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大災難,他們關閉了100多家工廠

2020-12-23 騰訊網

三月份後,國內新冠肺炎的疫情已經逐漸得到穩定控制,原以為照這個趨勢下去,不敢說很快結束,但起碼勝利在望了。

可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情其實一點都不輕鬆,因為全球範圍內累計已經突破59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並且確診數量還在以每天兩、三萬的數字瘋漲。此前因為疫情的問題,國內許多工廠暫停生產,而這一次,海外車企遇到了相同的遭遇。

他們至少關閉上百家工廠

戴姆勒集團

為了遏制疫情蔓延,3月17日,戴姆勒集團就陸續關閉了所有歐洲工廠,主要關閉的是歐洲的轎車、廂式貨車和商用車的工廠,暫定停產時間為兩周。

3月24日起,戴姆勒又宣布關閉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兩座工廠,停產時間同為兩周,同時巴西工廠也關閉了。阿拉巴馬州工廠關閉,意味奔馳GLE和GLS兩款SUV車型面臨暫時停產,在美的銷量大幅度減少。

而戴姆勒集團已經開始尋求國際銀行的大額信貸,預計要達到100億歐元至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80億至1170億元)之間,來緩解現金流問題。

這兩年戴姆勒發展並不好,特別是2019年,全年利潤同比下降了64.5%,「排放門」和大量召回帶來許多訴訟成本,原本想在2020年大幹一場的奔馳,在疫情影響之下估計是難了。

寶馬/MINI

對寶馬來說,最大工廠非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工廠莫屬,而寶馬已經宣布這家工廠將在4月3日關閉,4月19日之後再視情況是否復工,工廠的關閉將直接影響到寶馬X3、X5和X7等SUV未來的交付,此外該工廠還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基地,這對該地區的經濟也打擊頗大。

寶馬還暫停了所有歐洲工廠(包括MINI在英兩家工廠)以及墨西哥工廠和南非羅斯林工廠,時間也是直到4月19日,寶馬預測今年的稅前利潤將下跌2%-4%。

勞斯萊斯

作為世界頂級豪華品牌,勞斯萊斯工廠數量沒有像大車企那麼多,但唯一一個工廠也宣布停產了,英國古德伍德工廠從3月23日開始停產兩周。

雖然對產能影響不是很大,但勞斯萊斯的客戶可都是一定階級地位的大老闆,客戶理念相當強,耽誤不起交付時間,勞斯萊斯也已經對預定的大老闆們致歉,希望在艱難時期予以理解。

大眾

3月17日,大眾集團宣布歐洲各地所有工廠停止生產,包括旗下品牌奧迪、賓利、保時捷等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停產時間在2-3周。

俄羅斯兩家工廠從3月30日停產至4月10日,這兩家工廠關閉,意味著海外版大眾途觀/三廂Polo、海外版斯柯達柯迪亞克/柯珞克/明銳/昕銳等車型都將停產,也包括奧迪Q7/Q8部分車型。

此外,美國查塔努加工廠從3月21日開始關閉,墨西哥兩座工廠準備停產至4月12日,印度浦那工廠也關閉3周。對於2019年拿了全球銷量第一的大眾來說,這次關閉了這麼多工廠,今年能否再拿第一,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豐田/雷克薩斯

連一向堅挺的豐田都撐不住了,3月16日豐田就率先將雷克薩斯在日本九州和愛知兩家工廠的廠能調低,預計產量減少了1600輛,佔了整體產能6%,意味著什麼?你可能要加更多錢才可能買到雷車。

隨后豐田又針對全球多個工廠進行調整:

3月17日,菲律賓工廠開始停工,計劃在4月中旬陸續復產復工。

3月18日起,暫停法國、葡萄牙、波蘭、英國、捷克、土耳其等整車、發動機、變速箱等工廠生產。

3月23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14家北美工廠臨時關閉。

近日豐田又宣布4月3日將關閉日本的五家組裝廠的生產,包括豐田高岡、Tsutsumi、田源、九州以及日野羽村工廠,7條生產線陸續停工2-9工作日。這次九州工廠全關,雷克薩斯部分車型以及豐田普銳斯、4Runner出口情況不容樂觀。

