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三批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評審通過 望城等15縣(市、區...

2020-12-24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記者 楊朝文 實習生 劉婷)12月22日上午,湖南省水利廳組織召開第三批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行政驗收會,由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工信廳、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專家和代表組成的驗收委員會查閱相關資料,並聽取望城區、茶陵縣、雨湖區、南嶽區、衡山縣、衡東縣、綏寧縣、嶽陽縣、湘陰縣、永定區、嘉禾縣、零陵區、中方縣、雙峰縣和鳳凰縣關於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匯報。

經現場評估,驗收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相關縣(市、區)近年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建立健全節水體制機制,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節水和節水載體建設,努力營造節水氛圍,水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初顯成效,同意望城等15縣(市、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通過驗收。

近年來,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人水和諧」發展目標,全省各縣市區大力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南嶽區通過建設南嶽區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對全區供、用水進行全面監測,實現全區水資源管理「一個系統」、管網計量「一張圖」、用水數據「一套表」;衡山縣深入落實用水定額管理制度、用水許可管理制度、取水計劃管理制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節水「三同時」制度、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水資源節約、保護、管理、使用體系,並在高效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等領域得到充分應用;永定區加強部門聯動,推動節水載體建設,全縣節水型小區創建率達16%、節水型企業創建率40%、節水型公共機構創建率達60%,以節水進校園、進企業、進小區、進機關的方式,提高全社會節約用水意識;望城區多部門聯動,創建一批在雨水利用、汙水回用上成效顯著的節水型小區、節水型企業,其中,中糧可口可樂企業生產用水水平達到湖南省用水定額先進值,廠區綠化使用雨水、汙水利用率100%。

縣域節水社會達標建設是按各地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節水型公共機構建成率、管網漏損率、再生水利用率等指標進行評估。下一步,按照工作流程,湖南省節約用水辦公室還將對此次驗收結果予以公示。

