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寫給18歲女兒: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2021-03-04 中國新聞周刊
周刊君 說

這是一位父親寫給18歲女兒的信。

雖然作者是名人,但他和其他父親其實沒什麼兩樣,同樣需要面對很多問題、做出一些兩難選擇,不過作者的智慧和建議確有值得大家借鑑之處。推送上來,希望給你們一些啟發。

年末異常忙碌,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周刊君在北京問安。

文/吳曉波


每個父親,在女兒十八歲的時候,都有為她寫一本書的衝動。現在,輪到我做這件事了。

你應該還記得,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問你一個問題:你長大後喜歡幹什麼?


第一次問,是在去日本遊玩的歌詩達郵輪上,你小學一年級。你的回答是,遊戲機房的收銀員。那些天,你在郵輪的遊戲機房裡玩瘋了,隔三岔五,就跑來向我要零錢,然後奔去收銀小姐那裡換遊戲幣。在你看來,如果自己當上了收銀員,那該有多爽呀。

後來,我一次又一次地問這個問題,你長大後喜歡幹什麼?

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換自己的「理想」。有一次是海豚訓練師,是看了戴軍的節目,覺得那一定特別酷,還有一次是寵物醫生,大概是送圈圈去寵物店洗澡後萌生出來的。我記得的還有文化創意、詞曲作家、花藝師、家庭主婦……

十六歲的秋天,你初中畢業後就去了溫哥華讀書,因為我和你媽籤證出了點狀態,你一個人拖著兩個大箱子就奔去了機場,媽媽在你身後淚流滿面,我對她說,這個孩子從此獨立,她將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工作和城市,當然,還有喜歡的男朋友。


在溫哥華,你過得還不錯,會照顧自己、有了閨蜜圈、第一次獨自旅行,還親手給你媽做了件帶帽子的運動衫,你的成績也不錯,期末得了全年級數學一等獎。我們全家一直在討論以後讀哪所大學,UBC、多倫多大學還是QUEEN。

又過了一年,我帶你去臺北旅行,在臺灣大學的校園裡,夕陽西下中漫步長長的椰林大道,我又問你,你以後喜歡幹什麼?

你突然說,我想當歌手。

這回你貌似是認真的,好像一直、一直在等我問你這個問了好多年的問題。

然後,你滔滔不絕地談起自己對流行音樂的看法,談了對中國當前造星模式的不滿,談了日韓公司的一些創新,談了你自認為的歌手定位和市場空間,你還掏出手機給我看MV,我第一次知道Bigbang,知道權志龍,我看了他們的MV,覺得與我當年喜歡過的Beyond和黃家駒那麼的神似,一樣的亞洲元素,一樣的都市背街,一樣的藍色反叛,一樣的如煙花般的理想主義。


在你的眼睛裡,我看見了光。

作為一個常年與數據打交道、靠理性分析吃飯的父親,我提醒你說,如果按現在的成績,你兩年後考進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學,大概有超過七成把握,但是,流行歌手是一個與天賦和運氣關係太大的不確定行業,你日後成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你得想清楚了。

你的目光好像沒有游離,你說,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歡。

我轉身對一直在旁邊默默無語的媽媽說,這次是真的。

其實,我打心眼裡認同你的回答。

在我小時候,沒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布置寫作文「我的理想」,保衛祖國的解放軍戰士、像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家、或者是遨遊宇宙的太空人,現在想來,這都是大人希望我們成為的那種人,其實大人自己也成不了。


這樣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記得有一年,我去四川大學講課,一位女生站起來問我,「吳老師,我應該如何選擇職業?」她是一位物理系在讀博士生。我問她:「你為什麼要讀物理,而且還讀到了博士?」她說:「是我爸爸媽媽讓我讀的。」「那麼,你喜歡什麼?」她說:「我不知道。」

還有一次,在江蘇江陰,我遇到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商人,賺了很多錢,卻說自己很不快樂。我問她,「那麼,你自己喜歡什麼呢?」她聽到這個問題,突然怔住了,然後落下了眼淚。她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從很小的時候,她就跟隨親戚做生意,從販運、辦廠到炒房產,什麼賺錢幹什麼,但她一直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今日中國的90後們,是這個國家近百年來,第一批和平年代的中產階級家庭子弟,你們第一次有權利、也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它們甚至可以只與興趣和美好有關,而無關乎物質與報酬,更甚至,它們還與前途、成就、名利沒有太大的干係,只要它是正當的,只要你喜歡。

喜歡,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歡了,你才會去投入,才不會抱怨這些投入,無論是時間、精力還是感情。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時代、每個家庭的年輕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未來。所以,如果你僥倖可以,請千萬不要錯過。

接下來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就特別的「烏龍」了。你退掉了早已訂好的去溫哥華的機票,在網上辦理了退學手續,我為你在上海找到了一間日本人辦的音樂學校,它只有11個學生,還是第一次招生。

