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香港衛視文藝臺副臺長、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影視出品人、女性社會慈善活動家、中國 100影響力女性、陽明國際文化傳媒集團創始人
女性身份的多重定義永遠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話題,在時代驅動的當下,每個人都不再是刻板印象下的個體,而是不斷完成由自我約束到自由發展,最終成為獨立個體的轉變。雖然這個趨勢無關性別,但對此,擁有多重身份的女性則有著更為深刻的切身體會。周波則是其中之一。在電視屏幕上,周波穿著華麗的禮服,站在聚光燈下主持節目;在各類短視頻平臺中,周波塑造了一系列個人IP欄目;在公益慈善活動現場,周波作為形象大使隨團隊一起慰問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們……不論是通過何種渠道,周波的形象並非一個單標籤,而是多重身份的聚合,匯聚成一位鮮活的女性形象。
作為資深文化產業從業者,周波一直致力於文化領域,在她的每一份職業標籤中,周波秉承的原則都是從金字塔基石步步走向塔尖。她一直堅信,當一個人長期深耕一個行業,她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優質內容 才是王道
2020 年 11 月初,周波相繼受邀參加華人時尚盛典、國際風尚盛典,她穿著華麗禮服,梳著利落的盤發,走在紅毯上,自信優雅在舉手投足間流露而出。在稍後的頒獎禮上,周波獲得了兩項傳媒獎項。與周波的屏幕形象形成很大反差的是眼前的周波,淺米色內搭和寬鬆舒適的休閒褲,一件駝色的外套讓整體搭配更加隨意,依在沙發中的她端著一杯水,開始了訪談。
對於得到獎項這件事,周波在深表感激的同時並沒有感到十分意外,「對於時尚界能夠認可我在傳媒領域的貢獻,我深感榮幸。我一直認為,當一個人能夠在一個行業持續發展,不斷探索,最終一定會被大眾認可。」
目前,周波的日程依舊排得滿滿的。這種忙碌對她來說似乎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夠讓她在職場中獲得安全感與滿足感。近期,她正在籌備與北京衛視、央視紀錄片頻道聯合製作的《站在塔尖》系列節目。這是一檔記錄國內一線企業家的工作與生活的真人秀節目,一共12 期,預計參與嘉賓有俞敏洪、董明珠、曹德旺、任正非等,每一位嘉賓都是極具社會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家,這次節目的錄製正是周波投資研發優質內容的嘗試。
「這個系列是一檔關於一線知名企業家的真人秀節目,也是我自己投資研發的原創節目。從節目的前期籌劃開始,到目前節目的進展,我親自參與了中間的每一項進程。這樣的參與方式也是我一貫的做事準則,只有親力親為,才能夠準確地梳理項目的進度。目前,這檔節目預計在 2021 年春節前完成前六期的錄製。」
對於優質內容的產出,周波有著十分執著的堅定信念,這一點是她從進入文化產業開始就形成的。網上一檔「周波時間」系列節目正是周波個人 IP 的內容傳播系列。
「這個系列節目是由短視頻的形式輸出,也是我在各種不同傳播渠道的一次嘗試。節目相關的短視頻將會投放在抖音、B 站等不同的平臺。」對於短視頻這種傳播方式,周波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所謂短視頻是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就站在風口浪尖的傳播形式。以往我們的觀看習慣是通過電視或是網絡,大多偏向於長視頻類。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讓大家耐心坐在電視前守望一兩個小時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情。大多數人隨時都處於工作的狀態,也更偏向於對碎片化內容的接收,所以,才會有抖音或是B站的出現。一個時代會造就一個平臺,也會成就一批新的受眾。」
的確,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網際網路成為很多人獲取信息的渠道。但是,仍舊有很多人鍾情於讀書帶來的顱內感受。早在 2013 年,周波便寫過一本女性勵志類書籍《綻放》。這本書是以半自傳體的形式來講述女性個人成長的故事,通過個人經歷去影響他人。
「在寫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希望把自己積極勵志的一面傳播給更多的人。我看到有一些讀者的反饋,也聽到了一些家庭主婦的聲音,她們看過書之後,覺得雖然自己的重心在家庭,但依舊生活得十分精彩。這也是我所提倡的理念,不論從事什麼行業的女性,不要虛度光陰,要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傳播給身邊人正能量。」
