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生於1968年,藍獅子創始人。本文為2020年7月11日演講實錄。
關於經濟周期
吳曉波首先用「康波」曲線開始了他的演講——
編者註:經濟周期性最早的發現者是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他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經濟的大量統計數據後,發現發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為期50—60年的長周期。所謂康波,指的就是經濟會從回升、繁榮、衰退最後至蕭條,不斷重複。
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產業經濟是60年為一個周期的,所以我們大部分人會經歷一個到一個半的經濟周期,所以我們身在哪裡、身處哪個時間段、哪個地區,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感謝爹娘,把我們生在這裡,生在這個時代。
1978年的中國特別窮,人均GDP只有153美金。如果一個家庭裡有兩個孩子,父母把一個孩子送到當時中國最好的酒店——北京飯店做營業員,把另外一個孩子送到美國,隨便找一家肯德基麥當勞當服務員,一年下來收入竟然相差56倍!到2019年的時候,中國人均GDP達到10000美金,要知道1978年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了,這個階段我們用了41年的時間。而現在,56倍的差距已經縮短到6—7倍了。
如果你1999年在上海花1000萬買一套房子,此時你有一個哥哥在紐約曼哈頓買一套房子,到今天,上海的房子漲了13.4倍,而紐約的房子漲了不到3倍。
1978年到2008年,中國年均GDP複合增長率9.4%,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可以連續30年始終增長在8%以上。
如果你做實業你會發現,在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裡,你基本上做的是「內貿」,1998年到2008年是中國外貿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2008年外貿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第一次超過了60%,而現如今,外貿對中國的貢獻率已經回到了33%。
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張康波曲線圖,我們在判定一個地區的經濟情況和發展前景時,我們要看的是這個曲線到底能夠伸多長,全世界有一些國家就是穿越了康波周期的「浪底」的,比如美國,在未來20年可能會保持高速發展。也有些國家和地區在高速發展過程中,跌入到「失去」的浪底,比如日本、臺灣,還有地中海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
中國的「三班車」
如果上帝是「輪值主席」的話,1978年之後的上帝應該是我們中國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日本、德國、香港、臺灣等地的商人進入中國內地投資,他們為什麼來?因為當時我國的優勢很明顯,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制度寬鬆;而現在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中產階級迅速崛起,勞動力成本上漲,土地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發現2019年的中國現狀與1978年進入我國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面臨的是一模一樣的情況。所以說,在1978年的時候,我們趕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
1978年的時候,有大量外資進入中國,但是當時中國物資短缺,工業水平差,生產力更差,但是現在不同的是,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我們生產了全世界60%的消費品,智慧型手機的90%生產在中國,2019年我們的汽車產量相當於美國、德國和日本三個國家的總和外加200萬輛。
全球的網際網路產業是從1995年開始的,中國是1996年由中科院接通了網際網路的那根線,最早開始撥號上網的有200人,馬化騰是深圳站站長、雷軍是北京站站長、丁磊是寧波站站長,當然還有馬雲。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騰訊、新浪、百度、攜程、360、京東等全部誕生於1998年的二季度到1999年的四季度。
網際網路經濟20年,前10年是PC時代,中國天天學習矽谷,但是到2010年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中國人開始有更多的創新。
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滲入社交、遊戲、大數據、雲服務包括城市管理方方面面中,比如今年流行的健康碼,1月23日疫情開始後,2月16日阿里巴巴就開發了健康碼。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新已經走在全球領先地位,我們在5G方面的技術創新專利申請量比美國高出了1倍。
目前中國很多公司開始布局產業智能化,上個月(6月份)騰訊宣布投入5000億進入產業智能、阿里巴巴投入3000億進入產業智能。
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夕陽產業和朝陽產業,養雞肯定是夕陽產業,但是你在雞的耳朵裡裝上傳感器就是朝陽產業,在雞身上貼一個區塊鏈的晶片那就是智慧農業。
中國之變
中國現在每一天都有1萬家創業企業成立,每年就是360萬家,但是每年「死」了多少呢?300萬家!中國創業企業中的97%是在18個月內「死」的,但依然有很多人衝進創業大軍中來。中國人創業有兩個特點:第一是人多,第二是心很浮躁。中國過去40多年裡,曾經有3個人從窮小子在30歲的時候就發展成為中國首富,分別是陳天橋、丁磊和黃光裕。而現在呢,很多公司還沒創業就拿到風險投資,創業兩到三個月就開始比誰先上市,兩三年的時候就要發展成為「獨角獸」企業。在過去幾年裡,我看到太多浮躁的公司。在座的各位,我敢說未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在30歲可以成為中國首富,因為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能不能發展上市,能不能成為獨角獸,已經不重要了,今天特別重要的事是什麼呢?你能不能好好做一床被褥,你能不能好好地養一隻雞,你能不能好好地做好茶葉,回到產品本身!我們需要慢下來,扎紮實實做好產品,我認為這也是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啟發!
目前中國已經告別了「崇洋媚外」時代,比如你去日本旅遊,你一定不會喜歡東京,因為東京肯定沒有上海好,但是你會喜歡京都,會喜歡鎌倉,會喜歡伊豆半島,那裡才是日本!
我們今天在街頭經常看到穿漢服的小姑娘,這是20年前無法想像的,沒有一個60、70、80後穿漢服,而漢服的受青睞者是90後。這是中國人的本土意識開始覺醒!
