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真是靠兒子上位的「窩囊」皇帝?

2021-02-23 魚羊密史


(圖)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年號洪熙。

時尚流行清瘦俊朗,苗條婀娜。男孩子,肥胖不英俊帥氣,肥胖會誘發疾病,肥胖不好找漂亮女朋友;肥胖之害多矣,顯蠢、顯笨、顯老、顯木囊(mū nang,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也常用於比喻人反應遲鈍。)。

這些話好像都在理,可誰聽說過,因為肥胖,還有可能被取消做皇帝資格的嚴重情況?明仁宗朱高熾就是這麼一位。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大兒子,生母是開國元勳徐達之女。

凡體胖者,均免不了貪嘴好吃。朱棣做燕王時,高熾被冊封為燕世子,也就是未來接替燕王的人選。這時太祖朱元璋在位,有一天他命秦王朱樉(shǎng)、晉王朱棡(gāng)、周王朱橚(sù)和燕王朱棣等四位的世子,翌日各自檢閱衛兵。第二天,秦晉周三世子黎明即起,早早完成爺爺的家庭作業,先後向太祖作了匯報,唯獨朱高熾,日頭高照,才看見他呼哧呼哧姍姍來遲。

太祖不高興了,問:你何以遲至現在才來?胖孫子估計那時尚不懂爺爺身上的天子威嚴,憨憨地氣喘籲籲答道:「旦寒甚,俟朝食而後閱,故後。」早晨天兒太冷了,我等吃飽早餐身子暖和些才去檢閱的,所以就……遲了。面對這個吃貨皇孫,朱元璋哭笑不得。

太祖朱元璋一死,燕王朱棣借「靖難」之名,從侄子朱允炆手中搶奪到皇位。老爸即天子位,世子朱高熾自然也就水漲船高,做了皇太子。但他的兩個弟弟一直不服氣,一個是曾隨父徵戰驍勇異常的二弟朱高煦,另一個是有宦官在幕後相助的三弟朱高燧。這哥倆,都覺得自己比大哥強,更適合做大明江山的接班人,想盡辦法欲取而代之。


(圖)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 、永樂皇帝 等。

可朱高熾懶是懶,好吃是好吃,身上沒見別的錯呀,平白無故換太子,於理上不通,也容易引起朝廷動蕩呀。

《明史.列傳.仁宗誠孝張皇后》裡記錄下這麼一段,高煦和高燧哥倆費盡心思,終於找到大哥不宜做太子的短板。原文是這樣的:

太子數為漢、趙二王所間,體肥碩不能騎射。成祖恚(huì),至減少太子宮膳,瀕易者屢矣,卒以後故得不廢。

漢王就是朱高煦,趙王就是朱高燧。這兩位老在父皇面前詆毀大哥,說你看他那一身囔囔肉,像只螃蟹,行走都不便,更談不上率兵騎馬射箭馳騁疆場了,怎可能守住祖宗江山。成祖聽了,覺得不無道理,很是氣憤,恨鐵不成鋼。

為避免草率決策以致生亂,朱棣猶豫不決。他既沒答應次子三子要求,也不想隨便就廢了長子,採取了個折中的辦法,勒令太子朱高熾減肥。你不是總是吃個沒夠嗎,那就削減你太子宮中膳食的供應量,看你還吃什麼去;另外,太子身邊的人都負起責任,監督太子不得多飲多食,定期稱重,否則……

朱高熾那個難熬啊,不讓人吃好吃的,比死還難受啊!

胖,有的人是因為飲食,但有的人是遺傳的,你讓他喝涼水,他照樣長肉。朱高熾大約就屬於這一類。謹遵父皇聖諭,儘量少吃多活動,可身上的肉怎麼也不見少呀。因了這身糟肉,朱高熾幾次面臨被廢,眼看著當皇帝的夢要破滅。

多虧了他有個賢惠會來事的媳婦,深得公婆——成祖和徐皇后——歡心。

就是說,朱高熾最終能保住太子位並順利接班,並非他減肥成功換來的,而是得益於他的原配張氏(即誠孝張皇后)。張氏做太子妃時,就很讓父皇和皇后滿意,據說,一日成祖臨便殿,張氏給父皇端上一道她親手做的御膳,朱棣一時高興得不知說啥好,連連誇獎道:「新婦賢,他日吾家事多賴也」好媳婦,將來朱家社稷要多多仰仗你了。


