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徵收人與徵收人無法達成補償協議 被徵收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13 房天下

在房屋補償過程中,如果被徵收人與徵收人無法達成補償協議,被徵收人應及時針對徵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向有關機關申請行政複議或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來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對徵收不服,如何提起行政訴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被徵收人如何提起行政訴訟?

1、提起行政訴訟的主體,行政訴訟主體的問題通俗點來講就是誰是被告誰是原告的問題,對於房屋徵收不服的,原告肯定是被徵收房屋的所有權人,那麼要是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去世了該怎麼辦呢?法律有規定麼?《行政訴訟法》第2條有所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要是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就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就是說,若是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若是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及其他阻止可以提起訴訟

2、行政訴訟的管轄,被徵收人應當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行政訴訟的訴訟時效,被徵收人提起行政訴訟一定要在法定期限內進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結合《行政訴訟法》第46條分析,對徵收不服的應當在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4、提起訴訟的事由包括點,一是對徵收決定不服的,二是對補償決定不服的,三是對徵收補償協議不服的,四是認為是非法強拆行為的,五是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和土地徵收相關行政行為違反當事人合法權益的。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對提起訴訟的主體、管轄權、訴訟時效、事由有著明確的規定。面對徵收,我們老百姓要敢於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勇於積極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徵收過程中,被徵收人應該如何收集與違法徵收行為相關的證據?
    導讀:徵收過程中,當被徵收人遇到徵收方實施的違法徵收行為,首先應收集違法行為的相關證據,但往往不少被徵收人都不知如何去收集,或者收集後提供給律師,律師發現證據有問題,無法充分證明違法事實,且屬於無關或無效證據。所以,本文今日就被徵收人應該怎樣正確收集徵收方實施的違法徵收行為的有效證據進行講解,便於被徵收人後續維權使用。
  • 被徵收人:要錢好還是要房好?
    部分被徵收人在選擇補償方式時無法抉擇選擇貨幣補償還是房屋產權調換,兩種方式各有利弊,不要盲目從眾。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因此,部分被徵收人在選擇補償方式時十分糾結,不知道該如何作出抉擇。
  • 12條關於「補償安置協議」的實用建議,送給被徵收人
    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在徵地拆遷中,籤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可謂一件大事,也是徵收過程中糾紛出現最多的環節之一,籤約之前、籤約之時、籤約之後都會出現很多令被徵收人措手不及的狀況,所以,今天京坤律師整理了12條實用建議,供廣大被徵收人閱讀參考。
  • 【徵收】大同平城區鐵牛裡片區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已公布!
    5.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徵收人在購買二手住房時,對該被徵收人辦理產權過戶時按產權部門的相關政策減免相 關稅費。 6.選擇貨幣補償的被徵收人從籤訂徵收補償協議之日起三個月內支取貨幣補償款。若在籤訂徵收補償協議三個月內政府未能支付的,逾期時間按臨時安置補償費標準進行補償。
  • 面對違法徵收方案,廣大被徵收人一定要這樣做!
    我國法律規定徵收土地的原因要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但是,很多農戶不知道徵收決定是否合法,即使知道,農戶該如何合法有效的維護自身權益,一直是很多被徵收人心中的疑問。我國《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用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徵收。」如果被徵收人對政府徵收土地的合法性存在疑問,可以通過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或者省級政府的網站查詢相關項目的文件,或者向有關政府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被徵收人一定要在自己掌握一定信息、材料的基礎上,對該項目的合法性進行大致的判斷。
  • 行政訴訟不知道被告是誰?史律師告訴你!
    在房屋徵收的實踐過程中,有時被徵收人與徵收方不能就補償協議達成共識,但徵收方又急於開始新的建設工程,這時徵收方就會考慮採取強拆被徵收人房屋的方式加快拆遷的進程。那麼如果被徵收人的房屋被強拆了,又不確定強拆的主體是誰,提起行政訴訟該如確定被告呢?
  • 北京華東研究所因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
    被徵收人的不動產登記被撤銷或註銷後,並不能據此消滅被徵收人基於房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應當依法享有的物權。鑑於被徵收人房屋所有權證已經被撤銷,從形式上看,其不屬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被徵收人。由於被徵收人對不動產享有的物權仍然存在,儘管其不屬於徵補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被徵收人,但基於物權請求地方政府對其進行補償,並無不當。
  • 馬塞麥訴蘭州市七裡河區政府房屋徵收行政補償案
