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已是太子,朱棣為何還立13歲朱瞻基為皇太孫?

2021-02-13 聞香識情

朱元璋,開創明朝後就「大開殺戒」,他晚年幾乎將所有的開國功臣都屠殺殆盡,他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整頓前朝、治理貪官;另一方面,他在為孫子鋪路,太子朱標去世後,他就決定將江山傳給孫子,孫子年輕,也不懼威嚴,自然震懾不了前朝功高震主的百官。朱元璋如此費心,但孫子的皇位還是沒有坐穩,搶他皇位的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叔叔朱棣。

朱允炆劇照

朱棣經過「靖難之役」後當上皇帝,隨後他也面對繼承人的抉擇,其實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歡次子朱高煦,原因無他,「類己」和「喜武」。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長子有優先繼承權,嫡長子便是朱高熾,朱高熾與他恰恰相反,他喜靜好文,體型還肥胖,生活行動都需要人攙扶,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朱高熾還是被立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熾已經是太子,朱棣卻在1411年將13歲的朱瞻基又立為皇太孫,這又是為何呢?

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熾的嫡妻張氏,因此按照繼承制來說,他被立為皇太孫也算是名正言順。更重要的是,朱瞻基出生時非常幸運,據記載,他出生時,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個夢,夢中皇帝朱元璋賜給了他一個大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夢醒後覺得是吉兆,因為在當時大圭代表著權力。

朱棣劇照

而就在他回味此夢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自己有孫子出生了,朱棣立馬想到自己的夢,覺得此景應夢,他十分興奮,立馬跑去看孫子,見到孫子就覺得很像自己,還表示「此乃大明朝之福也」,並親自為他取名為「瞻基」,最後這一場夢和孫子的降生,對他發動「靖難之役」有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要知道,當時朱棣的3個兒子都被朱允炆扣為人質,而他本人正在裝病,孫子的出生激發了朱棣的造反,事實證明,朱瞻基確實給祖父帶來好運,朱棣日後一路攻進南京,成功登基稱帝。

二:朱瞻基展現出的帝王之風範。朱棣為年幼的朱瞻基請了諸多文官為老師,同時,朱棣也常常親自教導他,朱瞻基也十分爭氣,頭腦聰明,反應靈敏。朱棣喜武,朱高熾好文,但朱瞻基文武雙全,既好儒學又是一位傑出的武將,這樣的他可見有著帝王之風範。

朱棣劇照

朱棣為了鍛鍊他,甚至數次帶他徵討蒙古,而且他在12歲的時候,就已經勸說祖父御駕親徵討伐韃靼,由此可見,他雖然年紀小,但已經有著尋常小孩不曾有的成熟和果斷。朱棣參考了他的意見,並在他親徵韃靼期間,還特將朱瞻基留在北京鎮守,而他鎮守期間的表現也令朱棣十分滿意。

三:為打消朱高煦爭奪太子之位的念頭。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朱棣曾對他說「勉之,世子多疾」。知道父親賞識他,朱高煦便多次告狀,無中生有說太子「失德」,朱棣自然不願意看到兒子們自相殘殺,也想讓次子安心當一個王爺,不要走自己的老路,畢竟造反是不光彩的事情,於是他便果斷將孫子立為皇太孫,以暗示自己的想法。

朱棣劇照

四:朱瞻基顏值在線。史料中,朱元璋的長相令人不敢恭維,朱棣本人顏值也不高,朱高熾就更不必說了,他是一位行動不便的胖子皇帝,而朱瞻基則」出淤泥而不染「,據說他長相英俊,身材也高大勻稱,實在是令朱棣滿意。大明朝當時已經是揚名海外,皇帝作為一國之君,也代表著明朝的形象,又顏值自然更好。其實小便倒覺得顏值什麼的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早早將他立為皇太孫,也好著重培養。

朱瞻基畫像

1425年,高熾去世,朱瞻基正式上位,上位後的他十分爭氣,第二年就平定了朱高煦之變,接著他注重百姓生活,任用賢才、改革行政、清除朝中、軍中腐敗,和父親一起創下了」仁宣之治「的盛世,由此可見,朱棣看人還是很準的,而朱瞻基也可以說是不辱使命。


