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花開在眼前

2021-02-08 吳曉波頻道


花開在眼前/已經開了很多很多遍/每次我總是淚流滿面/像一個不解風情的少年;


花開在眼前/我們一起走過了從前/每次我總是寫下詩篇/讓大風唱出莫名的思念。


文/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2008年7月底,章茜給我打電話:「你的《激蕩三十年》的電視版權沒有賣掉吧?」當聽到肯定的回答後,手機那端的她大大籲出一口氣,「千萬留著,我要了!」

章茜是第一財經負責運營的副總,我曾有一段時間受邀擔任《中國經營者》的主持人,站在漆黑的攝像機鏡頭前期期艾艾地講不全一段話,「金話筒」出身、曾是上海灘最年輕的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的章同學在她那個憋屈的格子間裡,無比細心地教我怎樣換氣、咬音、對著鏡頭像看到親人一樣地微笑。

給我打電話的那一天,她剛剛接到集團的任務,必須在年底前做出一部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系列紀錄片,時間只有4個多月,經費預算300萬元。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她第一個念頭就想到了我的那本書,這好比一個被追命的廚師,先衝進菜市場,霸住一堆海鮮再說。

幾天後,七、八個人被臨時召集起來,坐在南京西路廣電大廈的九樓會議室裡開籌備會,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有參與製作大型紀錄片的經驗。與我坐在一起的,還有從北京匆匆趕來的前中央電視臺「對話」節目製片人羅振宇。那時的羅振宇還沒有成為今天的「羅胖」,他離開央視不久,還像一個江湖漢子一般地提著一柄屠龍刀四處尋找成名的獵物。


紀錄片《激蕩·1978-2008》封面海報


四個編導被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頭從我的書裡扒拉資料、梳理線索,同時,試著聯絡需要採訪的當事人。緊張工作了一個星期後,大家再次坐到一起,反饋出來的問題把所有人都卡死在那裡了:根據我的兩厚本《激蕩三十年》,編導們羅列出一百多個採訪對象,可是,這些人要麼是政治家,要麼是企業家或經濟學家,無一不顯赫鮮亮,要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全部預約、採訪――哪怕是完成一半的任務,幾乎也沒有可能。

連著開了兩天的閉門會後,氣氛變得越來越沉悶,所有的人都絕望地沉默。

就在這時,羅振宇的大腦袋突然被神明的閃電劈中,他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索性一個當事人也不採訪,就只訪談周邊觀察者,譬如關於鄧小平南巡,講得清楚的親歷者,起碼超過十個,譬如柳傳志,採訪過他的資深記者至少兩打。在這個原則之下,即便能夠訪到本人,我們也堅決繞開。

這個想法實在太怪異了,初聽好像不可思議,但細細咀嚼,卻會發現這真是一個天才的「方法論上的革命」,它把攔在眼前的約訪難題都變成了馬奇諾防線,一旦繞開,赫然一馬平川。

「羅振宇方法」拯救了編導組。製片人曾捷當即在北京和上海租下兩處簡易的攝影棚,密集約訪相關講述者,在短短的兩個多月裡,居然一舉完成所有訪談內容。同時,章茜還請來上海新聞影像館的張景嶽老師助拳,他是全上海最好的「影像大腦」,幾乎沒有他找不到的歷史圖像資料。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約請步鑫生事件的訪談人。

步鑫生是198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家,他是胡耀邦「欽點」的企業大膽改革的典型,《人民日報》自創刊以來,報導量第一的先進人物是雷鋒,第二就是步鑫生。可是,到80年代後期,步鑫生的海鹽襯衫總廠因擴張過速而發生經營危機,他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步本人出走海鹽,不知所蹤。


80年代步鑫生在海鹽襯衫總廠

步鑫生現象的最早報導人周榮新是《浙江日報》的老記者,也是我一位相識十多年的師友,我請他到攝影棚講述往事。那天,周老師坐車來了,在棚內,他告訴我,是步鑫生送他來的,現在就坐在車裡,但他不願意跟大家見面。其實,在過去的很多年裡,疾病纏身的步鑫生一直隱居在上海。

「他的心裡有很深的結,因為當年的擴張是政府催促搞的,出問題了,卻全部怪罪在他的身上,不給他留一點的後路和尊嚴,他覺得時代對自己不公,他不能原諒。」周榮新幽幽地對我說。

