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相比「打回去」,娃更該具備不被欺負的能力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點擊藍字關注 科學家庭育兒

孩子被打了,你會怎麼辦?

忍一時,越想越氣!但新聞裡這位「虎爸」,也千萬別效仿☟

來源:新浪新聞

不能代孩子打回去,那要不要教孩子自己打回去?怎麼才能避免孩子被欺負?

科大大(ID:kexueyuer2012)這就帶大家好好補補這堂課!

1

孩子被打,家長要不要幹預?

四個字:看清形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歲內的寶寶被同齡人推打,大多只是對方打招呼、玩鬧的方式不恰當,並不是存心欺負。

如果寶寶沒哭沒鬧,家長不必阻止,確保寶寶安全就好。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打鬧可能是他們增進友誼的方式。

如果事態不嚴重,孩子也不覺得自己被欺負,家長不必過分幹預。

但是!若是對方出現惡意攻擊行為,孩子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家長就不能放任不管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2

言語幹預,這3句話只會更傷娃!

回想一下,孩子被打,氣急攻心的你有沒有說過這3句話?

①初級傷害:你怎麼那麼慫!打回去啊!

當孩子被打卻沒有還手時,千萬不要給他貼標籤。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樣的口吻,很容易讓孩子感到自己無能。再者,「打回去」聽起來解氣,但科大大並不鼓勵。

試想一下:孩子要是打不過呢?要是不想打呢?要是本身就是孩子的錯呢?

沒了解事情緣由,輕易讓孩子暴力應對。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變為下一個施暴者。

②中級傷害:沒關係、讓讓他、算了吧

這種說法看似豁達、寬容,孩子卻很難理解這份寬容。

忍到什麼時候就不能忍了?忍不住了怎麼辦?

一味地讓孩子壓抑這份情緒,會讓孩子變的軟弱、膽小,更容易被他人欺負。

③終極傷害:為什麼不打別人只打你?

典型的「受害者有錯論」。家長沒問清事情原由,就將過錯歸咎於孩子身上。

且不說對孩子身心傷害有多大,孩子要是再遇到類似的事,肯定不願再告訴你,甚至不會再信任你。

他只會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默默承受這份委屈。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

孩子不會反抗?正確引導很關鍵!

既然言語不能過於攻擊孩子,那孩子被打了,家長該怎麼在行動上幹預呢?

有研究表明,80%的孩子在被打後,並沒有選擇反抗,而是哭泣、退讓,任由被打....

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結果,大多是因為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而且,父母越強硬地讓孩子反擊,孩子越可能會因為害怕而抗拒!

因此,家長當下的引導很關鍵!

✦對小寶寶來說,可先將兩個孩子分開,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並給予安慰。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對大點的孩子,認可寶寶情緒並安慰的同時,就可以適時示範、教孩子應對了!

✦孩子被惡意攻擊怎麼辦?

被欺負是沉默者的宿命,只有發聲才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遇到對方惡意打孩子的情況,家長一定要示範、並教孩子用語言震懾住對方,眼神堅定並大聲地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語言告知後,對方如果仍不停手,可以讓孩子適度還手:推開對方的肩膀或者前胸。

要讓孩子用行動證明,自己並不是好欺負的。

碰到對方比孩子強大,打不過的情況,教孩子記住一句話:跑為上策!

同時讓他尋求外界的幫助保護自己:爸爸媽媽、老師、警察...都可以。

相比面子,讓孩子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本身也有過錯怎麼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孩子起衝突並不是件壞事!這恰恰是他們學習與他人相處的寶貴機會!

家長要明確的是:打人一定是不對的,同時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避免搶玩具的情況發生,家長儘量多給孩子準備些玩具,並教孩子友好與他人溝通。

4

如何避免孩子下次被欺負?

除了當下的應對,教孩子成為不好欺負的人,也同樣重要!

