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安徽美食太不出圈,問問身邊的朋友可能猶豫半天報個臭鱖魚,或者更多是回應一個尷尬的微笑。後來一個安徽朋友告訴我,你去阜陽待上半個月,保證你每天美食小吃不重樣。
阜陽八裡河風景區
阜陽,地處皖北,別名潁州、汝陰、順昌。阜陽作為歷史悠久的城市,是甘羅、管仲、鮑叔牙、呂蒙、劉福通的故裡,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而阜陽不僅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還有令人驚豔的自然美景和好吃到讓人不捨得離開的美食。
枕頭饃
枕頭饃,又稱阜陽大饃或是大卷子饃,蒸熟之後,這饃焦金黃,厚達半寸,饃瓣潔白,層層相包,吃在嘴裡,香酥柔潤,雖幹不燥,耐嚼而又鬆軟。就這樣的一道民間美食,聽著名字覺得粗糙,但看到實物則覺得光滑柔潤,確實是像極了枕頭一般,這如古代玉枕一般大小的大饃,實在饞人。
格拉條
格拉條堪稱阜陽人的義大利麵,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專門的機器架在煮沸的鍋上,和得很硬的麵團從上面放進去,壓成粗圓的麵條直接投入鍋中。不等煮爛就撈出來用冷水過涼,讓格拉條變得筋道無比,入口一嚼讓人領會到什麼叫真正的彈牙。牙口不好的人享受不了這碗美味。
方集撒子
說起「撒子」大家都不陌生,而在阜陽不得不提的就是「方集撒子」。黃金燦燦的饊子,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如金條纏繞,九曲十彎。看起來就讓人食慾大開。據說天津麻花起源於此。
窮人地鍋雞
窮人地鍋小吃的主打是窮人地鍋雞。選用本地散養家雞,在泥灶上用鐵鍋烹飪比較正宗,香噴噴的雞肉配上焦黃的小餅,香辣可口,堪稱人間美味哦。
安徽板面
風靡全國的安徽料理(板面),追根溯源就是來自阜陽的太和板面。名字來源於做法,在案板上邊摔邊拉,稱為板面,讓面清白潤滑,同時嚼勁十足。羊湯打底,再加茴香、花椒、桂皮、面醬、八角、丁香、香附子、陳皮、桂皮……十幾種中藥調料熬出,不能少的就是過油炸香過的紅辣椒,香味濃鬱,色澤誘人。
豆皮油條
還有卷饃、煎粉、枕頭饃、格拉條、板面、粉雞、醬豆、地鍋雞、柴火炕魚、馬糊、撒湯、水烙饃、油角、糖糕、羊蠍子、撒子、牛肉包、插花牛肉湯、豆雜麵條……多民族、多地域的特色美食在這片土地上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