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士一生作詩無數,其中一首對和尚表達愛意的詩,卻流傳千古

2021-01-08 歷史有妖氣

詩歌,是古人的情感寄託,自古以來,才子佳人們都喜歡在詩句中隱晦地表達出心中所想,尤其是情詩,那種若即若離之感,讓不少人為之沉醉。唐代是文學鼎盛的時期,除了以李白、杜甫為首的男詩人外,也有許多才華出眾的女詩人。其中最出名的,便要屬李冶、薛濤、魚玄機、劉採春了,她們被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與魚玄機二人,更是一生風流韻事無數,感情問題簡直讓人頭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則是關於李冶的。

李冶,大約在公元730年出生,烏程(今浙江吳興)人,父親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對詩歌這一塊很有研究,從小就教李冶吟詩作對,意欲將女兒培育成超越自己的文學大家。李冶很有天賦,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不俗的詩才,她六歲時便能寫出讓父親驚嘆不已的詩句,儘管有點不詳。

事情是這樣的,當年李冶6歲,正和父親在院子裡閒聊,父親為了考察一下女兒的學習進度,便讓她作詩詠院子裡的薔薇。沒想到的是,李冶想都沒想,瞬間萬般思緒湧上心頭,她一開口就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的本意是說薔薇已經長大了,本應給它搭個架子,可是架子一直沒搭好,薔薇的枝條都糾纏在一起了,就像人的心緒一樣,亂作一團。

按理來說,李冶的比喻還真就恰到好處,但父親卻聽出了另外一層含義,他認為「架卻」的諧音是「嫁卻」,仿佛在說父母不著急女兒的婚事,把女兒急得不行,要知道,這時候的李冶還只是一個黃毛丫頭,現在就考慮婚嫁的事,長大以後還得了?因此,父親頓時火冒三丈,他說李冶肯定會成為一個「失足女子」,於是他在李冶十一歲的時候,就把她送到玉真觀做了女道士。

俗話說「三歲看八十」,這話一點沒錯,李冶雖然當了道士,但是她的性情一點沒變,她每天吟詩作對,畫畫彈琴,生活很是逍遙自在。此外,她還結識了當時的名士陸羽(茶聖)、釋皎然(和尚)等人,尤其是釋皎然,李冶竟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對他情根深種。可是,釋皎然是和尚,而她是道士,為了避嫌,她只有將自己的感情藏在詩句當中,於是就有了《八至》這首詩。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這首詩有點意思,「東西」是方位詞,既能近,又能遠,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再恰當不過。「溪」意味著淺,「清」則可以倒映出整片天空,頗有芥子須彌之感。「日月」雖然都在天上,看似距離極近,但卻很少同時出現,正所謂「聚少離多」。「夫妻」一說就比較接地氣了,二人之間的關係更是無法言明,親密無間和同床異夢也是常有的事。

正因如此,這首《八至》才流傳至今,成為了千古佳句。大家認為,這首詩寫得如何呢?