據悉目前豐田全球共有50餘家工廠全關,也沒有宣布具體復工時間,除中國以外,豐田幾乎沒有在正常生產的工廠。

本田

本田最近聲明中也表示,將關閉北美地區所有工廠,約12家,停產時間從3月23日至30日,預計減少了4萬臺產量。此外還有巴西和英國工廠都相繼停產,巴西工廠停產至4月13日,英國工廠停產至4月6日。

日產/雷諾

由於西班牙疫情爆發嚴重,3月16日日產就決定關閉西班牙當地的巴塞隆納工廠,停產原因是輪胎的供應商都在疫情最嚴重的區域,無法提供配件。

該工廠主要生產電動卡車、以及皮卡納瓦拉,3月18日之後也開始陸續暫停了歐洲大部分工廠的生產。此外,日產本土日本工廠也因零部件供應短缺而持續減產。3月20日,日產又關閉美國3家工廠,直到4月6日再視情況而定。

雷諾也跟日產一樣,在3月16日就停產了西班牙北部工廠,原因同為零部件短缺。兩家車企都想著儘快復工,畢竟歐洲是雷諾的主場。不過西班牙首相在3月13日就宣布進入為期15天的國家緊急狀態,雷諾在西班牙的復產復工可以說是遙遙無期。

更嚴重的是,同一天的雷諾還宣布,老家法國12家工廠全部關閉,並將遣送1.8萬名員工回家,簡直是致命性打擊。

馬自達

3月24日,馬自達率先宣布日本廣島工廠/福島工廠、泰國工廠、墨西哥工廠暫停生產。廣島工廠/福島廣場暫停生產13天,泰國工廠暫停生產10天,墨西哥工廠也是10天。

按馬自達預計,全球年產量將削減6萬臺,其中馬自達CX-3和MX-5等進口車型交付時間將會推遲。

現代/起亞

韓國疫情突然爆發,打了現代起亞一個措手不及,本土的蔚山工廠在2月28日早早就關閉了,印度金奈工廠也同時期宣布關閉。另外東歐的捷克工廠和斯洛伐克工廠也剛剛停產不久,時間直到4月3日之後,不過目前來看屆時也是繼續關閉。

蘭博基尼

3月12日,蘭博基尼發布一份電子郵件中表示,暫時關閉義大利工廠,持續到當月25日,但時間已經過去,目前並沒有復工。

義大利工廠關閉可以說對蘭博基尼打擊很大,因為蘭博基尼的所有車型都在該工廠生產,一停即所有。蘭博基尼CEO表示在保證員工的安全下,也會儘快做出迅速、靈活的反應,適當時機重啟生產。

賓利

賓利響應大眾的決策,英國克魯工廠暫時關閉至4月16日,原因主要是暢銷車型賓利添越主要零部件短缺,零部件的供應商正是來自大眾的斯洛伐克工廠,而它在3月15日就宣布停產。

2018年走出了低谷的賓利,終於在2019年實現盈利,今年又要盈虧了,而賓利也準備在中國加大市場投入,或許是個穩住自身的好機會。

阿斯頓·馬丁/捷豹路虎

阿斯頓·馬丁和捷豹路虎都在老家英國關閉所有工廠,時間持續到4月20日,其中南威爾斯工廠主要生產阿斯頓·馬丁今年最重要的車型——DBX,對剛推出市場不久的它影響極大。

2019年阿斯頓·馬丁過得並不如意,虧損月8.67億人民幣,雖然金額不大,但對於不斷爆發財務風險的阿斯頓·馬丁來說,可是雪上加霜。所以近期阿斯頓·馬丁準備在原有5億英鎊的融資基礎上,再加3600萬英鎊挺過這段時間。

沃爾沃

雖然瑞典並不像其它重災區國家一樣嚴重,但注重安全的沃爾沃還是關閉本土3家瑞典工廠,直到4月14日,同在歐洲的比利時工廠宣布關閉,直到4月6日。

近日沃爾沃又宣布美國工廠關閉,時間到4月14日,與此同時,我國疫情有所緩解,沃爾沃也已經恢復國內的生產。

FCA

FCA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在3月16日宣布關閉歐洲大部分工廠,包括老家義大利的梅爾菲、波米利亞諾、卡西諾、米粒菲奧裡、格魯利亞斯科和摩德納共5家工廠,時間直到3月31日。

當天,FCA還與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協議,關閉所有北美工廠,時間也為兩周,但會保留部分工人生產。3月20日又暫停底特律和沃倫工廠的建設,這對於Jeep品牌打擊較大,Jeep大切諾基、Wagoneer以及Grand Wagoneer等SUV車型的生產計劃全部擱置。

