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你太善良,武大磊磊,矯情模樣,哪有資格談詩和遠方

2020-12-23 智學智用

武大的磊磊,架不住高曉松的名號,順便看了你的焦慮文章,先送你打油詩一首。

小學稱王,中學稱王,

是不是以為就可以在大學裡浪,

到社會上狂。

心安理得接著父母的生活費,

滿腦子卻是自由的幻想。

穩定國企不想要,大城市打拼不想要,

是不要,還是不敢,哪一個是真相?

在你們眼裡,誰要敢提詩和遠方,

他們家裡一定姓王。

誰告訴你賺錢就很勢利,

先回家看看父母的模樣。

有本事先去賺個10萬孝敬你娘,

再來談夢想。

什麼父母一代包分配,

上一代有網際網路,

疫情還阻礙了你發光。

你在武漢不睜眼看一看,

那是多少人用生命在為你們護航。

堂堂武漢大學生,

找工作遇點麻煩,

矯情成這副模樣。

都怪社會和國家對你們太善良,

一路綠燈為高考把路讓。

還有高曉松一輩,

苦口婆心跟你把道理講。

以及那個該死的B站《後浪》,

對你們奉承又幻想。

你最好別代表著一代人,

否則,沒希望。

武大磊磊,現在閉嘴,

五年以後,再來較量。

懟完磊磊,現在我們來講講道理。各位如果不知道磊磊發表了什麼,檢索一下高曉松回復就知道怎麼回事兒。武大學生磊磊,發表了一篇找工作的焦慮文章,高曉松回復了很長,雖然文採斐然,但並不在點子上。再看看磊磊的文章,真的是讓人如芒刺背。我節選一下,武大磊磊說了啥,也絕不是斷章取義,只想分節理論。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教育又有什麼問題,才讓孩子們如此委屈,如此矯情,又如此害怕夢想。

1

磊磊說:「其實我一過得挺順利,順利考上重點高中,順利考上武大,滿以為會輕鬆找到工作,畢竟我是武大的嘛!」。

滿以為會輕鬆找到工作?這樣的幻想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的責任,一方面就是自己的責任。

先看看家長責任:中國所有的父母都唯學習論,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引導:只要考上名牌大學,就擺脫了我輩的窮苦模樣!重視學習沒問題,但大部分父母給出的這個承諾卻極不負責任,它根本不在你的掌控範圍,當你無力兌現承諾時,哪怕他們參加工作後繼續啃老,你也沒話可說,沒房就得幫他們買房,哪怕自己鹹菜伴湯。

再看看學校責任:一方面高考成績代表著老師們的績效,另一方面,對於社會實踐,老師也在象牙塔裡,只能幻想。高中三年,有些學校從入學第一天,就開始名牌大學錄取倒計時,並告訴學生,一入大學,就擺脫了高中學習的苦逼模樣。當考上大學成了為了高中三年的唯一的夢想,進了大學,哪裡還有夢想?看看大學校園裡關於起床,關於老師點到的段子,大家就知道,我們給了大學生們一個多大的社會幻想。

再看看學生責任:一個理性的名牌大學的學生,你是成年人,父母老師再怎麼承諾,難道就沒有一點邏輯上的求證精神嗎?武大畢業就能輕鬆找工作?你調查過嗎?調查過那就找著的工作都符合你的預期嗎?大學五年,什麼時候開始為找工作做準備的?你的目標感也太弱了吧?如果我是企業人事招聘,我會告訴你,不是你想不想要,而是我嚴重懷疑你的求知精神配不上名牌大學的稱號!

2

磊磊說:「學姐學長一般就兩個方向,進國企,抱著鐵飯碗,過著一眼望到頭的日子,或者離開武漢,到北上廣打拼,當一輩子的外地人,可是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你想要什麼你真的不知道?我告訴,你潛意識裡,是兩樣都想要。高曉松說的好:有些年輕人,一邊叫囂著要西方的自由和獨立,一邊又過中國式的依賴與媽寶。國企給你穩定,你嫌不自由,北上廣給你挑戰,你害怕不穩定,這就是名牌大學的真本事啊?

