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網紅扎堆入局火鍋行業,一時熱度是否能長久?

2021-03-02 黑馬品牌
最近陳赫的賢合莊滷味火鍋,在抖音更是異常火熱,吸引了不少網紅大咖都來打卡,除此之外吳奇隆、包貝爾、趙麗穎、鄧家佳等許多明星都開過火鍋店,那麼明星為什麼偏愛火鍋店呢?

1、餐飲市場大,火鍋標準化程度高,毛利率高

資料顯示,明星搞副業的人裡面有 60% 的選擇了餐飲,而這裡面開火鍋店的人最多。

火鍋可以說是中國受眾面最大的美食,無論是北方的銅鍋、熱辣的四川火鍋、還是營養的菌菇火鍋,把新鮮的肉和菜丟進翻著水花的鍋裡,撈出、蘸上調味料大快朵頤,任誰都沒法拒絕,同時火鍋店入局門檻低、投資額度小、食材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對廚師技藝依賴程度低,對於缺少餐飲企業管理經驗和廚技把控經驗的明星而言,相對較容易上手。

智研諮詢網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火鍋產業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火鍋餐飲行業市場總收入由2014年的3167億元,增長至2017年4362億元;而在2017年餐飲行業的整體收入中,火鍋行業佔22%。

億萬吃貨們撐起了巨大的火鍋市場,尤其是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打卡各種網紅火鍋店是他們的最愛。

2、明星的流量效應加上火鍋的社交屬性

火鍋的菜品多樣性可以滿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受眾廣,包容性極強,加之火鍋的社交屬性,所以火鍋店永遠不缺食客。

明星利用自身名氣,還可以為店裡帶來更大的流量,不過明星效應固然奏效,火鍋店想要長久地運營下去自身也得具備硬實力,加上吃火鍋的都是三五成群,社交屬性能進一步催化二次傳播,而且明星吸引來的都是具備一定用戶特徵的年輕人,這群人的消費能力、頻次以及二次傳播帶來的新用戶都是同類用戶。

3、全國範圍的廣譜性

火鍋隨著整個中國勞動力人口的遷移,已經完全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廣譜性。對於食用火鍋這件事幾乎不用再進行用戶教育,幾乎可以做到人人都有清晰地認知。同時食材多,味覺刺激遠遠超過中餐,麻辣到位、鮮味突出、香味宜人、厚味老道、回味無窮,而人們的口感也是越吃越大,特別是中青年人刺激和時新是他們最喜好的,恰恰這類群體又是餐飲業消費的主力軍。

任何一個行業的運行都有其獨特的運營規律,明星開開火鍋店所擁有的朋友和粉絲並不等於店面的消費群,只能說是潛在客源群體,能否成為固定客源最終還取決於火鍋本身的味道、菜品、服務和環境等因素。

盈利是商業品牌的主要目的,明星效應對於餐廳來說只是起到輔助的宣傳作用,如果本末倒置,過分地依賴明星效應,忽略餐廳經營的本質,最終會導致餐廳經營每況愈下。

02

瘋狂入局背後

為何明星開店大多「死得快」?

無疑明星開的火鍋店都是帶著天然光環,像熱辣壹號火鍋店,有何炅、李冰冰、任泉等六位明星老闆的光環、店面再以電影為主題輔以明星合影、菜品以熱辣川系火鍋為主打,一面世就備受關注。

 

最火的時候不僅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甚至開到了美國塞班,賈玲和包貝爾合開的辣莊火鍋店,店裡員工cosplay成殭屍、白娘子、蝙蝠俠等角色,將火鍋店變成了穿越主題公園,吸引了不少90、00後,一度十分火熱。

雖然明星熱衷開火鍋店,但翻車的可不少。近年來,明星餐廳風波頻發,陳赫的賢合莊火鍋店及鄭愷的火鳳祥火鍋店都遭遇了翻車情況,因此明星開火鍋店容易,要想持續經營下去並不那麼容易。

