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娛最早對虛擬偶像的報導,是2016年初。
那時候,2016年2月2日湖南臺小年夜春晚現場,洛天依與楊鈺瑩合唱了《花兒納吉》。得益於許多主流媒體對這次合作的報導,虛擬偶像這個概念,才在大眾層做了一次知識普及。那時候,雖然洛天依已出道9年在日本也頗有名氣,但在國內也僅能活躍在二次元的核心圈層。
三文娛在寫那篇報導的時候,也沒想到五年後的今天,虛擬偶像會在中國市場火得這麼「出圈」。
開直播帶貨、在短視頻裡植入廣告、接商演、做產品代言人、給產品拍廣告、參加綜藝選秀出道……更多商業變現模式,正在被虛擬偶像驗證。再加上技術的更進一步,以及年輕消費群體的追逐,虛擬娛樂也漸成產業。
除了大廠,資本、平臺也紛紛加大投入,虛擬偶像也根據不同的商業定位和市場需求,演化細分出了更多賽道——比如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虛擬藝人、虛擬網紅、動漫虛擬偶像、遊戲虛擬偶像、Vup(「Vup」是Virtual UP的簡寫,又稱虛擬UP主)、VTuber等。
當下,虛擬偶像已不能概括中國虛擬形象承載的娛樂經濟,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虛擬人或虛擬娛樂產業。
在國內的音樂、視頻和短視頻平臺,這些引領年輕群體消費、娛樂潮流的新星,漸成「百花齊放」的態勢。
到現在,也無法統計出國內虛擬人物/形象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得益於商業模式的可複製,以及技術支持公司 「批量」推出、運營多個虛擬形象,國內已誕生了一些專業經紀公司。通過動畫短視頻的內容形式,這些經紀公司的藝人活躍在短視頻和視頻平臺,通過接廣告、帶貨,跨界授權和衍生品開發等,獲得收益。大禹網絡是中國最大的MCN機構之一,旗下至少有7個通過動漫短視頻為用戶熟知的虛擬形象,包括「一禪小和尚」「阿巳與小鈴鐺」和「熊小兜」。其中「一禪小和尚」「阿巳與小鈴鐺」的單條廣告報價分別是21萬元和15萬元。
這些虛擬形象的人物設定不同能在廣告端覆蓋更多的廣告主比如,"阿巳和小鈴鐺」的廣告主包括DR鑽戒、小奧汀等,多自手遊、珠寶、美妝等多個行業;在」一禪小和尚「投放廣告的則是京東、建設銀行、蒙牛等品牌。隨著粉絲的增多,這些有著超高人氣的虛擬動漫形象也會進一步被塑造為虛擬偶像。比如,一禪小和尚——代言往事若茶,出單曲(三周年主題曲《從前有座山》),開直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中國通過動畫短視頻內容這種形式培育虛擬偶像的沃土。伊拾七、MMO醬等都是從這個平臺走出來的虛擬偶像。和抖音不同的是,B站虛擬UP主的定位多是虛擬偶像,且幾乎都開設了直播頻道。
這裡面既有從動畫、遊戲裡走出來的虛擬偶像,也有不少日本知名虛擬UP主。如upd8旗下的絆愛、織田信姬、YuNi、Mari小鞠,彩虹社的本間向日葵、靜凜、月之美兔,hololive的白上吹雪、湊阿庫婭、夏色祭、赤井心等。這些日本知名的VTuber事務所,都和B站籤約了。
據三文娛統計,已有超過100位在YouTube擁有10萬+粉絲的VTuber入駐B站。僅hololive一家,已知的就有15位。這些遠道而來的虛擬UP主數量在過去兩年數量陡增。
除了籤約VTuber,B站也籤約了不少國內公司的虛擬藝人,比如默默醬、戰鬥吧歌姬等。而籤約主播之外,像我是不白吃、伊拾七、基於黃子韜打造的虛擬偶像「韜斯曼"等也都在B站設了官方頻道。
翎Ling、RiCH BOOM等國內超寫實的虛擬藝人,藝人團體則活躍在各大綜藝,其社交動態的發布則多在微博等社交平臺。
左:翎Ling 右:RiCHBOOM_K-ONEVTuber、虛擬主播、虛擬藝人、虛擬網紅都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最終的商業化落地形式也多有不同。