對於後續是否還有寫作計劃,周波絲毫沒有猶豫,「肯定會有的。」目前,周波正在籌備第二本書的寫作,同樣致力於女性勵志的話題。此外,周波還透露了一個小驚喜:「由於我自己是偵探類書籍的粉絲,我也在嘗試寫一些偵探小說。我 2012 年投資了一部偵探類電影《神探亨特張》,很幸運這部電影獲得了金馬獎三個獎項,這是唯一一部拿了三個金馬獎的國產片,所以,偵探類的影視劇、書籍都是我興趣所在。」
文化產業中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傳播渠道都不盡相同,但優質內容卻是永恆不變的內核,周波深諳此道。
獨立自信 受益良多
在周波的很多朋友眼中,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獅子座,星座特質十分明顯,即使對剛剛見到周波的人來說,她的個性依舊鮮明——做事高效、沉穩冷靜。
「對於我自己的星座,我也認為很符合我的性格特點。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成長路徑賦予自己十分豐富的情緒,也鑄就了比較強大的內心。」
在周波印象中,外公是對她影響十分深刻的人。
周波的外公周道矩是中國著名外交官,也是周波的精神偶像。周道矩同志早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作戰英勇,榮立二等功、三等功。曾經駐美國、南斯拉夫、埃及、朝鮮等六個國家,早期同周總理一起工作,在總理的影響下,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魄力十足的外交官。
周波說,外公的傳奇人生經歷,讓她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一個普通人,站在因緣際會的時代舞臺,也要有自己的主見和追求,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懈的努力奮鬥,進入舞臺中央,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價值。
「我感覺,家裡人從小以外交官的素質要求對我進行培養,但我小時候不喜歡接受循規蹈矩的安排,一心喜歡藝術。現在想來,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包括國際文化交流等,也是民間外交的一種方式,我更希望用文化的力量去影響更多人群。」
正是緣於對文化和藝術的孜孜以求,周波在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電視臺工作。「記者、主持人、編導、製片人等,我在電視臺幾乎做過所有的工種。在我所涉及的每一份工作中,我都會去學習了解其中的技巧,我也深刻知道每一份工作的艱辛之處。但我覺得,只要是紮根在一個行業十年以上,不論工作職位的高低,都是一種對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基石。」
在 2018 年,周波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但似乎也是水到渠成,那就是——創業。
「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內心一直都有一種想法,我在想現在各個平臺稀缺的是什麼?我覺得是最優質的內容,只有優質內容才能吸引流量、合作方等。所以,最具核心的抓手就是生產優質內容。當時就想成立一家這樣的企業,幫助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影響力等。所以,企業的名字叫做『陽明國際』。」
「陽明」從字面理解,很容易聯想到「王陽明」,他是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我個人比較崇尚王陽明,我很推崇他的思想理念。而『陽明』二字的諧音是『揚名』,有一種揚名國際的意思在裡面。這層意思也正好與我的希冀相契合,我希望我的企業可以把更多的民族品牌能帶到國際上,讓更多人去理解、認可民族品牌。」
在創業之餘,周波堅持做公益十餘年。早期,周波作為「共鑄中國心」基金會形象大使,同基金會人員一起去到老少邊窮地區送醫問藥,這些地區大多是邊遠山區,生活狀況十分惡劣。周波在親自參與公益活動之後,便覺得這將是她永久從事的事業。「我覺得,公益活動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也是激發內心正能量、讓自身不斷向上的動力。」周波如是說。
對話周波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夢想和追逐的目標」
Q 在創業之後,如何學習管理自己的企業?A 我在創業初期的時候,財務、人力等每一個環節都是自己去了解。在我看來,從事管理行業就是要親力親為去嘗試。我會通過閱讀書籍,與身邊人分享溝通,也會去上一些MBA課程、股權課程等等來完善這部分的知識。我一直崇尚活到老學到老,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不斷輸出能量,不斷補充。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夢想和追逐的目標,然後不斷完善自己,從而達到自己的理想。
