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針灸能自發熱!解決患者10多年疼痛難題

2021-01-17 瀟湘晨報

馬輝副主任中醫師在為患者做治療

困擾周大爺10多年的苦惱解決了!周大爺反覆腰部疼痛10年餘,疼痛嚴重的時候甚至影響走路,輾轉多處,遍尋名醫,均未能有效緩解腰痛,一度放棄治療,經常在疼痛難忍的時候服用止痛藥物。近日,周大爺因中風後遺症入住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治療,詢問病史時偶然得知周大爺腰痛病史,馬輝副主任中醫師經過仔細診察,發現腰3-骶1椎旁、雙側臀中肌、闊筋膜張肌廣泛壓痛,影像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背部筋膜炎,於是對周大爺行普通針刀治療,術後患者腰痛緩解,5天後再次為周大爺行無痛局麻下內熱針刀結合內熱針治療,僅僅治療一次,術後患者疼痛症狀基本消失,困擾周大爺10餘年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針體直接發熱,熱量直達病所

馬輝副主任中醫師介紹,針灸科新引進的內熱針、內熱針刀技術能恆溫加熱,一方面能通過針體直接發熱,熱量直達病所,起到刺激穴位、溫經通絡、化瘀止痛、改善軟組織血液循環,消除無菌性炎症的作用;另一方面針刀診療能通過其微小的「刀」對痙攣組織、粘連、瘢痕等病變部位進行松解、疏通,改善力學平衡,糾正骨與關節微小移位,改善局部微循環,解除對神經、血管的刺激或者壓迫,恢復骨與關節的穩定,促進肌肉筋膜炎症的吸收。溫熱效應、針刺腧穴、針刀松解有機結合,使得療效大大提高,適用於各部位軟組織損傷及骨關節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包括:頸椎病、肌筋膜炎、肩周炎、網球肘、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骶髂關節炎、髖關節炎、膝骨關節病、跟腱炎、跟痛症等疾病。

內熱針刀技術的開展,提升了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疼痛類疾病的綜合診療水平,同時減少患者就診負擔,縮短病程,提高療效。

