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區有常住人口近90萬人,戶籍人口54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達12萬餘人,佔戶籍人口的21.8%,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嚴重。近年來,該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進專業化市場運營主體,積極探索區、社會、街道、社區「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為轄區老人提供科學、專業、便捷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政府重視 老人溫馨
近日,83歲的許琴仙老人通過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評估室、一體機檢測和行動能力、認知評估和視力評估等10餘項健康狀況評估並建檔後,高興地住進區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
去年以來,官渡區運用大數據平臺、智能腕錶、養老服務App等現代網際網路高科技技術手段,為老人打造溫馨家園,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走進關上融城春曉小區,10幢寬敞、漂亮、乾淨的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大樓讓人眼前一亮。
「2019年3月,區裡斥資1.6億元打造的全省首家集養老服務、生活服務、衛生服務於一體的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在關上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心地上4層建築4200餘平方米,採用公建民營方式,由區政府通過社會公開招標,引進在養老服務行業中具有豐富運營經驗的管理團隊吉林幸福裡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來運營。目前,中心可提供養老床位45張,提供助餐配餐、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照護、養老服務調度、醫療服務等一站式服務;根據不同戶型、不同照護需要,老人入住價格為每月3000餘元至4000餘元。」官渡區民政局副局長王金麗說。
臨近午餐時間,中心一樓大廳熱鬧起來,幾十名剛剛玩過棋牌的老人依次排隊,在老年餐廳窗口打飯打菜,享用既營養又便宜的午餐。
「一個人呆在家裡冷清,來這裡可以和更多的老年朋友聊天、娛樂、健身,這樣的生活更開心。」金蘭仙老人說。
「中心開業以來,先後有42000餘名老人來中心娛樂,61000餘名老人到中心就餐。由於中心功能齊全,市區的老人約著一起來的人越來越多。」中心經理薛進說,今年已有30多個家庭早7時將老人送到二樓日間照料中心,晚7時將老人接回家。老人在中心接受專業護理人員的衣、食、住、行日間照料,享用上午、下午茶、洗浴等溫馨服務。
「大多老人入住養老中心的痛點是怕病了沒有醫療機構及時醫療。」區民政局局長王芳說,為解決這一難題,局裡將關上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派駐在示範中心一樓,一年多時間裡,已為4656名老人提供完善的慢病醫療服務、康復服務、中醫理療服務,使入住者大病不出樓、小病不下床,保證老人的醫療服務需求。將示範中心三樓設置成機構養老區,為老年人提供高齡託養、失能照護、失智看護、臨終關懷等服務;區裡在養老中心建立的大數據平臺已採集全區12萬餘老人的信息,通過智能手環就能監控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老人如需上門服務,可在手機App上下單,我們可安排醫務人員上門服務。」
「15個護理人員人人持有護師證、康復師證、營養師證,24小時堅守工作崗位,是老年人的全職保姆、全職護士、全職醫生。」護理部主任楊嬌榮表示。
「中心四樓有1000餘平方米的敞亮大露臺,這裡花草芳香,空氣清新,我們不僅可以在這裡曬太陽、聊天、下棋、打牌、歌舞,還可以做手工,在開心小農場種植蔬菜。」陸仲華老人對中心完善的設施讚不絕口。
社會參與 老人舒心
入住官渡區七彩紅旗養老院一個多月,唐吉英老人和她妹妹唐麗英老人連連稱讚這裡環境優雅,護理人員周到細緻,營養飯菜香甜可口。老人稱自己在昆明走訪了十幾家養老院,經過反覆對比,最終選擇在此養老,她笑著說:「以後住在這裡就不走了。」
「2018年12月,七彩紅旗養老院與區民政局對接,投資2000餘萬元資金,建設佔地8000餘平方米的社會養老機構,公開招聘70餘名醫護專業人員,為140餘名離退休老人提供專業『智慧養老』服務,贏得入住老人和親人的點讚。」總經理郭昆說。
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機構養老服務是官渡區委、區政府提出的發展理念。
去年以來,區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託柏壽老年公寓與雲南師範大學合作,為全區阿爾茲海默症老人進行評估及康復,準確量化老年人需求與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資源,實現合理化、規範化服務。目前,全區有養老機構15家,養老床位4552張,每千名老人有養老床位39張。
在落實養老機構各項補助政策中,該區對建成通過驗收且依法登記投入運營的民辦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和床位運營補助。一次性建設補助按照新建的每張床位給予1萬元補助,改擴建的每張床位給予5000元補助;對入住滿6個月以上並經過年檢合格的,每張床位給予每月50元運營補助。對取得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證或在民辦養老機構從事養老護理工作一年以上,並繳納社會保險的人員,按照高級、中級、初級不同等級,在職在崗期間,分別給予每人每月150元、100元、50元的護理補助。
社區盡力 老人開心
記者在金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站看到,幾位老人在一臺國產人體成分分析儀上做檢測,約2分鐘後,分析儀列印出的健康評估報告一目了然。讓居民在家門口隨時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是該區精心推出居民家門口「15分鐘健康服務圈」的服務舉措之一。
官渡區共有8個街道,目前各街道建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6個社區中有43個社區建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佔全區社區總數的44.79%,數量位列全省各縣(區)第一;總建築面積達到47613.12平方米,設有養老床位840張,老年人可以在家門口看病、拿藥。
官渡區率先在全省開展社區「智慧養老」綜合服務,讓老人樂享晚年生活。據介紹,去年初,官渡區在43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家養老機構推廣應用「網際網路+」智慧養老體系。通過調度指揮系統搭建養老服務供需對接平臺,及時響應居家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平時提供居家環境、身體狀況監測,開展健康管理、精神慰籍、主動關愛等服務;通過平臺內管理系統、智慧安防系統,實現對養老機構基本情況、活動情況、老人情況、安全情況進行動態管理,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標準和規範;通過民政監管系統,實現對老年人數據、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服務安全等動態監管。
僅2019年,該區就對全區8個街道的特困供養人員、低保、重度殘疾、空巢、百歲老人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根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每月給予100元、200元、300元不等的政府購買服務券共計27.6萬元,引進養老服務企業和官渡區善潤養老服務發展中心等社會組織為336名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經過不斷努力,近年來,官渡區被評為國家衛計委「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區」、雲南省民政廳「全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試點」;先後吸引了江蘇省、河南省、上海市等省市和我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麗江市、玉溪市等州市的民政系統參觀團前來學習「取經」。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