PSA

3月16日,PSA集團(標緻雪鐵龍集團)就決定在歐洲關閉15家工廠,時間直到3月27日。其中包括法國5家、西班牙3家、德國2家、波蘭1家、英國2家、葡萄1家、斯洛伐克1家。

自從PSA集團跟FCA合併之後,PSA的股票、市值就一直飆升,合併產生的協同效果也省出了3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89.4億元),去年集團淨利潤就達到了35.8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4億),增長了8.8%。

而FCA就沒那麼好運,去年亞洲市場大虧損,目前最有希望的歐洲和北美兩個市場,正是嚴重爆發的區域,對剛剛合併不久的兩位,初期發展確實有點艱難。

通用/福特

與FCA一樣,通用、福特在3月16日也跟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籤署協議,同意關閉美國所有工廠兩周,但會保留部分員工在家遠程辦公,以及部分車間工人組裝車型,車型包括福特F-150、凱迪拉克ESCALADE(凱雷德)等。

3月21日,福特又決定暫停印度、南非、泰國和越南的整車和發動機工廠生產,時間持續兩周。3月23日停產了英國倫敦工廠,隔了兩天又關閉了威爾斯工廠。

應對這一系列的打擊,福特已經啟用了1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0億元)信用額度和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億元)的信貸額度,用於抵消新冠肺炎帶來的停產影響。

特斯拉

3月17日,特斯拉表示工廠不會停產,但受於疫情壓力,3月20日特斯拉就宣布關閉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工廠和紐約工廠,而其它工廠(內華達州電池工廠和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將繼續運營,同時也撤回德國在建工廠的工人。

弗裡蒙特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唯一的整車工廠,停產對於正處於交付熱潮期的特斯拉阻礙很大,海外Model 3交付時間已經從1-2周推遲到了8-12周。

為了應對產能受阻問題,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將在美國中部和東海岸再建兩家工廠,分別生產電動皮卡Cybertruck和Model Y,但目前來看,根本無法動工開展。

供應鏈也走向黑暗

除了車企工廠,上遊供應商也遭遇歷史至暗時刻。據不完全統計,主流的海外汽車零部件廠商僅在歐洲地區就關閉100多家,基本從3月23日就處於閒置狀態,令300萬臺汽車的生產受阻,在疫情面前,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壯。

曲線救國

車企跨界援產口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比如我們國內的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集團等都紛紛轉型生產口罩,而意識到疫情嚴峻的海外車企,像特斯拉、福特、通用、FCA、豐田、本田、捷豹路虎、勞斯萊斯、日產也學著我們中國模式,造起了口罩和醫療工具。

特斯拉/福特/勞斯萊斯

3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通用、福特這三家廠商已經獲準生產呼吸機和其它產品。特斯拉算是最先響應政府,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複雜的空調系統,而Space X能製造生命維持設備,造呼吸機不是件困難的事。

隨後在3月23日,馬斯克就在推特更新了研發進步,也宣布將在一周內完成1200臺呼吸機的分發(最後也沒生產出來,而是通過上海工廠在中國採購了1255臺呼吸機運到美國)。而美國汽車大頭福特,也正跟美國政府就生產呼吸機和其它醫療設備進行方案討論,

3月16日,英國政府召集60多家英國製造企業和機構,要求它們儘快生產出核心的醫療設備,勞斯萊斯也積極轉產呼吸機,此外還有捷豹路虎、豐田、本田和日產都在努力突破自身造呼吸機的技術。

FCA

義大利作為海外疫情最大的重災區,FCA(菲亞特克萊斯勒)算是背負了最大的社會責任,FCA集團CEO麥明凱表示將選擇在亞洲工廠投放醫用口罩生產線,未來幾周的產能將逐步攀升到月產100萬個的數量,能緩解暫時的物資短缺。

義大利工會聯盟也號召其它車企效仿FCA的做法,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國家。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我想你們肯定想問損失有多慘重?但我只能告訴你,這個數字可怕到無法估量。

整個歐洲由於車廠關閉,已經有1400萬個員工即將失業,單單一個福特這幾天時間就損失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88億元),信用評級還被評為「垃圾」級,更別說其它幾十家車企的損失了,我們也只能祝願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能儘早結束!