    因馬塞麥與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籤約期限內未達成補償協議,故對馬塞麥作出征收補償決定。被徵收房屋貨幣補償金額為364152元(在評估價280117元的基礎上,上浮30%);馬塞麥的搬遷費、臨時安置補助費、被徵收房屋裝修及附屬物補償費,由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按照徵收補償方案及相關文件規定結算;馬塞麥在該補償決定公告之日起15日內與房屋徵收實施單位籤訂《房屋徵收補償安置協議》,將房屋交付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拆除。該補償決定還告知馬塞麥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期限及強制執行等事項。
  • 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徵求意見公告,附:大同區棚戶區房屋徵收與補償方案
    第五條 為順利推進房屋徵收工作,更好改造城區環境,由被徵收人自願籤訂《房屋徵收安置補償協議》實施徵收,房屋徵收率必須達100%。 (三)被徵收房屋屬歷史遺留房屋的,由大同鎮、社區、規劃建設、房產等部門認定,並出具認定書。 (四)已達成徵收協議的房屋滅籍工作,由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完成;土地註銷工作,由自然資源局完成。
  • 為實施棚戶區改造,菏澤這裡的房屋擬被徵收!附補償方案
    六、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籤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的,由縣政府依照有關規定,作出補償決定,限期搬遷。被徵收人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 強迫籤訂的拆遷協議是無效的!
    在房屋徵收拆遷中,籤訂拆遷補償協議是非常重要的,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後,房屋拆遷是按拆遷補償協議的約定給予經濟補償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卻經常出現威逼利誘,強迫籤訂拆遷協議,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強迫籤訂的拆遷協議是無效的!
  • 《民法典》被徵收人一定要了解,它和你息息相關!
    前言:徵收與補償並非僅是由行政法律關系所調整,徵收工作涉及到的是物權變動,補償行為是雙方協商、籤訂補償協議的過程,徵收與補償反而更多是由民事法律關系所調整。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作為專業徵地拆遷律師,我們的目光著落點總是在我們所從事的徵地拆遷領域,要知徵收與補償如何規定,且請看下文。《民法典》第117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法條裡包含這幾類含義:1. 只能是為了公共利益之需要,才可以實施徵收;2.
  • 因不同意拆遷,就對被徵收人施暴?注意:施暴者要承擔刑事責任
    最近在網上看徵地拆遷的相關文章時,發現了這麼一篇文章,簡單來說就是被徵收人被當地的執法人員打傷,更甚至還有一名被徵收人7處肋骨骨折。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反覆覆強調,徵收方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徵地拆遷中不應該動用違法行為逼迫或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更不應該在沒有相應證據的情況下,就將被徵收人 的房屋強拆,在此我建議這位被徵收人在提起行政訴訟時,同時提起國家賠償之訴。徵地拆遷本就是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項目,切勿讓違法行為充斥其中。
  • 被徵收人對徵收補償方案有異議應該怎麼辦?
    房屋徵收補償方案不同於房屋徵收補償協議,方案僅是一個指導性的文件,而協議是合同。房屋徵收補償方案由於它的屬性決定了其並非是完全定死下來的,而是可變動的。那麼被徵收人對徵收補償方案有異議的怎麼辦?被徵收人對徵收補償方案有異議的該怎麼辦?
  • 2021年拆遷補償新動向,這3種情況被徵收人只能自認倒黴?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在房屋徵收補償過程中,總有一些「歷史欠帳」可能導致被徵收人陷入「啞巴吃黃連」的尷尬境地之中。譬如:當年為解決居住需求自建的房屋不予補償;城邊村、城郊村的房屋補償價值與一街之隔的商品房差距懸殊卻又不能依法「參照執行」;單位分的房子住了幾十年卻突然面臨沒有書面協議要被轟到大街上,等等。遇到這些情形,被徵收人真的只能自認倒黴,一邊哭去嗎?2021年臨近,徵收方、法院對相關糾紛的認知又是否在悄然發生調整和改變呢?
  • 第二東通道建設需要 將徵收殿前/禾山兩街道部分土地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廈門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廈府辦[2015]255號)等有關規定,現將該項目房屋徵收決定的相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建設項目: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項目(湖裡段)。
  • 最高法判例:行政賠償與房屋徵收補償程序的銜接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就羅麗萍、羅麗華訴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人民政府房屋行政強制及行政賠償案的請示的答覆》(〔2015〕行他字第11號)中指出,當事人的房屋損失可以按照相關建設項目安置補償方案中的相應標準予以賠償。
  • 行政協議案件,啟動過民事訴訟程序,有影響嗎?
    在2008年的時候,因為相關的土地收儲的任務,市主管部門將涉案土地予以了徵收。可是沒有對地上房屋進行補償和拆遷,直到2019年,主管部門才打算對這塊土地進行實際的實施拆遷和補償。主管部門給出的意見是按照集體土地補償標準予以補償,企業認為應當按照國有土地的標準進行補償,所以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補償意見。
  • 豐澤區南埔山片區(棚戶區)改造建設項目房屋徵收通告發布
    12月20日,《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政府關於南埔山片區(棚戶區)改造建設項目房屋徵收決定的通告》正式發布,明確了項目徵收範圍、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以及籤約時限等內容。被徵收人應當在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3月27日期限內,與房屋徵收部門籤訂徵收補償協議,並按規定時間騰空房屋完成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