通訊員 端梓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徐珩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脊椎關節疼痛別再忍!聖愛中醫館解決一切難題
    為什麼有的人疼痛幾十年經久不愈?被疼痛性疾病困擾的人很多,病程短則數年,長則達數十年,對於患者來說,真是漫長的身體和精神折磨。為什麼會經久不愈呢?很多病人不是不治療,他們曾求助於針灸、吃藥、理療、推拿按摩、埋線以及牽引等治療手段,但效果甚微。
  • 中醫針灸緩解疼痛 山西援外醫生用中國傳統醫學服務吉布地患者
    趙利軍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山西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趙利軍是該批醫療隊的一名針灸醫生。 針灸、火罐、小針刀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吉布地獨特的氣候使針灸治療在當地發揮了很大作用。
  • 駝背30年,針灸解決了
    過去的30多年裡,吳琳一直飽受著背痛的困擾。多年來,她嘗試各種止疼方式卻不見根治,數次想要放棄治療。直到11月初,慕名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康復治療中心的吳琳不僅被幾枚銀針治好了頑固性疼痛,更是了解到了自己病痛的真實原因。
  • 疼痛福音: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
    困擾周大爺10多年的苦惱解決了!周大爺反覆腰部疼痛10年餘,疼痛嚴重的時候甚至影響走路,輾轉多處,遍尋名醫,均未能有效緩解腰痛,一度放棄治療,經常在疼痛難忍的時候服用止痛藥物。近日,周大爺因中風後遺症入住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治療,詢問病史時偶然得知周大爺腰痛病史,馬輝副主任中醫師經過仔細診察,發現腰3-骶1椎旁、雙側臀中肌、闊筋膜張肌廣泛壓痛,影像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背部筋膜炎,於是對周大爺行普通針刀治療,術後患者腰痛緩解,5天後再次為周大爺行無痛局麻下內熱針刀結合內熱針治療,僅僅治療一次,術後患者疼痛症狀基本消失,困擾周大爺
  • 「關注前沿」大洋彼岸的「針灸」,「針」對的不僅僅是疼痛
    緩解疼痛方法很多,按摩、藥物、微創……其實,還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方法——肌筋膜疼痛觸發點幹針治療技術。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疼痛康復科主任邵新學介紹,肌筋膜疼痛觸發點幹針治療技術和針灸治療方法類似,但兩者基本原理卻大不相同。
  • 遊走性疼痛、怕風怕冷就是風溼嗎?針灸該如何止疼?
    今年已經60多歲的張阿姨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從去年冬天開始出現全身遊走性疼痛,疼痛不固定,時輕時重,特別怕冷,也見不得風吹,天氣變冷的時候症狀會加重。因為疫情影響,一直也沒來及去醫院就診。張阿姨一直以為自己得了風溼病,去藥店買了各種各樣的風溼膏效果時好時壞。
  • 十年嗆咳一「招」解決 小封堵器解決患者吃飯大難題
    王老2010年因嗆咳導致無法進食,一晃已經10年。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張國新主任為其進行了食管氣管瘻封堵器手術,堵住了食道瘻口,解決了困擾他十多年的進食難題。王老表示,手術後安全地吃下第一口飯,他激動哭了。
  • 中醫針灸治面癱的經驗分享
    部分患者病程遷延日久,可因癱瘓肌肉出現攣縮,口角反牽向患側,甚則出現面肌痙攣,形成「倒錯」現象。兼見面部有受涼史,舌淡苔薄白,為風寒證;繼發於感冒發熱,舌紅,苔黃膩,為風熱證。早期治療取穴:患側完骨、瞳子髎、攢竹、地倉、頰車、雙側合谷。
  • 首次登上四大醫學期刊,華科臨床試驗表明,針灸可有效治療偏頭痛
    該論文表明,與假手術對照組相比,針灸和/或穴位按壓與癌症患者的疼痛強度降低顯著相關。也就是說,針灸能夠有效減少癌症疼痛,減少阿片類止痛藥的使用。疼痛是一種令人痛苦的症狀,超過70%的癌症患者都經歷過這種痛苦的症狀,但這些患者中近一半沒有得到足夠的鎮痛治療。
  • 5步成為針灸高手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很容易解決,但你一定要知道針刺疼痛產生的原理, 牽牛要牽牛鼻子, 原理知道了,也就怎麼知道避免針刺疼痛了。編輯:新經絡公眾號如果患者比較疼痛,則可以停止推進,一寸半的針身完全可以全部進去/ 對於治療偏頭痛或者全頭痛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最好能在拔針時有血流出,說明邪氣隨血排出,醫者,意也,其關鍵也在於此,邪氣隨血而出,則病也會因此而愈!如頭維、頭臨泣、上星、率谷、曲鬢等穴。但有一點禁忌切記:絕不可給小兒如此進針!
  • 扎了很久針灸沒有效果,作為針灸醫生的你該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這個病例就讓我開始了思考,為什麼同樣是針灸,療效為什麼會有差異?為什麼無法維持?如何才能提高針灸治療的效果呢?1.綜合分析患者病情,診斷準確是關鍵診斷是治療的基礎,一個患者就診之後,醫生的診斷是後續所有幹預的總綱領。
  • 疼痛發作怎麼辦?針灸止痛效果好!怎麼取穴有技巧!
    疼痛是我們在生活體會和疾病過程中經常可以碰到的症狀,臨床上我們發現:針灸止痛具有簡便、快捷、有效的特點,而又無毒副作用。中醫認為,不管是何種疼痛,其實質不外乎「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兩種,針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取穴呢?
  • 腳底發熱、睡不著,怎麼解決?你真的知道?專家來告訴你解決方法
    腳底發熱睡不著一般是陰虛體質從而造成的,陰虛體質通俗的講其實就是體內少水,水火相互矛盾,少水就會出現兩種結果:一個是缺乏滋潤,比較容易造成身體的乾澀,第二則是火會偏旺,這種體質的人特別容易出現上火。所以一提起陰虛很多人就會想到內熱。
  • 郭誠傑,針灸路上精耕六十年,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第一人
    猶豫再三,郭誠傑心想,反正針灸也不會產生副作用,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為這位女病人做了針灸治療。沒成想,幾天後病人又來找他了,說感覺針灸效果很好,要求繼續治療。幾次針灸後,病人的腫塊消失了。  此時,郭誠傑意識到,針灸對這種腫塊是有一定療效的,於是便開始有意積累病案,把針灸和其他藥物治療反覆對比實驗,記錄病人針灸治療後一年、三年、五年的身體情況。
  • 醫療糾紛:隔緊身褲針灸且針灸針不消毒,違反無菌操作要求致感染
    【摘要】原告因身體不適到被告處針灸,被告在未詢問患者主訴情況下在原告褲子上面針灸,針灸七天。原告在針灸後左腿開始出現紅腫、疼痛、腫脹、發燒等症狀,無法自行走動,診斷為左下肢軟組織感染。2020年3月30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未按無菌操作進行針灸,違反醫療常規,應承擔70%的賠償責任,賠償298123.83元。
  • 試試針灸治療!
    感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有鼻塞、噴嚏、清水鼻涕等症狀與過敏性鼻炎很相似,但感冒通常比過敏性鼻炎多出來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且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好轉。每到過敏季,中藥西藥,內治外治一起上,仍舊不能美美地安心睡一覺,那怎麼辦?
  • 一把花椒解決大難題,消炎消積液,終於不疼了
    一把花椒解決大難題,消炎消積液,終於不疼了膝關節疼痛是一個普遍性問題,膝關節是人體身上最複雜的,血液循環極其差的,所以非常容易患上膝關節疾病,就拿滑膜炎來說,不僅影響正常的行走能力,治療方法不正當或者是不當回事的話,很可能就徹底的喪失了活動能力,癱瘓在床。滑膜炎是怎麼引起的?
  • 針灸治療燒燙傷
    又過了10分鐘,我將他臉上的針拔出,K君驚喜地說:「疼痛又火辣的感覺終於消失了,太神奇了!」我告訴他再經過三四次的治療就可痊癒,他又問我:「醫院說要進行皮膚移植手術,這該怎麼辦?」我告訴他不必擔心那樣的事情,針灸對治療燒傷非常有效。
  • 中醫針灸:古代的「起死回生」術,被外國人當成教科書學習
    關於針灸對針灸的記憶還是很小的時候,家鄉的醫療條件有限,平時遇到發熱感冒,父親總會把小鎮上的赤腳醫生請來,在模糊的記憶中,老先生會打開自己的醫療箱,從中間拿出來一排排的銀針,從我的背上輕輕地扎進去。有微微的疼痛,卻很有效,針灸完畢以後,再加上老先生開的一些草藥,幾日之後身體便會好轉。
  • 李簡:不斷攻克臨床醫學難題的胸外科專家
    如今,對臨床常見的肺磨玻璃樣結節患者,他實施的是1cm - 2.5cm單孔胸腔鏡肺段或肺葉切除術。 開胸後的術後疼痛是世界難題,各種術後切口都會引起疼痛,即使是微創手術後,患者的疼痛率也達到100%,一年後的疼痛率也要有50%,尤其是在高齡或體弱的患者身上突出。 李簡認為只有解決了術後疼痛,才算真正為患者解決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