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告也震驚
這幾天,因為一個前線女性醫務人員在接受某家官媒採訪時,提到自己處於生理期的表述在重播時被掐,#拒絕月經羞恥#的話題,終於被推上了討論的高潮。不過遺憾的是,該話題很快便被撤下,取而代之的則是#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討論最多的則是女性工作者生理期用品能否被合理重視。
為什麼月經現象是亙古至今不能變更的正常生理現象,而關於合理看待女性生理現象的話題卻總是被提起,且得不到科學、合理的解決?想必大家從多家媒體的報導中也知道了:因為月經從來沒有被當作女性生活中正常且健康的一部分去看待。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一直是尷尬的、恥辱的、不可言說的。
這點在眾多的衛生巾廣告中也可見一斑,為什麼廣告中總是喜歡用藍色液體來代替姨媽血?
不過好在,有些衛生巾品牌,再用自己的行動構建大眾對月經的正確認知,當#拒絕月經羞恥#話題被推上高潮後,他們的行動,更值得借鑑與思考。
就在大家持續討論話題時,護舒寶迅速做出響應,攜手姨媽巾天團團員七度空間、高潔絲、蘇菲、花王樂而雅一起為#我是女生,我來月經#話題發聲,並向武漢定點醫院一線女醫護士人員和患者捐獻1416箱護舒寶考拉褲。
而早在話題出來之前,護舒寶就早已經捐贈了第一批考拉褲安心褲到武漢,並在此後又陸續捐贈相應物資到武漢,護舒寶的這些反應和操作,在38節到來之際,狠狠的拉了一把好感。
如果就於當下廣告限制與公共語言環境,品牌不能貿然創作內容並進行大膽宣傳,但倘若能根據大眾意識覺醒循序漸進推進品牌動作,也不失為提升品牌美譽度的穩妥之舉。
臺灣腦洞鬼畜廣告:無瘋魔不成真實
每個女生,都不一樣
每個人的月經,都不一樣
有人流得多,有人流得少
有人濃稠,有人清淡
有時候來一天,有時候來七天
有時候是好像來了,有時候是好像沒來
嗯?剛剛是來了嗎?
喔,不是
嗯?好像又真的來了
嗯,是嗎?
......
不要懷疑,一個女生在大姨媽期間,戲的確很多,但與其說是戲很多,不如說是姨媽血真的很難控。
相較國內千篇一律唯美和諧的畫風,這支廣告的語境,就更加大膽和真實,而且,這次姨媽血的代替液體,終於不再是藍色的了,而是與之接近的粉色!而一向以超級文案就是超級創意為特點的臺灣廣告,這次在品牌露出上也夠直接,以熱血漫畫中的暗黑風格,用紅黑相間的顏色突出品牌名:吸血月亮褲。
廣告中前期以清新蔬果象徵女性來姨媽的心理活動,引起共鳴,後面又畫風緊急一轉,運用漫畫元素的誇張化突出產品功能,夠鬼畜,也夠真實。
瑞典衛生巾品牌Libresse宣傳片:
沒有血能停下我們的腳步
沒有一句旁邊,更沒有一句臺詞,整個視頻都在描繪成長的女性力量。她們不畏拼搏,不畏摔倒,不畏競爭、不畏流血,男性能參與的運動,女性同樣能夠勝任。伴隨這些片段的交織,視頻也特意將鏡頭交給了帶血的腳趾頭,摔傷留著血的膝蓋,搏擊時弄傷的鼻子......
所以沒有血能停下我們的腳步,包括姨媽血同樣如此。視頻希望通過這些積極有力量的畫面,鼓勵每一位女性無所畏懼的生活,姨媽血更不能是阻止我們進步的藉口。但是,為什麼有了這麼多血的露出鏡頭,卻偏偏少了姨媽血的影子?
誠然,月經的確不像吃飯這一動作這麼頻繁,可以隨口來上一句「你來月經了嗎」,不應該被過分廣泛提起且放大,但這卻是建立在月經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得到公眾認可前提條件下。就像衛生巾品牌們,始終都在通過視頻創意,不斷告知大眾:人人都應該更自在與同理的看待生理期,女性在那幾天,更不應該被醜化或者為此感到羞恥。
回看此次事件,前線女性醫務人員在接受某家官媒採訪時,提到自己處於生理期的表述在重播時被掐,似乎就是在告知大眾,月經是不應該被提起的,更是不應該被重視的。聯想到早在2月6日@梁鈺發微博提出疑問並在隨後聯繫醫院捐助時卻遭到領導層的回絕,就更能理解大眾的情緒,也似乎是在提醒品牌們:拒絕月經羞恥的創意宣傳,仍然任重道遠,或許,每個品牌在構建大眾對月經正確合理認知的路上,都應該更加大膽。
眼下,38節就要到了,有沒有品牌會趁勢,成為那個吃螃蟹的品牌呢?
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梅花網立場。
本文由廣告也震驚投稿梅花網,並經梅花網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梅花網正在火熱徵稿中,詳情請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