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Eva 爸爸真棒
13年因為老爸工作的原因,我跟著爸媽第一次踏上了非洲這片土地,在埃及度過了人生中難忘的一年。
提到埃及,大家基本都會想到金字塔、大漠、騎著駱駝的阿拉伯人以及外星人木乃伊等等未解之謎上,我也不例外。從小就喜歡看這些奇奇怪怪東西的我對埃及充滿了期待。
金字塔是有,神廟也有,木乃伊在博物館躺著,然而除此此外,開羅就是一個在熱帶的平平無奇的現代化城市。
雖然沒有那些玄幻層面上的體驗,但是一個熱帶阿拉伯國家還是和中國是非常不同,這一年中的種種見聞和經歷也大大豐富了我的世界觀,對當時只有十四歲的我衝擊力還是很大的。
01 。
即使3歲學英語,
到了埃及語言還是第一大難題
去埃及之前的我跟大多數人一樣,在體制內讀書。
雖然英語從三歲開始就學了,外教課也上,但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英語的地方基本為零。所以到埃及我面對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語言。
我在埃及的學校是英國體系的k12國際學校,第一天,去學校面試,人生中第一次沉浸在全英語的環境中,我簡直使出了畢生所學,全程全神貫注的才能聽懂。
這都過去七年了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面試的時候絞盡腦汁讓自己說的流利。面試結束,老師表示我現再插班上IGCSE直接是後半段了,估計跟不上,於是就降了一級進入了八年級就讀。
順便說一句,我們學校的環境巨好。椰子樹,黃色的阿拉伯現代風建築(大概吧),我夢想中的圖書館……這個環境就和校門外開羅的基礎建設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學校街景
02 。
開學第一天,我被分進了基督教班
開學第一天,老師帶著我進學校。身為全校唯二的亞洲人,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全程被圍觀,跟巨多的人打了招呼。(插播一下我們學校的組成,我們學校外國人很多,但是這裡的外國人指的是阿拉伯世界別的國家的孩子,非洲例如奈及利亞人也很多。像我這種文化差異如此巨大的外國人,基本沒有。)
緊接著,我直接被帶到了年級主任的辦公室,他給我介紹我要上的課,然後他開始問我的宗教信仰,因為他們有宗教課。
那時候我完全不知道religion這個詞,身為一個中國長大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宗教的概念完全停留在只知道名字的程度,這一問把我問懵了,那個英國老師為了解釋religion什麼意思,給我畫了十字架….我在聽懂了之後跟他說我不信宗教,這一下輪到那個英國老師懵了,跟我反覆確認了好幾遍,然後撓了撓為數不多的幾根頭髮,把我放進了基督教班。至此,我算是正式入學了。
說到宗教問題,埃及是一個世俗伊斯蘭教國家,開放程度高,也就是不包頭巾衣服隨便穿。而在大街上遇到的大部分都是包頭巾穿袍子,最保守的黑袍蒙面也不少。
學校裡基督徒也有但是少,無宗教人士除了我們兩個中國人應該就沒有了。宗教課一周一節,分為伊斯蘭教、用阿拉伯語上的基督教和用英語上的基督教。
因為實在沒有無宗教學生,所以只能把我安排進唯一說英語的基督教課。
第一天的課我基本聽的是雲裡霧裡,只能聽懂個大概,涉及專業的詞彙基本不知道。不過老師們都很照顧我這個亞洲小孩,會給我單獨解釋。
這些我聽著稀裡糊塗的課中有一個例外——數學,他們八年級的數學基本相當於我們四年級。
剛開學數學班有個測試,我直接做了個全年級唯一一個滿分出來。毫無疑問引起了轟動,數學老師激動的來找我,還在全年級範圍內傳播了這件事。於是我成功的加固了大家關於中國人數學好這麼個刻板印象。
這一場考試直接把我升到A班,但即便是A班也是簡單到不行,於是老師就讓我不要聽課直接開始做IGCSE的數學題了。
後面的數學課我都是坐在後面做自己的題,然後當大家都在做題的時候,老師在前面輔導,我就在後面輔導我的同學們。但凡老師上課提問沒人會,他就會把我叫上來做演示。
到底是年齡小,適應快,大概過了三個星期我就都能聽懂了。
△阿拉伯語課寫的小作文
正常課程和國內國際學校沒啥區別,八年級英語就開始讀莎士比亞,科學課項目很多,日常學校裡活動也很多,我當時參加了話劇社的道具組,負責畫背景版,可惜沒做完就回國了。
遊泳隊當時試圖報名,但一看都是些從小訓練的專業運動員,我就慫了。體育課男女不分的直接踢足球,啥也不會的我當守門員,然後手直接就被球砸折了。
不過下面我要講的,相比在國內或其他發達國家很不一樣的體驗,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我的人生價值觀。
△學校門口整齊的校車
03 。
從來沒有上過的課
在埃及讀書的時候,有些我以前從來沒上過的課。
第一是宗教課,基督教班的老師是兩個從義大利來的修女,特別溫柔,每次上課前要對聖母瑪利亞禱告。
但我當時英語也不好,直到走我都不知道我們到底在禱告啥...基督教課分英語和阿拉伯語,英語班上一共就四個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聊天。
學了啥我也不記得了,我只記得修女一直在給我解釋誰是兒子誰是爸爸的事情,我到現在都沒搞清.....