誰又告訴你,這裡是「一眼望到頭」,那裡就是「一輩子」。剛找工作的年輕人,你哪來這麼消極的判斷,你到過多少個國企,你以為在現在的國企就是喝茶看報嗎?你的信息來自80年代嗎?是的,由於歷史原因,國企裡可能還是放著少數濫竽充數的崗位,但今天的國企,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有多大,遇到的挑戰有多大,創造的奇蹟有多少,你不了解嗎?高鐵高速,橋梁隧道,通訊網絡,中國的基礎建設創造了多少世界第一,你不知道嗎?這些東西都是一群整天喝茶看報的人做出來的?哪裡沒有你的挑戰?

你不知道現在有一句流行語叫,北上廣,你要愛來不來?你以為是北上廣還缺你一個品牌大學生嗎?你不知道現在許多三線城市的中職學校都只招研究生,博士生嗎?如果你展現的是一種危機感,而不優越感,情有可原。把你說的,「這是我想要的嗎?」改成「我敢嗎?」這樣才顯得真誠。這個社會沒有責任給你多選題,也沒有責任給你填空題,社會給你的是一道沒有命題的作文題,自己寫去吧!

3

磊磊說:「高曉松說,年輕人要追求詩和遠方,愛和自由,我現在眼前的苟且都岌岌可危,詩和遠方又在哪裡?如果他也像我一樣,他還敢這樣說嗎」。

孩子,如果你對未來的挑戰感到危機,對自己的工作勝任感到危機,那是敬畏。你對眼前的苟且感到岌岌可危,那叫孬!剛才那種「我是武大的嘛!」優越感去哪裡了呢?你說的苟且是什麼?哦,你一直順利,對未知的東西充滿害怕,你說的苟且就是未知吧?那不叫苟且,這就是眼前的挑戰,兩個月的疫情就讓你苟且了,那以後怎麼面對災難和困難。

還有,真的不要認為只要有人提遠方,就是人家的背景很狂。想不到還真有好事者去查詢高曉松的家庭背景,說高曉松的詩和遠方都是因為有錢的爹娘,並批評高曉松站著說話腰不痛,錯誤引導年輕人的幻想。有多少家庭父母臉朝黃土背朝天,供你們上大學,你們畢業了,找不著好工作怪爹娘,賺不到錢怪爹娘,耽誤了遠方和夢想還怪爹娘。知道感恩怎麼寫嗎?讓你的父母看到,他們會怎麼想?如果眼前都不敢面對,哪有資格談遠方。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詩和遠方,但不是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有能力啟航。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遠方就在詩裡面,準備好了,詩,才在遠方!

最後再送一首已經在發表過的小詩,共勉,如有不同意義,請文明辯論。

行在路上,景留身旁;

感動眼前,心繫遠方;

不明覺厲,細思彷徨;

行且珍惜,挫愈堅強;

不欲勿施,不棄夢想;