如果說廣告是基於動漫短視頻起來的虛擬偶像的通用商業形式,活躍在B站的虛擬UP主僅靠直播打賞也可以有不錯的收入。特別是定位為遊戲UP的廣告收入,唱見、舞見虛擬UP主的線上收益,都非常可觀。
超寫實的虛擬人,則更多活躍在綜藝節目、時尚雜誌。
次世文化與魔琺科技一起打造的超寫實虛擬KOL翎Ling,鎖定的就是國風時尚。次世文化創始人陳燕曾在三文娛的分享會上坦言,特斯拉、奈雪的茶在和翎Ling合作的時候,看中的就是翎身上的中國風標籤。而翎Ling和RiCHBOOM_K-ONE,RiCHBOOM_Rainbow等虛擬人身上還有一個共同點——綜藝紅人。翎Ling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互動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RiCHBOOM_K-ONE,RiCHBOOM_Rainbow 則是愛奇藝創新綜藝《跨次元新星》裡的兩個次元星。正是基於各種不同的商業落地形式,才使得中國的虛擬娛樂產業漸呈百花齊放的態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有技術,有原創IP的公司也成為了各大資本的寵兒。2021年1月,和次世文化一起打造翎Ling的人工智慧公司魔琺科技完成了數億元A輪融資,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晨興資本、頭頭是道基金等。而在2020年10月,次世文化Pre-A輪融資完成,金額數百萬美元,資方是順為資本。據三文娛統計,2020這一年至少有9家虛擬娛樂領域的公司獲得了投資。其中有2家技術公司在10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它們是億真科技和中科智深。中科智深成立於2016年,深度聚焦全棧式實時動畫和虛擬直播技術,服務IP包括一禪小和尚、默默醬、萌芽熊、僵小魚等。該公司推出的產品中,創夢達系統(DreamMaker Lite)既能用於快速生產動畫視頻,也能幫助用戶輕鬆上手虛擬直播,已經在影視、動漫、VR/AR、遊戲和直播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款軟體內置超過50個各種風格、各種職業的虛擬主播,以及超過100個針對不同帶貨場景設計的2D和3D場景資產,支持一秒切換背景。商家也可以導入自己製作的模型、場景等,打造自己的IP。同樣可以為虛擬偶像提供直播帶貨服務的,還有萬像科技。在和阿里的合作中,推出的新國風虛擬偶像蘇朵朵是第五屆天貓金妝獎頒獎盛典的發布人,與淘寶合作推出虛擬偶像Mika,在淘寶直播上的成績可圈可點。除了這些提供技術服務的公司,2020年伊拾七的運營公司一幾文化,《我是不白吃》的運營方重力聿畫,及活躍於bilibili的虛擬主播社團、虛擬偶像運營公司——栩妮文化(魔女公司Project)也都獲得了融資。這些在2020年獲得融資的公司,幾乎都與直播這種媒介形式有較大的結合。除了可以提供給虛擬形象直播技術的公司,一幾文化和重力聿畫也都在直播這個領域有不錯的成績。這些VTuber和VirtuaReal Project成員,和洛天依一樣,是BML的座上賓。在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日本虛擬偶像團隊沒能到場,但這屆活動的人氣依然保持了同比大幅增長的態勢,遠超2019年的666萬人。
在2020年,騰訊依然延續了此前幾年的打法——依託熱門IP孵化虛擬偶像。
如果說2018年騰訊採取的策略主要是將人氣遊戲裡的角色塑造為虛擬偶像IP,那麼到2020年騰訊在虛擬偶像經濟更進一步的計劃已然明了。
此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EM)與虛擬演出服務品牌 Wave 達成戰略合作,並進行戰略投資。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共同探索虛擬演唱會藍海市場,包括雙方還將共同為TME 旗下創新演出品牌 TME live 開發高品質虛擬演唱會內容。