相關焦點

  • 疫情蔓延,大眾/豐田/寶馬多家車企關閉工廠,進入銷售庫存狀態
    先是疫情在中國的爆發,導致海外車企的供應鏈出現中斷,而現在全球疫情的來勢洶洶導致歐洲和北美多家車企不堪重負,再度出現關停危機,為今之計只有停工才能保全有生力量。受疫情影響,關閉工廠的車企有多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 價值回歸2020·第一集|跨十年全球車企市值TOP10
    這個年末,搜狐汽車 · 汽車咖啡館梳理了近三十家全球車企市值數據,整理出2010-2020年全球車企市值TOP10。通過這一跨度超過十年的榜單,我們發現: 其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正在攪動全球車企市值格局。2015年,特斯拉打頭陣,首次攻入前十,打破了傳統車企一統天下的局面。
  • 又一日資工廠將關閉,3600人受影響
    據路透社報導,這家日本電子巨頭——索尼在上周六表示,作為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努力的一部分,該公司決定將在明年關閉其位於馬來西亞西北部的一座生產工廠,並將其部分資產整合到當地另一家工廠。WMyesmc
  • 零部件緊缺,日本大廠暫時關閉一處工廠
    國際電子商情從日經亞洲評論獲悉,本田周三宣布,將暫停其位於英國斯文頓(Swindon)工廠的大部分生產業務,原因是疫情延誤了主要的海運發貨,導致生產所需的電子零部件及其他部件供應中斷,產線直面停擺危機。txuesmc
  • Gucci義大利工廠將關閉八天 LVMH旗下意工廠將100%運營
    Gucci義大利工廠將關閉八天 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Kering)的旗艦品牌Gucci(古馳)率先宣布將暫停在義大利的生產活動。Gucci在義大利託斯卡納(Tuscany)和馬爾凱(Marche)等地擁有6個生產基地。Gucci表示:「為保障公眾健康,將關閉工廠八天至3月20日,但維持業務所必須的工作仍將繼續進行。
  • 出售資產、關閉門店,韓國車企疫情下的掙扎與踟躕
    歐美市場則是韓國汽車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但過去數月,由於政府疫情管控舉措,歐美地區汽車需求大幅下滑,整車工廠也出現大面積停工。這不僅使得韓國多家車企面向出口的生產線出現部分停產,汽車零部件廠商的訂單也直線下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5月韓國汽車出口額同比下滑54.1%,汽車零部件也銳降66.7%,而5月韓國出口額整體降幅為23.7%。
  • 最新消息:勞力士停產10天關閉3家工廠
    瑞士比北京時間晚7個小時)開始關閉三家工廠,以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日益增長的威脅。截至鐘錶遊文章撰寫此時,瑞士未公布過去一天新增病例,但昨天確診病例已達2220人,且一天內猛增1000以上病例。勞力士瑞士工廠勞力士停產勞力士總裁在發給勞力士員工的信中,申明關閉目前設定為10天。
  • (財經)晶片短缺致全球多家汽車巨頭減產
    菲亞特克萊斯勒表示,將推遲其墨西哥工廠生產重啟時間,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布蘭普頓的工廠也將停產。豐田表示,將削減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工厂部分皮卡的產量。 報導說,由於全球車企生產反彈速度超出預期,當前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正面臨晶片短缺困境。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人數增加,個人電腦需求增加,使全球晶片產能緊張,這也是目前汽車晶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 敬業、德龍多家鋼企布局海外!盤點那些「走出去」的鋼企
    2014年1月20日,印度尼西亞實施鎳礦禁止出口政策以後,青山鋼鐵就加快在園區的鎳鐵項目建設,一期鎳鐵項目當年出產鎳鐵20000多噸。2018年6月20日上午,印尼青山三期100萬噸不鏽鋼煉鋼項目投產!印尼青山煉鋼產能達到300萬噸!
  • 英瑞棄療,美歐告急,全球車企防疫該抄抄中國「作業」了!
    一種諸如韓國現代,發現一名員工感染於是多家工廠就此停產。一種就如法國對疫情視而不見,不控制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對於大型傳播源諸如公交系統,也不作出相應的防控措施。而不管是韓國這種全盤停擺還是法國這種若無其事均屬於兩個極端。反觀中國,復工的集結號早已吹響,而各行各業在響應這一號召的同時,對於病毒的防控也一樣做到了嚴絲合縫。
  • 全球最大純棉襯衫製造商即將關閉4家工廠,其中1家位於浙江奉化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近日,總部位於香港的紡織品和服裝製造商溢達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將在7月底前陸續關閉4家工廠,其中1家工廠位於中國浙江奉化。根據公告,溢達集團將在4月30日關閉位於浙江奉化的1家工廠,在6月12日關閉馬來西亞濱城和吉蘭丹的2家工廠,在7月31日關閉模里西斯弗蘭克的1家工廠。溢達集團在公告中表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已為全球紡織及製衣業的供應鏈創造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完美風暴,在紡織服裝行業,沒有一家企業能獨善其身,處身紡織製衣供應鏈上遊的溢達集團也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衝擊。