過去的一年多裡,你一直在那間學校學聲樂、舞蹈、譜曲和樂器,據說挺辛苦的,一早上進琴房,下午才出得來,晚上回到宿舍身子就跟散了架一樣,你終於知道把「愛好」轉變成「職業」,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我到現在還不知道你到底學得怎麼樣,是否有當明星的潛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你確乎是快樂的,你選了自己喜歡走的路。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這是臺灣黑松汽水的一句廣告詞,大概是十二年前,我在一本廣告雜誌上偶爾讀到。在遇見這句話之前,我一直被職業和工作所驅趕,我不知道生活的快樂半逕到底有多大,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則是無效的,我想,這種焦慮一定纏繞過所有試圖追問生命價值的年輕人。是這句廣告詞突然間讓我明白了什麼,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後來,當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便問自己,你認為它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從這裡出發,我們去抵抗命運,享受生活。

現在,我把這句話送給十八歲的女兒。

此刻是2014年12月12日。我在機場的貴賓室完成這篇專欄文字,你和媽媽在旁邊,一個在看朋友圈,一個在聽音樂,不遠處,工人們正在布置一棵兩人高的聖誕樹,他們把五顏六色的禮盒胡亂地掛上去。我們送你去北京,到新加坡音樂人許環良的工作室參加一個月的強訓,來年的一月中旬,你將去香港,接受一家美國音樂學院的面試。

