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吃肉的正確看法

2021-02-08 天天幾張圖學佛很輕鬆

佛教關於吃肉的觀點。1,不吃肉是不是佛教強行要求。 

             答:佛陀臨入滅前,最重要的囑託是以戒為師。戒律是什麼戒別解脫戒,也叫波羅提木叉。包括五戒,十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在這些

戒律裡,佛陀沒有要求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吃肉。《四分律bai》卷59:「有五種肉不應食,象肉、馬肉、人肉、狗肉、毒蟲獸肉,是為五。復有五:師子肉、虎肉、豹肉、熊肉、羆肉,是為五。」

只是這些動物肉加上人肉不可以吃。開許吃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

               

   2.楞嚴經,和楞伽經,說佛說吃肉修行如蒸沙成飯,不可能,斷慈悲種,怎麼看。

             答:第一,看事實,南傳佛法,藏傳佛法,從來沒讓人斷肉食。但成道的最多。你說吃肉修行不能成道,對不起不符合事實。第二,說佛在世時候,肉是佛陀以神通變化出來的,對不起

這不符合佛教,緣起法,因果法則的觀點。佛不主張以神通度人,更不會使用神通變肉給弟子吃。因為沒必要,也不符合佛法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戒律等等相關要求。第三,佛法流傳兩千五百多

年,佛法傳承下來這些經典,經過無數次集結。經很多人的手集結,難免會添加很多個人知見在裡面。比如阿難尊者在世,就有再傳弟子,把佛經改了。說人生活百年不見水老鶴,阿難尊者去糾正

這再傳弟子的老師說阿難尊者老糊塗了。氣的阿難尊者入涅槃。這種事屢見不鮮。不是否認佛經的準確性,也不是說佛經都不可信。不過要辯證的看待問題。這也是佛在《卡拉瑪經》開許的。再者,第

一個提出佛教徒不吃肉的是分裂僧團的提婆達多,五分律》卷25:1.不食鹽,2.不食酥乳,3.不食魚肉,4.乞食,5.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坐於草庵。

《四分律》卷4:1.盡形壽乞食,2.盡形壽著糞掃衣,3.盡形壽露坐,4.5.盡形壽不食酥、鹽、魚與肉。

《十誦律》卷4:1.盡形壽坐著納衣,2.盡形壽受乞食法,3.盡形壽受一食法,4.盡形壽受露地坐法,5.盡形壽受斷肉法。

           已經為佛所破斥,乃是地獄法。如果斷肉法,真的能成道,我想佛是不會斷然拒絕,哪怕接受其中一項。但實則不符合八正道的相關要求。與修行解脫沒有必然聯繫。所以佛予以拒絕。

           3.中國佛教,特別是出家人不吃肉已經成為規矩了,這是佛制定的嗎?

          答:中國佛教不吃肉,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傳統,最早提出出家人不得吃肉的是南北朝的梁武帝。不是佛陀制定的戒律。而梁武帝最早命運是被囚禁餓死的,這是不是耐人尋味。

           4.有人說吃肉是最大的放生,應該怎麼看。

          答:吃肉只是讓自己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不與眾生結惡緣。但是佛開許吃三淨肉。已經體現佛法最大的慈悲。吃肉並不等於殺生,因為三淨肉並沒有神識,它不會感受到任何痛苦。

       有人說被殺的眾生,神識會附著在肉上,我個人認為這是胡說八道。因為一切眾生,死後,神識一定依業報流轉,轉世六道輪迴。49天內必然投胎轉世,不可能分成很多,附著在肉上。

      再說,吃肉和放生,根本上是兩回事。你不做壞事,不能說你是個大善人吧?你只有做了善事,你才有善的果報吧?就算吃肉有過失,你不可能天天吃一頭豬,一隻雞吧。你一生不吃肉又

能救幾個生命。你放生,一次就可以放幾千上萬。你說吃素和放生那個功德大。如果你常常放生,一生救了好幾億的生命。當你看到這些生命因為你,能延續生命,你難道不會升起慈悲心,這

就不叫慈悲嗎?本身就不是一回事,也無法去比較。所以說吃素是放生,這種話很荒唐。

           5.你為什麼反對吃素,吃素難道有過失?

