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於吃肉的觀點。1,不吃肉是不是佛教強行要求。
答:佛陀臨入滅前,最重要的囑託是以戒為師。戒律是什麼戒別解脫戒,也叫波羅提木叉。包括五戒,十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這些
戒律裡,佛陀沒有要求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吃肉。《四分律bai》卷59:「有五種肉不應食,象肉、馬肉、人肉、狗肉、毒蟲獸肉,是為五。復有五:師子肉、虎肉、豹肉、熊肉、羆肉,是為五。」
只是這些動物肉加上人肉不可以吃。開許吃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
2.楞嚴經,和楞伽經,說佛說吃肉修行如蒸沙成飯,不可能,斷慈悲種,怎麼看。
答:第一,看事實,南傳佛法,藏傳佛法,從來沒讓人斷肉食。但成道的最多。你說吃肉修行不能成道,對不起不符合事實。第二,說佛在世時候,肉是佛陀以神通變化出來的,對不起
這不符合佛教,緣起法,因果法則的觀點。佛不主張以神通度人,更不會使用神通變肉給弟子吃。因為沒必要,也不符合佛法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戒律等等相關要求。第三,佛法流傳兩千五百多
年,佛法傳承下來這些經典,經過無數次集結。經很多人的手集結,難免會添加很多個人知見在裡面。比如阿難尊者在世,就有再傳弟子,把佛經改了。說人生活百年不見水老鶴,阿難尊者去糾正
這再傳弟子的老師說阿難尊者老糊塗了。氣的阿難尊者入涅槃。這種事屢見不鮮。不是否認佛經的準確性,也不是說佛經都不可信。不過要辯證的看待問題。這也是佛在《卡拉瑪經》開許的。再者,第
一個提出佛教徒不吃肉的是分裂僧團的提婆達多,五分律》卷25:1.不食鹽,2.不食酥乳,3.不食魚肉,4.乞食,5.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坐於草庵。
《四分律》卷4:1.盡形壽乞食,2.盡形壽著糞掃衣,3.盡形壽露坐,4.5.盡形壽不食酥、鹽、魚與肉。
《十誦律》卷4:1.盡形壽坐著納衣,2.盡形壽受乞食法,3.盡形壽受一食法,4.盡形壽受露地坐法,5.盡形壽受斷肉法。
已經為佛所破斥,乃是地獄法。如果斷肉法,真的能成道,我想佛是不會斷然拒絕,哪怕接受其中一項。但實則不符合八正道的相關要求。與修行解脫沒有必然聯繫。所以佛予以拒絕。
3.中國佛教,特別是出家人不吃肉已經成為規矩了,這是佛制定的嗎?
答:中國佛教不吃肉,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傳統,最早提出出家人不得吃肉的是南北朝的梁武帝。不是佛陀制定的戒律。而梁武帝最早命運是被囚禁餓死的,這是不是耐人尋味。
4.有人說吃肉是最大的放生,應該怎麼看。
答:吃肉只是讓自己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不與眾生結惡緣。但是佛開許吃三淨肉。已經體現佛法最大的慈悲。吃肉並不等於殺生,因為三淨肉並沒有神識,它不會感受到任何痛苦。
有人說被殺的眾生,神識會附著在肉上,我個人認為這是胡說八道。因為一切眾生,死後,神識一定依業報流轉,轉世六道輪迴。49天內必然投胎轉世,不可能分成很多,附著在肉上。
再說,吃肉和放生,根本上是兩回事。你不做壞事,不能說你是個大善人吧?你只有做了善事,你才有善的果報吧?就算吃肉有過失,你不可能天天吃一頭豬,一隻雞吧。你一生不吃肉又
能救幾個生命。你放生,一次就可以放幾千上萬。你說吃素和放生那個功德大。如果你常常放生,一生救了好幾億的生命。當你看到這些生命因為你,能延續生命,你難道不會升起慈悲心,這
就不叫慈悲嗎?本身就不是一回事,也無法去比較。所以說吃素是放生,這種話很荒唐。
5.你為什麼反對吃素,吃素難道有過失?
答,我並不反對吃素。如果你這個人天生素食主義者,或者你個人覺得吃素慈悲,那吃素也是好事。但不必誇張吃素的所謂功德。如果執著吃素才能解脫,那就犯了五邪見之一的
見取見。如果把吃素當做戒律,那麼久犯了五邪見中的戒取見。如果有人本來 有機會學佛,但不能斷肉,你說只有斷肉是學佛,才能成道。不斷肉不能成,那麼他不學佛,是不是斷了他人的
法身慧命,是不是有罪過。
佛提倡的是中道生活,八正道裡的正命,就是這一點。不苦,不樂。不要追求過度的生理心理的欲望,也沒必要吃不應該吃的苦,這才是佛真正的主張。還有就是,辯證的有邏輯
有思想的去思維問題。而不是閉著眼睛盲目接受某些觀點,甚至是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