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0」打造「科創智核」 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12-20 瀟湘晨報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強勁力量。

2020年,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這一年,沙坪垻紮實貫徹新發展理念,向創新要動力,向科技要活力,依託科教資源富集優勢,整合創新資源,深化校地融合,壯大創新主體,促進成果轉化,推動沙坪垻以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01

引育創新主體

科技型企業突破1000家大關

創新主體,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根基和活力。目前,沙坪垻已構建起「科技型企業、高成長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上市輔導企業」五級成長培育體系。僅今年,就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0餘家、科技型企業47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累計分別突破130家、1000家。

光寶聯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無線信息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的創新型科技企業。該公司於2006年1月成立,2012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

2019年8月,作為光寶聯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光寶聯合(重慶)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註冊落戶沙坪垻。目前,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校園健康一體化平臺、傳染病疫情上報平臺等廣泛應用於重慶一中、沙坪垻區教委等政企客戶。2020年6月2日,該公司正式成為重慶市科技型企業。

「我們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沙坪垻區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光寶聯合(重慶)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公司成立之初,沙坪垻區各部門主動送服務上門,不僅為企業送來了科技部「百城行動計劃」,指導企業及時享受各級各類政策,還積極連結區教育系統資源,協助解決員工子女就近入學等問題。「是沙坪垻的熱情服務,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安心地融入了沙坪垻區發展。」

壯大創新主體,一方面靠內育,一方面靠外引。今年以來,沙坪垻區還大力引進了攜恩科技、三福電子等科技型企業39家,引育中科廣能能源研究院、眾科人工智慧研究院等獨立法人研發機構13家,新增市級高端研發機構2家。下一步,沙坪垻區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創新生態鏈,全力打造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

02

拓展創新平臺

釋放創新空間100萬平方米

2020年是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提質升級之年,作為環重大創新生態圈的重大項目——黃金灣·智谷正式投用,並面向全球招商。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建設用地面積約258畝,規劃總建築面積28.5萬平方米。

環重慶大學創新生態圈

同時,今年沙坪垻區還基本建成了10萬平方米自貿區創新中心、5萬平方米金沙星座·科創園、3.5萬平方米中電光谷·智創園,開工建設32萬平方米青鳳高科園創新中心、22萬平方米首創重慶創芯園、6.5萬平方米重師數字經濟產業園,為全區科技創新和項目落地預留了發展空間。

超100萬平方米的創新空間,展現了沙坪垻區在科技創新投入方面的大氣魄、大手筆。而精心謀劃的空間利用及產業布局,則體現了沙坪垻區的超前思維及長遠眼光。

黃金灣·智谷

根據規劃,黃金灣·智谷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兩大產業方向,推動要素聚集、技術創新、項目孵化、產業培育,使其成為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科技交流的示範園區。到2025年,園區將建成國家級專業孵化器1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區域重點實驗室)2家,引育新型研發機構20家、科技型企業3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高成長性企業20家、上市公司2家,產值達到200億元。未來,這裡不僅將成為沙坪垻區新的創新平臺集聚地,也將成為沙坪垻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增長極。

03

構建創新生態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延伸創新鏈

今年8月18日,首屆重慶技術轉移轉化大會在沙坪垻召開,大會集中發布了30項海智專家的產學研創新成果,展示了23項技術標準、156項授權專利,涵蓋新材料、生物醫學、信息通訊、智能製造等領域,為沙坪垻區集聚創新資源和高端人才,探索技術轉移轉化新模式,培育技術交易領域,推進創新協同合作,營造創新氛圍搭建了平臺。

開展創新品牌活動是沙坪垻區構建創新協同生態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沙坪垻區共舉辦重慶技術轉移轉化大會、第四屆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會、沙磁創新論壇等創新活動近20場,集聚120多名院士、500多名高層次創新人才、3000餘人次國內外知名學者、企業代表,實現成果轉化、技術交易超400項,交易額近3億元。

沙坪垻科創版圖

在沙坪垻,「芯核器網服」產業鏈延伸,智能化、大數據、雲計算產業加速聚集,東風小康、吉芯科技、首創高科等一大批產業項目相繼建設並投運,發展活力和潛力釋放,2020年,智能化產業產值達1600億元。創新合作、學術交流、成果轉化正呈現出方興未艾、如火如荼的一幅景象,「深化合作交流、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區域普遍共識。在此基礎上,沙坪垻區還充分依託科教資源富集優勢,深化校地融合,協助駐區高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00多項;支持研發推廣抗疫成果20餘項。在科技金融方面,逐步形成了「科信貸+商信貸+組合貸」模式,累計幫助180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超過2.54億元,引導企業獲得各類商業貸款超過3.9億元,充分發揮了科技金融對企業紓困解難的支撐作用。

2020年,沙坪垻區科技創新領域星光熠熠;2021年,沙坪垻區更將聚勢謀遠、拓啟新程。作為全市的「科創智核」,沙坪垻區將沿著「十四五」規劃的創新驅動發展路徑,全力投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外引內育、補鏈成群,壯大創新主體、拓展創新空間、優化創新生態,全方位提升全域創新發展能級。

科技創新為發展賦能,為生活添彩。創新驅動發展讓沙坪垻區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堅實。

