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皇太孫,同是皇叔造反,為啥朱允炆和朱瞻基結局不一樣

2021-02-08 歷史的變化中

本文「同是皇太孫,同是皇叔造反,為啥朱允炆和朱瞻基結局不一樣」由歷史的變化中獨家原創發布,如有抄襲,必維權!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王朝,儲君和皇帝之位永遠都是眾人爭奪的對象,一般來說,當皇帝登基之後,儲君的人選一般也就立下了,不過儲君的人選並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子,還有可能是自己的孫子,最出名的便是朱元璋立了朱允炆為儲君。

兩個皇太孫

不過明朝並不是只有朱元璋這一個例子,他的朱棣也是,可謂是相愛相殺了,朱棣就曾立他的孫子朱瞻基為儲君,後來大家也都知道,皇帝還是由朱瞻基他爹朱高熾當了去。那麼朱允炆和朱瞻基都是皇太孫,也都有皇叔造反,為啥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呢?對於這,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一說。

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朱元璋最先立朱標為太子,只可惜太子朱標過早的因病去世了,有人說,如果朱標沒有去世,那麼也就沒有朱棣什麼事了,關於這,大家也只能臆想一下了,畢竟哪有這麼多假設的。

當時朱標一死,朱元璋可是傷心的很吶,一直持續了好長時間都沒有再立儲君,可能是年紀有些大了,所以這時候的他又想到了再立儲君。不過這個儲君也不是那麼好立的,因為封建制度下的人們都喜歡講究嫡長子繼承制,若是嫡長子沒了,那麼就就將順位下去。

儲君的選擇

可是朱標一死,順位下去的皇子實在是讓朱元璋看不順眼,而朱棣雖然是眾位皇子中最有能力的,可他只是排名老四,這些下來,可就讓朱元璋犯了愁。不過就是再怎麼愁,結果也出來了,那就是朱元璋立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為儲君,雖然眾位皇子心中不滿,可是礙於朱元璋的天威,只能將這股氣藏在心裡。

後來朱元璋病逝,朱允炆順利繼位,這一切也都是朱元璋所期盼的那樣,可朱允炆卻在當皇帝不滿一年就想著怎麼去削藩,這讓眾位藩王們實在是接受不了,更何況他在削藩的時候,還逼死了自己的幾個叔叔,這讓身在北平的朱棣心裡很慌。

到後來,朱允炆將注意力放在朱棣身上的時候,朱棣在聽了姚廣孝的建議後,直接以清君側為由,揮軍南下朝著朱允炆這邊殺了過來,這也被稱之為靖難之役。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朱棣獲勝,朱允炆不知所蹤。而後世都在說,如果朱允炆沒有那麼急,那麼朱棣可能都不會成功,甚至是朱允炆率先拿下朱棣,那麼也不會有這麼多事了,可情況真是這樣嗎?我們再來看看另一位皇太孫。

朱瞻基的能力

朱棣當上皇帝後,雖然他很喜歡二皇子朱高熙,可是大皇子朱高熾能力也不差,並且還是長子,所以他最後還是把皇位傳給了朱高熾。可是朱高熙這個人就如當年的朱棣一樣,對父親的做法很不滿,不過礙於朱棣的威嚴,他也只能把這口氣咽下去。

朱高熾這個人的性格和朱標有點相像,只可惜命運就是那麼的巧合,朱高熾在當上皇帝僅僅一年,就因病去世了,這時候的朱瞻基還在南京,而自己的幾位叔叔卻都在北京城,他去當皇帝,這看起來可是非常危險的,不過朱瞻基的能力確實很高,他一路上化險為夷,終於安全到達了北京城順利登基。

看著這一切的朱高煦自然是不滿了,直接是造反了,可是這一切都被朱瞻基看在眼中,直接是給他來了個猝不及防,就這樣,朱高熙兵敗被抓,不過朱瞻基十分仁慈,免了朱高熙的死罪,可惜朱高熙這個人一根筋,還不知悔改,泥人都有三分氣,更別說皇帝了,發火的朱瞻基直接是處死了朱高熙。