家長建議教材刪除《愛迪生救媽媽》,因為故事是虛構的,你同意麼

中國大學生破解世界級難題,22歲成985正教授,獲贈100萬元獎勵

丈夫與父親只能活一個,怎麼選?她用一句話點透,從此誕生一成語

本是一隻流浪狗,卻在戰場上屢立奇功,回國後獲總統親自接見

農民用金屬探測器找一錘子,卻意外發現1500年前的古羅馬金庫

相關焦點

  • 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這首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其中最後一句更是流傳至今千古傳唱的佳句。如今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但卻鮮為人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慈禧給母親祝壽寫下的一首詩。慈禧雖然慈禧遺臭萬年,但是慈禧曾經做過一首詩,老人們經常掛在嘴邊,其中最後一句流傳至今千古傳唱! 據慈禧的後人葉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講過一件小事,頗能體現這個政治強人柔軟的一面。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無疑是陸遊,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平生作詩近萬首(乾隆作詩三四萬首,因水平實在有限,不在此列)。陸遊的詩歌,風格多樣,體裁廣泛,涉及面十分深廣。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蘇軾納歌姬為妾,為表白愛意寫下一首表白詩,成為經典流傳至今
    蘇軾納歌姬為妾,為表白愛意寫下一首表白詩,成為經典流傳至今大文豪蘇軾的一生中,有三位很重要的女人,蘇軾並不想只把她們放在自己的回憶裡,而是充斥在那美輪美奐的詩詞中。這其中王潤之溫柔體貼,可以說是蘇軾內心的堅強鎧甲,可惜紅顏薄命,很早就亡故了;後來續弦娶了王閏之,王閏之持家有道,事無巨細都能為蘇軾處理的非常好,是一位很好的賢內助。然而在王弗之後,最懂蘇軾的,還是侍妾王朝雲。
  • 曹丕看見2牛打架,讓曹植作詩一首,還不能有牛字,結果流傳千古
    三國時的曹操是一位梟雄人物,他的一生有很高的成就曾經曹丕看到兩頭牛在打架,就讓曹植即興作詩,而且詩中不能有牛字。曹植當時是出口成章,而且作品流傳了上千年。曹操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當時曹昂和曹衝都已經死去了。此時曹操屬意的人選就是曹丕和曹植。
  • 小和尚無法開悟,師父念首洞房詩,他大悟寫下一首言情詩廣為流傳
    古代詩詞分門別類很多,其中有一類詩詞,是跟佛教有關的,讀起來往往能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比如北宋詩僧道潛的詩:「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就是一首能讓人降低欲望的言情詩,禪心就像柳絮粘上了泥巴,不在飛舞,比喻他的心不會隨著外物而起波瀾,更不會為誘惑所謎。
  • 《詩經》中一首千古流傳的詩,乃千古第一首把女人比作花的詩!
    《詩經》是我國偉大的一部先秦時代的詩集,它的內容歌頌著當時的風土人情,歌詠著當時人們辛勤的勞作,歌頌當時民風的和諧,淳樸,其中一首詩《桃夭》,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了千古名詩,它優美的內涵,辭藻,以及描繪的情景,給了人們美的享受。
  • 女道士戀上一和尚,寫了首短短24字的情詩,最後6個字成愛情名句
    她六歲那年,就曾寫下一首詠薔薇詩,其中有一句是「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就因為這首詩,父親卻認為此詩不祥,十分的不愉快。原來古代有很多通假字,比如「架卻」通「嫁卻」,李冶的父親認為,這麼小的女孩子就知道待嫁女子的心緒煩亂,長大之後恐為失行婦人。後來李冶長到11歲,她的母親將其送到玉真觀出家修行,成為了一名女道士。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白詩也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我們熟悉的這些詩句,全是杜甫寫給李白的。
  • 陸遊因唐婉去世,作一首詩流傳千古,而他卻為唐婉終身未娶!
    後人讀詩,讀文字的美,讀意境的深,唯獨不能完全讀出作詩人的傷。陸遊是南宋史學家、文學家,生於北宋滅亡時期。他是尚書右丞陸佃之孫,深受家族影響,十二歲就能作詩,一生筆耕不輟,且作品中具有忠君愛國的情懷。年少時,參加科考,卻因秦檜的孫子名次在他之下,開罪秦檜,之後在仕途屢屢受挫。直到秦檜去世,陸遊才有機會調回京師為官。
  • 布袋和尚的一首禪詩,流傳千年,開悟無數人!
    布袋和尚有一首禪詩,流傳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很多人學佛人因此詩而開悟,希望你讀過之後,也能所有開悟。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我們去寺廟時,會看到一個笑口常開的彌勒佛,這個彌勒佛的形象原型,就是布袋和尚。
  • 詩人苦思三年寫出兩句詩少為人知,隨手寫的小注卻流傳千古