  • 又一日企突然關門,1500員工面臨失業,日本推進「去中國化」?
    簡單理解就是自身經營不當,導致關閉,而不是為了撤離到其他國家。 據了解,升龍科技在9月份還獲得深圳市政府的54萬元補助,沒想到2個月後卻停產關閉,工廠的約1500名員工將面臨著失業。 這並不是村田關閉的第一家在華工廠,在2019年12月就關閉了華建電子和華鉅科技兩家子公司,華建電子是村田進入中國的第一家工廠。
  • 大量外企在華工廠關閉,我國的「世界工廠」名號要被取代了?
    而近年來,我國的工廠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在土地方面,我國的土地租金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火爆是越來越貴,而在人力上,很多年輕人不樂意去工廠上班,有的工廠都已經是「用工荒」的狀態,人力的成本直線上升,越來越多人要求的工資高,很多工廠你哪怕開到高工資可能都沒人去,導致很多外企都有了撤離中國的念頭了。
  • 以愛之名、以德服人,愛馳要做中國人造的全球車!
    落地生根,愛馳「以德服人」 愛馳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其採用歐洲標準和德國西門子聯袂打造的工業4.0智造體系進行研發製造,和多家世界級供應商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車企復工復產進行時:零部件供應在恢復,料本月汽車銷量大降
    車企在有序復工,搞好主業的同時,也有很多車企還通過轉產等方式來保障醫療物資的供應,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安汽車紛紛宣布生產口罩、消毒水等。其中廣汽集團2月20日開始批量生產口罩,預計2月底日產口罩能達到100萬隻。比亞迪預計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隻/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車企的復工復產在有序進行中,生產線全面恢復尚需時日。
  • 雪花啤酒優化產能「關、建」並舉 大工廠專業化建設同步推進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味專治「尾大不掉」的藥,持續推進產能優化,忍痛將一個個「包袱」卸下,在2019年年底前,雪花啤酒關閉了30家工廠,為的就是輕裝上陣,在高端啤酒市場大展鴻圖!「為什麼要關廠?其實就是總體產能過剩,不僅過剩還不平衡。瓶子多了,聽(裝)少了,這個地方多了,那個地方少了。所以通過關廠,我們叫產能優化。因為有關也有建生產線,整個產能才匹配。」
  • 蘋果已經在全美關閉了約100家商店
    在本周末期間,蘋果決定關閉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所有商店,包括舊金山灣地區的商店。該公司上周開始關閉洛杉磯的商店後,這一數字達到了近100個。目前,庫比蒂諾(Cupertino)巨頭已經關閉了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所有零售店,並發出通知告知客戶其商店暫時關閉。
  • 一眼新聞 | 默克爾宣布「硬性封鎖」;臺企印度蘋果工廠發生暴動;多...
    首先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的上漲,然後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再加上收入分配,這種情況下收入分配差距肯定擴大,「沒有多少錢能夠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擴大連在一起的。」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未來三年將建成100家
    這20家智能工廠包括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MEB智能工廠)、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人智能工廠)、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航空零部件數控智能工廠)、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醫療影像設備智能工廠)等,涵蓋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綠色化工、新材料,快消品、節能環保等行業。
  • 【心旅】吉百利巧克力工廠要關閉?!但願查理不知道
    但是哈德森並不滿足於當下的成功,1884年,他開設了紐西蘭第一家巧克力工廠,這也被認為是南半球第一家巧克力工廠。(還有沒有哪個犄角旮旯缺巧克力店的,心旅君也去開一個) 此後的80多年裡,吉百利巧克力工廠生產出眾多備受大人小孩喜愛的明星產品——1961年面世的軟萌魔粉棒(Cadbury Pi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