對比這兩個人,我們不難發現,只有先發制人,那麼成功就會離自己很近,若是朱允炆也能像朱瞻基那樣,那麼朱棣還真有可能會失敗,可這些都已經晚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朱高煦造反為什麼失敗?他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文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毫無疑義朱棣會傳位給孫子朱瞻基。他並不喜歡長子朱高熾,但是卻很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喜歡朱瞻基是他沒有廢長立幼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她在世的時候就將朱瞻基確立為皇太孫,也就是第二順位的皇位繼承人,在其他人之前。甚至可以說,朱棣恨不得直接越過朱高熾,將皇位傳給朱瞻基。
  • 朱高熾已是太子,朱棣為何還立13歲朱瞻基為皇太孫?
    朱允炆劇照朱棣經過「靖難之役」後當上皇帝,隨後他也面對繼承人的抉擇,其實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歡次子朱高煦,原因無他,「類己」和「喜武」。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長子有優先繼承權,嫡長子便是朱高熾,朱高熾與他恰恰相反,他喜靜好文,體型還肥胖,生活行動都需要人攙扶,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朱高熾還是被立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熾已經是太子,朱棣卻在1411年將13歲的朱瞻基又立為皇太孫,這又是為何呢?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熾的嫡妻張氏,因此按照繼承制來說,他被立為皇太孫也算是名正言順。
  • 朱棣為何要立朱瞻基為「皇太孫」呢?
    而在朱元璋晚年為了整頓前朝和治理貪官,也殺害了很多開國功臣,他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想提前幫助自己下一代掃清障礙。朱元璋在位期間最喜歡長子朱標,希望他可以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惜朱標後來因感染風寒不幸去世了,痛失愛子的朱元璋,性情也變得不一樣。後來,他看到朱標次子朱允炆聰明好學又特別的孝順,所以希望扶持自己的孫子朱允炆成為未來的接班人。
  • 朱瞻基登基後,為何殺掉造反的二叔,卻放過了三叔朱高燧?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一說出生於建文元年),朱瞻基生於北平燕王府。幼年聰穎,深得祖父朱棣的喜愛。永樂九年(1411年),冊立為皇太孫,多次跟隨明成祖朱棣徵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值得注意的是,朱瞻基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後,最終殺掉了自己的二叔,卻放過了三叔朱高燧。
  • 哪怕朱標當一天皇帝,再傳位給兒子朱允炆,朱棣也不敢造反?
    說起明朝16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和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對叔侄廝殺也是有趣,可謂是明初風雲大事之一,結果是建文帝朱允炆敗得一塌糊塗,使叔叔燕王朱棣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更是由燕王成為明成祖。
  •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立為皇太孫呢?他們的結局為何是這樣的
    皇太子我們都知道是帝國的儲君、王朝的法定繼承人,一般在皇帝去世後,皇太子享有優先繼承權,不過有時因為意外亦或是其他會出現皇帝依舊在而皇太子早亡的情況,這時皇帝為了維護封建法統,在太子去世後不選擇自己的其他兒子為繼承人而選擇太子的兒子也即自己的孫子為繼承人,這時儲君不稱為太子而稱為皇太孫,比如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在太子朱標去世後就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當然除了以上情況外,在歷史上我們還發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在太子尚健在且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
  • 歷史上十一位皇太孫!
    第2位:司馬尚,晉惠帝司馬衷之孫;經過:趙王司馬倫稱帝失敗後,立司馬遹另一子司馬尚為皇太孫。第3位:蕭昭業,南齊武帝蕭賾之孫;經過:太子蕭長懋去世,蕭賾立蕭長懋長子蕭昭業為皇太孫。第4位:李重照,唐朝高宗李治之孫;經過:在太子李顯尚在世時,李治立孫子李重照為皇太孫,後來李顯被廢,李重照同樣被廢為庶人。第5位:完顏亶,金朝太宗完顏晟之侄孫;經過:完顏斜也去世,立完顏阿骨打之孫完顏亶為皇太孫。第6位:完顏璟,金朝世宗完顏雍之孫;經過:太子完顏允恭去世,立原王完顏璟為皇太孫。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時,如果祖母馬皇后還活著,燕王朱棣還會造反嗎?
    馬姑娘在朱重八最困難的時候,嫁給他為妻,從此不離不棄。就這樣夫妻攜手,他們招攬了更多的猛士,收復了更多的地盤。在馬姑娘的輔佐下,朱重八最終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 朱元璋登基為帝後,就把馬姑娘冊封為皇后,後世以「馬皇后」稱呼她。馬皇后向來慈愛,她生育有嫡長子朱標,被朱元璋冊封為太子。而其他妃嬪的孩子,馬皇后也視若己出,像母親一樣照顧他們,其中就有後來的燕王朱棣。
  • 大明風華:同是坐船出海,朱瞻基的愛是束縛,徐濱的愛是守護
    《大明風華》已經收官了,但是結局卻讓觀眾開心不起來,不知道是不是編劇反套路,作為劇中的男一朱瞻基和女一孫若微,兩人沒有走到一起,朱瞻基也沒有開著馬車來接孫若微回家,孫若微之前承諾的會一直陪著他,也成了一句空話。
