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2020-12-24 上遊新聞

12月2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十三五」異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表示,在異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中,重慶探索形成了有效的工作路徑。

在搬遷安置方式上,不搞強迫命令,鼓勵和引導搬遷群眾自願選擇安置方式。在搬遷安置方式選擇上,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共計建設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253個,安置搬遷群眾4100餘戶1.5萬人,其中最大的黔江區李家溪集中安置點共安置搬遷群眾413戶1531人。

同時,守住「建卡貧困人口搬遷建房面積不超標、建房不大額負債」兩條紅線,落實到人到戶建房補助資金近30億元,人均獲得直接補助不低於1萬元,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建房資金需求。

重慶還積極將易地扶貧搬遷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有機結合,引導搬遷戶有序向城區(鎮)、工業園區、鄉村旅遊區、農業基地、農民新村進行集中。同時,落實市基建統籌資金1.15億元支持打造了黔江區李家溪、彭水縣三義鄉蓮花村、彭水縣阿依河、豐都縣虎威鎮、雲陽縣後葉鎮等集中安置市級示範工程41個,共計安置搬遷群眾1900餘戶7300餘人,其中,建卡貧困人口1200餘戶4500餘人。

「確保搬遷群眾安心、舒心、放心入住『質量好、風貌好、環境好、生態好』的『四好』搬遷住房。」米本家稱,在異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綜合考慮搬遷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因地制宜推進搬遷住房建設,加強房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切實完善搬遷安置區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搬遷安置戶安全飲水、生活用電、通訊網絡實現全覆蓋。

此外,加大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明顯改善搬遷群眾就學、就醫、出行、社區服務等條件。結合全市「小集中、大分散」的安置特點,以政策保障、產業發展和就業扶持為重點加大後續扶持力度,全力確保搬遷群眾穩定脫貧,實現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搬遷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竹

相關焦點

  • 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12月21日上午,在「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就工作總體情況作了相關介紹。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稱,目前,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重慶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2次推介。
  • 重慶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新華網22日從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重慶市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據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介紹,2020年,重慶市共有城口縣、彭水縣等3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石柱縣發展改革委、武隆區發展改革委等6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黔江李家溪安置點等2個「美麗搬遷安置區」,9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12個「勵志易地搬遷群眾」,入選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
  • 渝論場|25.2萬人「壯闊大遷徙」——重慶易地扶貧搬遷破局有道
    潤溪鄉櫻桃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位於彭水縣潤溪鄉櫻桃村1組,共安置貧困人口11戶40人。資料圖25.2萬人,一步跨入新生活。再見,窮山窩!再見,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22日舉行。
  • 涼山州脫貧攻堅一月一戰役 確保17.8萬未脫貧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
    經過五年攻堅奮戰,截至2020年初,涼山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97.5萬人減少至17.8萬人,貧困村從2072個減至300個,貧困縣從11個減至7個,貧困發生率從19.8%降至4%。今年,涼山州還有300個貧困村要退出,17.8萬貧困人口要脫貧、7個貧困縣要「摘帽」。
  • 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不移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波瀾壯闊遷徙路 決戰決勝斬窮根——重慶「十三五」25.2萬貧困群眾...
    20多年來,3000多萬山城兒女與貧困的鬥爭曠日持久,最終踏出一條堅實的足跡,向著希望「遷徙」。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25.2萬貧困群眾全部搬遷入住,這是易地扶貧搬遷的「重慶答卷」。積澱山城重慶,人口眾多,面積廣闊,市情尤為特殊。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人 超三峽移民8倍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入住。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近千萬貧困人口「挪窮窩」「換窮業」,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達1000萬人 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王紅茹)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12月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達1000萬人,超過了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15年的680萬人口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
  • 5年960多萬人「挪窮窩」 這項任務難在哪兒?
    日前,國新辦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其中城鎮安置區5000多個,農村安置點約3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總建築面積2.1億平方米,戶均住房面積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餘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其中城鎮安置500多萬人,農村安置約460萬人。
  • 脫貧攻堅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四川德陽累計減貧17.94萬人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現行標準下,德陽市累計減貧8.14萬戶17.94萬人,絕對貧困得以全部消除。 飲水住房 基礎保障 脫貧攻堅,最基本的就是保障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位於丘陵地區、擁有138萬人口的中江縣,是德陽市貧困人口最多的縣,這裡也成為德陽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2019年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發布 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5828元,比上年增長5.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28035元/人,比上年增長6.5%。據悉,2019年重慶常住人口為3124.32萬人,比上年增加22.5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86.99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4.02萬人,市外外來人口182.05萬人。
  •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
    今年超100萬人新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解決絕對貧困不落一人不留「鍋底」  2017年底以來,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持續達到或超過國家扶貧標準,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後,能穩定地實現「吃不愁、穿不愁」。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從人民生活看,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同時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  ——從公共服務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十三五」前四年城鎮新增就業5378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4000多萬套。
  • 贛州全市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個貧困縣如期退出...
    2014年,全市有貧困戶28.74萬戶,貧困人口114.33萬人,貧困發生率14.28%,貧困人口佔全省的40%。五年來,贛州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盡銳出戰、越戰越勇,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前與全國、全省一樣,贛州全市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個貧困縣如期退出、1023個貧困村(含167個深度貧困村)全部退出。
  • 民政部:「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王祖敏)記者從中國民政部26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20年,中國各級民政部門全力以赴戰疫情、抗汛情、兜底線、保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涼山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全部入住,涼山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
    督戰隊變作戰隊5月底完成住房建設,6月底完成掃尾工作「房屋建成後會自然沉降,散水沒做好,會產生裂縫。」美姑縣易地扶貧搬遷督戰作戰工作專班成員、省以工代賑辦綜合處工作人員葉鵬還清晰記得,在美姑縣樹窩鄉洛資村安置點掛牌督戰時,他關注和提醒當地最多的,是這些房屋建設的收尾細節。行業部門直插基層督戰,源於主客觀雙重因素。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截至3月初,涼山州還有301個安置點、1.35萬戶6.98萬人住房及配套設施未建成,形勢非常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