痛並快樂,苦裡芬芳。

相關焦點

  • 高曉松50歲生日感言:詩和遠方,是鬥不過苟且的
    後來通過做節目,有很多人留言給他講述自己的成長、艱辛、失落、夢想。他並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卻因為看評論流淚不下十次。高曉松覺得,觀眾的分享給了他深刻的教育,因為他的人生還缺失很多溫暖、細節,和接地氣的東西。
  • 「詩和遠方」何嘗不是一種苟且
    「大補」雞湯歌——「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徹底地擦拭了一遍。自由是相對的,同樣,苟且和「詩和遠方」也是相對的。眼前的苟且不過是暫時的枷鎖,是一種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臥薪嘗膽」,這種信念支撐下的苟且又何嘗不能稱之為自由,而「詩和遠方」雖說充滿了想像和奔跑的自由感,卻又難免落入空想的枷鎖之中。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不能失去的,除了內心的自由。唯有內心的自由才能衝出世俗的束縛,換來一片寧靜的天空。
  • 他用22年從天之驕子變叛逆青年,卻只用6個月和4000塊錢悟出了人生
    文中提到高曉松曾說年輕人要追求「詩和遠方」,「愛與自由」,而面臨畢業的他目前連「眼前的苟且」都岌岌可危,不知道詩和遠方到底在哪兒接著對高曉松發出疑問:「高曉松當然有資格談「詩與遠方」,但是像我這樣的,工作還沒著落,也不知道將來能做什麼,去超市買點東西都要靠購物券的窮學生,我們哪有資格談詩與遠方?」
  • 高曉松毛不易打破次元壁級別合作,除了詩和遠方還有劍歌行的江湖
    高曉松的話,似乎與生俱來的有一種詩人氣質,甚至還略帶些悲情。如果用音樂詩人來描述他,想必也算是恰如其分。很多的年輕人,大都是聽過了譚維維演唱的《如果有來生》,震驚於高曉松填詞的功力。這首歌的意境之高,寓意之深邃,恐怕在這個時代,也難出其右。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高曉松情史豐富,俗世中多次追求愛情,但終究更迷戀「詩和遠方」
    當年的一首《同桌的你》火遍大江南北,這首由老狼演唱,高曉松作詞作曲的歌,不知打動了多少多愁善感的學子,如今這首歌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無數人深藏在心底的經典歌曲。東邊社暫住了大半年時間,包括《同桌的你》、《麥克》、《白衣飄飄的年代》、《青春無悔》在內的許多校園民謠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初稿。
  • 世界上所有的驚喜和好運,都是你累積的溫柔和善良
    世界上所有的驚喜和好運,都是你累積的溫柔和善良1:思念是海上的帆船,遇到風浪打著圈兒,期待風平浪靜,期待天使微笑,期待遙遙到期,期待星辰指引,期待一路歡歌,有你的彼岸,慢慢清晰,慢慢靠近。2:當你學會拒絕別人,學會以牙還牙時,他們反而會尊重你,甚至敬畏你。
  • 《何以為家》:如果溫飽都不能解決,如何談詩和遠方?
    影片中的贊恩並不是職業演員,而是真正的敘利亞難民,片中很多場景和故事都是他真實經歷過的生活,有部分其他演員也是導演從難民中發掘出來的,導演如此設計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電影的真實性。有時候「真實」自有力量。
  • 《曉說2017》火爆回歸,高曉松想要更遼闊的詩和遠方
    但優酷跟愛奇藝、騰訊有所不同,確定「超級布局」、「超級玩法」、「超級價值」的「超級網綜」戰略後,既有《快樂男聲》這樣供年輕人「隨我」參與的選秀節目,又有《曉說2017》這樣的文化類網絡脫口秀,對另一部分年輕人的文化情懷高度關注。優酷顯示出對代表著生命力和未來的年輕人群體盡心盡責的大平臺姿態。
  • 《曉松奇談》停播,高曉松說了那麼多詩和遠方,卻不抵自己一張大臉?
    高曉松家裡有過一段困難時期,什麼都被搜走了。媽媽想到一個貼補家用的方法,手抄刻版,油印樂譜,然後讓高曉松拿去校門口賣,不管他賣多少錢,只收兩毛,剩的歸高曉松,他用攢下的錢,買了第一把吉他。高曉松果真把自己的青春過成了一道長長的風景線,《戀戀風塵》、《同桌的你》、《青春無悔》,這些歌充滿了那個理想時代的浪漫與純真。高曉松交過一個女朋友叫筠子,他給筠子寫過一首歌叫《立秋》,歌裡唱,「總要有些隨風,有些入夢,有些長留在心中。」後來筠子又跟汪峰戀愛,分手,自殺。高曉松閃婚又閃離,終於不再張口說青春。