         答,我並不反對吃素。如果你這個人天生素食主義者,或者你個人覺得吃素慈悲,那吃素也是好事。但不必誇張吃素的所謂功德。如果執著吃素才能解脫,那就犯了五邪見之一的

見取見。如果把吃素當做戒律,那麼久犯了五邪見中的戒取見。如果有人本來 有機會學佛,但不能斷肉,你說只有斷肉是學佛,才能成道。不斷肉不能成,那麼他不學佛,是不是斷了他人的

法身慧命,是不是有罪過。

          佛提倡的是中道生活,八正道裡的正命,就是這一點。不苦,不樂。不要追求過度的生理心理的欲望,也沒必要吃不應該吃的苦,這才是佛真正的主張。還有就是,辯證的有邏輯

有思想的去思維問題。而不是閉著眼睛盲目接受某些觀點,甚至是佛經。

相關焦點

  • 為啥同為佛教,日本地區僧人能吃肉,而中國和尚只吃素食齋?
    ,但也有人了解到,日本的佛教是允許和尚吃肉的,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佛教一直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而這兩者在對待''吃不吃肉''這個問題上可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而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不同,在大乘佛教的佛經中是主張吃素的,在大乘律典的《楞伽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凡殺生者,多為人食。若人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在大乘佛教一方面看來,食肉,是殺生的根本,認為世間的有太多罪惡與殺戮是為了人們那一口肉而存在的。但就算是極力主張吃素的大乘佛教,也並沒有明令禁止吃肉,沒有將不吃肉作為一條戒律讓信徒們恪守。
  • 馮學榮:原來,佛祖是吃肉的
    由此可見,原始的佛教,其實並不禁止信徒吃肉,原始的佛教其實是禁止弟子殺生,並且禁止弟子主動殺動物、或者叫人殺動物、或者默許他人殺動物、而吃它的肉,而依據原始的佛教,對於那些早已被殺的動物的肉,佛教徒是可以吃的。 而且,作為佛教的創始人,佛陀,他自己也吃肉。
  • 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
    過去幾年中,我那些同為同性戀的朋友們一直向我提問,他們有興趣了解佛教對基友的觀點。在今日世界裡,很難過地說,基友仍然被當成是社會唾棄的對象,認為這些人不幹正事,只思淫慾。這種根深蒂固的形象造成了在工作單位上對基友的歧視,這在亞洲國家尤其嚴重。根據我的理解,象伊斯蘭教與基督教這樣的宗教是譴責基友行為的,但是我常常自問佛教是怎樣的態度。
  • 星雲大師: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生命教育」的看法 5佛教對複製生物的看法問:由於近代生物科技發達,中外相繼有「複製羊」、「複製牛」的誕生,請問大師,站在佛教的立場如何看待這件事,佛教認為生命是可以複製的嗎圖/取自網絡基因在佛教的看法,就如「業力」,業的內容很複雜,有「共業」、「別業」、「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三時業」、「三受業
  • 老外:除了佛教還有一件東西
    漢元帝劉奭然而在中國,佛教卻慢慢發展了起來,巔峰時期是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有這麼一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個梁武帝,不僅愛好佛教,當時還讓佛教成了南朝時期梁國的國教,為了修建寺廟,更是大興土木。梁武帝劇照而他痴迷佛教,幾乎到了瘋狂的程度,梁武帝蕭衍三次出家,每次都把朝中的大臣弄得苦不堪言。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3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3佛教如何看待自殺行為問:萌生自殺念頭的人,雖然多數是因為活得不快樂而輕生,但也有的人則認為死後可以和親人相聚,或是因為信仰因素而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請問大師,佛教對自殺心理,乃至因信仰而自殺的行為,有什麼樣的看法?
  • 佛教正宗是如何評價濟公這一類酒肉和尚的?
    要看佛教人士對於道濟的看法,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1道濟是被神化的僧人,歷史上確有其人。2他是在佛寺裡得到香火供奉的。大多數情況下,又不是放在羅漢堂正殿供奉的,卻是安置在房梁上。3很多佛教人士講戒律的時候會提到濟公的例子,「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都要加上後面兩句。4民國時期高僧印光法師談濟公「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癲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是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
  • 和尚原本是吃肉的,但傳入中國後卻不吃肉了,原因在於梁武帝
    眾所周知,和尚有著許許多多的清規戒律,比如「五戒」「八戒」「十戒」等等,然而在「八戒」「十戒」之中,我們能找到「不飲酒」,但並沒有「戒吃肉」這一說。那麼,和尚到底能不能「吃肉」呢?實際上,和尚並非不能吃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的飲食並不是不吃肉。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1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1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世間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最殘忍的行為是殺生。人為了維持生命,想出種種的方法來保健與養生。但是另一方面,卻有不少人想用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百思不解。
