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湖航拍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9月28日報導 9月27日,是李老四念叨的好日子。這天,隨著地鐵18號線首段正式開通運營,成都市區與三岔的距離,縮短至半小時。早上10時許,開進東部新區的首趟地鐵,緩緩停靠在了三岔站站臺。車上下來的乘客激動地打望著車站外的三岔。「快!變化太快了!」
「去三岔湖就太方便了!」歡聲笑語,在空中一路飄蕩,蕩到了三岔湖上,蕩進了正在划船的李老四心田。45歲的李老四,名叫李貴志,是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南岸邊樓房嘴村的一位村民。他出生時,三岔水庫正在修建。年輕時,他原本想在外闖蕩一番事業,但轉悠一圈後,發現最適合他的還是那風景秀麗的一湖碧水。返家後,他在家裡開起了農家樂,接待前來釣魚的釣友。如今,三岔湖將迎來華麗轉身,李老四已看到了「東進」紅利中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李貴志正在渡船
城裡待不慣,回家做起「釣魚郎」
早在200多年前,三岔還不叫三岔,名為「永鑫場」,「永鑫場」北上成都、東下簡陽、西通仁壽,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裡稱作「三岔壩」,「三岔」也由此而來。彼時的「三岔壩」會館林立,外商雲集,有著「小成都」的美名。
「打通龍泉山,引水灌良田。」1973年,作為都江堰東風渠擴灌工程的重要部分,三岔水庫正式動工修建。四年時間,在20餘萬建設者的努力下,引來清亮的活水滋潤這方田地。湖山美景的三岔湖從此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水庫建成之後,附近村民隨之搬遷,新的三岔巍然崛起。李老四的父輩便在這次搬遷中,在湖邊建起了房屋,安了新家。
作為四川省第二大湖泊,三岔湖有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240公裡迂迴曲折的湖岸線讓這裡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休閒天堂,前來釣魚的釣友絡繹不絕。由於從小在湖邊長大,對三岔湖了如指掌的李老四,很快與這些釣友成為了朋友,在李老四的協助下,釣友們經常都滿意而歸。
2014年,李老四結束了在外打工回了家。一天,他在與一位成都來的釣友聊天中得到啟發,開辦農家樂,服務釣友。他還取了一個名字,叫李老四釣魚郎。「這些釣友,一釣就是一天或者幾天,這期間吃飯便是一個問題。」抓住機會,李老四便每天沿著湖邊四處詢問,「你需要用餐嗎?到點我可以給你送來。」慢慢的,他又開始為釣友提供住宿。「最開始收20元一晚,現在漲到30,主要還是為了能給大家提供方便。」就這樣,李老四開啟了他的「釣魚郎」事業,但他的客源,更多的還是依靠釣友的口口相傳。
李貴志給釣友送飯
憧憬垂釣基地,想把兒子也叫回來
三岔湖有大魚。近年來,時有聽聞三岔湖釣到百斤大魚,釣友們往往也是衝著大魚而來。
為了吸引更多釣友,李老四在湖邊長期培養了幾十個釣點,還常划著船,接送釣友往返釣點。「李老四這裡服務周到,基本不用太操心。」曾在三岔湖釣起過40多斤大鯰魚的黃堅是一位資深釣友,他對李老四印象不錯,每次來都會選擇到李老四家。
「他們需要什麼,我便提供什麼。」就這樣,李老四家集聚了一大批忠實釣友,收入也慢慢增多。「平均一天差不多可以接待10來個人,高峰期會更多一些。」
隨著成都提出「東進」,特別是今年東部新區的成立,作為東進戰略的核心地帶,三岔迎來了一次華麗轉身的歷史機遇。未來,這裡將被打造為天府奧體公園。三岔湖作為天府奧體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三岔湖將形成約40平方公裡的「水上運動區」,承載奧體公園水上運動、文化旅遊、商務會展、濱湖休閒等重要功能。
「聽說三岔湖將建一個垂釣基地。」談起未來,李老四眼裡滿是憧憬。根據成都市交通運輸局2019年11月公示的《成都港總體規劃》,三岔湖港區將成為成都三大港的其中一個重要港區,規劃了馬鞍山碼頭群(3個遊艇碼頭)、奧體中心碼頭群(3個帆船碼頭)、垂釣中心碼頭群(3個垂釣碼頭)。「打造新的垂釣基地,三岔湖肯定會來更多的遊客和釣友。」
李老四對未來信心滿滿,他希望垂釣中心到時能夠更多地帶動周邊村民們的發展。在他看來,在垂釣中心碼頭群的輻射下,這裡的垂釣服務會更加規範化,各類的垂釣比賽應接不暇,而慕名前來的釣友更會絡繹不絕。「三岔離天府國際機場不遠,說不定還會有國外的釣友過來。」聊著聊著,李老四愈發亢奮,在心裡規劃著自家的未來:擴大規模、提高服務水平、加大宣傳……「如果合適,到時再把在外工作的兒子叫回來一起做。」
地鐵通車,好事砸頭上了
「現在的三岔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每天買完菜,李老四都會經過環湖路,這條出入三岔湖的主幹道兩旁,各類建築正拔地而起,體育學院、國家醫學中心、人才公寓……李老四如數家珍。
9月1日這天,當李老四和往常一樣,經過環湖路邊體育學院建設工地時,51歲的毛治與村民代表一起將村裡300餘畝地鄭重移交給了成都體育學院,該塊地將成為成都體育學院二期工程用地。 「交過去了,心裡就鬆了一口氣。」毛治是三岔街道石河堰村黨總支部書記,當在協議上籤完字後,他顯得特別興奮。他感覺,帶動村裡發展的大好機會來了。
石河堰村有800多戶村民,過去大家主要靠種地和養殖為生。在2017年以前,村裡沒人能想到,這個歷來靠天吃飯的村落會在一兩年內完成這樣的蛻變。村民們出行方便了,開始有錢了,精氣神也足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砸自己頭上了。」
好事砸頭上了,其實這正是所有三岔湖周邊村民的第一感受。湖上要打造垂釣中心,湖的周邊要營新城。「這可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丹景臺「城市之眼」
項目多多,三岔湖日新月異
如今,隨著「東進」的提速,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
除了體育學院、企業總部項目、人才公寓、三岔站TOD等重大項目外,圍繞三岔湖,多個重大功能性項目也已經布局。圍繞基礎設施改造,東部新區正在進行五項工程,包括毛家河城市綠廊工程、三岔湖環湖慢行步道空間工程、環湖路一期改造工程、迎賓大道及周邊景觀改造工程等。
而天府奧體公園核心區,也已啟動建設約1704畝的體育主題公園。今年,該區域將完成匯流公園、社區綠廊示範段等項目建設,剩餘部分於2021年完成。
「推窗現景、開門見綠」,作為天府奧體公園的核心之地,這個有著「天府明珠」美譽的三岔湖,將成為東部新區以賽謀城、文體商旅協同發展的牽引。
站在丹景臺「城市之眼」,向東望去,三岔湖盡收眼底,湖面上,靜謐的湖水,碧波蕩漾,倒映出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中午臨近,划船送餐的空隙,李老四抬頭遠望,遠處的高樓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高。「以後三岔就要變成城市了。」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