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偶像的2020這一年

2021-02-18 三文娛
當下,虛擬偶像已不能概括中國以虛擬形象承載的娛樂經濟,更準確的說法可以是——虛擬人或虛擬娛樂產業。

三文娛最早對虛擬偶像的報導,是2016年初。

那時候,2016年2月2日湖南臺小年夜春晚現場,洛天依與楊鈺瑩合唱了《花兒納吉》。得益於許多主流媒體對這次合作的報導,虛擬偶像這個概念,才在大眾層做了一次知識普及。那時候,雖然洛天依已出道9年在日本也頗有名氣,但在國內也僅能活躍在二次元的核心圈層。

三文娛在寫那篇報導的時候,也沒想到五年後的今天,虛擬偶像會在中國市場火得這麼「出圈」。

開直播帶貨、在短視頻裡植入廣告、接商演、做產品代言人、給產品拍廣告、參加綜藝選秀出道……更多商業變現模式,正在被虛擬偶像驗證。再加上技術的更進一步,以及年輕消費群體的追逐,虛擬娛樂也漸成產業。

除了大廠,資本、平臺也紛紛加大投入,虛擬偶像也根據不同的商業定位和市場需求,演化細分出了更多賽道——比如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虛擬藝人、虛擬網紅、動漫虛擬偶像、遊戲虛擬偶像、Vup(「Vup」是Virtual UP的簡寫,又稱虛擬UP主)、VTuber等。

當下,虛擬偶像已不能概括中國虛擬形象承載的娛樂經濟,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虛擬人或虛擬娛樂產業。

在國內的音樂、視頻和短視頻平臺,這些引領年輕群體消費、娛樂潮流的新星,漸成「百花齊放」的態勢。

到現在,也無法統計出國內虛擬人物/形象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得益於商業模式的可複製,以及技術支持公司 「批量」推出、運營多個虛擬形象,國內已誕生了一些專業經紀公司。通過動畫短視頻的內容形式,這些經紀公司的藝人活躍在短視頻和視頻平臺,通過接廣告、帶貨,跨界授權和衍生品開發等,獲得收益。

大禹網絡是中國最大的MCN機構之一,旗下至少有7個通過動漫短視頻為用戶熟知的虛擬形象,包括「一禪小和尚」「阿巳與小鈴鐺」和「熊小兜」。其中「一禪小和尚」「阿巳與小鈴鐺」的單條廣告報價分別是21萬元和15萬元。

這些虛擬形象的人物設定不同能在廣告端覆蓋更多的廣告主比如,"阿巳和小鈴鐺」的廣告主包括DR鑽戒、小奧汀等,多自手遊、珠寶、美妝等多個行業;在」一禪小和尚「投放廣告的則是京東、建設銀行、蒙牛等品牌。隨著粉絲的增多,這些有著超高人氣的虛擬動漫形象也會進一步被塑造為虛擬偶像。比如,一禪小和尚——代言往事若茶,出單曲(三周年主題曲《從前有座山》),開直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中國通過動畫短視頻內容這種形式培育虛擬偶像的沃土。伊拾七、MMO醬等都是從這個平臺走出來的虛擬偶像。

和抖音不同的是,B站虛擬UP主的定位多是虛擬偶像,且幾乎都開設了直播頻道。

這裡面既有從動畫、遊戲裡走出來的虛擬偶像,也有不少日本知名虛擬UP主。如upd8旗下的絆愛、織田信姬、YuNi、Mari小鞠,彩虹社的本間向日葵、靜凜、月之美兔,hololive的白上吹雪、湊阿庫婭、夏色祭、赤井心等。這些日本知名的VTuber事務所,都和B站籤約了。

據三文娛統計,已有超過100位在YouTube擁有10萬+粉絲的VTuber入駐B站。僅hololive一家,已知的就有15位。這些遠道而來的虛擬UP主數量在過去兩年數量陡增。

