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

2020-12-22 瀟湘名醫

宜昌市中心醫院完成國內首例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滕林)據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消息,該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11月26日成功為一例二尖瓣狹窄伴房室結雙徑路、心房顫動的患者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射頻消融聯合一站式手術治療,這也是國內首次報導瓣膜性疾病合併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手術,標誌著該院對於複雜結構性心臟疾病合併心律失常的診治達到了國內前沿水平。

該例患者是57歲劉先生,反覆發作性心慌16年餘。據劉先生描述,近16年來經常於活動後出現心慌,每次發作的時候伴胸悶、憋氣、出大汗以及頭暈,曾多次在宜昌城區某醫院就診,診斷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給予藥物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但每年還是反覆發作,沒有治療斷根,尤其今年發作加重,因此來到了宜昌中心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住院治療。

該院心血管內科醫生李芳雲通過臨床檢查發現劉先生不僅有陣發性心動過速,而且心內電生理提示有心房顫動,且藥物治療及電生理刺激不能轉為正常心律,超聲心動圖發現劉先生實際上是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一般來說,正常的二尖瓣瓣口面積為應當大於4cm2,而他的二尖瓣瓣口面積只有0.9cm2。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滕林第一時間組織科內介入團隊成員認真分析了劉先生的病情,並制定出下一步診療計劃。目前來說,二尖瓣狹窄的治療方法分為外科瓣膜分離術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PBMV),後者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為了同時解決患者心房顫動及陣發性室上速的問題,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在導管室為劉先生進行了PBMV+心房顫動射頻消融+陣發性室上速射頻消融「三位一體」一站式手術治療,這種治療方式目前在國內還未見報導。經過球囊擴張成形,患者二尖瓣瓣口面積顯著改善,同時二尖瓣反流僅輕度增加。PBMV術成功後,手術團隊又繼續進行了射頻消融,使患者心律由房顫恢復為正常的竇性節律,並且長年反覆發作性的陣發性室上速也治癒了。術後,患者的活動耐量明顯改善,術後第二天就下床自由活動了。

滕林介紹,風溼性心臟病是導致二尖瓣狹窄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患者發生心房顫動的主要原因。該疾病早期表現隱匿,但隨著瓣口狹窄進行性加重,患者一旦出現症狀,10年左右即可喪失活動能力,因心衰、體循環栓塞、肺栓塞和感染的死亡風險極高。患者主要症狀是進行性加重的勞力性呼吸困難及心慌,而劉先生病情還極為特殊,除了風溼性心臟病導致二尖瓣狹窄,心房顫動外,還合併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這種病例在國內實屬罕見。