-END-

主辦單位 | 沙坪垻區委宣傳部 區委網信辦

總編:蔣頻 丨 副總編:石芸

編輯:潘亞芬 金永元 庹世超

來源:沙坪垻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沙坪垻微政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創新驅動 打造飛躍發展的南科醫模式
    在創新驅動促進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醫院創新賦能管理,激發發展潛力,打造理念文化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機構設置創新、績效管理創新、技術建設創新等五大創新的南科醫模式,成為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新模式的一個生動實例。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常德答卷
    伴隨開放強市產業立市的衝鋒號角,常德勇於擔當的科技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積極增強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緊密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科技創新為產業發展賦能,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步伐,為常德高質量發展頻添馬力。
  • 我核500強丨中核智庫:踐行新時代戰略 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此,集團公司新時代戰略規劃明確提出將著重打造實現「四個強」——資源配置能力強、自主創新能力強、話語權掌控能力強、現代企業治理能力強,建設更加強大的實力,實現新時代「三位一體」奮鬥目標,進而向全面建成核強國進發。
  • 沙坪垻區區長常斌:用「科創智核」引領未來發展
    作為重慶科教文化大區,西部(重慶)科學城主陣地之一,沙坪垻區在推動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和發展規劃?對此,沙坪垻區區長常斌接受了重慶日報記者專訪。重慶日報:此次參展線上智博會,沙坪垻區帶來了哪些亮點展示?
  • 奮力開創新時代南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展望2020    ●主要目標任務    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6.5%左    右。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發展空間得到大幅拓展,城鄉環境明顯優化,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南海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 大良:科技創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良街道積極貫徹落實順德區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取得哪些成效?10月16日上午,「灣區智聚 未來新城——2020年大良街道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大會」給出了答案。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三、示範意義  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七個一」甌海模式全面對標對表「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時代脈動,以創新重構發展格局,用創新的「金鑰匙」打開高質量發展的「金殿堂」,充分發揮高質量發展「峰會效應」,全方位展示浙江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形象成效。
  • 常德高新區:創新驅動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著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常德高新區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力加快園區在建項目的進度,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服務力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今年三季度園區經濟創造了逆勢上揚的「小氣候」。 蔡凱 本報記者 賈法泉2017年2月,常德高新區獲批國家高新區。由此,園區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 【地評線】南方網評:創新站「C位」驅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更需要第一動力的強大驅動,始終不渝地把「第一動力」挺在前面,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賀詞解讀」盤點大佬眼中的2020以及2021
    中聯重科2020年,中聯重科牢牢把住高質量穩健發展的主線,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經營業績和經營質量。加速打造先進位造的增長極與增長點,厚植產業土壤。優勢產業加速倍增,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戰略產業加速賦能,關鍵零部件產業加速突破。朝著科技創新的無人區、高寒區進軍,中聯人用極致的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由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升級,中聯人加速推動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的深刻變革。
  • 易觀數科:從洞察到運營,深耕「留量」價值的「解決方案型」公司
    新物種湧現的背後,定義著怎樣的創新場景?新的商業規則,如何長成新的生活方式?「觀察」是對不確定時代的確定性姿態,而以「場景」為線索,賦予隨機生活別有意義。在幾乎所有行業漸次開啟「數位化轉型」徵程中,2020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某種深入性與深刻性更加凸顯。
  • 七牛雲入選「投資界硬科技TOP100」
    2020年9月9日,「投資界硬科技TOP100」榜單在西安2020全球創投峰會盛大發布,上海七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七牛雲)入選該榜單。  該榜單由清科投資界發起,旨在挖掘近三年有融資經歷的未上市公司,評選出100家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支撐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優秀硬科技企業。
  • ...驅動廣州高質量發展;12、浙江溫州搭建創新平臺 助力高質量發展...
    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2、《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出版發行;3、慄戰書在山西調研;4、國務院批覆同意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5、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6、中央宣講團在各地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7、「十三五」我國近三千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 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勁頭足(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
  • 天地歌樂巴渝同春 沙坪垻舉行2020年新春文藝匯演
    今(6)日晚,沙坪垻區2020年「天地歌樂·人文沙磁」新春文藝演出在重慶大學B區舉行。演出共分為「天地歌樂」「人文沙磁」「追夢路上」三個篇章,以2019年新創作的一系列沙坪垻宣傳視頻開場,結合新年主題元素策劃,節目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朗誦、雜技等眾多藝術門類,觀賞性強,藝術水平高,充滿正能量。
  • ...八盤耀金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引領新材料...
    十九大報告明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所在
  •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自貿區 時間: 【凝心聚力高質量發展】艾浩:開放引領做實大通道 創新驅動建好自貿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自貿辦副主任艾浩。
  • 張曉: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堅持創新驅動,提出「加快數位化發展」的新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當今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推進,加快數位化發展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和有效路徑。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之翼——寫在韶關高新區科技產業...
    而這背後,則是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產業發展、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三地六大板塊」 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韶關綜合客運樞紐塔樓、裙樓等轉為產業園;將莞韶大廈行政功能全部遷出轉為孵化器,騰出最優的地段、最好的場地作為科創空間;韶關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隆冬時節,走進韶關高新區,撲面而來的是一派全力推進創新創業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