除了籤約VTuber,B站也籤約了不少國內公司的虛擬藝人,比如默默醬、戰鬥吧歌姬等。而籤約主播之外,像我是不白吃、伊拾七、基於黃子韜打造的虛擬偶像「韜斯曼"等也都在B站設了官方頻道。

翎Ling、RiCH BOOM等國內超寫實的虛擬藝人,藝人團體則活躍在各大綜藝,其社交動態的發布則多在微博等社交平臺。

左:翎Ling   右:RiCHBOOM_K-ONE

VTuber、虛擬主播、虛擬藝人、虛擬網紅都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最終的商業化落地形式也多有不同。

如果說廣告是基於動漫短視頻起來的虛擬偶像的通用商業形式,活躍在B站的虛擬UP主僅靠直播打賞也可以有不錯的收入。特別是定位為遊戲UP的廣告收入,唱見、舞見虛擬UP主的線上收益,都非常可觀。

超寫實的虛擬人,則更多活躍在綜藝節目、時尚雜誌。

次世文化與魔琺科技一起打造的超寫實虛擬KOL翎Ling,鎖定的就是國風時尚。次世文化創始人陳燕曾在三文娛的分享會上坦言,特斯拉、奈雪的茶在和翎Ling合作的時候,看中的就是翎身上的中國風標籤。而翎Ling和RiCHBOOM_K-ONE,RiCHBOOM_Rainbow等虛擬人身上還有一個共同點——綜藝紅人。翎Ling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互動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RiCHBOOM_K-ONE,RiCHBOOM_Rainbow 則是愛奇藝創新綜藝《跨次元新星》裡的兩個次元星。正是基於各種不同的商業落地形式,才使得中國的虛擬娛樂產業漸呈百花齊放的態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有技術,有原創IP的公司也成為了各大資本的寵兒。2021年1月,和次世文化一起打造翎Ling的人工智慧公司魔琺科技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晨興資本、頭頭是道基金等。而在2020年10月,次世文化Pre-A輪融資完成,金額數百萬美元,資方是順為資本。據三文娛統計,2020這一年至少有9家虛擬娛樂領域的公司獲得了投資。其中有2家技術公司在10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它們是億真科技和中科智深。中科智深成立於2016年,深度聚焦全棧式實時動畫和虛擬直播技術,服務IP包括一禪小和尚、默默醬、萌芽熊、僵小魚等。該公司推出的產品中,創夢達系統(DreamMaker Lite)既能用於快速生產動畫視頻,也能幫助用戶輕鬆上手虛擬直播,已經在影視、動漫、VR/AR、遊戲和直播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款軟體內置超過50個各種風格、各種職業的虛擬主播,以及超過100個針對不同帶貨場景設計的2D和3D場景資產,支持一秒切換背景。商家也可以導入自己製作的模型、場景等,打造自己的IP。同樣可以為虛擬偶像提供直播帶貨服務的,還有萬像科技。在和阿里的合作中,推出的新國風虛擬偶像蘇朵朵是第五屆天貓金妝獎頒獎盛典的發布人,與淘寶合作推出虛擬偶像Mika,在淘寶直播上的成績可圈可點。除了這些提供技術服務的公司,2020年伊拾七的運營公司一幾文化,《我是不白吃》的運營方重力聿畫,及活躍於bilibili的虛擬主播社團、虛擬偶像運營公司——栩妮文化(魔女公司Project)也都獲得了融資。這些在2020年獲得融資的公司,幾乎都與直播這種媒介形式有較大的結合。除了可以提供給虛擬形象直播技術的公司,一幾文化和重力聿畫也都在直播這個領域有不錯的成績。
比如,2020年3月7日,我是不白吃在抖音開啟第一場直播帶貨,累計觀看數312萬,同時在線人數超過4萬。至今,走進我是不白吃直播間的產品有草莓、鴨腸、豬蹄、蛋黃酥、去骨鴨掌、有儀式感餃子、阿根廷西冷牛排……栩妮文化(魔女公司Project)則是活躍於bilibili的虛擬主播社團,進行虛擬偶像直播內容和視頻產出。目前旗下有子花醬Hanako、小傘一把、切茜婭、伊月貓凜、椎名真緒、巧克力等項目。虛擬偶像和商業領域結合的潛力大,也是一種趨勢。品牌和虛擬偶像直播帶貨的合作已被越來越多的商家認可,所以在2020年更多商業化項目與直播這種媒介形式相關的技術、內容公司獲得了融資。這個趨勢,也會在2021年繼續保持。而在這之前,也有更多的技術公司獲得了融資。比如2015年11月24日超次元(創幻科技)完成2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該公司主要有兩方面的業務——toB,主要輸出虛擬偶像的解決方案及提供一些製作執行服務;toC,孵化自己的虛擬偶像IP、組織虛擬偶像演唱會,以及周邊開發等。