那麼瘋狂入局背後,為何明星開店大多「死得快」?在黑馬君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被高端定位困住,品牌溢價過高

很多明星的火鍋店,都死在了自己高端的定位上,孟非和黃磊開的「黃粱一孟」,開業時就以一盤198元的毛肚成功上了熱搜,人均300以上的消費水平,足以嚇退大部分食客。

高端火鍋不是不能做,但是必須要有相匹配的溢價,眾所周知海底撈的火鍋在同樣的口感下算是貴的,但他的服務做到了極致,食客多付點錢就當服務費了。

而明星餐廳最大的價值點無非是明星的流量,但大多數的明星火鍋店,老闆只在宣傳的時候登場,很多食客表示:奔著明星去的,但明星餐廳沒有明星,只有明星的人形立牌。

最終大部分人打卡一次即可,被高價位勸退,明星餐廳也就混成了網紅店。

2、忽視產品和服務

雖然開火鍋店的門檻低,但是產品和服務仍然是其核心競爭力,只有噱頭而忽視了產品,失敗也成了必然,做餐飲一旦丟了產品質量的底線,再大的品牌再多的流量都是零。

曾經因明星光環火速擴張的熱辣壹號火鍋店,到最後3人套餐88元都沒人去,其中最大原因除了產品以外,就是服務員的態度非常惡劣,上菜慢不說,很多事情都需要顧客親力親為,一副你愛吃不吃的樣子。

根據美團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的數據顯示,近兩年餐廳倒閉率超過70%,而火鍋行業,競爭更是激烈,稍不留神就會淘汰出局,無疑在餐飲行業,流量和資本向來只是敲門磚,價格、產品和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03

明星火鍋店背後,

去明星化才是長久之計!

無疑明星的熱度和店鋪的流量是相輔相成的,如果真的是想要自己的火鍋店長遠發展,還是要真材實料,用心服務,真正了解餐飲店核心競爭力,不能只顧賺錢。

19年人民網對明星火鍋店做了一次報導,開篇第一句是:「黃粱一孟」最終成為演員黃磊和主持人孟非的「黃粱一夢」,這裡面有五分陳述四分遺憾以及最後一分的篤定。

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餐飲業態越來越多元化,消費者的口味逐漸個性化和多樣化,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也讓餐飲品牌在門店體驗、日常管理和品牌打造上進行升級,娛樂明星的火鍋店與大眾餐飲品牌一樣面臨著長遠發展的困局。

梳理了上文提到的明星火鍋店,其實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初代品牌

初代明星火鍋品牌 ,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自己能給自己的火鍋店帶來很高的品牌溢價 。

這就導致了,很多明星火鍋店價格虛高。「黃粱一孟」開業之初,「80元起的鍋底 、198元/份的 毛肚、398元/份的牛肉 」,放到現在也是貧民窟女孩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最重要的是價值配不上價格,沒有獨特的賣點,也沒有海底撈的服務,一樣的湯底蔬菜牛羊肉,第一次大家還能說服自己「為愛發電」,第二次只會覺得,「我拿你當愛豆,你卻把我當韭菜」。


這一類品牌,如今大多銷聲匿跡了。

2、新生代品牌

新生代明星火鍋店 ,放低姿態的同時還開始注重差異化營銷 。

比如陳赫及其友人所開賢合莊,近年來大有遍地開花之勢。如此喜人事態,一離不開親民的價格,二也是因為它 「 滷味+火鍋 」 的差異化定位,雖然這一創意在川渝地區不是新聞,但被賢合莊帶到全國後,不僅引起了老火鍋人的興趣,也以跨界之態,成功打入年輕人陣地。


這一類品牌,賢合莊正持續擴展,火社也開了分店,就當下來看前景可觀。

3、較為成熟的品牌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那些,已經開到3年以上的明星火鍋店,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早已意識到自己是個成熟的品牌,該學會自己長大了,這一類的火鍋品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品牌「去明星化」 。