第二個課類似社會課,埃及當地的小孩應政府要求是要上政治課的,而我們外國人在這個時間段就會去上這種社會課,基本就是討論討論不同國家文化什麼的。
印象最深的是這件事:老師讓我們畫家庭樹介紹家庭,我兩分鐘就畫完了。而我有的奈及利亞和阿拉伯世界其他地方的同學就愣在那兒,跟老師說自己的爸爸有好多妻子什麼什麼的,兄弟姐妹多的數不過來。
△劃線的是我簡單的家庭樹
老師一個英國人最後只能讓他們畫自己這一支的。這種不同家庭結構算是對我的一個新的文化衝擊,算是第一次真正意識到生活文化差異這件事。
第三就是阿拉伯語課,整個年級上arabic for forigners 的一共也就五六個人,其他人還都是至少有一方父母是阿拉伯人,或者也說阿拉伯語但是和埃及說的不一樣。只有我是完全不會的。
於是我就享受到了開小灶的待遇,當時學的挺快的,字母和簡單的句子都會,但遺憾的是我現在忘的一乾二淨,只記得幾個數字的讀法了。
最後一個中國絕對沒有的是反恐演習,我13年去的,12年埃及剛剛經歷過政變,社會還比較動蕩。
反恐演習一學期一次還是兩次,大家需要關上燈,鎖好門,拉好窗簾,遠離靠外的窗戶,全部貼著牆角坐著,不可以出聲。
我們學校的教室靠近走廊一側的窗戶全部是高窗,外面看不見裡面的。我們就這麼坐著,聽著外面的老師來一個個拉門。直到校長廣播裡給信號才可以解除狀態。
△路上的裝甲車
04 。
我的富二代同學們
語言階段過了之後,我就交到了不少朋友,奈及利亞人、埃及人、利比亞人等等。在我們學校的外國人,個個都有非常傳奇的經歷,相比之下我的人生簡直就是毫無波瀾、非常無聊了。
我們學校的同學,一個個都是非富即貴。有錢到什麼程度呢?家裡遊泳池是標配的那種,一到夏天,facebook上都是泳池party的照片。
我的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埃及人,有一天早上非常興奮的跟我們說她家大猩猩生小寶寶了,邀請我們去她家看。當時我都傻了。
一問才知道,因為她非常喜歡小動物,所以她父母乾脆給她造了個動物園,猩猩獅子老虎都有,知道我是中國人還曾經問過我能不能搞只熊貓過來…我表示除非你成立個國家,說完這話我們真的去研究過這世界上還有沒有無主之地這種事。
△當地最好的商場
我另一個奈及利亞的朋友,出生禮物是一匹剛出生的小馬駒,家旁邊有馬場的那種,她和小馬駒可以一起長大,聽著浪漫無比。至於某阿富汗同學家裡,父母一人各一個跨國石油公司等等,太多了。
說了好玩的,說點難過的。我有個利比亞同學,又聰明又好看,說著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語,非常非常熱愛讀書。就這麼一個一看就家境優渥,從小受過良好教育的女生卻經歷過炸彈的轟炸。
據她說當時利比亞局勢急劇惡化,炸彈已經炸毀了離他們家不遠的房子,過不了幾天炸彈也落在了她們家院子裡,於是他們父母決定大家只收拾一點點必要物品,連夜全家棄家離去,開車開到了埃及。
走之前她把她的藏書都藏到了地下室,期待著這些書能保全,有一天她能再回去。這姑娘現在在加拿大,好像再也沒有回過國。
她跟我們說之前的利比亞經濟發達,人民淳樸,生活非常美好。後來戰爭開始,國家再也沒人管理,百姓流離失所。利比亞有石油,政局亂了之後許多國家就直接進去搶石油。
她的描述和她的神情,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國破家亡,第一次感受到詩詞裡那種「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傷。
△窗外的裝甲車
另一次,老師讓我們對比自己國家七十年代和現在,身為中國人的我是毫無疑問表示我們國家在進步的,但是沒想到全班就我一個這麼認為。
因為我的同學有很多阿富汗、利比亞、巴勒斯坦等等,下了課同學們帶著我去了圖書館,上網找圖片告訴我他們國家曾經是多麼的輝煌,後來又是怎麼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跟我說在自己國家是怎麼躲避炸彈,怎麼看著街上那些奄奄一息的人卻無能為力,小小年紀早就會用槍等等。