相關焦點

  • 朱棣為何要立朱瞻基為「皇太孫」呢?
    對於朱高熾,朱棣對他的印象都不是很好,那為什麼朱棣還是放棄了朱高煦,立朱高熾為太子呢?1、朱高熾喜文,性情仁厚能得到群臣的擁護,而朱高煦尚武,脾氣暴戾卻讓群臣害怕。朱棣其實心裡明白,在打江山的時候需要依靠武將,但是處在和平時期是需要依靠文官來治理國家的。
  • 明明有太子,為什麼朱棣還要正式冊封皇太孫呢?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雖然當時太子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朱棣委託朱瞻基主持北京政務的活動,卻使朝中所有的人都很清楚,太子的長子、皇長孫朱瞻基已是無可爭議的皇位繼承人,並且會逐漸支持和鞏固太子的勢力;雖然目前朱瞻基暫時沒有皇太孫的名分,但這個名分對他並不重要,因為他作為皇位繼承人的地位已無人可以代替。
  • 大明風華:朱棣臨終召見楊士奇有深意,朱瞻基帶劍見太子彰顯決心
    ,朱瞻基帶劍見太子彰顯決心  由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聯袂主演的62集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以明朝為背景,不同於大眾熟悉的清廷故事,講述的是孫若微(湯唯飾)歷經明朝六帝五朝,見證了大明的榮辱興衰的故事。
  •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立為皇太孫呢?他們的結局為何是這樣的
    皇太子我們都知道是帝國的儲君、王朝的法定繼承人,一般在皇帝去世後,皇太子享有優先繼承權,不過有時因為意外亦或是其他會出現皇帝依舊在而皇太子早亡的情況,這時皇帝為了維護封建法統,在太子去世後不選擇自己的其他兒子為繼承人而選擇太子的兒子也即自己的孫子為繼承人,這時儲君不稱為太子而稱為皇太孫,比如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在太子朱標去世後就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當然除了以上情況外,在歷史上我們還發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在太子尚健在且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
  • 同是皇太孫,同是皇叔造反,為啥朱允炆和朱瞻基結局不一樣
    兩個皇太孫不過明朝並不是只有朱元璋這一個例子,他的朱棣也是,可謂是相愛相殺了,朱棣就曾立他的孫子朱瞻基為儲君,後來大家也都知道,皇帝還是由朱瞻基他爹朱高熾當了去。那麼朱允炆和朱瞻基都是皇太孫,也都有皇叔造反,為啥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呢?對於這,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一說。
  • 他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文
    如果朱棣再多活一年,朱高熾就要死在他前面了,他就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也就要面對和他爹一樣的問題,究竟是立他喜歡的二兒子朱高煦,還是他的嫡長孫
  • 漢王朱高煦的真實結局:一記掃堂腿絆倒皇帝朱瞻基,死法古今罕見
    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指示,明廷大小官員正在為其孫朱瞻基的皇太孫冊封典禮而忙碌。 伴隨著莊嚴而古老的宮廷音樂,手持玉圭的朱瞻基由禮部官員引導著依次完成了各項冊封儀式。 作為這場典禮的真正主人,朱棣為自己的基業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朱棣當然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了,相比之下,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個典型的高富帥,不光長相俊美,而且身材一級棒,打仗也賊溜,就等著接班了。朱棣常常安撫二兒子朱高煦說:老大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啊!這是人說的話嗎?還真有咒自己兒子早點死的。為此朱高熾非常隱忍,愣是把朱棣給熬死了,自己也沒死。不過他這身體其實也是強撐著熬到了登基,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後,朱高熾也掛了。
  • 歷史上十一位皇太孫!
    第2位:司馬尚,晉惠帝司馬衷之孫;經過:趙王司馬倫稱帝失敗後,立司馬遹另一子司馬尚為皇太孫。第3位:蕭昭業,南齊武帝蕭賾之孫;經過:太子蕭長懋去世,蕭賾立蕭長懋長子蕭昭業為皇太孫。第4位:李重照,唐朝高宗李治之孫;經過:在太子李顯尚在世時,李治立孫子李重照為皇太孫,後來李顯被廢,李重照同樣被廢為庶人。第5位:完顏亶,金朝太宗完顏晟之侄孫;經過:完顏斜也去世,立完顏阿骨打之孫完顏亶為皇太孫。第6位:完顏璟,金朝世宗完顏雍之孫;經過:太子完顏允恭去世,立原王完顏璟為皇太孫。