    大文學家韓愈對二人有高度評價,其中一首詩《贈賈島》,對賈島的詩歌成就做了充分肯定,詩曰: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欣賞,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
  • 蘇軾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在中國古代,詩和詞都是古人用來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出色的才學,所以古時候的許多詩人能夠出口成章,留下一些如今還朗朗上口的經典作品。在古詩許多的體裁中,迴文詩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體裁,簡單來說,迴文詩就是利用漢語詞序的迴環往復來作成一首詩,也稱作「回文體」。
  • 這個女道士寫的詩,心傷腸斷,其中兩句婦孺皆知
    不過這些太美的記憶,不是只留存在男人的天空與世界,在唐王朝風起雲湧的歷史瞬間裡,亦不乏太多的女詩人,她們讓唐詩更加潤澤,讓詩歌更加有味道。唐代有著名的四大女詩人:李冶、魚玄機、薛濤、劉採春。她們的詩多有留世。
  • 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催生一首流傳千古的曲子,造就一首千古名篇
    公元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叛亂,唐玄宗在倉儲之下攜帶楊貴妃逃往四川,隨行的還有皇子皇孫以及王公大臣及禁衛軍等,其中也包括位列宰相的楊國忠。楊國忠原名楊昭,是楊貴妃的堂兄,因貴妃得寵,楊氏一族雞犬升天,楊國忠更是位列宰相,獨攬朝政。但他卻既無能力也無品德,將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天下更是民怨四起,安祿山正是打著「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的旗號起兵造反。
  • 唐代詩人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有一首詩和兩行詩千古流傳開來
    古人推崇張繼詩,特別是《楓橋夜泊》詩,使張繼出名。歌手的歌《濤聲依舊》使這首詩更受歡迎。這首詩讀得沒完沒了,讀後讓人感到輕鬆愉快。由於這首詩的流傳,蘇州寒山寺已成為許多遊客的旅遊勝地,一些客人在半夜特別注意鐘聲的聲音,在張繼詩中體驗夢幻般的美妙心情。其中有日本遊客,他們都來自這首詩。
  • 蘇軾用歌女試探道潛心性,對方毫不慌亂,作下名詩流傳千古
    比如他曾經有一次行至於潛處,想要去拜訪高僧慧覺和尚。來到人家的住處綠筠軒之時,看到周圍種著許多竹翠,頓時喜歡上了那裡的環境。於是,立即提筆作下一首詩來感嘆慧覺以竹子點綴住處的高雅情操,覺得任何環境要是缺少了竹子,不免就會沾染世俗之氣。
  • 《唐詩三百首》裡最矛盾的一首詩,上下文矛盾,卻千古流傳!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詩歌啟蒙讀物,各種類型的詩歌佳作都有,但是有一首詩卻很奇怪,它的上下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由於它的感情真摯,因而千古流傳。我們一起看看這首《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李季蘭:一生未出嫁的才女,寫下一首詩道盡夫妻之情,成千古名作
    01在這些不出名的詩人中,他們的才華是體現在他們所寫下的詩裡的,其中有一位就是這樣,她叫李冶(李季蘭),是唐朝的一名女性詩人。對於我們這樣的平凡人來說,究其一生也擺脫不了對父母、對伴侶的依賴,甚至一生都看不清夫妻之間的感情問題,所以怎樣對待夫妻之間的情感關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但是李冶這個一生未出嫁的女子卻用了一首詩,短短的四句話理清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問題。
  • 歷史中「最懶」的詩人,一生就寫兩句詩,詩句卻人人會背
    卻寫出朗朗上口、能千古流傳的,則僅此一位,此人便是北宋的蘇麟。他深知範仲淹有才華,又愛作詩,因此就想通過一首詩來毛遂自薦,也將自己的意思隱晦地向範仲淹傳達。 千古絕唱 一次,蘇麟終於等到了前往杭州拜見範仲淹的機會,便在信中寫下兩行詩,這就是千古名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經典詠流傳歌曲:《經典詠流傳》9首好聽情歌,總有一首適合你,果斷收藏!
    想聽更多經典詠流傳歌曲,看更多經典詠流傳視頻,記得關注我們,每天更新!經典詠流傳背景介紹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音樂節目,由撒貝寧擔當主持人。節目分為《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經典詠流傳第一季》於2018年2月16日起每晚八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於2018年4月21日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