說實在的,我的十八歲的女兒,我不知道你的未來會怎樣,就好比聖誕樹上的那隻禮盒,裡面到底是空的,還是真的裝了一粒巧克力。


(轉自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相關焦點

  • 把生命浪費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願與你在大屋頂下虛度時光,把生命浪費在更美好的事物上。帶上你的好心情,備好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在杭州、在南京,我們等你五一見。等你,天天見。2020大屋頂美好生活節把生命浪費在更美好的事物上於此世間——陳國東雕塑展藝術家陳國東通過造型語言與材料的新嘗試,以物喻人。
  • 吳曉波:何必重返20歲
    ——羅曼·羅蘭最近一部名為《重返二十歲》的電影在全國上映,好評如潮。它之所以能輕易打動觀眾,大抵是因為大部分過了20歲的人,都想回到那一年燈火通明的十字路口。 對60後來說,如果20歲可以重來,將是多麼奢侈的事情。
  • 吳曉波聯名信用卡等你來約
    2月21日,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在北京成功發布了「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農行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是農業銀行與吳曉波頻道跨界合作、匠心打造的一款集知識傳媒、商旅服務和創新支付為一體的信用卡產品,為財經及商旅人士提供精美的卡面設計和超值的專屬禮遇及權益。
  • 這個世界太危險,時間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4、朋友或是戀人,能走過三個月的已是不容易,能堅持六個月的值得珍惜,能相守一年的堪稱奇蹟,能熬過兩年的才叫知己,超過三年的值得記憶,五年後還在的應該請刻進生命,十年後仍然在的那就不是朋友了,已經是親人是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善變的時代,且行且珍惜。感謝和我相處不離不棄的人。
  • 過這樣的生活,浪費時間算什麼
    雖然「浪費時間在美好的事物上」聽起來有些犬儒主義。但享受輕生活,並不是故意的拖延與懶惰,而是更加注重內心與自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那些你願意「浪費時間」去做的事···◑···❶.喜歡的事情,值得浪費身處這個社會結構中,總是難免要妥協。
  • 生命的意義——寫給女兒的一首歌
    (寫給女兒的一首歌,希望有一天在她無助和迷茫的時候,可以想到爸爸給她寫的歌,從中找到慰籍和力量。)有一天你終會想要問起生命存在的意義人們來去匆匆何時相遇何時又分離關於親情友情和愛情它們的終點在哪裡生命就像 是一場旅行感受過程 別太在意結果在去往終點的時候別忘記看沿途的風景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都嘗一嘗才不枉此行
  • 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這一次,我陪你走世界
    這張卡有兩個款式,一個是熱烈的紅,一個是清雅的藍,配上吳老師瀟灑的題字,帶著幾分來自財經男神的親和力。 而「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有個特別美好的願景:陪你看世界,陪你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所以,這張卡會有很多關於出行、生活、購物、知識的服務,給崇尚自我奮鬥,願意去拼搏努力的你,給欣賞商業之美,追求生活品質和審美要求的你,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服務,創造更多更美好的體驗。
  • 吳曉波:疫情後中國經濟3大挑戰和5大特點!
    中國創業企業中的97%是在18個月內「死」的,但依然有很多人衝進創業大軍中來。中國人創業有兩個特點:第一是人多,第二是心很浮躁。中國過去40多年裡,曾經有3個人從窮小子在30歲的時候就發展成為中國首富,分別是陳天橋、丁磊和黃光裕。而現在呢,很多公司還沒創業就拿到風險投資,創業兩到三個月就開始比誰先上市,兩三年的時候就要發展成為「獨角獸」企業。
  • 紀伯倫:愛、美與智慧,是人短暫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1895年,紀伯倫12歲時,由於父親被陷害,被捕入獄,家產被沒收,他和三個兄弟姐妹一起隨母親移民美國,在度過了最初一段艱難貧寒的歲月後,他因出眾的繪畫才能和文學天賦,結識了波士頓先鋒文學圈的幾位好友,其中最重要兩位是最先發現紀伯倫才華的出版商戴伊·霍蘭德與紀伯倫一生的摯友和愛人美國女校校長瑪麗·哈斯凱爾。
  • 吳曉波變身「網紅」 直播「處女秀」賣起吳酒
    文| 江宇琦繼羅振宇、俞敏洪等大咖在優酷直播之後,6月15日10點半,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在優酷獻出網際網路直播首秀。在過去的採訪中,吳曉波曾多次表達了他對直播領域的興趣和推崇,提出直播將是對BAT等巨頭的衝擊。
  • 生命最後10分鐘:餘生很貴,請別浪費.
    747客機橫田空難後,人們生命最後十分鐘的真實反應。當我們還以為有大把時間可以使用時,命運卻不知在何時已經給我們悄悄畫上了最後一張休止符。這時,你會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休止符,對沒來得及好好做一些事情而遺憾悔恨此生?
  • 斷舍離:不要在無意義的事情上糾纏,生命不值得被浪費在瑣事上
    人很多的苦惱都是來自於比較。自己生活本來不錯,和那些條件更好的人比比,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是掙扎在貧困線上一樣。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不能要」。
  • 吳曉波跨年演講:2020年資本市場回暖可期
    新京報訊 12月31日,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他的年終秀上發表跨年演講。演講中,吳曉波對下一個商業浪潮、供應鏈重構、體驗經濟、硬科技、資本市場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並對2020年的商業趨勢和變革作了8個預測。
  • 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最愛夏威夷水果披薩
    我只想說,這些事情對我而言很重要,美味健康的早餐是我們家幸福生活的寫照!當然,這也是我喜歡的事兒,烘焙、畫畫、手工。。。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是不會感到累的!所以,我會在我忙碌之餘,儘可能多做這些帶給自己美好心情的事兒!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我喜歡這句話!
  • 女兒,我想對你說(18)|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你現在可以從樓梯最下面的臺階,從小凳子上蹦到地面,穩穩而有力地落到地面上,這讓你自己都感到自豪極了。第一次從小矮凳上往下蹦的時候,你還問爸爸「可不可以?」讓爸爸評估一下風險😂 每次你做自己沒有把握事情的時候,你都會看著爸爸媽媽問道「這個xier可不可以?」
  • 13歲女兒寫給軍人父親的第一封信,道出了什麼願望?
    在炎炎夏日中,我們一起在大海邊悠閒散步,一起享受夏日的熱烈……」這是一名13歲女兒寫給自己軍人父親的第一封信,樸實的話語、細膩的情感、豐沛的想像流淌筆尖。看到信的當天,她父親激動地將其發布到朋友圈,迅速引來眾多戰友點讚跟帖。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年13歲的歐陽恬恬,是雲南芒市一名初中生,她的父親歐陽林是武警雲南某部的一名軍官。
  • 楊照「寫給女兒的情書」充滿愛
    2012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再度推出了他的新書《我想遇見你的人生》,與上一本書的理性不同,這本寫給女兒的書,是楊照感性一面的縮影,也呈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父愛。楊照被認為是最會講故事的評論人。他的新書《我想遇見你的人生》卻不是他對公共事件的探討和參與,而純屬「私情」。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給女兒愛的書寫」,72篇文字,每一篇都有他「如何做父親」的思考和感悟,深情而富有哲理。
  • 「焦慮」的羅振宇和「憂傷」的吳曉波
    吳曉波的父親雖然已經38歲,但還是考上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在浙江大學留校任教。 而吳曉波一家人終於能從西北的蠻荒之地,遷到了煙雨江南。 在杭州,上了初中的吳曉波,在閱讀方面也有了新取向,當他第一次看到了金庸文字後激動不已: 「原來文字可以寫成那樣子。」
  • 【獲獎徵文特輯】寫給我親愛的女兒
    寫給我親愛的女兒2014級6班 郭靜茹媽媽 羅天娥 時光真是一個神奇的事物,它把美好都鎖在回憶裡,看不見,摸不著,卻讓我們神牽夢縈我真希望你能慢下來,請給我們多一點駐足和停留,讓我們把這段純真,美好的年華印在心裡……——題記 時光飛逝,在我的不經意間,女兒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陪女兒讀書的日子,難忘又溫暖。一件件,一樁樁小插曲,湧上心頭,仿佛就在昨天,不曾離開我的視線。此時此刻的我,有許多的話想對女兒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 吳曉波:花開在眼前
    錄像結束後,我送周榮新到大樓電梯口,然後從高處目睹他出樓,走近一輛半舊的黑色轎車,有一個穿灰色衣服的老者下車接上他,然後緩緩駛遠,融入滾滾紅塵。/不知道愛你是誰的諾言/不知道愛你有沒有變/只知道花開在眼前/只知道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我痴戀著你被歲月追逐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