(圖)朱瞻基行樂圖

後人有另一種說法,說張氏對明仁宗朱高熾能接掌皇權,最大的貢獻,其實不在她多賢惠能幹,根本的原因是,她給朱高熾生了個聰明伶俐的兒子——朱瞻基。

傳言說朱瞻基出生前夕,朱棣夢見太祖朱元璋授予他一柄大圭(祭祀用玉器),上刻八個大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滿月時見到長孫,朱棣龍顏大悅,對眾人說:「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果然跟我夢裡的一個模樣!此後,小傢伙一直甚得爺爺朱棣疼愛,一高興,永樂九年(1411年)立之為皇太孫。成祖但凡巡幸徵討,都要帶著瞻基在身邊。而最終堅持讓肥胖臃腫不善騎射的朱高熾繼位,朱棣更多的用意在於,希望未來江山能交到他這個聰慧的皇孫朱瞻基手裡。

這麼說來,是寶貝兒子替蠢笨的爸爸保住了皇位,至於減不減肥,也就不算個事了。

原標題:不減肥就甭想當皇帝

*作者:秦四晃,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擅用客觀看歷史,喜以人性剖聖賢,已出版《原來儘是兒戲》《後宮氣象》《皇朝大人們》《被收藏的頭顱——王莽》等歷史人物專著。