錄像結束後,我送周榮新到大樓電梯口,然後從高處目睹他出樓,走近一輛半舊的黑色轎車,有一個穿灰色衣服的老者下車接上他,然後緩緩駛遠,融入滾滾紅塵。


我突然意識到,在這場催腐拉朽的大變革浪潮中,所有的當代中國人都被裹挾前行,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並不是每一份付出都獲得了應有的尊重和回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激蕩三十年」,它百色雜陳,一言難盡。

片子進入編剪階段後,章茜突然異想天開,提出要創作一首主題曲,譜曲請了臺灣音樂人、當年與袁惟仁組成過「凡人二重唱」的莫凡,寫詞的活兒自然落到我和羅振宇的頭上。

為財經紀錄片寫歌詞,這是完全沒有試過的事情,我們分頭寫出了一稿,我寫得「大江東去」,羅胖子寫得婉約纏綿,章茜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後來我又磨磨蹭蹭地改出第二稿、第三稿,還是被無情打回。

時間很快入秋,某日,我到北京出差,去長安街上的雙子座大樓找一個朋友,他遲到了,我拐進底層的星巴克閒坐。此時,已是黃昏時分,北方的秋日驕陽猛烈地打在大街對面的一座鐘樓上,看人來人往,夕陽西下,我突然有點感動,向服務員討了一支鉛筆和一張紙片,寫下了一串長長短短的歌詞——

花開在眼前/已經開了很多很多遍/每次我總是淚流滿面/像一個不解風情的少年;

花開在眼前/我們一起走過了從前/每次我總是寫下詩篇/讓大風唱出莫名的思念;

不知道愛你在哪一天/不知道愛你從哪一年/不知道愛你是誰的諾言/不知道愛你有沒有變/只知道花開在眼前/只知道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我痴戀著你被歲月追逐的容顏。

花開在眼前/已經等了很多很多年/生命中如果還有永遠/就是你綻放的那一瞬間;

花開在眼前/我們一起牽手向明天/每次我總是臨風輕哼/更好的季節在下個春天;

……

第二天一早,把歌詞傳給章茜,她正在新疆旅行,幾分鐘後,收到回覆:「聽上去像一首老男人的未遂情歌呀。」


紀錄片核心創意團隊合影

2008年的12月下旬,31集財經紀錄片《激蕩·1978-2008》在東方衛視準時播出,後來抱回了當年度國內幾乎所有的新聞紀錄片大獎。

由韓磊演唱的《花開在眼前》,則意外地成了一首流行一時的歌曲,登上東方風雲音樂榜的第二名。在年底的很多公司年會上,這個曲子被當成了主題曲,有些青年朋友還用它作為婚禮的背景樂。

它也成為我的繁忙的財經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虛構類作品」。

今天,到我寫這篇文字的時候,章茜已經離開第一財經,曾捷去了唯眾,其他主力編導要麼出國,要麼創業,羅振宇創辦了名噪一時的「羅輯思維」,周榮新老師已經駕鶴西去,年邁體衰的步鑫生則在去年終於回到海鹽,與他的家鄉父老達成和解。

風流總歸會星散,美好卻始終難忘。

人生那麼短,好玩的事情那麼少,偶爾遇到了一件,就趕緊跟相知的朋友一起去做吧。


....

本文版權歸「吳曉波頻道」所有。

如要轉載,請標明轉自: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

2015年4月25日、26日,吳曉波將舉辦千人大課——「轉型之戰:傳統企業的網際網路機會」。知名投資人徐小平、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吳聲等12位不同行業嘉賓鼎力加盟,在最具創新能力的城市——深圳,千人誓師,一起出發!點擊下圖,直接報名。