得益於資本和平臺的關注、扶持以及技術的發展,虛擬偶像發展在今天,可以讓更多中小創業團隊甚至個人投身到這一領域創業。
2018年日本大型社交網絡公司GREE與國內最大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達成戰略合作,將開設合資公司bG games,共同開展手遊業務以及VTuber業務的合作。到現在,已知的VTuber中,有45位B站的粉絲數超過了20萬。鹿鳴、伊拾七等標籤為"虛擬主播「的UP主未統計入該表格主要孵化的「虛擬偶像」則以「Vup」為主的,「Vup」是Virtual UP的簡寫,又稱虛擬UP主,廣義上指以虛擬形象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的UP主。即,用一些面部、動捕的技術手段,通過二次元的虛擬形象進行視頻的內容製作、直播,以及其他視頻演藝活動的內容創作者、藝人…… 此外,VirtuaReal Project(簡稱:VRP,B站版權中心和彩虹社共同合作搞的MCN)也有不錯的表現。在三文娛每周統計的B站虛擬主播直播周榜單中,都有VRP的成員上榜。這個榜單是根據主播所獲得的貢獻值排名,每1貢獻值=100金瓜子(1元=1000金瓜子)。每周,都有VRP成員上榜。比如琉綺Ruki、阿薩Aza等。2020年7月,B站也投資了日本線下/線上虛擬演出的技術服務商Lategra。

這些VTuber和VirtuaReal Project成員,和洛天依一樣,是BML的座上賓。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日本虛擬偶像團隊沒能到場,但這屆活動的人氣依然保持了同比大幅增長的態勢,遠超2019年的666萬人。

在2020年,騰訊依然延續了此前幾年的打法——依託熱門IP孵化虛擬偶像。

如果說2018年騰訊採取的策略主要是將人氣遊戲裡的角色塑造為虛擬偶像IP,那麼到2020年騰訊在虛擬偶像經濟更進一步的計劃已然明了。

此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EM)與虛擬演出服務品牌 Wave 達成戰略合作,並進行戰略投資。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共同探索虛擬演唱會藍海市場,包括雙方還將共同為TME 旗下創新演出品牌 TME live 開發高品質虛擬演唱會內容。

此外,2020這一年虛擬男團「無限王者團」登上了GQ雜誌封面,並演唱了電影片尾曲、發布了新專輯;QQ炫舞虛擬偶像「星瞳」與楊麗萍跨界合作了孔雀舞,與劉柏辛合作了主題曲《瞳雀》(擴展閱讀:虛擬偶像星瞳攜手李寧,玩起了新復古未來流行文化);《鬥羅大陸》動畫三周年之際,人氣女性角色小舞、寧榮榮、朱竹清組團出道,被定位成電音女子偶像組合……

愛奇藝在虛擬娛樂產業方面的策略,則更多表現在創新的綜藝節目及原創虛擬偶像廠牌的打造兩方面。

2020年9月愛奇藝虛擬人物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開播,國內首個新生代潮流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也有露出。這檔節目共吸引了30多位虛擬選手參與,和真人偶像選秀一樣,選手通過觀眾投票選拔成員組成虛擬偶像團體出道。最後,虛擬偶像留歌、PAPA和十火,成功籤約愛奇藝。這檔節目在愛奇藝的熱度峰值突破了6300,微博話題的閱讀量超過了12億。

