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2020-12-22 文史控

在中國古代,詩和詞都是古人用來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因為有出色的才學,所以古時候的許多詩人能夠出口成章,留下一些如今還朗朗上口的經典作品。在古詩許多的體裁中,迴文詩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體裁,簡單來說,迴文詩就是利用漢語詞序的迴環往復來作成一首詩,也稱作「回文體」。

而迴文詩這一體裁早在公元前206年的漢代時就已經出現,經過發展後,到公元226年時已經極為盛行,也逐漸成為許多文人作詩時優先選擇的一種體裁。迴文詩不同於其他體裁古詩的地方在於他的讀法,譬如拿《茶壺迴文詩》這首迴文詩來說,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不管你從哪一個字開始讀起,最終都能成為一首五言絕句。

如果把所有可能的讀法全都讀一遍,那麼這首詩就可以演變出四十首詩,的確讓人嘆為觀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清朝的詩人黃伯權。雖然在讀法上,迴文詩像是如今我們愛玩的文字遊戲,但在創作手法上,迴文詩還是和其他的古詩一樣,仍舊是通過反覆詠嘆來達到抒發自己感情或是敘述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有許多的詩人、文人,他們作詩的目的不過是希望通過古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可以尋找一些懂得自己的知己。雖然迴文詩的體裁特殊,很容易被世人誤認為是賣弄技術和文採的一種體裁,但實際上,他也只是眾多古詩體裁中的一種,也是詩人們藉以詠志的一種方式。

雖然歷史上作迴文詩的人不少,但最為神奇的還是《題金山寺》這首詩,他的作者是著名文豪蘇軾。蘇軾出生於1037年1月8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坎坷不斷,1057年時,蘇軾考上了進士,但為官不久,1080年時,他又因「烏臺詩案」被貶,這樣起伏不定的人生也讓蘇軾所作的詩蘊含著他各個時期的心境。

《題金山寺》是一首經典的迴文詩,據說,這首詩是蘇東坡前往金山寺後,看著金山寺的唯美景色,心中有感而發,便寫下了這首詩。大家都知道,蘇軾的每一首詩都是精品,而他的才能和學識也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了詩的身上,這首詩也不例外。雖然這只是蘇軾當時記錄自己心境的一首詩,但卻讓後世的我們不得不感嘆他的才氣。