  • 樂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50歲生日,高曉松催淚發文:如果有來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樣的歌詞,歌唱的人兒正是許巍。 高曉松說總有些人批評他的詩與遠方,說父母尚在苟且,談什麼詩和遠方。但他們不知道他的那個年代是真的有詩和遠方。 中國八十年代民謠的土地一大塊都讓高曉松佔領了,從樸樹、葉蓓、老狼到尹吾、周深……看海天一色,聽風起雨。
  • 高曉松直播翻車沉默的背後:真相是被現實的招安與苟且
    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瀟灑才子當然明白,依傍著財大氣粗的大樹才能繼續他的天馬行空和詩與遠方,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背靠大樹才好乘涼啊。2015年7月,高曉松高調加盟阿里,出任阿里音樂董事長。因為馬雲爸爸的武俠情結,阿里的員工入職會都被要求起一個花名,比如馬雲的花名叫風清揚,比如新近入職阿里直播帶貨的劉濤花名叫劉一刀,高曉松當時入職後,想叫田伯光,被阿里HR否決,認為田伯光就是一淫賊,太不正派了,你堂堂一個著名音樂人哪能叫這麼渾的花名?
  • 高曉松,你在杭州開的公益圖書館美哭我了!
    3月22日,「矮大緊」高曉松的曉書館在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正式開館!那裡本身就有「中國最美小鎮」之稱,有了這個公益圖書館的加持,更是錦上添花,使得無數文藝青年心馳神往。1高曉松的「詩和遠方」,大概就是曉書館的模樣。
  • 你的詩和遠方,正是別人的眼前的「苟且」,沒有「也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年前,這句話曾火得一塌糊塗,也曾有無數的文藝青年,背了吉他,挎了背包,毅然走向他們所謂的詩與遠方,目標無一例外地直指雲南和西藏,去追逐他們的夢想中的香格裡拉。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先驅者高曉松已經先與他們火得一塌糊塗了。與他們不同的是,高曉松去的卻是廣州。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 高曉松曬舊照,再自稱是吳亦凡,網友:歲月真是一把豬飼料
    對於高曉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多人的心中都存有疑問。也許很多人都記得一句話,「這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出自《高曉松184天監獄生活實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有人說,如果只給高曉松的外貌來打分的話 ,只能得60分,但是如果給高曉松的心靈打分,應該打120分。
  • 高曉松和他的網紅圖書館:全副武裝的文藝青年陣地
    (高曉松希望讀者能在曉書館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圖/受訪者提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文藝青年時常掛在嘴邊的名句來自高曉松,他也將這句話印在了南京曉書館的入口處。高曉松自稱「散裝知識分子」,看過通俗小說,讀過嚴肅文學。
  • 包一座小島,苟且幾天,是不是你心中的詩和遠方?
    高曉松寫完歌曲後,把稿子放在一邊。因為他認為歌曲寫完之後,放在一邊,過了一年如果還能想起,說明這首歌曲不錯。「苟且」是現實中的自己,「詩和遠方」那是理想的生活。我們的現實生活難免柴米油鹽、枯燥無味、充滿壓力。
  • 諂媚的高曉松
    而在這些採訪中,氣場突然就變了,高曉松突然由一個白衣飄飄的內心有詩和遠方的清朗中年人變成了一個搖著扇子滿臉堆笑使勁捧名人臭腳的油膩男人…… 以下這些瞬間真是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比如他會在吳秀波唱歌之後,誇他那句「向你舉起我珍藏的白旗」是華語歌詞寫作的極高水平:
  • 鄭爽就杭州女子失蹤案發聲:是矯情、蹭熱度?還是善良、真誠?
    矯情、蹭熱度、沒文化、看不懂等惡評紛紛出現。更有甚者,評說她為受害女子發聲,是流量明星的自私與虛偽。這段時間,杭州女子失蹤的社會新聞引起了大量媒體的追蹤報導和全網的關注。此案自發生到告破,明星中發聲的僅鄭爽一人。那麼,其他明星為何不發聲、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