它不再把明星老闆當作核心賣點,而是形成了有自己獨特的營銷亮點,還有意識地打造品牌記憶點:就像麥當勞有「喜歡您來」這樣的口號,路過辣莊的食客也總能聽到「小二,有貴客到~」、「你好客官,幸會幸會,歡迎來到辣莊」這樣的迎客問候。

最終,它讓大眾記住的是辣莊這個品牌,而非「包貝爾的火鍋店」這一tittle,即使依託明星的偶像光環從這一發展路徑我們可以看到,明星的火鍋品牌,事實上在經歷一個「明星賦值—獨立探索—自我品牌化」的過程。

明星的火鍋品牌,最終還是該做自己的品牌。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明星在打造品牌時,將個人媒體形象與品牌形象進行切割,真正以個人審美主張為核心,建立品牌競爭力。而明星店的去明星化可以將店鋪的目標受眾從粉絲延伸到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可以降低個人媒體形象對品牌可持續發展帶來的風險。

相關焦點

  • 阿里入局火鍋行業!「盒馬」當前,海底撈還能走多遠?
    近期,阿里入局火鍋行業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千層浪。據悉,「盒馬火鍋」商標已經註冊成功,並將在全國20多個城市的170多家門店全面上線,十月下旬,盒馬總裁侯毅親自帶貨,推出特色火鍋產品,僅佔普通火鍋店的一半的價格,30分鐘配送到家的優質服務,受到國內食客的廣泛歡迎。
  • 廣西一網紅村,街頭巷尾,精神小夥扎堆直播
    廣西一網紅村,街頭巷尾,精神小夥扎堆直播常聽人說:「做網紅就能賺錢,辛苦辛苦一輩子,不如做一晚網紅直播賺的多。」的確,網絡時代有許多人通過網際網路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網紅是沒有門檻的,只要你有才華,有魅力,有亮點,有可能一夜爆紅。
  • 陳赫鄭愷扎堆火鍋加盟:暴賺數億加盟費,假創業真圈錢
    這是火鳳祥火鍋北京總店的開業現場,演員溫碧霞、王麗坤、乃萬、張曉龍等數位明星,為火鳳祥掌柜鄭愷站臺。每一張桌子都在等待著一個劇本。「明星、網紅,當時現場聚滿了人。」周旭對AI財經社說,他當天目睹了首店開業整個過程,「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鄭愷都一直在配合幾十個網紅拍短視頻,一個接一個。
  • 陳赫鄭愷扎堆火鍋加盟:暴賺數億加盟費,假創業真圈錢
    這是火鳳祥火鍋北京總店的開業現場,演員溫碧霞、王麗坤、乃萬、張曉龍等數位明星,為火鳳祥掌柜鄭愷站臺。每一張桌子都在等待著一個劇本。「明星、網紅,當時現場聚滿了人。」周旭對AI財經社說,他當天目睹了首店開業整個過程,「從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半,鄭愷都一直在配合幾十個網紅拍短視頻,一個接一個。
  • 三個月內超百位明星開播、多家影視上市公司入局 演藝圈大舉轉戰...
    明星進入直播間已成為當下的常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內,已有超百位明星亮相各個直播間,與主播同場帶貨。與此同時,多家影視上市公司也已將直播列入自己的業務規劃,不僅長城影視與其他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推進「網紅+直播+短視頻」的布局,慈文傳媒也成為國內首家MAN專業委員會的聯合發起單位之一。
  • 網傳《中國新說唱》選手名單網紅扎堆,竟還有陳學冬甦醒和yamy
    7月28日,知名網紅藥水哥在微博自曝將參加《中國新說唱》的錄製,一時之間,「藥水哥參加中國新說唱」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第4,引發熱議本以為藥水哥是在開玩笑,蹭熱度,沒想到藥水哥的發文得到了《中國新說唱》節目組的評論,這無疑是證實了藥水哥參加《中國新說唱》是真的。