Q 談一下您心目中現階段完美女性的樣子?A 在我看來,所謂的完美女性一定是能夠平衡好家庭和事業關係的狀態。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做起來很難。一位女性如何從工作狀態切換調入到家庭狀態是一個技能。職場女性是一個角色,當你是一個女兒、一個媽媽的時候就需要切換自己。面對多重的身份與角色,其實沒有捷徑可言,最重要的就是心態的平衡和調整。當你不能夠左右外部事情的發生時,你可以掌控自己的狀況。一個能夠掌控自我的女性就是我認為的完美女性。
Q 您認為,目前,年齡是否在某些方面成為女性的困擾?如何與年齡相處自洽?A 我不認為年齡是困擾女性的因素。就像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很勵志的綜藝節目中,30+、40+、50+的不同年齡階段女性都極具魅力,她們每個人都有著積極的能量。在她們面前,沒有了年齡的界限,每個年齡都有自己的美。對女性來說,尤其不能特別在意年齡這個因素,更要學會與自己的內心相處。
Q 作為國內最活躍的女性慈善活動家之一,請您講述一下做公益過程中讓您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A 記得2013年左右,我作為公益活動的大使與眾多醫護人員去到阿壩州的一個養老院,到達之後,醫護人員就開始給當地的老人進行義診。我在一旁很想要為大家做點什麼事情。然後看到一位老奶奶常年臥病在床行動不便,我就去打了一盆水,給她洗了腳。其實,那一瞬間的舉動是沒有過多思考的,就是出自真心想去做點事情, 做點在當下對老人有用的事情。那位老人家就很感動,她就抱著我一直哭,嘴裡說著我聽不懂的話。即使語言不通,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情緒。這件事情還是讓我很難忘的。
Q 在您就讀北京師範大學期間,有沒有對您影響十分深刻的一位老師?A 有的,我很感謝我們的校長鍾秉林老師。我覺得,他是我主持道路的伯樂。因為在我大一的時候,偶然一次, 校長看到了我們的匯報總結演出晚會。當時我學的是歌舞表演專業,但校長覺得我的主持氣場很不錯,提議讓我考慮做主持人。於是,那個時候我就開始往主持的方向學習。而且,我有很多與大四的學生一起代表學校進行演出的機會,經常去到人民大會堂這些地方進行演出,當時積攢了很多實踐的機會,也讓我對主持人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實踐。
Q 還記得您第一次主持的場景嗎?A 當然記得,有一次我作為主持人之一去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出,當時是我第一次登臺主持如此大型的演出,於是心裡特別緊張,竟然把主持人的串詞丟了。我記得當時導演特別生氣。然後,我就極力冷靜下來,頂住壓力,認真思考,終於在臨開場的前幾分鐘找到了串詞,然後順利完成了整場演出的主持任務,那一場真的是讓我十分難忘。
Q 隨著時代不斷更新,對主持人這個職業提出了怎樣的新挑戰呢?A 挑戰肯定是有的。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人們觀看方式的改變,對主持人的綜合素養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很多時候,主持人不僅僅要承擔主持的角色,更要求你賦予一個節目更多的內容。此外,現在很多的短視頻平臺上頻頻出現很熱門的「主播」,主播這一個概念並不是以前人們認為的在電視上播新聞的人了。素人也可以做主播,所以,主持人就更加需要提升自己的段位和能力。
Q 您平常會刷短視頻嗎?A 會的,因為我們也有工作需求,所以平常看抖音會多一些。我觀看的類型有兩部分,一個是非傳統類型的主播,例如帶貨能力很強的主播的視頻。我覺得,這也是當今社會出現的比較有顛覆性的現象吧。另一部分就是新聞類的多一些。
Q 請您為大家推薦一些新書或者優秀的影視劇作品?A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巴菲特給兒女一生的忠告》。這本書以寫給孩子的口吻展現出讓人受益的內容,像巴菲特這種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他選擇把財富全部捐掉,讓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他的財富傳承,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成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發揮自身價值。我很認同這本書傳達出來的思想。
文 王雅靜
編輯韓哈哈 盧美婷(實習)攝影 李英武
圖片編輯 劉藝琳
場地鳴謝
5House
一個會員專屬的創意空間,專為各創意行業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在這裡,會員們可以工作、社交,在品嘗美食美酒、放鬆心情的同時,結識志同道合的好友。有趣的思想在此碰撞,激發全新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