  • 漢王朱高煦的真實下場:一記掃堂腿絆倒皇帝朱瞻基,死法古今罕見
    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指示,明廷大小官員正在為其孫朱瞻基的皇太孫冊封典禮而忙碌。伴隨著莊嚴而古老的宮廷音樂,手持玉圭的朱瞻基由禮部官員引導著依次完成了各項冊封儀式。作為這場典禮的真正主人,朱棣為自己的基業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說起來,這是他登基以來舉行的第三次盛大的慶典活動了。第一次是他登上皇位,第二次是冊封皇太子朱高熾。
  • 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熾造反為什麼沒有成功?原因令人無語
    他天生英武,力氣過人,而且善於騎射,和朱棣「很類已」。特別是在靖難之役時,朱高煦多次充當急先鋒,並多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朱棣很讚賞他,認為這個兒子有自己的風範。甚至,朱棣有一次撫摸著他的背部道說了8個字:「努力哦,世子常常生病。」這8個字等於暗示太子之位他有希望。
  • 明成祖朱棣,英明神武,為什麼將皇位傳給一個既胖又殘疾的兒子呢?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高熾登基為帝,只是在位時間很短,也只有一年。朱高熾長相很一般,還肥頭大耳,另外朱高熾腿腳有問題,也許曾得過小兒麻痺,行走的時候需要有人攙扶。其貌不揚、身有殘疾的朱高熾,最終卻被朱棣立為太子,幾經曲折之後,朱高熾還是繼承大統。為何英明神武的朱棣偏偏選擇朱高熾作為繼承人呢?
  • 明宣帝朱瞻基是因何而死
    朱瞻基於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徵討,每次遠徵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孫了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王爺——朱高煦,被侄兒朱瞻基活活烤死
    朱瞻基自幼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喜愛與賞識,在永樂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就被立為皇太孫,隨後跟隨朱棣多次徵討蒙古。朱瞻基和其父一樣,善於傾聽大臣的建議,執政期間,主動從交趾(含越南北部)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趾的交流。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說到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就是不討老爹喜歡的孩子,相對於自己的弟弟們朱高煦和朱高燧,自己就是朱棣「眼不見心不煩」的存在。當然朱高熾也是因為兒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有後來被冊封為皇太子榮登皇位。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朱棣的三子朱高燧,三次與謀反擦肩而過,究竟是幸運還是智慧過人?
    在永樂年間,三個兒子參與皇儲之爭,著實讓朱棣頭疼。朱棣於永樂二年(1404年)將朱高熾立為太子,並於永樂九年(1411年)將朱高熾的嫡長子朱瞻基立為皇太孫。如果說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時仍然猶豫,那麼當他立朱瞻基為皇太孫時,則表明他已經真正下定決心,將朱高熾作為真正的皇位繼承人。
  • 歷史人物|朱瞻基
    朱瞻基習武,又在翰林學士的指導下學習儒家學術。雖然他也有他父親的那種學習經籍和文學的天資,但作為一個青年,他尤其是一個傑出的武士。他的早慧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朱棣尚武,常帶朱瞻基離開京城和他的家庭去狩獵和進行軍事視察。他的父親朱高熾在永樂二年(1403年)被指定為皇太子,朱瞻基也在永樂九年(1411年)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
  • 大明風華:2點讓朱高熾改遺詔,皇上太子不合,朱瞻基被貶去南京
    ,可以說將《大明風華》看作是朱瞻基的成長史一點也不為問過。 朱瞻基與朱高熾理念不合,產生隔閡 劇中朱瞻基費勁心血好不容易將漢王與趙王帶回京都,在朱瞻基看來,漢王與趙王早晚都是要造反的,與其受制於人,不如先下手為強;為此他在朱棣靈前埋伏刀斧手,一旦有機會立刻將二人擊殺;如果兩人逃脫,起兵造反那麼朱瞻基父子手上並沒有可用之才
  • 明建文叫朱棣叔叔,朱棣是朱瞻基的爺爺,朱瞻基是建文的什麼人?
    先說朱允炆與朱棣的關係。 朱允炆父朱標,他是朱元璋的嫡長子,生母為馬皇后,而朱棣則是馬皇后的第四個兒子(野史說朱棣生母另有他人,可能或是碽妃,或是元妃洪吉喇氏,或是高麗妃翁氏所生),因此朱標就是朱棣的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