相關焦點

  • 吳曉波:花開在眼前(一)
  • 花開在眼前
    這歌的歌詞,出自經濟學家吳曉波之手,是他專為央視31集財經紀錄片《激蕩·1978-2008》寫的插曲。難怪這麼大氣磅礴!(詳情見本文附錄:吳曉波著《花開在眼前》)(本文圖片皆來自網際網路)31集財經紀錄片《激蕩·1978-2008》插曲《花開在眼前》視頻 《花開在眼前》歌詞
  • 恆天財富攜手吳曉波年終秀髮出新年吶喊:勇敢者們,向前衝!
    吳曉波選擇在歲末的倒數第二天,來和人們聊聊這些問題。   12月30日,伴隨著郎朗指尖跳躍的「莫扎特C大調奏鳴曲」,「預見2021 | 吳曉波年終秀」正式在廈門拉開帷幕。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解直錕,恆天財富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恆天基金董事長周斌受邀參加年終秀盛典,與現場數百名恆天財富客戶一起,在吳曉波的精彩演講中回顧2020不凡中那令人感動的勇敢、暢想充滿挑戰和更充滿無限希望與可能的2021。
  • 「焦慮」的羅振宇和「憂傷」的吳曉波
    2008年,吳曉波和羅振宇曾一起寫過一首歌: 花開在眼前, 已經開了很多很多遍。 每次我總是淚流滿面, 像一個不解風情的少年…… 這首「聽上去像一個老男人的未遂情歌」的歌曲,名為《花開在眼前》,後來由韓磊演唱。 這是電視紀錄片《激蕩•1978-2008》的主題曲。
  • 吳曉波變身「網紅」 直播「處女秀」賣起吳酒
    文| 江宇琦繼羅振宇、俞敏洪等大咖在優酷直播之後,6月15日10點半,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在優酷獻出網際網路直播首秀。在過去的採訪中,吳曉波曾多次表達了他對直播領域的興趣和推崇,提出直播將是對BAT等巨頭的衝擊。
  • 吳曉波對「吳曉波」商標提異議,侵犯姓名權
    近日,商標局公布了一件「吳曉波」商標不予註冊的決定。 「吳曉波」商標由自然人許寧波申請,指定使用商品為第30類「咖啡;咖啡飲料」等。該商標在初審公告期間,被吳曉波本人提出商標異議,我們一起來看下。 在發現自己名字被搶註商標之後,吳曉波及時提出異議申請,並引證在先註冊的第19328603號、第19329136號、第27314214號、第19329523號「吳曉波頻道CHANNEL WU及圖」商標核定使用商品和服務包含第9類「揚聲器音箱;電子圖書閱讀器」、第
  • 吳曉波:中國歷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吳曉波 | 吳曉波頻道創始人本文選自《每天聽見吳曉波》,轉載請聯繫:吳曉波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點擊音頻,聽見吳曉波)——每周末,在筆記俠遇見吳曉波——筆記小引: 點擊可閱讀:阿里沒對外講過的真相 | 湖畔大學阿里CEO張勇演講無獨有偶,逍遙子說到決定阿里命運的三次「分分合合」: 1、最英明的一次
  • 如何看待吳曉波發表「2020,翻車不丟臉」
    繼《吳曉波:十五罐》之後,吳曉波在其公眾號又發布了《吳曉波:2020年,翻車不丟臉!》的原創文章。闡述對當下經濟環境見解的同時,再次回答了關於自己直播翻車的問題。此文一出,引發了大家廣泛的討論。在過度娛樂化所帶來的戲謔、嘲諷和偏激的浪潮退卻之後,那些曾被浪潮掩蓋,隱藏在更深處的問題,也終於逐漸曝露於人們眼前。此時此刻,有太多的人,眉心微蹙,深思熟慮後也想問上一句,中國直播行業怎麼了?知道這個,也許,你也就明白,為何吳曉波說直播翻車並不丟臉。
  • 吳曉波:直播解鬱丸的帶貨江湖
    吳曉波:再次把自己寫進書裡7月火熱的天氣沒有帶來火爆的銷售,吳曉波對自己說,「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寫過《大敗局》的吳曉波沒想到自己也會成為「敗局」中的一個案例。曾經自信揚言「在2020年,不看直播,不做直播,那就是白過了」的吳曉波,直播四小時後卻只剩下「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更身心俱疲的是跟著上車的商家,眾多品牌得以在直播露出和強化,「就當是出了一筆廣告費」。
  • 吳曉波聯名信用卡等你來約
    2月21日,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在北京成功發布了「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農行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是農業銀行與吳曉波頻道跨界合作、匠心打造的一款集知識傳媒、商旅服務和創新支付為一體的信用卡產品,為財經及商旅人士提供精美的卡面設計和超值的專屬禮遇及權益。
  • 吳曉波頻道買粉是什麼梗 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花40萬增粉42萬