RiCH BOOM也是愛奇藝在這一領域的布局,主唱K-ONE、鼓手RAINBOW、貝司手PAPA、吉他手胖虎、DJ P-2等在國內都有自己的粉絲群。愛奇藝爆表工作室負責人李宗倍在2020年三文娛的活動分享中透露,RiCH BOOM2019年上半年出道下半年開始陸續展開授權業務,截至2020年11月來自授權的收入已是數千萬元級別,而在授權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toB的商業授權。

阿里巴巴則更多是在藉助虛擬主播、動漫虛擬形象為電商業務服務。比如,天貓超市品牌 IP 形象 「小鐺家」正式上線官方直播間;淘寶積極推進明星的虛擬形象合作;淘寶天貓與萬象文化合作推出帶貨虛擬偶像Mika和新國風偶像蘇朵朵等。接下來,虛擬主播也會受到淘寶直播的重點扶持。

除了這些擁有平臺的巨頭公司,遊戲公司2020年在虛擬娛樂產業方面也動作頻頻。

樂元素的《戰鬥吧歌姬!》拓展了更多商業合作——和網紅雪糕品牌「鍾薛高 Chicecream」合作,與美的華凌空調凌魂少女的商業直播聯動,為人氣飲品元氣森林的代言等。

米哈遊虛擬UP主yoyo鹿鳴,在抖音和B站的粉絲數分別增至251萬和133.7萬。鑑於小姐姐鹿鳴的成功,2020年底,米哈遊又推出個一位帥氣男性虛擬偶像——「陸離_Louie」。在B站,這個僅發布了兩個月,只發布了一條視頻的UP主吸引了超過15萬粉絲,單條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252萬。

網易《陰陽師》中的人氣角色則在2020年有了更多的合作。2019年大天狗降臨「BML-VR演唱會」舞臺還讓人記憶猶新,2020年陰陽師虛擬偶像山兔YamaUsagi成為好時「冰淇淋風味巧克力」系列的二次元體驗官,網易也聯手天貓舉舉辦了陰陽師IP虛擬偶像直播妙物推薦會,人氣式神山兔化身虛擬主播為玩家推薦各種陰陽師IP的衍生品。

為什麼品牌方願意和虛擬藝人、遊戲虛擬偶像、虛擬主播、Vup、VRP成員合作? 他們看中的,這些形象背後的粉絲群——年輕消費群體。希望能引入一些新鮮的內容和玩法,以吸引這些年輕人的目光。