版權聲明:【本文由秦四晃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朱棣當然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了,相比之下,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個典型的高富帥,不光長相俊美,而且身材一級棒,打仗也賊溜,就等著接班了。朱棣常常安撫二兒子朱高煦說:老大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啊!這是人說的話嗎?還真有咒自己兒子早點死的。為此朱高熾非常隱忍,愣是把朱棣給熬死了,自己也沒死。不過他這身體其實也是強撐著熬到了登基,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後,朱高熾也掛了。
  • 明朝歷代帝王中最窩囊的皇帝當屬誰?
    更可怕的是,這窩囊的老大卻有了兩個能幹而不安分的弟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興兵南下,和建文帝奪江山時,身先士卒帶領軍隊做先鋒,直逼南京,功勞赫赫。在這場戰爭中,有一次朱棣對自己喜愛的二兒子許諾,你大哥身體不好,你好好幹,江山遲早是你的。  高熾最終能入承大寶,一是嫡長繼承制對朱棣的約束;二是因為他娶了個好老婆,生了個好兒子,朱棣喜歡仁宗的長子朱瞻基。
  • 朱高熾之死,究竟是縱慾過度,還是被兒子謀殺?
    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熾駕崩,享年47歲,這位「仁宣之治」的締造者,戰戰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卻福薄命軟,才當了10個月的皇帝,就追隨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說,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奇怪的。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從這一點來看,朱高熾應該很慶幸有這樣一個深受老爹喜歡的寶貝兒子。那麼真如大家所想的那樣,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這可以從老朱家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朱棣還是燕王。
  • 只做了一年皇帝的朱高熾,真的命苦嗎?
    梁冠華扮演的太子朱高熾,承包了劇中很多笑點,他經常窩囊又委屈,經常被父親朱棣責罵,胖胖的身軀又萌又搞笑。歷史上的朱高熾確實身形較胖,不太受朱棣喜歡,儘管如此,朱棣還是選擇把皇位傳給他,一方面是由於他嫡長子的身份,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兒子,朱瞻基深受祖父朱棣的喜愛。
  • 歷史人物|朱高熾
    永樂十二年(1414年)九月,朱棣剛從徵蒙之役返回北京,朱高煦誹謗他的兄長未能為皇帝完成某些任務。朱棣申斥了朱高熾,並囚禁了他的兩名最親密的顧問,即大學士楊溥和黃淮。朱高煦最後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被放逐,作為一個直接威脅而被清除。最後,朱高熾對他並不懷恨在心;朱高熾登基後不久就增加了這個親王的俸祿,並授予他的幾個兒子爵位。不幸的是,朱高煦始終未認錯。
  • 歷史故事——朱高熾的死亡之謎
    朱高熾猝死於宮內欽安殿,終年47歲。死後被諡為孝昭皇帝,廟號仁宗。朱高熾的葬禮極為簡略,按照當時明朝的規定,後宮妃嬪要殉葬,最終,從妃嬪中選了五人給朱高熾殉葬,這五人分別是:貴妃郭氏、順妃譚氏、淑妃王氏、麗妃王氏和充妃黃氏。大明王朝讓活人殉葬,這一點,歷來是讓人詬病的地方,尤其是朱元璋、朱棣、朱高熾三朝。
  • 大明疑案:仁宗朱高熾之死,20年的太子,9個月的皇帝確實太短了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47歲的明仁宗朱高熾於紫禁城內欽安殿暴斃身亡了。這對於做了20年的太子,才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的朱高熾來說,時間顯然短了點。然而對於明仁宗朱高熾的突然暴斃,可謂是眾說紛紜。因為朱高熾在去世前,早早的就召集了大臣,草擬敕令。還派出了親信太監,火速趕往南京,宣太子朱瞻基快快回朝。但是朱高熾並沒有等到那一天,就提前宣布了由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
  • 朱高熾已是太子,朱棣為何還立13歲朱瞻基為皇太孫?
    朱允炆劇照朱棣經過「靖難之役」後當上皇帝,隨後他也面對繼承人的抉擇,其實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歡次子朱高煦,原因無他,「類己」和「喜武」。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長子有優先繼承權,嫡長子便是朱高熾,朱高熾與他恰恰相反,他喜靜好文,體型還肥胖,生活行動都需要人攙扶,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朱高熾還是被立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熾已經是太子,朱棣卻在1411年將13歲的朱瞻基又立為皇太孫,這又是為何呢?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熾的嫡妻張氏,因此按照繼承制來說,他被立為皇太孫也算是名正言順。
  • 明仁宗朱高熾
    [明][公元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洪熙]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
  • 朱高熾:一個在繼位那一刻就註定了歷史上會有著極高評價的皇帝
    江上之戰後,為了給幫助自己反敗為勝的朱高煦一點甜頭,朱棣意味深長的對朱高煦說:「吾病矣,汝努力,世子(朱高熾)多疾。」朱棣的這句話說得是相當高明,因為朱棣可以將其解釋為朱高煦有可能會在朱高熾病逝後被冊立為世子,而朱高煦也可以將其理解成朱棣暗示自己可以在朱高熾活著的時候取代朱高熾。
  • 朱高熾做皇帝不到一年,能做什麼好事,為何有極高的評價?
    朱高熾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如果要不是他的父親造反,他恐怕這一輩子都與皇位無緣,可他的父親朱棣偏偏發動了靖難之役,自己做了皇帝。 可是,朱高熾的身體並不好,他做了皇帝還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可是雖然在位時間不久,但是他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評價,這是為什麼呢?
  •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明代第四位皇帝的皇后張氏是河南永城人張麒的女兒,洪武二十八年(1395)嫁給十七歲的朱高熾(永樂皇帝長子),旋即被冊封為燕世子妃。朱高熾生性仁孝,喜愛詩詞,可是身體肥碩,腰腹徑數圍,不善騎射,因此常使永樂皇帝不高興。恰好永樂的次子朱高煦身高體壯,而且在靖難內戰中,有幾次傑出的表現,於是永樂曾經有立朱高煦為皇儲的念頭。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不足十個月,死因成謎
    明朝不如唐朝恢宏,也不及宋朝風雅,就連皇帝似乎也少了些特色,常常被人提起的大多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被敵人抓走的明英宗朱祁鎮……,可是很少有人在意明仁宗朱高熾,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太子,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 朱高熾上位後為何不殺朱高煦,事實真相,並非仁慈那麼簡單
    臨終之前他留下遺詔傳位於皇太子朱高熾,而由於六軍在外,為防止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趁機作亂,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金幼孜密謀之下,決意大軍秘不發喪;同時楊榮快馬加鞭趕往京城奏報。 最終在太子朱高熾與群臣的精心安排之下,皇位實現了安穩過渡,九月朱高熾登基,是為明仁宗。
  • 朱高熾登基不到一年便暴斃,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
    朱高熾在明朝十幾位皇帝當中,是很有意思的一位。在位時間極短,但是後世的評價卻很高。而朱高熾的死亡在歷史上也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疑點。朱高熾有一個特殊的稱呼叫做「九月之君」,意思是從他從47歲起當皇帝直到他死去,才僅僅在位九個月。
  • 「餘歡水」大結局:窩囊的人生,需要一場黑化!
    雖然生活在大城市,有房有車(後來給妻子買了),但活得極其窩囊。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一樣,老婆想盡辦法和他離婚、遭受朋友的戲耍、被同事瞧不起、擁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活得生不如死」就是劇情的開篇,幾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到窩囊的讓我們即可恨又可憐的他。
  • 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前,朱高煦朱高燧曾瘋狂地迫害他,二人結局如何
    兩個圖謀不軌的王爺按道理來說,像朱高熾這種長子,有能力且有軍功,對於朱棣來說,應該是守江山的不二人選。但朱棣這個人個性鮮明,看著肥胖的朱高熾與另兩個一表人才的兒子一比,總覺得不是個事。於是總有事沒事的給二兒子一些暗示,比如「勉之,世子多疾」之類的話。
  • 公公是一代霸主,老公是一代仁君,兒子開創盛世,去世孫子就敗家
    這是一個偉大的女人,她公公是一代霸主朱棣,老公是一代仁君朱高熾,兒子明宣宗朱瞻基開創盛世,明宣宗去世後,她扶持孫子朱祁鎮上位,由於朱祁鎮當時才9歲,所以當時權力掌握在她手中。不過她去世後,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釀造了土木堡之變,使得明朝精銳盡失,連朱祁鎮都被俘虜。那麼咱們就一起來回顧下這個偉大的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