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昊仔在搜集美食素材時,突然看到了這個
這不是。。。。。傳說中的。。。。。
黃金比例燒麥嗎
昊仔的好奇(八卦)之心瞬間被激發了。百度了一下,居然還有百度百科
然後。。。。。。
百度無果後,回舌尖查了下,原來它叫四喜蒸餃。黃金比例燒麥的原型就是來自於它!
繼續深扒,原來四喜蒸餃屬蘇式船點(就是船上吃的點心)中的一道點心,相傳起源於明朝。到了清朝併入滿漢全席,被乾隆皇帝千叟宴欽點後才開始在民間聲名鵲起。民國前一直屬於宮廷料理。
既然知道了名字,接下來當然要找個地方嘗試一番啦。
那究竟哪裡能吃到現實版「黃金比例燒麥」呢?
很可惜,經過調查大家對四喜蒸餃其實並不是非常了解,而很多我這個年齡的人根本沒聽說過。我問遍了身邊的朋友,加上搜索,目前也只找到了這4家。
1、蘇州得月樓(觀前店)
地址: 蘇州平江區觀前街太監弄31號
(人民商場)
蘇州老字號,點評上沒有看到關於船點的推薦,但問了蘇州的朋友,舌尖2有四喜蒸餃那集,介紹的蘇州點心店就是這家。
2、藍鯨
地址:上海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
國浩路179弄9號
菜名:松茸四喜餃
這家店開在復旦大學江灣校區附近。他們家的材料與傳統的四喜蒸餃不同。把黑木耳換成了松茸,雞蛋換成了蟹籽,口味有點偏港式。
3、鍾廚
地址: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廣場
食通天12樓1201鋪
菜名:松露四喜餃
他們家與其說是傳統的四喜餃子,倒不如說是港式蝦餃的改良版,外形上還是沿用四喜餃子的造型,餃子皮比一般的蝦餃更透亮。
4、玉玲瓏精緻景觀餐廳
地址:揚州廣陵區汶河北路42號玉蜻蜓
雅致酒店2樓
菜名:四喜蒸餃
這家的四喜蒸餃口味香糯,好評如潮。不過麵皮不像前面幾家那麼亮,估計是比較傳統的做法。
看到這兒,家鄉沒有這幾家店的小夥伴們急了~總不能為了吃個蒸餃專程跑過去吧!
那「黃金比例燒麥」可以自己動手還原嗎?
答案是能!其實四喜餃子(燒麥)的做法沒想像中這麼複雜,網上搜教程有很多案例,比如下面這張圖。
但是怎麼從一張餃子皮變成田字形的過程大家可能有點懵逼,為此昊仔特意用紙做了個小示範,希望能讓大家看地更明白些。
假設白紙是餃子皮,黑豆是餃子餡兒
先把餃子皮對摺,但不要封死;
然後把開口的兩邊往餃子餡這邊折,形成星型;
把上圖4個紅圈點黏在一起,注意四個角要留縫隙;
用手或者筷子把上圖劃紅圈留的縫隙弄成一個大孔,之後加上配料就行。
是不是沒那麼難?這裡有的小夥伴會問了。
為什麼不把皮直接捏成四個孔放食材?
昊仔試了下,至少一張餃子皮是做不了的,因為如果直接把皮捏成這樣。
下面的底會是尖的,像這樣,蒸餃根本沒法立起來。
如果直接壓出一個底,可以是可以。
但是因為皮的彈性有限,不能把四個孔黏連做成田字形,只能呈現出這樣的效果。
要是硬拉皮就破了。
雖然不能完美還原,但是把肉餡和配料的比例控制在8:5應該還是可以體驗黃金比例的味道。有機會後續給大家補上這個坑。
長按二維碼,聆聽更多美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