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射頻消融為這例二尖瓣狹窄合併房顫、陣發性室上速的患者解除二尖瓣狹窄、改善心功能、恢復正常心律及治癒室上速提供了解決方案。目前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結構性心臟病學組和心律失常學組常規開展國內外較先進前沿的如左心耳封堵+射頻消融、房間隔缺損封堵+射頻消融、動脈導管未閉封堵+經皮球囊肺動脈瓣成形及左心耳封堵+房間隔缺損封堵等一系列一站式聯合手術,為結構性心臟病和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編輯:裴春梅) 【來源:中新網湖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京醫院實施國內首例經皮房間隔途徑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
    三秦都市報  -秦聞訊(記者 李海濤 李佳 通訊員  賈千金 徐寶玲 劉洋  )記者12月9日了解到,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在瓣膜病微創治療領域再獲突破,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  皮  房間隔途徑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為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 五大中心建設|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心血管中心
    精湛的技術,積極向上的團隊  贛州市立醫院心內科在心臟介入方面獨樹一幟,率先在贛南開展冠脈造影術、冠脈介入治療(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腎動脈支架植入術,動靜脈血栓介入溶栓術,重度心衰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D/P)等技術,還有瓣膜球囊成形術、介入封堵術、各種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如房顫、房速、房撲、室早、室速、室上速等)、起搏器植入術
  • 湘雅二醫院心內科團隊完成湖南省首例Sapien3瓣膜植入術
    作者:黃億源 周勝華2020年12月30日,湘雅二醫院周勝華教授TAVR團隊成功植入湖南省首例Edwards Sapien3球囊擴張式瓣膜,為湖南省的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也標誌著湖南地區的患者將獲得更多的選擇和更精準的治療。
  • 江西省人民醫院開展全省首例一站式微創介入手術解決聯合瓣膜病變
    5月22日,江西省人民醫院心內科洪浪教授團隊聯合大血管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超聲診斷科和CT影像等組成多學科合作團隊,為一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重度二尖瓣狹窄患者施行了全省首例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PBMV+TAVI)。
  • 浙二團隊用國產經股靜脈二尖瓣瓣膜夾系統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
    在全球領域,二尖瓣的介入治療仍是一大挑戰,目前國內採用微創不開刀方式治療二尖瓣疾病的醫學中心數量極少,手段有限。7月23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以下簡稱「浙二團隊」)應用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體臨床應用。據了解,這是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發的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技術成功應用於臨床。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 山東省首例!齊魯醫院為74歲老人成功完成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齊魯網·閃電新聞訊 (通訊員 王雯)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臟外科主任張希全教授、谷興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聯合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完成山東省首例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MitralStitch),患者治癒出院。這標誌著齊魯醫院二尖瓣介入治療新技術的臨床工作正式啟動。
  • 房顫冷凍球囊消融手術實現遠程指導,心律失常治療進入「三遠時代」
    從項目啟動至今,房顫冷凍球囊消融手術遠程指導已經進行了10餘場實踐,涉及多個省市,不同級別的植入中心,得到基層術者、醫院管理層及帶教專家的一致好評。圖說:「三遠工程」項目上海站 來源/院方供圖近5年來,72歲的王老伯因高血壓終日擔驚受怕、長期服藥、生活質量大受影響。
  • 華西醫院心內科:亞專業核心下的團隊作戰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是西部地區疑難危重心血管病診療中心、四川省心血管疾病質量控制中心。華西醫院心內科主任陳茂教授分享了學科迅速發展的秘密。今年10月份我和馮沅教授受邀在阿根廷科連特斯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新一代「預裝載幹膜」—Venibri瓣膜的植入。心電生理射頻消融方面我們提出多模態影像指導下的介入治療,提高成功率,減少射線放射量。
  • 寶山首例ICE指導下房顫「一站式」介入治療在仁濟醫院寶山分院成功...
    2021年1月13日,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心內科團隊在麻醉科、超聲科、器械科、放射科等多個科室積極配合下,成功開展了寶山首例心腔內超聲(ICE)指導下「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射頻消融」一站式治療技術,實現了醫院該技術零突破。
  • 廈門成功為心跳異常生命垂危嬰兒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中新網廈門3月19日電 (楊伏山 石青青)出生僅75天的患兒,心臟如同20歲成人,心跳異常危在旦夕。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成功為其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9日介紹說,由該院心內科為這名房撲房顫嬰兒施行的手術難度極高,在業界比較少見,國內未見報導。
  • 國內首例「瓣中瓣」置換術實施
    本報記者 楊靜 通訊員 賈千金日前,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在瓣膜病微創治療領域再獲突破,採用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房間隔途徑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為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 全腔鏡微創與傳統正中開胸二尖瓣成形的圍術期臨床結果比較
    國外以德國萊比錫中心為例,自 1994 年開展微創二尖瓣手術以來,至今保持接近 400 例/年的手術量,佔其二尖瓣手術總量 80% 以上,微創術式已作為常規術式被廣泛應用[2]。在國內,據文獻[3-4]報導,近 15 年來累計全國 40 餘家醫院胸腔鏡心臟手術量已達 1 萬餘例,療效滿意。而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數大型醫院開展全腔鏡微創二尖瓣成形手術。
  • 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給你「心...
    專業特色:冠狀動脈造影及經皮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血栓抽吸術、分叉病變及左主幹病變PCI術、冠狀動脈慢性閉塞性病變(CTO)支架置入術)、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IVUS)、心臟電生理檢查及三維指導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臨時及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心臟希氏束起搏、埋藏式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植入術(ICD)等。
  • CCCP 2020|周勝華教授:二尖瓣治療術的未來新發展
    8月21日,在線上線下同時舉行的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學分會(CCCP)上,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周勝華教授對二尖瓣治療新技術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同時結合中國臨床病人的實際情對該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了新的展望。
  • ...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成功完成一例全胸腔鏡下二尖瓣成形術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曾正東報導:8月23日上午,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心胸外科成功為一例59歲女性患者實施了全胸腔鏡下二尖瓣成形手術,為贛州首例。  據悉,該患者系贛州本地人,因了解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專家已長期進駐贛州市立醫院,慕名前來就診。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七旬...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是一種常見的瓣膜病,傳統治療中需要開胸打開心臟進行手術,而微創介入避免了「開心」帶來的風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日前完成了全國首例經心尖入路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腱索」修復手術,73歲的袁大伯(化名)不僅做了首個「吃螃蟹」的人,而且術後1天就能下床行走,術後5天就出院了。
  • 2020年「上海好醫生」揭曉:市一醫院心內科劉少穩主任當選
    專注,是劉少穩在這一領域上永葆匠心的關鍵。劉少穩教授在市一醫院十年間,醫院的心內科在導管消融領域已發展為全國領先:十年前,市一每年的介入手術量為1600臺,現今包括起搏、消融、支架的手術量有7500餘臺。原來不到200臺的消融術,也增加到1300臺。
  • 浙大二院應用DragonFly完成首例DMR二尖瓣修復手術
    醫藥健聞2020年8月15日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團隊應用由杭州德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經導管二尖瓣瓣膜夾系統(DragonFly)成功為一位83歲高手術風險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P1區脫垂)成功實施了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這是浙二醫院繼7月23日首例DragonFlyTM經股靜脈二尖瓣修復手術(F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