  • 《大明風華》:皇太孫朱瞻基竟然還是個畫家,水平堪比宋徽宗
    《大明風華》:皇太孫朱瞻基,不只是英明睿智、能文能武、情商智商雙高的優秀青年,他竟然還是個繪畫水平堪比宋徽宗的畫家時下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大明風華》,因其跌宕的劇情、演員的陣容與表演而圈粉無數,其中年輕幹練、外表帥氣的皇太孫形象更是成為眾多時尚少女和知性大媽的螢屏新寵。本劇中塑造的朱瞻基和原型、歷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的特徵基本吻合。
  • 朱標如果當上一天皇帝再傳位給兒子,朱棣還敢不敢造反?
    說起明朝16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和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故事就很有趣,這對叔侄廝殺也是有趣,可謂是明初風雲大事之一,結果是建文帝朱允炆敗得一塌糊塗,使叔叔燕王朱棣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更是由燕王成為明成祖。
  •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王爺——朱高煦,被侄兒朱瞻基活活烤死
    朱瞻基自幼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喜愛與賞識,在永樂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就被立為皇太孫,隨後跟隨朱棣多次徵討蒙古。朱瞻基和其父一樣,善於傾聽大臣的建議,執政期間,主動從交趾(含越南北部)撤兵,節省了財力,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促進了中國各族人民與交趾的交流。
  • 馬皇后如果活到建文朝,護著孫子朱允炆,朱棣還敢舉兵造反嗎?
    如果到了建文一朝,馬皇后還健在的話,朱棣很可能不敢造反的。朱棣造反是因為朱允炆的削番政策。如果馬皇后當時還健在,首先她一定會反對朱允炆那過激的削藩政策,再一個就是,朱棣就算當時就算心一橫豁出去反了,估計也沒法成功。
  • 《大明風華》朱瞻基的告白太虐了,孫若微卻不曾心動,心疼皇太孫
    60幾集的電視劇常常會讓觀眾追不下去,但這個劇真是越來越香了,雖然男女主角造型和演技遭到質疑,但裡面很多老戲骨還是值得肯定的,朱家五子的內鬥就是一場大戲,每天兩集是完全不夠看。裡面最虐待的大概就是「若基CP"孫若微和朱瞻基了,朱瞻基作為皇帝最寵愛的孫子,一直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然而在孫若微眼裡,並非如此,記得她第一次被帶進皇宮的時候,她說皇宮好大一座監獄。
  • 為何兵力較弱的朱棣能夠起兵造反成功?從侄子朱允炆身上奪走皇位
    這就不得不說到,哪位失蹤的皇帝——朱允炆身上了。這個皇帝對於朱允炆來說當得也挺偶然的,本來朱元璋是準備把皇位傳給他父親標的,殊不知他父親得病去世了。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非常悲痛,朱元璋是很喜歡朱標的,朱標一死太子地位就空了出來,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無儲君。
  • 朱允炆到底結局如何?朱棣的尋找最終有沒有結果?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時,他已21歲了,繼位後改「洪武」為「建文」,史稱「建文帝」。
  • 湖南教師拿出證據,自證為朱允炆後裔,學者稱證據很完美
    皇叔發難,侄子遭殃朱允炆為何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孫,因其父太子朱標早逝,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後繼位被稱為建文帝,是為明惠宗。但僅從以上的文化古蹟和民間言論並不能說明朱允炆真的在這些地區有過歷史蹤跡,因一直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歷史學者們也始終沒敢妄下定論。朱允炆如果真的活著,那必定也會留下子孫後代,湖南湘潭教師何歌勁便拿出了充分的證據闡述自己就是明朝皇帝朱允炆的第十八代後裔。
  • 明明有太子,為什麼朱棣還要正式冊封皇太孫呢?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雖然當時太子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朱棣委託朱瞻基主持北京政務的活動,卻使朝中所有的人都很清楚,太子的長子、皇長孫朱瞻基已是無可爭議的皇位繼承人,並且會逐漸支持和鞏固太子的勢力;雖然目前朱瞻基暫時沒有皇太孫的名分,但這個名分對他並不重要,因為他作為皇位繼承人的地位已無人可以代替。
  • 南京歷史上的兩位皇太孫,一位當孫子,一位裝孫子
    其中一位名氣更大些,他就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朱元璋原先所立的太子,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只是沒想到朱元璋是個長壽命,自己還沒駕崩,卻先面臨了繼承人歸西的局面。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加上朱元璋對朱標父愛之深,讓他略過了其他兒子們,直接升朱允炆為皇太孫。只不過朱元璋的農民企業家思維太重,只用親人,讓兒子們掌握兵權,結果這就把自己的皇太孫坑慘了。
  • 靖難之役,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主要是跟他的身份有關,我們都知道古往今來,歷史上的各個朝代,皇位的繼承,大多數時候都是父子相繼,當然也有兄弟相繼的時候,而建文帝朱允炆就不一樣了,他是祖孫相繼,明太祖朱元璋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爺爺,這樣的繼承方式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