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人說全職媽媽是最輕鬆的職業,殊不知表面光鮮的背後隱藏著多麼艱巨的任務。且不說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要陪伴小朋友玩耍打鬧,更重要的是,每天絞盡腦汁想著怎麼讓孩子吃下他不喜歡的食物。
我家兒子從小就不喜歡吃蔬菜,嚴重到把菜藏在食物下面,他也能準確把菜吐出來,前段時間和鄰居去超市買菜時提到這個問題,正在我滿面愁容的時候,鄰居一臉驕傲地告訴我她有好辦法。一句話將我拯救於水火之中。
鄰居告訴我她家孩子也不喜歡吃蔬菜,自己乾脆就不做蔬菜,改吃水果,反正同樣都是補充維生素,兩者根本差不了多少。我在半信半疑之下還是往推車中多放了幾個水果,回家之後越想越覺得不靠譜,便詢問了當地有名的兒科專家。
兒科專家告訴我,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依據,並且叮囑我千萬不能像鄰居一樣。雖然說蔬菜和水果有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甚至有一些食物在蔬菜與水果之間"搖擺不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兩者可以混合,更不能代替。
我們要知道,兩者雖然相似,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其中所含的營養價值也各有不同。
首先,維生素含量不同。以維生素C為例子,大部分的綠葉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C,而水果中,只有草莓、橙子等少數水果的維C含量比較高。
其次,糖分不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攝入過多很可能造成血糖高或者是肥胖,而蔬菜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會大幅度降低。
最後,酸鹼度不同。蔬菜屬於鹼性食物,也就是說適量的食材能夠調節體內平衡,從而達到緩解疲勞、排洩毒素的情況,而這一點是水果遠遠不能達到的。
如何能讓寶寶接受蔬菜呢?家長可以試試這5個方法。
第一種方法:豐富輔食。
不少寶媽會覺得寶寶剛剛添加輔食的時候,會覺得簡單一些就好,為了不讓寶寶出現過敏、不適應等情況,乾脆只讓他們吃一樣輔食。但卻忽略了這樣做很可能讓寶寶在之後的生活中不願接受蔬菜。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多嘗試新鮮的食物,在這個期間多做一些不同種類的蔬菜泥,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接受蔬菜的味道,等到他們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之後,他們就能更好地接受蔬菜的味道。
第二個方法:巧"藏"蔬菜。
家長在生活中要開動自己靈活的腦袋,想辦法給孩子製作更多新鮮可口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好看,在擺盤上一定要多加用心,做出孩子喜歡的造型,尤其是顏色鮮豔的食物更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其實很多時候,小朋友並不排斥蔬菜的味道,只不過從心裡覺得自己不喜歡這樣食物,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將蔬菜"藏起來"。我認識的一位長輩,她家兒子從不吃蔬菜,但是如果做成餃子,或者榨成汁做成麵條,小朋友就能吃很多。家長完全可以參考這個做法,只要孩子能順利吃下就是成功。
第三個方法:堅持做蔬菜。
很多家長覺得吃飯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應該在吃飯上和孩子浪費太多的時間,於是會出現孩子愛吃不愛,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情況,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加劇對蔬菜的抗拒。所以不管孩子吃不吃蔬菜,每頓飯必須有蔬菜,而且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當孩子發現爸爸媽媽總是某一樣食物的時候,他們也會想要嘗試這種食物。
第四個方法:有選擇地添加蔬菜。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不吃蔬菜的情況,家長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要選擇氣味比較衝的蔬菜,像是芹菜、洋蔥這些很多人都難以接受的食物可以暫時忽略。多選擇一些氣味不大,甚至帶點甜味的蔬菜,比如青菜、土豆、山藥d
第五個方法:適當地誇讚。
這一點非常重要,家長會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是"人來瘋",別人越是誇讚他,他就表現得越來勁,比如吃飯的時候,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但是只要家長誇讚自己幾句,自己就能吃更多。蔬菜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小朋友開始吃蔬菜家長就可以開始"誇獎光波",這樣小朋友就會主動吃蔬菜。
總結:沒有孩子從剛開始就不吃蔬菜,只是因為家長沒有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嘗試,所以,如果你的寶寶剛剛開始添加輔食,千萬不要為了省事而忽略蔬菜。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對蔬菜產生抗拒,也不要想著用水果代替,試一試上述的方法,幫助他們快速改掉挑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