①繪本引導

給寶寶讀抵抗霸凌的繪本,如:《小霸王》、《不要隨便欺負我》等,教孩子學會應對與小朋友的矛盾。

②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

平時經常帶孩子進行體育鍛鍊,非!常!有!必!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③避免與愛打人的孩子接觸

從小就要讓孩子樹立是非觀念,哪些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對於這些善良、懂事的孩子,儘量讓他少接觸暴力小孩,與和自己友好相處的小夥伴玩。

④建立孩子安全感

最最最重要的是,當孩子被欺負,寶爸媽一定要無條件地站在孩子這邊,並不厭其煩地對他說:

「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無論發生什麼,爸爸媽媽都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爸爸媽媽永遠和你是一頭的」

我們要告訴孩子的是:不能像壞人一樣去傷害別人,也絕對不允許別人傷害自己。

原標題:《校園欺凌高發!除了「打回去」!娃必須具備不被欺負的能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少年的你》 | 面對校園霸凌,李玫瑾教授支持打回去
    校園霸凌成立的條件絕大部分是一對多的實力不對等性,其次是攻擊行為長期不斷,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且呈現生理或心理侵犯結果。如:肢體霸凌:毆打、搶奪物品等;關係霸凌:排擠、孤立等;語言霸凌:辱罵、恐嚇、嘲笑、污衊等;網絡霸凌:散布謠言或不雅照片、視頻等;反擊霸凌:受欺負的一方反過來欺負更弱小一方等
  • 伊能靜女兒被欺負,秦昊崩潰: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個
    作為家長,不禁擔憂:當孩子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時,被欺負了該怎麼辦?明明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庇護傘啊,可是,陳念的母親甚至未察覺到孩子被欺負了。現實生活中,很多被欺負的孩子像陳念一樣,選擇了沉默,一個人扛起了所有不該承擔的痛苦。江蘇南通,15歲的男孩小盛,因為勸架,被同班同學群毆,活活打死。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當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如何解決
    如果就是惡意的欺負,總是打你,搶你東西,包括起外號侮辱,或者拉攏小朋友孤立他,這樣就算是真正的欺凌或者霸凌了。2.從小樹立安全意識分清是否有惡意的情況下,孩子要學會拒絕,對於沒有惡意的情況,要告訴孩子認真的表示:「我不喜歡你這樣,你不要再這樣了……。」發生了惡意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並且如果可以的話,要「打回去」。
  • 伊能靜女兒被欺負,秦昊難過氣哭,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打回去?
    important}《婆婆和媽媽》這檔綜藝節目當中,伊能靜和秦昊以及婆婆,就小米粒被同學欺負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疼女心切的秦昊,因女兒遭遇暴力而落淚。孩子被欺負該不該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那麼,孩子遭遇暴力的時候,究竟該如何做呢?本期話題:伊能靜女兒被欺負,秦昊難過氣哭,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打回去?
  • 面對校園霸凌,孩子還手反抗其實並不過分,可怕的是父母蠻不講理
    兩年前,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將校園霸凌事件在大熒幕上赤裸裸地展示了出來,去年一部《少年的你》也讓更直觀地將校園暴力事件擺在了人們面前。拋卻大熒幕的展現,很多社會新聞中也經常能夠看到「校園霸凌」這樣的字眼。
  • 爸爸女兒被欺負落淚: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為孩子被人欺負了而困擾。 秦昊就因為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上了熱搜。節目播出當天,「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佔據熱搜榜第一。
  • 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經歷過霸凌的的人很難想像,為什麼一個人被欺負到寧願自殺,也不打回去?為什麼不找老師,不和父母講?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壞,是現在的學生學壞了嗎?實際上,校園霸凌,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文化。它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也會存在。《少年的你》裡的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奉獻了他們這兩個年齡段難得一見的精彩表演。
  • 孩子被打了,叫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家各說紛紜:部分家長認為要「打回去」,不然[被打了都不知道還手,只會越來越軟弱];也有部分家長認為[還手,只會讓孩子學會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看起來,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麼,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呢?不妨先看看上世紀90年代著名的[攻擊-反擊]實驗吧。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太一樣;孩子越大越不喜歡跟家長/老師說自己的事,導致校園霸凌不易被發現;像語言衝擊、孤立等軟暴力行為,更隱匿,更不易被發現;部分校領導/老師/家長,對什麼是霸凌行為認知不足,未能正確及時處理
  • 《刺》相比校園霸凌,這點不容忽視
