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記者 薛宏莉)急性闌尾炎發作,腹部疼痛難忍怎麼辦?在很多人的傳統認知裡,醫院就診,往往要通過手術切除闌尾來治療。可是,大多數患者又非常擔心手術對身體造成的創傷。近日,在黑龍省森工總醫院,相繼入院的兩名患者在「內鏡下逆行闌尾治療新技術」下,不開刀、不切除闌尾,卻很快解除了病痛。而且,隨著醫護人員的操作結束,他們不一會兒便行動自如了。
一周前,家住興隆林業局的一位七旬老人突感腹部疼痛,經當地醫院超聲檢查確診為闌尾炎。因老人有其他既往病史,不適宜手術治療闌尾炎,於是轉診到黑龍省森工總醫院後,消化內科的醫生為其實施了「內鏡下逆行闌尾治療新技術」。
「就像做無痛胃腸鏡一樣,躺在操作臺上,不到一個小時,我的疼痛感就消失了,而且操作結束後立刻就能下地走動了。」老人這樣回憶他的治療過程。對於闌尾中還被放入了一個「臨時支架」,老人覺得既驚訝又神奇。隨後,術後第七天,臨時支架被取出,老人徹底痊癒出院啦。
和這位七旬老人一樣,45歲的孫女士也是通過這種「新技術」解除病痛的。半年前她做過一次宮頸癌手術,日前因腹痛入院被診斷為闌尾炎穿孔且被大網膜包裹形成了膿腫。因為經歷過一次手術,王女士對這次闌尾炎切除手術比較恐懼,於是經相關檢查、抗炎等對症支持治療後,入院第二天,黑龍江森工總醫院消化內科的醫生為其實施了內鏡下逆行闌尾治療新技術。術後,患者腹部整體明顯好轉,無發熱等不適主訴,很快就康復出院了。
「這是一項體表無創非手術治療技術。」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旭輝告訴記者,闌尾炎的最主要致病原因,是由於闌尾管腔內糞石阻塞造成的。內鏡下逆行闌尾治療技術,就是通過結腸鏡向闌尾腔內插管,造影確認管腔內存在糞石梗阻後,以取石網籃及球囊取出腔內糞石,同時行闌尾管腔有效抗生素直接衝洗,並置入支架引流膿液的治療。這種技術可以快速、有效解除梗阻,消除炎症,緩解腹痛症狀,並且大大縮短闌尾周圍膿腫傳統外科治療的周期,不開刀,不切除闌尾,從而保留了闌尾的潛在免疫功能,而且治療後恢復迅速。
保留了闌尾的潛在免疫功能?沒錯!過去的研究曾認為成年人的闌尾無重要的生理功能,切除闌尾不會對身體機能造成影響。隨著近年來醫學生理學的深入研究和發展,人們發現闌尾並非是一個無用器官,而是一個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器官,其參與了B淋巴細胞的產生和成熟,而且闌尾黏膜上皮細胞尚可分泌少量粘液和免疫蛋白,具備保護機體內在的正常菌群、抑制外來致病細菌侵入的生理功能。由於切除闌尾後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率大大增加,所以保留闌尾的治療方法是急、慢性闌尾炎治療理念的重大創新。不手術,不切掉闌尾,治療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等,這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
來源:龍頭新聞