  • 網紅時代的明星養成,粉絲成為推動甚至決定性力量
    這個時代,只要有才華、有能力,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偶像,現在很多網紅比明星的(微博)粉絲還要多。」沒文化根基網紅不會長久吳惠文認為,沒有文化的東西都根基很淺,沒有文化內容的網紅註定不會長久。她的公司依託大賽對入選選手進行包裝培訓和項目運營,專注於網紅的內容養成,再經由公司的資源平臺優勢為網紅們尋找出路。網紅孵化類似做這些女孩兒們的天使投資,每個女孩兒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沒有發展果斷放棄,有粉絲號召力的則被輸送至電商平臺、電視節目、經紀公司,孵化公司在網紅成為藝人後分成部分收入。
  • 又一「網紅經濟」誕生:字節跳動、IDG入局,頭部玩家融資10億
    以下文章來源於鉛筆道 ,作者與創業者同行這是深氪新消費第255期分享:不知不覺中,火鍋食材超市的生意正在二三線以下城市興起,被稱為是餐飲行業下一個「爆款網紅」。目前,火鍋食材超市仍處在「跑馬圈地」期。它是一種終極形態,還是過度一種過度商業模式?誰能脫穎而出,誰將被拍在沙灘上?玩家們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餐飲賽道「新網紅」?
  • 鄭愷入局餐飲開業即「翻車」 火鳳祥被指抄襲吼堂老火鍋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這一場旗幟鮮明的抄襲事件,似乎已經扯下了跨界入局餐飲抄襲與否的遮羞布,特別是明星此類作為公眾人物入局餐飲業的,其實更應該為餐飲業的正向健康發展做些有價值的事兒,而不是成為一宗不太友好的熱搜醜聞,要不然,人們以後該如何給明星創業以讚許的評價呢?   ?
  • 明星扎堆做奶茶,收割的是粉絲還是加盟商?
    打開快手、抖音搜索「明星奶茶店」,就能看見大小網紅和明星的親密配合推廣奶茶店的視頻,美食類、搞笑類、情感類,甚至美妝類、車表類網紅的出鏡率都很高。圖片來自網絡:(左)網紅「大logo」,(右)關曉彤「線下打卡—明星互動—推薦奶茶—報上地址」,套路不斷在網紅們十多秒的視頻中重演。
  • 始於流量明星,終於產品力,這家火鍋品牌戰術套路深
    曾紅極一時的雕爺牛腩,因集中營銷而忽略產品,如今剩下一家門店;早在2017年成為新晉網紅飲品品牌的鹿角巷,也因產品沒有差異化而被大規模飲品店模仿,被迫關閉部分門店。也有一些品牌突破自我,通過優化經營方式,提升產品力,打破網紅短命的魔咒。如火鍋品牌馬路邊邊今年突破1000家,喜茶火了後,加強供應鏈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設等。對於網紅品牌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長紅。
  • 企業「扎堆」上市 營銷爭相牽手網紅
    ●零食企業「扎堆」上市,春節營銷爭相牽手網紅每逢春節,中國人的茶几上便會擺滿各色零食。這一消費傳統促使著越來越多食品企業扎堆春節搞另類營銷,與此同時,春節所折射出的龐大零食市場,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
  • 扎堆開餐廳、批量請網紅,明星餐廳背後竟是同一個操盤手?
    雖然大家風格都大有不同,但最後發布的內容都大同小異——由網紅試吃店內菜品,再配上幾句描述和讚美。和抖音網紅們一起出現在短視頻裡的,還有黃曉明、關曉彤、陳赫、賈乃亮、雷佳音……去年九月,關曉彤在成都開起了「天然呆」奶茶店;十一月,黃曉明現身成都為自己品牌的「燒江南」烤肉店舉行開業儀式;而在鄭愷的火鳳祥火鍋店開業現場,不僅有網紅試吃,同時還請來了演員溫碧霞、王麗坤等數位明星站臺。當然,明星開餐廳早已不是新鮮事。
