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國》歷史的插曲,士族的勝利

2020-10-12 倉鼠的堅韌

對易中天品三國的態度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小學剛接觸,迷得不得了,那個時候還喜歡玩Koei的三國志11,把每個武將的技能、屬性、生平歷史,每個城市的名字、特點背的清清楚楚,再結合易中天先生的故事一品味,實在是小學時候的一件樂事。後來自己漸漸長大,外加百家講壇又被袁騰飛、於丹之流拉下神壇。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似乎又成了一種過於「通俗」的東西,倒有覺得有幾分不屑。最近在準備法考,娛樂之一便是閉目養神之餘聽聽,才驚覺不是內容太淺,而是自己見識淺薄。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是絕對的精品。

三國之歷史,正史戲說,耳熟能詳。在大多數人眼裡,熟悉的是其中精彩的故事,是各色英雄。但真正要給這段歷史一個概括,易中天先生給的是最恰當的,三國的歷史是插曲中的插曲。

讀演義小說,甚至讀陳壽三國志,都難以感覺到三國的歷史的暗線其實是士族的崛起。東漢末,天下是三大力量相互制衡,外戚、宦官和士族,後來宦官和外戚內鬥,大將軍何進被殺,外戚倒了,宦官傷了。董卓如今後又殺絕「十常侍」,這也為什麼看演義小說中,少見宦官的戲份,也就在蜀漢末期,才有「黃昏二神」登場…兩大支柱一倒,佔有絕對力量的便是士族。但蹊蹺的是,最後形成的三國,魏蜀吳,都非士族政權。

魏國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是宦官之後,是士族最看不起的,魏國內部最大的矛盾,是分不清哪些人姓魏,哪些人姓漢。吳國是外來政權,孫堅、孫策打的江山,基本上把與士族的矛盾解決的七七八八,孫權深諳制衡之術,倒也把江東安穩下來。蜀國是三國中最具悲劇色彩的一個國家,鼎盛時期割據荊州益州兩大寶地,轉瞬間又痛失荊州且痛失諸多良將。蜀國亡的最早,矛盾也最深。益州原本的諸侯劉璋是外來政權,劉備是第二個外來政權,外加原本土生土長的士族,共有三種力量交雜在其中,讓諸葛亮丞相操碎了心。

所以歸晉一事,本身並不突然。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和士族做成了政治交易,士族的力量也達到了頂峰,司馬家族的興起,也就是士族的興起。三國間與士族的矛盾,也終於爆發,天下一統。這段歷史的插曲,也終歸以士族的勝利收尾。