    如今一晃已經好幾年過去,不追劇的我,又開始追劇了。追了這些天,總覺和其他同期新劇相比,《刺》這部劇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也不妨礙我個人覺得這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劇。整體以校園霸凌為核心話題,引導整個劇集的發展。女主小時候被同學欺負,長大後命運讓她再次遇到小時候欺負她的同學,緊接著女主莫名失蹤。
  •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們該如何保護「少年的Ta」?
    但最令人叫好的還是它把「校園霸凌」再次搬上了屏幕,引發了大家的深思。近些年來校園欺凌事件確實越來越多的出現,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作為家長,我們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凌?以及要是孩子正在受到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
  • 反對校園霸凌,日本電影《被欺負的人》
    校園霸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相信所有具有基本是非觀的人都會非常反感校園霸凌.為了防止這種事情,每個學校都會做出各種努力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來自於世界奇妙物語之《被欺負的人》.本片講述了兩個可愛的日本妹子,在被大姐頭霸凌的過程中收穫友誼並學會反抗的故事。
  • 遭到校園霸凌怎麼辦?教你一招,比「打回去」更有用
    少年的你,本該在如歌的年紀,享受青春應有的歡聲笑語,而那些龜縮在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卻成了威脅你的噩夢,甚至可能成為你一生都揮之不去的陰影。你是否遭遇過似有似無的「校園霸凌」?當你遭遇了校園霸凌後,你會怎麼辦?
  • 校園「霸凌」頻頻出現,學霸很少被欺負,學生遇到此類現象該如何
    我們在學生時期的回憶通常都是美好的,而對於小部分學生來說,有好的回憶也有不好的回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會遇到過校園「霸凌」。現如今校園「霸凌」頻頻出現,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個電影,名叫《悲傷逆流成河》,內容主要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事件。
  •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到「欺凌」,面對校園霸凌,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之前有一場很火電影,這場電影哪怕是現在已經播出很久,熱度卻一直未減,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園霸凌。校園霸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也讓我們很多人揪心不已。有相關資料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霸凌,而這些傷害對於孩子是不可逆的。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霸凌者會被集體排斥,孤立,要想產生霸凌行為也很難。我們都不希望霸凌事件再次發生,但是現實依舊很嚴峻。那麼在我們了解了霸凌產生的原因之後,當孩子遭遇到類似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採取怎麼樣的行動呢?1.第一時間要告訴孩子,被霸凌不是你的錯給他心理上的支持許多孩子在外遭受到霸凌後,回來告訴父母,父母也是輕描淡寫:為什麼他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家長們平時都很忙,以為所謂的被欺負也就小朋友之間的小打小鬧。殊不知,這樣簡單粗暴的操作,卻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甚至引發更嚴重的欺凌行為。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就這樣被欺負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李XX輟學了。輟學後李XX一直生活在校園暴力的陰影和仇恨中體弱多病,沒有朋友,更沒有女朋友。沒有工作,人生一片黑暗。韓國導演聽說了這個故事後,以此為藍本拍攝了電影《懲戒者》,通過電影的視角幫助主角實現了多年以後的復仇。
  • 校園霸凌,學生成長的噩夢
    小夥伴們上學的時候,遇到過被校園霸凌的事情嗎?多發的校園霸凌事件反應出了很多問題,大家不禁要思考了,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其實不只是現在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有這個問題存在 。也是很棘手的。換位思考下,結伴欺負別人的時候,你感覺肆無忌憚的優越感。當你成為那個被欺負的對象的時候,別人以多欺負你時,你是否還會覺得自己那麼厲害,那時候剩下的也只有害怕。給別人一條路,自己才有路。
  • 擺脫職場霸凌:拒絕沉默,面對職場霸凌的5大自救指南
    我們見過有當紅明星因為網絡霸凌自殺,有學生因為校園霸凌而留下心理陰影,但其實還有一種常常被我們忽視的霸凌——職場霸凌。它也許正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發生在你身邊。什麼是職場霸凌?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職場騷擾及霸凌更對心理健康有巨大的負面影響,也是對員工身心健康的一大風險因素,一旦發生問題,員工生產力下降不但損及企業、更可能會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 吳鎮宇曝兒子遭校園暴力讓孩子打回去惹爭議,看公安部專家怎麼說
    吳鎮宇則告訴費曼男孩要勇敢,這個年齡你需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所以你需要打回去,你不可以欺負別人,但是也不能受別人的欺負。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有些想哭。逃跑和打回去可能是父母最容易告訴孩子的解決辦法吧!可校園暴力,哪有那麼容易逃得掉和打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