  • 明星直播帶貨:是一時風口,還是大勢所趨?
    尤其是在平臺助推、品牌助力之下,眾多明星不是已經入局,就是正在趕來的路上。而明星們接二連三交出的直播成績也一次次地在行業中掀起了波瀾。但在一片繁榮景象之下,也有不少明星帶貨翻車事件屢現,並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乘著直播的浪潮交出一份滿意的帶貨答卷。那麼明星直播帶貨區別於普通主播的支撐點是什麼?明星入駐直接播間後,就一定能帶來銷量的暴增嗎?
  • 青山物語得了焦慮症:網紅當一年,還能火多久?
    青山物語,新晉網紅餐飲餐飲屆從來不缺少網紅,從鼻祖黃太吉、雕爺牛腩、到喜茶、瑞幸咖啡等各類新晉網紅「品牌」,每天都有新網紅品牌出現,每天都有「網紅」品牌被遺忘或死掉。如何避免「網紅日料「曇花一現」的宿命,成了「青山物語們」不得不面對的共同命題。青山物語已經火了快1年了,在壽命普遍只有6個月(甚至更短)的網紅餐飲行業中,這並不多見。
  • 漢軒閣噴泉小火鍋:火出圈的行業爆品
    任誰也想不到,2020秋先火起來的,不是之前大熱的滷味火鍋,也不是牛肉火鍋,而是漢軒閣推出的噴泉小火鍋。漢軒閣噴泉小火鍋火到什麼程度?明星到店,網紅雲集,主播打卡,……很難想像,一直被人們看作是平民美食的火鍋,會擁有如此之高的熱度和關注度。
  • 明星扎堆開火鍋店,到底多賺錢?看陳赫的火鍋店,答案全「暴露」
    雖說今年各行各業的生意都不太好做,不過也有一些行業的表現十分亮眼。隨著餐飲業的復甦,火鍋這一行業的成績也格外「亮眼」。而火鍋店不愁生意的同時,賣火鍋底料的也大賺了一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明星似乎更加熱衷於開火鍋店,甚至可以說火鍋店就是明星的「副業」。對於普通人來說,主業工資不夠滿足每個月開銷時,總會有人想著下班之後搞點副業,這時候一般都會選擇擺地攤賣賣東西。而明星就不同了,本身他們賺錢就比普通人容易很多,在這一背景下明星還是「扎堆」開火鍋店,又是為什麼呢?
  • 萬億火鍋市場,高調入局火鍋新賽道的拼多多能否分一杯羹?
    而近日,號稱有6.43億用戶的拼多多,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在線上開啟了其首屆「火鍋節」,高調進入火鍋新賽道。入局火鍋新賽道,拼多多欲分一杯羹?希望通過優惠和活動,讓每個人都能在寒冬裡享受火鍋帶來的溫暖滋味。可以說,藉助冬季吃火鍋這一場景,拼多多成功構建了從線上到線下的場景營銷突破口。與此同時,來自拼多多線上的豐富食材、底料等,也為消費者線下火鍋店提供了良好補充,讓線下大牌火鍋店可向消費者提供「坐陣吃天下」的非凡體驗。
  • 名人明星紛紛入局!數讀直播帶貨究竟有何魅力?
    更多直播行業洞察,請關注"直播怎能沒點數" 又一名人入局!丁磊、羅永浩、陳赫等名人明星們的加入又會給直播電商行業帶來什麼改變?蹲守直播間的消費者究竟是為產品買單還是為流量買單?
  • 網紅上升,明星下沉:為什麼明星越來越幹不過網紅?
    一直以來,大眾心裡都有一條鄙視鏈:明星高級,網紅低端。自2020年初到現在,局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網紅從鄙視鏈的底層搖身一變,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反倒是受影視市場波動影響的明星們,無戲可拍,無活可接,紛紛向流量低頭,下海直播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