相關焦點

  • 《易中天品三國》孤獨的易先生
    很多人不理解歷史的必然,他們認為如果當事人做出另外一種選擇,歷史的走向將會完全不同。確實,個人的選擇可以左右很多事件的結果,但是扭不過歷史的巨輪。 曹丕接受陳群的九品中正制,曹魏政權被士族接管。 孫權本土化,大量提拔吳的士族(陸遜,顧雍),孫吳政權被士族接管。
  • 《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品三國完結撒花
    2017.8.27 打卡1.易中天品三國完結撒花,看了小半年吧。筆記:1)諸葛亮:國士 2)曹操:可愛的奸雄 3)袁紹:反應巨慢,從頭黑到尾 4)除大主公外單獨成傳:諸葛亮和陸遜(伯言命苦)5)戰國三家分晉,東漢末三國歸晉。歷史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圓。
  • 淺談《易中天品三國》
    《三國演義》是一部經典且不朽的巨著,演義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三國歷史,古往今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是《易中天品三國》探索三國的真相、揭開三國的面紗,將一段真正的歷史還原給世人又何嘗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呢?一、《易中天品三國》究竟品了誰?
  • 《易中天品三國》品三國英雄人物,做當下隨和阿宅
    在基友家一起看了電視,然後被易中天老師以故事說人物,幽默風趣的講課方式所吸引。比如談起人物歷史形象與民間形象的不同時,曾聊到「關公與曹操講價求婚,結果反被曹操NTR截胡」的一則軼事,由此催生群眾口口相傳「曹魏好人妻」的典故。諸如此類,給少年時的我不小的衝擊。Σ( ° △ °|||)︴還有老師、教授上課是這樣上的啊?太過癮了(不對,劃掉),太有趣了。
  • 《易中天品三國》我理解的三國
    一直想看易中天品三國,剛好放假在家,開始看起來1-20集喜歡教授的講解方式,會把歷史和小說放在一起,把所有記錄的史料也揉在一起,也從自己的角度給出分析過程和自己的理解,比單獨看三國演義小說好看多了。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的戰爭大部分是半途而廢,沒有完全取得戰爭勝利,是由於後方不穩定,不能打長時間的戰爭,要時不時會後方確保自己的地位穩固,軍事上沒有取得完全勝利,但是政治上一次比一次收貨頗豐,也許就是政治家的權衡結果吧。
  • 易中天品三國的價值與意義
    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是開得最好的講座。他講起來幽默風趣、聲情並茂,很容易吸引和打動觀眾。正是因為有這種感染力,所以這檔節目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雖然《品三國》自播出距今已有十幾年了,但現在重看這個節目,仍然很有啟發性。易中天品三國是以《三國志》為藍本,以別的史料為輔本展開的。
  • 《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品三國 觀後感
    在史料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已經將這段歷史講述地相當生動傳神了,各家的觀點都講出來了,剩下的留給觀眾思考。三國不在是那麼幾個神人的舞臺,歷史形象呈現出的是群星璀璨。通過這次講課,不僅重新認識了曹操,諸葛亮,周瑜,賈詡,郭嘉,孫權,魯肅,荀彧等人,更看到三國歷史背景下各國的政治憂患和階級鬥爭。這些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比起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更加真實豐滿,有血有肉,讓人敬佩。
  • 《易中天品三國》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雖然易中天先生沒有完全詳細地把三國人物都評論完,包括像呂布等等一類的,說得比較少,魏蜀吳三國之中等等還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對我一個對三國一知半解的人來說已經是十分寶貴的知識寶庫。易中天老師講解了很多三國人物,一步一步分析三國,細品三國,品讀出很多寶貴的乾貨,有營養的知識。
  • 易中天品三國:史識謬誤誤導大眾,業餘玩票的人外行評價內行
    簡單點說,史學專業人士對易中天的不滿,就是從業者對業餘玩票的人外行評價內行的不滿。其次,不能說易中天的品三國是完全「不專業」,實際上品三國的內容引用了許多史學界前輩的研究成果。但這卻有兩個問題。易中天提出這個觀點時影響巨大,當時網上歷史愛好者在討論三國歷史時,言必稱派系,並以此為據,對吳蜀歷史發展的脈絡進行闡述(實際上基本都是把易中天的話抄了一遍)。這個派系理論確實非常有意思,讓人對三國歷史有了新的角度。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觀點並非易中天原創,而是來自北大歷史系教授田餘慶先生(田老已於2014年仙逝)。
  • 《易中天品三國》易中天品三國01-04
    特別節目1.易中天對話王立群將相帝王史,充滿了權術、血腥、勾心鬥角的宮闈之爭,似乎覺得我們的祖宗、歷史就是這麼灰色的、不光彩的,正視這段歷史,是需要勇氣的,你必須承認、面對它。正視事實、評價歷史、講述歷史都需要勇氣。勇氣來自於:道義、群眾的支持、學術的良心與良知、責任感。
  • 【輕鬆聽書】《易中天品三國》第四十四集 坐斷東南
    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後罵名最多,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在歷史的記載中,為什麼他的所作所為總是自相矛盾,眾說紛紜?曹操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在他前期有著什麼樣的功過得失?
  • 名家講堂:易中天《品三國》21集 臨危受命
    敬請收聽《易中天品三國》之——臨危受命。
  • 名家講堂:易中天《品三國》22集 力挽狂瀾
    敬請收看《易中天品三國》之——力挽狂瀾。
  • 易中天評價于和偉版曹操,一臉的喜愛:他比以往的曹操都演得好!
    易中天評價于和偉版曹操,一臉的喜愛:他比以往的曹操都演得好! 前兩年出了部以司馬懿為主熱播劇《軍師聯盟》,如今這部劇播放量早已破百億。大家對這部劇中的演員也是讚不絕口。那麼以在《百家講壇》以品三國,而聞名全國的易中天是怎麼評價這部劇的呢?
  • 易中天評價于和偉版曹操,一臉的喜愛:他比以往的曹操都演得好
    那麼以在《百家講壇》以品三國,而聞名全國的易中天是怎麼評價這部劇的呢?易中天:這部劇對歷史進程的基本方向上的把握,是準確的。曹操死之前的那個時期,他把他定位成以曹操為代表的庶族法家路線,和以袁紹為代表的儒家士族代表的路線,展開的鬥爭。這個定位是準確的!
  • 12年前易中天因《品三國》錯處多,遭讀者索賠2050元,結果如何?
    14年前(2006年),易中天因為在百家講壇欄目開講《易中天品三國》而成名。隨後,他又與上海文藝出版社籤訂合同,出版了一套《品三國》實體書。2008年,重慶市有一名姓況的市民購買了這套書,翻閱之後,認為當中錯漏百出,於是他以易中天侵害消費者權益為由,向重慶渝中區法院提交了訴狀。並且分兩次向法院提供證據,表示書中的錯誤率超出了國家相關規定的比率。
  • 為什麼歷史學家對易中天的評價都那麼差?易中天只是一個說書的
    為什麼歷史學家對易中天的評價都那麼差?易中天只是一個說書的「易中天品三國」這6個字成為了一代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對於歷史的愛好者而言,尤其是三國熱衷者來說,易中天確實捧的有點高,但也毋庸置疑,易中天的對於三國裡面刻畫的人物確實有著獨特的見解,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捧他的原因,當然有捧的,也有拉黑的,尤其是一些歷史學家,對於易中天獨特的見解表示有些不妥,畢竟歷史是講究客觀事實,而易中天對於歷史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結果無意間引領了以大眾人朝著他的觀點看齊
  • 三國時代,魏國,吳國,蜀國都有依靠士族才建立起來嗎?
    首先,可以確認的一點,就是在三國時期,爭霸的諸侯都是以士族為基礎起家,無論大小諸侯都是一樣。唯一有差別的就是黃巾軍,內部摻雜不清,又真正的農民起義軍,還有渾水摸魚的貴族或者官軍。到了三國時期,都是東漢的士族支撐,其中就以魏國為最。
  • 《易中天品三國》20170721
    近日重溫了三國系列影視作品,與其說看電視劇,更不如說像上歷史文化課,和小時候看老版《三國演義》相比,現在看的更加是故事背後的思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易中天品三國33——白衣渡江
    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為您一精一彩品三國之——白衣渡一江一 。在上一期節目中易中天先生講到,孫權集一團一 曾多次派人向劉備討回荊州,但都無功而返。但事實上,荊州是曹、孫、劉三家都想要的兵家必爭之地,誰都不會放棄對荊州的爭奪。在孫權集一團一 這邊,原來極力主張聯合劉備的魯肅去世了,接替魯肅的是新一代的領袖呂蒙,而呂蒙是主張吞劉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