    吳曉波頻道買粉是怎麼回事?4月15日,全通教育集團(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全通教育,300359)發布了對深交所下發給該公司的第二封重組問詢函的回覆。  回復函中透露,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關注用戶數量實現了持續穩定增長,自2017年初至2018年末,「吳曉波頻道」月均關注用戶由222.78萬人增長至345.88萬人。
  • 吳曉波頻道:50天報告
    「吳曉波頻道」是財經作家吳曉波進行獨家內容發布的自媒體
  • 吳曉波頻道:500天報告
    ——吳曉波人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盧梭文/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南加州的聖地牙哥縣是一個軍港,著名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就停泊在市中心的港口邊。吳曉波頻道開張的第一個月,訂戶數突破十萬,我還為此咬牙送出了一臺iPhone手機。很快,訂戶淨增的曲線就趨向於平穩,到50天的時候,接近14萬,100天的時候為24.5萬,300天時為60萬,如此算來,日均2000人,不徐不疾,如期而至。
  • 2015:吳曉波頻道的十件事
    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吳曉波頻道以幾篇論理文章表達了自己的鮮明立場:認可商業之美,崇尚自我奮鬥;樂意奉獻共享,反對屌絲經濟。No.3瘋 了、別 慌 與 股 災 結 束▽在此背景下,吳曉波頻道適時推出了針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大課,力邀BAT高管、網際網路專家、轉型標杆企業前來傳授經驗,從理念和工具兩個層面給予傳統企業以切實的指導。吳曉波頻道先後在深圳、上海、佛山開設千人大課,兩天時間,千人規模,場場爆滿,充分顯示出傳統企業對轉型的急迫心情。No.5「吳 酒」 的 人 格 化 測 試
  • 吳曉波:我為什麼要做自媒體
    吳曉波是樂觀的,你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他與他的總編同學的互勉,也可理解成他的自況。美國評論家李普曼是吳曉波青年時代的職業偶像,幾個月前,吳曉波老是自問:如果李普曼活在當代,他會怎麼做?他給出的答案是:李普曼應該會開出自己的自媒體。因為他所理解的自媒體,是「自己的媒體,自由的媒體,自在的媒體」。吳曉波為自己的空掌找到了那塊鐵,那就是,開出自己的自媒體。
  • 吳曉波: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
    / 吳曉波頻道(ID:wuxiaobopd)作 者 / 吳曉波吳曉波頻道上線兩周年了。會員的權益是:「每天聽見吳曉波」。每天清晨,我將發布一條五到七分鐘的音頻,談時事、談讀書、談那天的所思所感所遇。「世界如此喧囂,真相何其稀少」,從此,你可以在吳曉波頻道和喜馬拉雅電臺,聽到我對喧囂世界的理解。
  • 吳曉波頻道:財經作家怎麼玩社群
    第100萬名用戶下月見 2014年5月8日,財經作家吳曉波寫下一篇題為《騎到新世界的背上》的文字。文中,吳曉波表達了自己要告別原來的媒體生態、到一個新世界去寫作的態度。 這是他第一次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撰文。
  • 2020最後一夜,36氪x吳曉波頻道聯合打造科技專場,就在新國貨跨年直播秀!
    打開淘寶直播間,輸入「吳曉波-新國貨首發」或「天貓新國貨」,提前鎖定精彩。 身處在第三次新國貨運動與網際網路電商席捲而來的浪潮之下,國貨品牌日新月異蓬勃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卻一直缺少一個以新國貨為主題的年度盛會。 36氪x吳曉波頻道聯合打造科技專場,就在12月31日「新國貨跨年直播秀」,在這個年末即將開啟這場「以物為主」的狂歡!
  • 吳曉波:吳聲造物
    點擊上圖▲成為會員超過39萬人在聽每天半元錢,聽吳曉波說世界萬千 文/吳曉波(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2015年4月,吳曉波頻道舉辦第一場「轉型之戰」大課,要找一個講師,他既要有網際網路的基因,還須對製造業比較熟悉,放眼國內,真的還不好找。最後確定,請吳聲來講。
  • 吳曉波:中國為何沒有「管理學大師」?
    同時吳曉波補充,「對於商業領袖而言,因為他們商業的成功,其作用就被無限地誇大,把他們個人的經歷、經驗和對於社會的認知,理解成能夠引導社會發展的認識。這亦是不對的,也應該看到他們的局限性。」訪談實錄:-作為一個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中國大學管理學院的院長,您怎麼描述自己的工作和職責?吳曉波:首先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