10多年前,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的樓盤都是巴洛克風格、拜佔庭風格,而你們看現在還有嗎?現在都是中式風格、簡約風格!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喜歡中式風格,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目前中國新中產階級已經達到了2.5億人,未來1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3.5億人,3.5億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美國全國人口的總和!這部分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好產品的需求、對家庭的熱愛,對滿足精神的需求推動著中國的製造業!
我們調查了去年「雙11」銷售最好的100個國貨產品,60%的品牌是出現在2015年之後!2015年,是中國新中產階級誕生的元年,那一年我們突然意識到我們到底該為誰生產產品。
中國挑戰
西方第一部史書應該是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述公元前5世紀的希波戰爭。寫的是當時地中海的兩個國家,一個叫雅典,一個叫斯巴達,發生了30年的戰爭,為什麼打起來了呢?因為雅典的崛起對斯巴達構成了重大的危機,這就是新興國家和守成國家之間的戰爭。作者認為新興國家的崛起,守成國家對其發動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歷史上稱為「修昔底德陷阱」。
今天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都在問一個問題,今天的中國和美國有沒有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有人計算過,從「修昔底德陷阱」到今天,在全球範圍內戰略性的大國與大國之間的對峙發生過16次,其中有12次是以戰爭結束的。
編者註:「修昔底德陷阱」,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此說法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既有的統治霸主競爭時,雙方面臨的危險多數以戰爭告終。
川普有個政治顧問叫班農,他在2017年12月曾經有個演講:中國崛起對美國有戰略性威脅,我們要以其為潛在敵人!美國未來對中國經濟領域有五個方面遏制: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網際網路金融和5G!
中國今年大學本科畢業生是840萬,歷史最高,去年是750萬,每年還有新增城市就業人口大約1000萬,還不包括隱形失業、公司裁員等,所以經濟降速對產業、對消費、對就業產生了很大的問題。
產業的動能轉換本身就很困難,但是這次貿易戰、國際環境的惡化、疫情的不確定性把轉型的預期打亂!
產業創新5大特點
NO1:企業服務軟體元年
以前移動信息化不是必需品,但一定會延遲,不是重要的事情,但是現在疫情來了之後成為必需品,一旦替代了之後就不可逆了!所以,疫情對行業進行了巨大的推動,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NO2:網際網路化的消費者關係重建
疫情之後,我們發現消費者的行為更多地轉移到線上,而且我們發現線上的效率不比線下更低,所以更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直播等網際網路技術與消費者產生連接。
有位企業家發出感嘆:
第一、沒有疫情,我們不會想到做網上直播;
第二,沒有CRM系統和雲服務,我們無法在網上賣商品;
第三,沒有這次實驗,我們不會意識到這個世界發生改變了!
未來中國將增加100萬個直播間,解決新增就業3000萬人!
中國2019年每個人平均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是5個小時,2020上半年是6.2個小時。這一變化是移動互聯迅速發展的根本驅動。
NO3:低端製造業加速外流,倒逼智能化創新
低端製造業受疫情影響在加速外流,而活下來的企業該怎麼辦呢?只能進行智能化創新,如生產線的能力、設備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的迭代能力等,倒逼著中國智能化創新的步伐!
NO4:全社會信息化聯網加速,大數據與雲計算成為核心競爭力
這次疫情增加了所有企業的網際網路意識、數位化意識大幅度增加,無論你是養雞養豬,還是做服裝做紡織,千萬要跟上這次產業智能化的浪潮。如果你是50後、60後的企業家,我們公司高管團隊中80後的比例一定要超過70%,如果達不到,這家公司第一個需要被辭退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已經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障礙!
王璞公眾號
吳曉波縱論網際網路中國style:利用網際網路能讓我們這個國家真正走向開放
吳曉波:瘋了
吳曉波:對我影響最大的八句話
吳曉波:2015年是大企業危機!(深度好文,懂的人都看了好幾遍)
吳曉波:狼文化的盡頭是什麼
吳曉波:我是怎樣把90多萬公眾號粉絲打造成一個社群的
吳曉波:我們真的還需要「雙十一」嗎?
吳曉波:在中國,掌握這3點你就掌握了商業世界
吳曉波寫給女兒的信: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
吳曉波話新零售布局:人、貨、場、時
北大縱橫公眾號
吳曉波:你還關心張瑞敏嗎?
吳曉波:你的企業未來不關注這7點 一定會死掉
吳曉波:如果毛澤東是企業家
吳曉波: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發人深省)
吳曉波:狼文化的盡頭是什麼
吳曉波:再也不會有德魯克了
吳曉波:對我影響最大的八句話
吳曉波:與眾不同的背後,是無比寂寞的勤奮
吳曉波:這些年,馬雲犯過的六大錯誤
吳曉波:我觀察了10年才發現,那些很努力卻沒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吳曉波:2018年八大趨勢預測!
吳曉波:未來企業組織形態都是峰窩式的
吳曉波跨年演講:六件事,預見2019
MBA公眾號
吳曉波:中國巨變將發生在2014年
吳曉波:我之哀宋林,實則是哀國企
吳曉波:把世界交給80後
吳曉波:巴西人抵制世界盃的經濟分析
吳曉波:王石是有底線的人,遲早都能回來
吳曉波:自由與理想
吳曉波:誠信是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財產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大咖全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