile(移動)的趨勢,LBS則是SoLoMo趨勢下,最重要的發現。通過LBS平臺,商家和用戶、用戶和用戶之間可以在現實世界精準地對接起來。
  • 美團不需要大眾點評了
    美團點評實施 Co-CEO 制度,美團 CEO 王興和大眾點評 CEO 張濤將同時擔任聯席 CEO 和聯席董事長,重大決策將在聯席 CEO 和董事會層面完成。並且,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包括以團購和閃惠為主體的高頻到店業務。此時,大眾點評和美團之間,是平起平坐的姿態。
  • 咱彌渡這美食上「大眾點評」啦!(附視頻)
    咱彌渡美食上「大眾點評」啦!「大眾點評」可是中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消費平臺,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這樣有影響的平臺到底推薦了咱們彌渡的什麼美食呢?別急!戳戳下面的視頻你就知道了!大眾點評網是中國領先的本地生活消費平臺,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於2003年4月成立。大眾點評網主要為用戶提供各種生活信息服務,分支機構遍布中國各大主要城市。2013年10月,大眾點評客戶端中正式上線微信支付。2014年2月19日,騰訊收購大眾點評20%股權,雙方聯手共同打造中國最大的O2O生態圈;5月6日,大眾點評以8000萬美元入股餐飲外賣網站餓了麼。
  • 大眾點評網LBS平臺 做精準團購營銷
    百度、盛大、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因此相繼湧入,人人、街旁、嘀咕等新興者也順勢而起。移動網際網路的每個參與者,都希望跟上Social(社交)、Local(本地)、Mobile(移動)的趨勢,LBS則是SoLoMo趨勢下,最重要的發現。  因此,如果從它們中間找一個最有意義的代表,大眾點評網無疑有著重要的地位。
  • 美團大眾點評將對等合併,換股比例5:5,以後叫大美還是叫眾團呢?
    在合併之後的新公司,大眾點評CEO張濤和美團CEO王興將有共同的話語權,共同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張濤和王興將各自獨立負責相關業務,同時向新公司的董事會匯報,重大決議在董事會層面完成。同時,新公司將在上海和北京設計雙總部運營。三是獨立運營,高頻內部競爭。新公司將定位於連接人與服務。
  • 大眾點評「亡」於2020
    美團與大眾點評驚天大合併的五年之後,美團終於撕下了點評這張臉皮。 很多人說點評沒有熬過「七年之癢」。事實上,對比近些年網際網路領域的大合併,滴滴快的、58趕集、百度外賣餓了麼等等,幾乎都意味著其中一方的快速消亡,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之後能夠並行達五年之久,也算是獨樹一幟了,畢竟張濤們早已與點評脫離了瓜葛。 「亡」於2020,其實已經太久。
  • 阿里緣盡美團花絮故事:大眾點評創始成員曾抱頭痛哭
    [摘要] 美團創始人王興在內部郵件中宣布「新美大」完成了高層架構調整,幾乎所有美團高管佔據了新公司的全部要職,大眾點評高管團隊僅張濤出任董事長象徵性職位。照片的傳出,外界認為是王興以勝利者的姿態炫耀。
  • 知情人揭秘美團點評合併內幕
    五年前的2015年10月,美團點評為何突然合併?該合併案又為今日的本地生活服務競爭格局埋下了怎樣的伏筆?作者 |  Lynn Yang來源 | 矽發布(ID:guifabucom)「這可能也是中國商業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幕。」5月18日,上海,偶然的一個機會,原大眾點評網核心人士和我透露了五年前美團點評閃電合併的一些內幕。
  • 300元刷好評、大V要挾商家:合併後的大眾點評,不再屬於大眾!
    V點評,大眾點評越來越不大眾了! 猶記得2003年,大眾點評成立的時候,其創始人洪濤的初心在於尋找更多高質量的美食。當時還處於pc時代,大眾點評的用戶質量很高,甚至把用心點評當成炫耀的資本。小而美,是大眾點評最早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