此外,2020這一年虛擬男團「無限王者團」登上了GQ雜誌封面,並演唱了電影片尾曲、發布了新專輯;QQ炫舞虛擬偶像「星瞳」與楊麗萍跨界合作了孔雀舞,與劉柏辛合作了主題曲《瞳雀》(擴展閱讀:虛擬偶像星瞳攜手李寧,玩起了新復古未來流行文化);《鬥羅大陸》動畫三周年之際,人氣女性角色小舞、寧榮榮、朱竹清組團出道,被定位成電音女子偶像組合……
愛奇藝在虛擬娛樂產業方面的策略,則更多表現在創新的綜藝節目及原創虛擬偶像廠牌的打造兩方面。
2020年9月愛奇藝虛擬人物選秀節目《跨次元新星》開播,國內首個新生代潮流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也有露出。這檔節目共吸引了30多位虛擬選手參與,和真人偶像選秀一樣,選手通過觀眾投票選拔成員組成虛擬偶像團體出道。最後,虛擬偶像留歌、PAPA和十火,成功籤約愛奇藝。這檔節目在愛奇藝的熱度峰值突破了6300,微博話題的閱讀量超過了12億。
RiCH BOOM也是愛奇藝在這一領域的布局,主唱K-ONE、鼓手RAINBOW、貝司手PAPA、吉他手胖虎、DJ P-2等在國內都有自己的粉絲群。愛奇藝爆表工作室負責人李宗倍在2020年三文娛的活動分享中透露,RiCH BOOM2019年上半年出道下半年開始陸續展開授權業務,截至2020年11月來自授權的收入已是數千萬元級別,而在授權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toB的商業授權。
阿里巴巴則更多是在藉助虛擬主播、動漫虛擬形象為電商業務服務。比如,天貓超市品牌 IP 形象 「小鐺家」正式上線官方直播間;淘寶積極推進明星的虛擬形象合作;淘寶天貓與萬象文化合作推出帶貨虛擬偶像Mika和新國風偶像蘇朵朵等。接下來,虛擬主播也會受到淘寶直播的重點扶持。
除了這些擁有平臺的巨頭公司,遊戲公司2020年在虛擬娛樂產業方面也動作頻頻。
樂元素的《戰鬥吧歌姬!》拓展了更多商業合作——和網紅雪糕品牌「鍾薛高 Chicecream」合作,與美的華凌空調凌魂少女的商業直播聯動,為人氣飲品元氣森林的代言等。
米哈遊虛擬UP主yoyo鹿鳴,在抖音和B站的粉絲數分別增至251萬和133.7萬。鑑於小姐姐鹿鳴的成功,2020年底,米哈遊又推出個一位帥氣男性虛擬偶像——「陸離_Louie」。在B站,這個僅發布了兩個月,只發布了一條視頻的UP主吸引了超過15萬粉絲,單條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252萬。
網易《陰陽師》中的人氣角色則在2020年有了更多的合作。2019年大天狗降臨「BML-VR演唱會」舞臺還讓人記憶猶新,2020年陰陽師虛擬偶像山兔YamaUsagi成為好時「冰淇淋風味巧克力」系列的二次元體驗官,網易也聯手天貓舉舉辦了陰陽師IP虛擬偶像直播妙物推薦會,人氣式神山兔化身虛擬主播為玩家推薦各種陰陽師IP的衍生品。
為什麼品牌方願意和虛擬藝人、遊戲虛擬偶像、虛擬主播、Vup、VRP成員合作? 他們看中的,這些形象背後的粉絲群——年輕消費群體。希望能引入一些新鮮的內容和玩法,以吸引這些年輕人的目光。
所以,在接下來的2021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虛擬娛樂領域的主角們會向更為細分的領域發展,以更好的為各行業的品牌方,直播等各種內容媒介形式提供更好的內容和服務。與此同時,他們也將出現在我們更多元的消費場景。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 微博 | 知乎 | 界面 | 網易 | 企鵝號 | QQ看點 | B站專欄 | 貓眼 | 時光網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