  • 星雲大師: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文/星雲大師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1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凡人皆好生惡死,新生的喜悅常常令人忘記死亡的哀慟;而面對死亡時又往往過度沉溺在自己的悲傷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關懷臨終者的身心狀況。
  • 佛教對時空的看法(一)
    但是,從佛教輪迴的法則來看,眾生的生命是無盡的,不僅是空間無邊無際,連時間也是無窮無盡不可限量的。如果我們能夠參透時空的真諦,就能夠從東西南北的空間中解脫,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裡破繭而出,到達「處處清涼水,時時般若花」的逍遙境界。 以下,我分四點來跟各位談談佛教的時空觀念:
  • 吃肉的人身上有臭味?肉食者:你可以認為素食好,但能不能別逼我
    大部分的素食主義者是因為有宗教信仰,受教義所限不吃肉。例如佛教,佛教一些派別認為人不能殺生,在《梵網經》中提出了「吃肉的人斷大慈悲種子」,所以佛教主張以慈悲為懷,佛教徒也就選擇不吃肉。有的人則是出於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因不吃動物性的食物,他們認為人類對肉食的巨大需求會破壞環境加劇汙染。有的則是因為要減肥,拒絕食用熱量較高的動物性食品,成為素食主義者。
  • 成為佛教徒 一定要吃素嗎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從目前教界來看,漢傳佛教吃素,藏傳佛教吃肉,南傳佛教則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觀上的原因。南傳佛教是乞食,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藏傳佛教地區,過去因為蔬菜匱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開許,不過現在情況又不同了。漢傳佛教特別提倡素食,主要是基於佛教的慈悲精神。關於這個問題,《梵網經》、《楞伽經》、《楞嚴經》及《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都有明確規定。
  • 星雲大師: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1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1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凡人皆好生惡死,新生的喜悅常常令人忘記死亡的哀慟;而面對死亡時又往往過度沉溺在自己的悲傷之中,以致忽略了要去關懷臨終者的身心狀況。
  • 佛學基礎佛教五戒
  • 星雲大師主講: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佛教從古到今,對於人生的生、老、病、死,一直是從教義上指導人們正確認識生命的本質、生命的實相、生命的意義、生命的輪迴;希望從認識生死,進而坦然面對生死。再者,一個人只要有願,有心把自己的身體布施出來利益別人,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無法安詳往生極樂淨土的顧忌,所以對於死後八小時不能移動身體,甚至不能捐贈器官的這種觀念,早已不合時宜,現代人的思想應該隨著時代而進步,應該正確地認識生死。   ——我們如何看待生死呢?
  • 佛教的基本常識和禮儀
    「滅諦」就是說要消除一切欲望,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道諦」則是說為消滅欲望必須修道,2、八正道:指的是修道的方法,分別是「正見」既正確的見解,就是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正志」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正確的思維
  • 公傳與私傳的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是北傳佛教的一支,對佛教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日本佛教的最大特點是與中國佛教有著直接的淵緣。佛教在日本的初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私傳,另一種叫公傳。據史料記載私傳屬於中國渠道傳過去的,也是最早傳入日本。
  • 開豪車戴名表,吃肉的和尚是不是真修行?
    和尚開車吃肉戴手錶,到底算不算真修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強民富。人們不僅生活物質上極大豐富,精神文明也逐漸得到重視。景區越來越多,娛樂場所也越建越大。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作為佛教大國,不建個寺廟仿佛無法撐起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
  • 早餐吃肉,午餐吃肉,晚餐吃肉,如果你無法拒絕教你減肥吃法
    肉可以說是減肥人群又愛又恨的食物,它口感好誘人,但減肥人群也害怕吃肉,怕吃肉後會讓自己的減肥計劃功虧一簣。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也害怕吃肉,怕肉成為自己加重病情的危險因素。那應該怎麼辦?如果你想早餐吃肉、午餐吃肉、晚餐吃肉,沒有辦法拒絕教你減肥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