所以,在接下來的2021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虛擬娛樂領域的主角們會向更為細分的領域發展,以更好的為各行業的品牌方,直播等各種內容媒介形式提供更好的內容和服務。與此同時,他們也將出現在我們更多元的消費場景。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 微博 | 知乎 | 界面 | 網易 | 企鵝號 | QQ看點 | B站專欄 | 貓眼 | 時光網等,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的日本虛擬偶像
    對於日本娛樂產業而言,2020年異常艱辛。因為疫情,線下娛樂、周邊販賣紛紛叫停,實體行業經營遭受打擊(詳見:《日本文娛這一年》)。但虛擬偶像行業似乎受到的衝擊有限,反倒「因禍得福」,呈現出逆風而上的態勢。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這兩位代表不僅具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和超高人氣,且對虛擬偶像發展的進程和方向,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7年作為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原型是一個用於語音合成技術的音源庫。她的獨特之處是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型孵化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價值,並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
  • 虛擬偶像為什麼這麼香?
    2020年目睹娛樂圈之怪現狀,那必定是「偶像塌房」了。一個月三小塌,三個月一大塌,這邊哥哥還在玩密室逃脫,那邊歐巴早已轉身變成時間管理大師。而在這偶像頻頻翻車的年頭,有些目光長遠的年輕人已經開始追虛擬人了。 虛擬人唱跳舞蹈才藝俱佳,還不擔心臨場發揮問題。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據小鹿角·音樂財經不完全統計,2019-2020年,國內共湧現出超過24支虛擬偶像及企劃內容。除了傳統的虛擬偶像IP的誕生,B站上的虛擬主播內容也在不斷增長。由於虛擬偶像自身具有的相較真人偶像更強的可塑造性,在傳統二次元領域的遊戲、動漫類虛擬偶像之外,時尚類與主播類虛擬偶像也成為了行業的新風口。
  • 中國絆愛聯動潮牌手機:虛擬偶像的升維之旅
    進入2020年,在5G和疫情的雙重作用下,虛擬經濟前所未有地進軍線下,過去「宅男專屬」的虛擬偶像一下子進入到3次元的視野,頂替傳統的真人明星成為大品牌的合作對象。而作為大眾消費最前沿的手機行業,最先感受並親身體驗虛擬偶像的魅力。
  • 虛擬偶像,B站打開「摺疊空間」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Ashley編輯丨於華東如果說2019年是虛擬偶像元年,那麼2020年,「虛擬偶像」已然成為年度熱詞,愈發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曾屬於小群體的愛好,正藉助綜藝、線下演唱會、視頻網站向更大的圈層滲透。上周六,B站舉辦BML-VR2020,直播在線人氣峰值突破1087萬,或許正是虛擬偶像影響力擴大的佐證。
  • 視頻平臺爭相入局的虛擬偶像,到底是什麼?
    網易雲上,這首名為《爆表》的說唱歌曲,擁有1500餘條評論。 其創作者RiCH BOOM,由音樂製作人寄生熊貓Producer C、主唱K-ONE、Rapper胖虎、鼓手RAINBOW、貝司手PAPA和DJ P-2六位成員組成,是愛奇藝推出的首個虛擬偶像樂隊。
  • 「吳亦凡們」敗走,虛擬偶像乘勝追擊
    事實上,無論是最近剛發生的「吳亦凡違法失德」事件及其連鎖反應,抑或是此前某選秀綜藝「倒奶事件」背後的畸形追星行為,都隱隱暗示了這是個不僅高收益而且高風險的行業。這也引發了整個行業的思考:塞伯朋克的2021年,與有血有肉有欲望、難自律難管控的偶像明星相比,虛擬偶像營銷,是否有可能永久解決「偶像翻車」的問題?
  • BML-VR行至第四年,虛擬偶像需要怎樣的生態支撐?
    大量線下演出取消的2020年,虛擬偶像的粉絲們反而在年底12月迎來了一場狂歡。同時,B站還首次讓2233娘以虛擬偶像身份演出,並對VUP的雛形類概念進行了勾畫,由B站知名唱見泠鳶yousa轉生的虛擬偶像登臺。而到2020年,BML-VR的虛擬主播生態呈現出明顯的新趨勢。
  • 虛擬偶像還是真人偶像?Z世代的選擇超科幻
    和偶像團體、「握手會」剛出現時一樣,這群年輕人正體驗著大多數人不能理解的,新潮的快樂。他們願意花數百元買「握手券」,也願意經受舟車勞頓,只要能和「偶像」相會,一切就都值得。這種看似不真實的場景正宣告著一個事實,通過技術和網速的提升,虛擬偶像正在飛速抵達粉絲經濟和流量的戰場。這樣的一場演唱會發生在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
