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年,又到了一年一度觀看NHK的紅白歌會的季節。每年的紅白歌會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議論的話題。不光是出場的歌星,現在連誰擔綱主持都受到關注。就像中國人每年關心「春晚」那樣,紅白歌會也是日本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每年過年時必看的舉國關注的電視節目,而且,紅白歌會的歷史更長。
紅白歌會的歷史要追朔到1951年,第一屆是1951年1月3日,通過收音機播放。由於受到聽眾的歡迎,以後才連續舉辦。1953年第三屆開始電視轉播,當年12月31日舉辦第四屆,從這時開始,紅白歌會便成為辭舊迎新的重要節目。
這臺節目從一開始就是女歌星組成的紅隊和男歌星組成的白隊對唱賽歌,最後還要判定輸贏,發一個錦旗,日本人就喜歡這種不疼不癢的競爭,這種形式一直延續至今。
■ ■■■■
再說過年的方式,中國人最重視的是除夕的年夜飯,壓歲錢也是除夕給孩子們。而日本的家庭重視1月1日早上聚餐,全家圍坐在一起吃正月料理。一般的日本人大概只有大年初一才毫無顧忌地從早上喝酒。
下圖是除夕準備好的新年第一頓美食,其中有幹青魚子(象徵子孫滿堂)、慄子泥(象徵吉祥和財富)、黑豆(象徵勤奮)、紅白魚肉糕(寓意清淨和闢邪)、魚肉雞蛋卷(象徵知識和聰明)、海帶卷(象徵喜悅和歡樂)、大蝦(象徵長壽)、甘露煮小魚(象徵豐收)、紅白蘿蔔絲(象徵吉慶),蓮藕(象徵預見未來),每一種菜都孕育著吉祥。壓歲錢也是在這個團圓飯的宴會上分發給孩子們。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除夕或新年參拜神社,去新年大拍賣購物等。有的人喜歡去寺院聽跨年鐘聲,去神社參拜,還有的人喜歡去搶購超值福袋。
日本在全國各地普及神社,是明治初期的事,所以除夕和大年初一參拜神社也是明治中期以後的習俗,但是,經過150年,已經成為日本人過年的傳統,無論是大小神社,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都是人山人海。
■ ■■■■
雖然現在年輕人喜歡網購,但是老人們還是習慣看廣告去實體店購物,於是,各種商店在年前都爭相在報紙裡夾入各類打折促銷商品的廣告,有家電,有時裝,有箱包,有皮鞋,還有高爾夫球桿,甚至有汽車和房子。即使不買,看廣告也十分有趣。
■ ■■■■
正月人們搶購的是百貨公司的福袋,這是日本正月血拼搶購的代表,價格一樣的袋子,裡面裝的什麼只能靠猜,打開的那一瞬間令人充滿期待和驚喜,就像小時候打開禮物的時候那樣。
福袋裡的東西可能並不是馬上需要的,但是這種購物是一種樂趣和奢侈,就如同買彩票一樣,買的是一年一度的夢想。
總之,回老家、紅白歌會、吃年飯、參拜神社、血拼購物都是日本人喜愛的年味,沒有鞭炮,沒有鑼鼓,基本上都是安安靜靜的,日本和中國是近鄰,但是在過年的氣氛上有很大的不同。
微觀日本,一個有用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