這都是我想都不敢想的經歷,所以出了趟國我變得無比的愛國,和厭惡戰爭。
大國博弈中,中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在看那些政治評論中,總能看到關於中東的地緣分析,各大國需要拿到那些地方,美國、俄羅斯不能失去那些地方等等。
這麼一個被大家當成棋盤的地方,是真實生活著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有無數的孩子像我這些同學一樣,聰明善良,卻遭受著這些苦難。
我那些同學是幸運的,他們有錢有權,可以去到別的地方正常生活,而那些逃不出來的平民呢。再看《燦爛千陽》,想到我那些同學們,只剩唏噓。
△《燦爛千陽》書籍封面
05 。
貧富差異巨大的埃及社會
同樣,埃及整個社會貧富差距非常的大,他們國際學校價位從人民幣一萬一年一直到三十萬一年,非常多種和豐富,這是因為當地但凡有一點點錢的人都會把小孩送進國際學校,據我同學說公立學校就是完全不能上的那種。
我爸當時公司的中國人們都住在一個富人區,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很多同學也住在那個社區裡,我家旁邊就是某個國家的使館。
這麼個富人區什麼都不缺,吃喝玩樂很豐富,外國人非常多,健身房都是歐美人全部講英語,但即使這樣這個社區裡還是有很多那種來做工的窮人,他們的小孩就不上學,天天路上瞎跑騷擾女生,我也被跟過,也聽說有人被掀過裙子。
△當年在埃及住的房子
出了這個社區往普通人住的地方走走,就感覺是另一個世界。在開羅這種首都,有很多泥濘不堪的小路,驢子和騾子就在街上走著,人們買著就放在塵土飛楊地上賣的一毛錢一張的餅充飢。
學校裡的人都會說英語,但是到大街上想找一個會說英語的非常難。日常坐校車上學,如果坐靠窗的往外看,經常看到其他車上的人衝你吹口哨,打手勢。我這一年一次都沒做過公共運輸,因為同學們告誡我千萬不要。
就感覺學校裡的埃及人,外國人和普通的百姓是兩個世界,如果不是有那些做工的傭人等等,基本就完全沒啥交集。我同學家裡都是有私人家庭醫生的,至於普通人家怎麼看病,他們好像也不知道。
△當地的菜市場
06 。
那一年,我玩遍了埃及所有的景點
最後,說點輕鬆的吧!因為埃及的假期非常多,我們同時放基督教和穆斯林的假期,再加上學業實在是輕鬆。所以這一年,我們一家玩完了埃及所有的景點。埃及真的是一個旅遊勝地,我逢人就安利。
埃及人文資源就不說了,吉薩金字塔,各種神廟,圖坦卡蒙的墓等等,想看的木乃伊和圖坦卡蒙黃金面具都可以在埃及國家博物館中看到。
埃及的自然資源也是及其豐富,北邊地中海,東邊紅海印度洋,西邊撒哈拉沙漠,南邊往蘇丹邊境有美麗的亞斯文和著名的阿布辛貝勒神廟。
△盧克索神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幾個,一個是離開羅不遠的黑白沙漠,可以在沙漠裡住一晚上,生火燒烤,越野車在沙漠裡馳騁,晚上欣賞星空(攝影照片上的那種絢麗星空!!),白天還能看到帳篷旁邊狐狸留下的腳印。
△沙漠裡小狐狸留下的腳印
第二個就是紅海潛水了,吊打我去過的海南和東南亞一眾地方,你能想到最絢麗的海底世界,就是那樣。
△水巨清的紅海
第三個就是圖坦卡蒙的墓,那個墓有一堆神秘傳說,而且發現那些墓的考古隊人後面都離奇死亡了,因為發現的晚保存得好,墓中那些象形文字都沒有褪色,一直畫到頂的壁畫和象形文字是真的有一種壓迫氣勢的。
埃及物價低,旅遊資源豐富,高級酒店又好又便宜,太推薦去玩了。
△亞斯文熱氣球
寫的有點太多了,因為這一年的經歷實在是太豐富,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沒有寫出來。
現在大家對穆斯林有很大的意見,但因為我認識太多善良聰明努力學習的穆斯林,所以很難把一些東西上升的群體層面(對所有群體都這樣),我覺得這也是有這一年經歷的好處,是我最大的收穫之一。
原標題:《我在埃及留學:宗教、戰爭和超級富二代同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