這首迴文詩除了文採卓越之外,最為神奇的地方就是順著讀和反著讀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景象,順著讀此詩是在描述天亮的場景,而倒著讀卻是描繪了天黑的景象,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且這首詩在順讀和倒讀描繪了兩種不同畫面的情況下還充滿著詩意和畫面感,不得不讓人讚嘆蘇軾的才情,也讓世人更加認可《題金山寺》一詩作為中國最為神奇的詩的地位。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神奇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想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想念丈夫
    在宋代就有著這麼一首迴文詩被稱為中國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思念丈夫。自唐代起,傑出的詩人數不勝數,他們創作出了各種類別的傳世名詩,被後人頂禮膜拜。而在詩人心中,「迴文詩」一直是一個十分受他們喜愛的文體。早在西晉初期,就有蘇伯玉妻《盤中詩》的出現,這是目前最早的迴文詩。
  • 它是中國古代的一首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卻是天黑了
    無論你是正著讀,還是倒著讀,字都沒有變,意思也沒變。而這就是相對初級的迴文詩。迴文詩又被稱為「愛情詩」、「迴環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讀起來迴環往復,綿延不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早在晉朝時期,回文體便很流行。而比較高級的迴文詩,不僅正反都能讀得通,而且還能呈現出作者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感。
  • 中國史上最聰明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天亮了,反著讀是天黑了
    按照文學形式分的話,迴文聯、迴文詩、回文詞、回文曲都是回文的妙用體,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流傳千古的絕妙迴文詩,這首詩出自蘇軾筆下(也有說是宋代周知微、唐代徐寅所作),名字叫做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是天黑了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蘇東坡的一首詩。乍一看,你可能會誤以為,這只是對江田黎明美景的簡單描述。但事實上,如果你能改變閱讀順序,你會發現它有一個非常神奇的一面——當你倒著讀的時候,它可以向我們展示月光下划船的美麗。這是什麼是?過來看看!蘇東坡其實就是蘇軾。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小詩人偶成千古奇詩,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
    當然也有一些,並不出名的詩人,寫出過流傳千年的經典。今天就來說說,一個叫李禺的小詩人,和他的千古奇詩《兩相思》。 李禺《兩相思》 李禺宋朝人,其他不詳,算是個不知名的小詩人吧。史料上他的記載非常少,就連強大的搜尋引擎都搜不到他多少信息。就是這麼一個不知名的詩人,卻寫下過一首千古奇詩。
  • 一天一篇文言文:蘇軾《赤壁賦》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微信號推薦閱讀:      史上罵人最狠的一首詩,痛罵了14萬士兵,卻成千古名作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個字,令人膽戰心驚      宋朝一個和尚寫了一首詩
  • 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比如,寫出「唐朝第一詩」的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代表作《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又比如,宋朝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詩人李禺,寫出了一首千古奇詩《兩相思》。 之所以被稱為奇詩,原因是這首詩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但它表達的意思卻會變了個樣,也就是所謂的「迴文詩」,男人通常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 我國最奇特情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歷史的瑰寶,詩詞的種類眾多,但是卻有這麼一種題材卻是詩歌中的「奇葩」,那就是迴文詩。為什麼要說它奇葩?因為它不僅可以正著讀,還可以倒著讀,不僅文理通順,而且正反兩意截然不同,其中就有一首堪稱最為奇特,正著讀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讀是妻子思念丈夫,真是別有一番韻味。
  • 《西遊記》小說100回,順著讀是圓滿,倒過來看是人生
    反而,如果我們改變一下視角,倒過來看《西遊記》,所有圓滿都像泡沫一樣,瞬間破滅,一切都變得「現實無比」: 「反彈琵琶」。如來派師徒5人帶上「真經」去東土大唐傳教,一路上碰到無數妖魔鬼怪。悟空拿著棍子東衝西突,想要掃平天下不平之事,卻發現要妖怪們都有靠山。
  • 蘇軾在結婚當天隨手寫一詩,沒想到卻廣為流傳,成千古名篇
    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但是沒想到的是,這首詩卻被後人廣為流傳,成了千古名篇。
  • 中國最奇特一首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迴文詩」是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它能夠迴環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最早見於蘇柏玉妻《盤中詩》,這首詩顧名思義寫於盤中,從中央起句,迴環盤旋而至四角,是一首傷離別怨之辭。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今天跟朋友們分享幾首經典的「迴文詩」:《菩薩蠻·夏閨怨》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情景交融,寫閨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傳情,以閨中少女嘲笑郎君寫醒後的怨思。此詞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如果你喜歡詩詞,就沒辦法不喜歡蘇東坡,他就是那種千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隨手一寫,就是不朽名篇,隨意一吟,就是千古絕唱。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文學奇蹟:才女寫841個字,各種角度解讀出近八千首詩,過於精妙
    在這種幽憤的心情之下,蘇蕙寫就了那首震驚文壇的奇文杰作——璇璣圖,心靈手巧的蘇蕙還將這首詩繡在錦緞上,寄給了竇滔。相傳最後竇滔讀到這些情真意切的詩文,良心發現,趕走了趙陽臺,而接回了原配蘇蕙。說起來這個橋段大家是不是覺得挺熟悉的,簡直和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一模一樣。璇璣圖不是畫,而是由漢字組成的文字方陣,它是迴環詩的代表。
  • 蘇東坡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念是千古絕唱,倒過來念仍是千古絕唱
    那是在熙寧初年(1071年),蘇軾看到老友王安石在擔任宰相以後,為了推行新法而任用了一些小人,並且有時候也沒有考慮到老百姓的實際情況,於是他就寫文章對這種現象提出了批評,隨後就被「群起而攻之」,不久就從京城被貶到了杭州擔任通判官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蘇軾不僅詞開豪放一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與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將宋詩推向了高峰。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