  • 【西南傳媒】次世代專題研究—虛擬偶像市場
    發展期(2016-至今):2016年,日本虛擬偶像「絆愛」誕生,來源於YouTube頻道A.I Channel,4個月內粉絲量達到40萬,Vtuber概念開始興起。面部動作捕捉軟體facerig中直播用live2d模型的應用普及,製作成本進一步下降。
  • 人設崩塌的年代,虛擬偶像才是「天菜」
    和這首不按條理出牌的神曲一起出圈的,是背後的原唱之一洛天依,她有著中文網際網路第一虛擬偶像的稱號。顧名思義,虛擬偶像就是藉助數位技術呈現出來的形象,圍繞他們,關於真人偶像的人設、作品、故事和社會互動,都可以產生。
  • 最前線|摩登天空成立虛擬音樂藝人廠牌,虛擬偶像賽道又擠了一些
    9月8日,獨立音樂唱片公司摩登天空與虛擬偶像服務商萬像文化成立了虛擬音樂藝人廠牌「No Problem」。 No Problem將以虛擬音樂藝人經紀、唱片出版、演出製作為核心業務,依託自主研發的數字人技術,通過內容創意製作、產品研發、線上線下演出、活動等方式,開創新的音樂娛樂生活方式。 虛擬偶像產業正在得到資本和音樂行業的青睞。
  • 虛擬偶像進軍綜藝市場,虛擬造星時代已來?
    作為國內首檔虛擬偶像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的出現是對國內虛擬偶像的一次熱度曝光,也是虛擬偶像綜藝的一次試水。虛擬造星的背後,是以虛擬偶像為載體的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圍繞現實的界線已然模糊。虛擬造星風雲從技術實現視角來看,虛擬偶像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將人們想像中的某個形象具現出來,這是數位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 虛擬代言人出圈,會比真人偶像更靠譜嗎?
    越來越多的品牌也逐漸將視線轉移到「虛擬代言人」上。虛擬代言人的興起,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下90後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這些追求新奇的年輕人,「二次元」幾乎成為他們的標籤。「虛擬代言人」的推出無疑更能精準切入需求,提升其對於商品的認知和信任。「真人偶像是現在,虛擬偶像是未來。」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裡的這句話,或許正在成為現實。
  • 樂華推首個虛擬女團A-SOUL:偶像經紀公司布局虛擬偶像的時機到了嗎?
    近日,樂華娛樂推出了首個虛擬偶像女團A-SOUL,這也是由本土頭部藝人經紀公司推出的第一個原創虛擬偶像女團。 A-SOUL女團由五名人設各異的虛擬偶像組成,目前已入駐微博、抖音和B站平臺,並於12月2日發布了首支MV《Quiet》。 從真人偶像行業看,樂華並不是第一家推出虛擬偶像的公司。
  • 滿城皆談的虛擬偶像,究竟是誰的機會?
    作者|顧 韓編輯|李春暉盤點2020年的娛樂產業關鍵詞,「虛擬偶像」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存在。繼2019年直播、短視頻平臺對虛擬偶像的一波力推,今年,長視頻成為虛擬偶像更大、也更出圈的舞臺。選秀節目裡的虛擬偶像,已成為被熱議的文化現象。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拿爆火的真人偶像舉例,範丞丞僅憑一張微博自拍淨賺480萬;王一博僅今年2到6月就新籤約15個新品牌代言,在2020年第二季度商業價值排行榜排名第一。肖戰單曲《光點》在冷啟動下線上發售僅四天,輕鬆破億創造紀錄。這一系列奇蹟般的數據都是由真人偶像帶來的,藝恩根據全網數據預估,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其中由粉絲情感化消費帶來的收入約500億。
  • 這屆虛擬偶像,已經淪為資本的「打工人」了?
    「這哪是虛擬偶像選秀,明明是『程式設計師101』。」「要做二次元文化的綜藝,就認認真真地用二次元的方式來表達,別搞三次元的選秀模式。」為了把虛擬偶像這種新生事物推向大眾,愛奇藝為《跨次元新星》設計了一個接近於真人選秀綜藝的模式,並且在競演過程中加了相當多的「戲」。
  • 人類迷惑行為:讓紙片人選秀,聽虛擬偶像破音
    因為這檔節目,2020 這魔幻的一年又添上了一個「虛擬偶像選秀元年」的形容語。鑑於虛擬偶像選秀確實是「前無古人」的綜藝類型,所以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選擇了它來「下飯」。這檔綜藝問題很多,但最核心的問題或許是這些虛擬偶像不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