相關焦點

  • 我市新增3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日前,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其中寧波北侖區、奉化區以及慈谿市3地榜上有名。這樣一來,加上前兩批入選的餘姚市、象山縣我市共有5個縣(區)列入水利部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達標率50%。
  • 豐鎮市建設節水型城市,邁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地下水資源總量和補給不足一直是我市經濟社會,特別是農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豐鎮市牢固樹立節水意識,高度重視節約用水工作,把節約用水擺在水資源管理的首要位置,探索出一條科學、節約、高效用水的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 甘肅11縣市入圍「2020中國最具民族風情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面向中國縣域基層行政單位,推出「中國縣域發展榜」,並發布52個展項主題榜單。「2020中國最具民族風情百佳縣市」的發布,實現全域覆蓋排榜:除直轄市所含區與港澳臺地區以外的全國縣域行政單位為2760個,因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響,湖北省所屬103個縣域行政單位不參與本年度榜單排位。
  • 最新|縣域醫院升三級難上加難?三甲評審腳步放緩|三甲|縣域|評審|...
    第二三部分一共是1000分,其中第二部分共設74節240條監測指標佔600分,內容包括醫院資源配置、質量、安全、 服務、績效考核、DRG 評價、單病種和重點醫療技術質控等日常監測數據,數據統計周期為全評審周期。本部分在評審綜合得分中的權重不低於 60%。第三部分共24節183條,偏重醫院管理,則佔了400分。
  • 青島萊西市上榜「2020中國未來投資潛力百佳縣市」
    結果顯示,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榮登榜單前十佳。「2020中國未來投資潛力百佳縣市」榜單的評價推選活動,盤點了百佳縣市縣域投資潛力現狀,反映了中國縣域投資潛力的發展態勢。
  • 蘇創| 縣域科技創新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這5個全國創新型縣(市...
    創新驅動發展,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近年來,江蘇縣域科技創新取得豐厚成果,2018年12月,科技部啟動首批52個創新型縣(市)建設,崑山、張家港、江陰、常熟、海安5個縣(市)成功入選。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江蘇縣域創新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現象。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命題,各縣(市)該如何打通「任督二脈」,推動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的跨越?
  • 春意盎然裡,望城新一輪大發展噴薄而出
    企業產能不斷攀升、項目建設加速推進、服務業滿血復活,得益於望城提早謀劃、精準施策、務實服務。區委書記劉擁兵在「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動員部署會議上強調,大競賽活動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要突出重點、精準施策,抓住關鍵點,聚焦主戰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盤激活,確保實現「雙過半」「雙勝利」。
  • 藉助績效評價契機,進一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縣域醫共體建設是當前我市縣域綜合醫改的重點任務,為推動我市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開展,提升各縣市縣域醫共體管理能力和水平。2020年12月17日,市衛生健康局舉辦「韶關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培訓班」,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分管副局長、業務股室負責人、醫共體牽頭單位及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等150餘人參加了培訓。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李高龍出席會議。市衛生健康局李高龍副局長做了開班動員講話,李高龍局長指出兩點意見。一是準確把握當前形勢,主動適應新變化。
  • 吉林省公示第七批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評審通過人員
    按照2019年度吉林省職稱評聘工作安排,經個人報名、單位推薦、主管部門審核、專業評委會評審等環節,確定吉林省第七批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擬通過人員。現將人員名單予以公示公告。公示時間為2020年5月25日至5月29日。
  • 瀏陽市連續兩年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縣(市、區)」
    其中,瀏陽市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縣(市、區)」。據悉,瀏陽市是中部地區唯一上榜的縣(市、區)。「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縣(市、區)」獲獎發布現場。這也是瀏陽市連續第二次獲得這一殊榮。「目前瀏陽上市企業總量達8家,居全省縣(市)第一;與省內14個市州相比,也僅次於長沙、嶽陽,和株洲並列第三。」瀏陽市金融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今年的企業上市工作,瀏陽定下了「保二爭三」的「小目標」。國家級瀏陽經開區。
  • 安徽:「兩包三單六貫通」 打造緊密型縣域醫共體3.0
    醫改尋根安徽作為首批全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2015年在全國率先啟動縣域醫共體試點,2018年在全省75個縣市和農業區實現全覆蓋,初步構建覆蓋全省的縣域分級診療服務體系。2019年,著力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37個試點縣(市)組建81個緊密型醫共體,緊密聯結8962個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覆蓋2980萬人。
  • 海寧擬被命名為國家節水型城市
    12月的第一天就有好消息海寧擬被命名為國家節水型城市現在正在公示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對擬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時間截止到12月26日海寧市榜上有名據了解,根據《國家節水型城市申報與考核辦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組織專家按照《國家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
  • 「撤縣設區」你怎麼看?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通過上圖可以看到,從2006年開始,全國就掀起了撤縣設區的浪潮,於2016年達到頂峰,案例高達27宗,其中有八宗為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並區案例。「 根據國務院的相關規定,長沙縣撤縣改區一事需由長沙市人民政府逐級上報,由國務院審批」「行政區劃調整是關係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大事,其確定實施前需經過反覆科學的論證,並逐級審批」對於撤縣事宜上心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這幾句話陌生,近年來中央對於撤縣設區的把控的確是升級了不少
  • 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受關注,新一波區劃大調整來臨?
    至於為什麼是新一波,是因為在以前已經出現過很多次關於撤縣設區的風潮,每次大規模的區劃調整都意味著城市在大規模擴容。我國共有2851個縣級行政區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縣的數量已經會越來越少,撤縣設市和撤縣設區將會越來越頻繁。縣域發展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縣域實力不言而喻。當下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將會迎來怎樣的機遇呢?
  • 浙江56個市(區)城市能級測評排名出爐,濱江全省第一!
    在對浙江所有縣級市(區)進行綜合分析和各領域功能分析後,通過有關專家的指導,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以及浙江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情況,報告選取了影響力指標、競爭力指標、支撐力指標、吸引力指標和創造力指標5大類指標。其中,在單項指標方面,濱江區在競爭力指標中位居第一。
  • 【縣域急診】從國家政策到縣域實踐,看急診急救能力建設的「頂天立...
    記者:萬笑笑 通訊員:張燕 來源:健康縣域傳媒   6月13日,浙江溫嶺發生槽罐車爆炸事故。事故所在的溫嶺市相關醫療機構作為距離最近一批救援力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重症患者則被第一時間通過航空和陸路轉運至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14個縣(市、區)全部成立社會救助基金會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趙俊傑、韓靜)為更好地保障特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唐山加快縣(市、區)社會救助基金會成立工作。截至5月15日,唐山所轄14個縣(市、區)均已登記成立了社會救助基金會,實現縣(市、區)社會救助基金會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